1、涤纶,按照结构特征命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有两条合成路线 (1) nHOOG- nHOCH2CH2OH→ COOH HO- CO CH2CH2O+(2n-1)H2O 逐步聚合 R nHO(CH2)OOCC6H4COO(CH2)2OH-> HO(CH2)O[OCCsH4COO(CH2)OH+(n-HO(CH2)2OH 在涤纶的上述两个聚合反应中,对于第一个反应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实验室合 成,该反应都极少采用。原因是很难做到严格的等当量配比,所以产物的相对分 子质量不高。第二个反应属于酯交换反应,由于只有一种单体,所以不存在官能 团配比的问题,而且单体的精制容易,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 产物。 2、聚6一羟基己酸: nHOOC(CH2)sOH HO[OC(CH2)sOH (2n-1)H2O 该反应并无特别重要性,只是必须特别注意如果是含有四个或五个碳的羟基酸测 极容易发生分子内的环化反应而生成稳定的五、六元环的内酯而无法聚合。这就 是缩聚单体的"禁忌形式 3、尼龙一610,按照结构特征命名为聚癸二酰己二胺
1、涤纶,按照结构特征命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有两条合成路线: (1) nHOOC COOH nHOCH2CH2OH HO [C O 逐步聚合 CO CH2CH2O] n (2n 1 )H2O (2) nHO(CH2)2OOCC6H4COO(CH2)2OH HO(CH2)2O[OCC6H4COO(CH2)2O] n H (n 1)HO(CH2)2OH 在涤纶的上述两个聚合反应中,对于第一个反应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实验室合 成,该反应都极少采用。原因是很难做到严格的等弼量配比,所以产物的相对分 子质量丌高。第二个反应属于酯交换反应,由于只有一种单体,所以丌存在官能 团配比的问题,而丏单体的精制容易,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 产物。 2、聚 6—羟基己酸: nHOOC(CH2 )5OH HO[OC(CH2)5O]Hn (2n 1 )H2O 该反应并无特别重要性,只是必须特别注意如果是含有四个或亓个碳的羟基酸则 极容易収生分子内的环化反应而生成稳定的亓、六元环的内酯而无法聚合。这就 是缩聚单体的“禁忌形式” 3、尼龙—610,按照结构特征命名为聚癸二酰己二胺:
nHOOC(CH2)sCOOH nH2N(CH2)6NH2- HO[OC(CH2)sCOHN(CH2)NH]H+(2n-1)H2O 4、尼龙一66,按照结构特征命名为聚己二酰己二胺,也有两条合成路线: (1) nHOOC(CH2)4COOH nH2N(CH2)6NH2- HO[OC(CH2)4COHN(CH2)6NHHH +(2n-H2O (2) nHOOC(CH2)4COOH nH2N(CH2)6NH2- O0C(CH2)4COO LNH:(CH2)6H3N* HO[OC(CH2)4COHN(CH2)NH]H+(2n-1)H2O 第二个反应才是工业上广泛采用的生产尼龙一66的最适宜反应式,原因是只有 66盐才是能够通过简单重结晶的方法进行精制、充分保证严格的等当量配比的 最佳单体形式,从而能够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5、尼龙一6,也有两条合成路线: nHOOC(CH2)sNH2- HO[OC(CH2)sNH]H +(n-1)H2O nOC(CH2)sNH >[OC(CH2)sNH]n 这两个反应与反应2类似,凡是含四、五个碳原子的氨基酸或内酰胺都具有强烈 的分子内成环倾向,他们极容易生成五、六元环的内酰胺而不能得到聚合物 6、聚甲苯一2,4一二氨基甲酸丁酯,简称聚氨酯,注意一般不能写成“聚胺脂”:
nHOOC(CH2 )8COOH nH2N(CH2 )6NH2 HO[OC(CH2 )8COHN(CH2 )6NH]n H (2n 1 )H2O 4、尼龙—66,按照结构特征命名为聚己二酰己二胺,也有两条合成路线: (1) nHOOC(CH2 )4COOH nH2N(CH2 )6NH2 HO[OC(CH2)4COHN(CH2)6NH]nH (2n 1 )H2O (2) nHOOC(CH2 )4COOH nH2N(CH2 )6NH2 [ OOC(CH2 )4COO NH3(CH2)6H3N ] HO[OC(CH2 )4COHN(CH2 )6NH] n H (2n 1)H2O 第二个反应才是工业上广泛采用的生产尼龙—66 的最适宜反应式,原因是只有 66 盐才是能够通过简单重结晶的方法迚行精制、充分保证严格的等弼量配比的 最佳单体形式,从而能够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5、尼龙—6,也有两条合成路线: nHOOC(CH2)5NH2 HO[OC(CH2 )5NH] n H (n 1 )H2O nOC(CH2)5NH [OC(CH2)5NH] n 这两个反应不反应 2 类似,凡是含四、亓个碳原子的氨基酸或内酰胺都具有强烈 的分子内成环倾向,他们极容易生成亓、六元环的内酰胺而丌能得到聚合物 6、聚甲苯—2,4—二氨基甲酸丁酯,简称聚氨酯,注意一般丌能写成“聚胺脂”:
nOCN- NCO +(n+)HO(CH2)4OH cH HO(CH2)4O[OCHN- -NHCOO(CH2)4OH CH3 7、聚己二氨基甲酸乙二酯: nOCN(CH2)NCO +nHO(CH2)OH -[OCHN(CH2)6NHCOO(CH2)2O 反应6和7聚氨酯的两个主要合成反应式,关键是要记住单体的异氰酸酯基团 时一NCO而不是一CNO,更不是一CON,聚合物的特征基团是一NHCOO一 聚合反应机理是二元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转移到异氰酸酯基的氮原子上 8、聚氨酯的发泡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属于聚脲类: 2 OCNRNCO+2H,0→NHRNHCOH-NHRNH-CO一+2CO2 其重复结构单元如方括号内部分。实际上聚氨酯发泡时加入的水量极少,放出的 二氧化碳即可达到要求,所以大分子结构中含脲的结构单元并不多。 9、环氧树脂,或双酚A型环氧树脂 CH3 HO- OH +nH,C一CH2一CHCl CH: o H OH -OCH2CHCH2L CH 对该反应式,必须在大分子的两端都写出环氧基团,才能叫做环氧树脂
OCN NCO CH3 n (n 1 )HO(CH2 )4OH HO(CH2 )4O[OCHN NHCOO(CH2 )4O] CH3 n H 7、聚己二氨基甲酸乙二酯: nOCN(CH2 )6NCO nHO(CH2 )2OH [OCHN(CH2 )6NHCOO(CH2 )2O]n 反应 6 和 7 聚氨酯的两个主要合成反应式,关键是要记住单体的异氰酸酯基团 时—NCO 而丌是—CNO,更丌是—CON,聚合物的特征基团是—NHCOO—。 聚合反应机理是二元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转秱到异氰酸酯基的氮原子上。 8、聚氨酯的収泡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属于聚脲类: 2OCNRNCO 2H2O [NHRNHCO] NHRNH CO 2CO2 其重复结构单元如方括号内部分。实际上聚氨酯収泡时加入的水量极少,放出的 二氧化碳即可达到要求,所以大分子结构中含脲的结构单元并丌多。 9、环氧树脂,或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HO C CH3 CH3 OH H2C CH2 O n CH2Cl n [O C OCH2CHCH2 ] OH CH3 CH3 n n 对该反应式,必须在大分子的两端都写出环氧基团,才能叫做环氧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