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都市变迁与城市生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粤港澳都市变迁与城市生活 英文名称:Urban Changes and Urban Life in Guangzhou,Hong Kong and Macao 课程类别:通识课 时: 32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全校公选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尝试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多元地展现粤港澳城市发展历程。近代以来,粤港 澳大湾区围绕“省(广州)港(香港)澳(澳门)”三大城市突破传统中国城市格局, 逐渐形成“三位一体,各自分立”的城市群,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紧密关联, 突出地表现都市变迁和城市生活领域。广州是明清时期广东全省的政治行政和社会文 化中心,也是连接全球商业贸易的中枢,上承澳门,下启香港。澳门贸易承接自“广 州体系”,在商业与广州相互牵制。香港崛起后日渐取代澳门地位,成为连接广州和 世界的转口枢纽。省港澳三地既一体又分立的共存共生格局日渐形成。省港澳在都市 景观、社会机构、现代化进程上有着高度相似性,三地人群聚散和资源流动频繁促进 三地一体化趋势。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 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步伐,探讨城市社会 治理,将为发挥粤港澳独特优势奠定基础。 This course attempts to show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Hong Kong and Macao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ince modern time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s broke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urban pattern around the three major cities of "Guangdong (Canton) Hong Kong (Hong Kong),Macao (Macao)",and gradually formed a "trinit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urban agglomeration,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in politics,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and prominently shows the urban changes and urban life areas.Guangzhou was the political,administrative, social and cultural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
1 《粤港澳都市变迁与城市生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粤港澳都市变迁与城市生活 英文名称: Urban Changes and Urban Life in Guangzhou, Hong Kong and Macao 课程类别:通识课 学 时: 32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适用对象: 全校公选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尝试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多元地展现粤港澳城市发展历程。近代以来,粤港 澳大湾区围绕“省(广州)港(香港)澳(澳门)”三大城市突破传统中国城市格局, 逐渐形成“三位一体,各自分立”的城市群,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紧密关联, 突出地表现都市变迁和城市生活领域。广州是明清时期广东全省的政治行政和社会文 化中心,也是连接全球商业贸易的中枢,上承澳门,下启香港。澳门贸易承接自“广 州体系”,在商业与广州相互牵制。香港崛起后日渐取代澳门地位,成为连接广州和 世界的转口枢纽。省港澳三地既一体又分立的共存共生格局日渐形成。省港澳在都市 景观、社会机构、现代化进程上有着高度相似性,三地人群聚散和资源流动频繁促进 三地一体化趋势。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 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步伐,探讨城市社会 治理,将为发挥粤港澳独特优势奠定基础。 This course attempts to show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Since modern time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s broke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urban pattern around the three major cities of "Guangdong (Canton), Hong Kong (Hong Kong), Macao (Macao)", and gradually formed a "trinit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urban agglomer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i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prominently shows the urban changes and urban life areas. Guangzhou was the political, administrative, social and cultural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 was also the hub connecting global commerce and trade,connecting Macao with Hong Kong.Macao's trade is inherited from the "Canton system",which is mutually restrained in commerce.After the rise of Hong Kong,it gradually replaced Macao as an entrepot connecting Guangzhou with the world.The coexistence and symbiosis pattern of Canton-Hong Kong-Macao.which is both integrated and separated,is gradually taking shape.The Canton-Hong Kong-Macao are highly similar in urban landscape,social institutions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The frequent gathering and dispersion of people and the flow of resources in the three place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trend of the three places.At present,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openness and the strongest economic vitality in China.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and Greater Bay Area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a discussion of urban social governance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exerting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全校公选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深入发掘粤港澳城 市发展历程中的彼此关联,使得学生掌握大湾区城市群背后在经济、政治、文化、城 市景观、城市记忆、城市治理等都有着密切的社会联系,进而更好地理解大湾区城市 群之间的历史和文化。本课程具有意识形态性、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批判性,可以很好 地结合课程思政的思想,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粤港澳城 市群的紧密关联,以及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方略,全面提高学生群缘事 析理、 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粤港澳城市发展简史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近代以来粤港澳三地的城市发展简史 2、熟悉“口岸贸易”体系解体前后广州、澳门、香港关系变化 3、了解“口岸贸易”与全球贸易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广州简史 (1)广州的历史沿革
2 and it was also the hub connecting global commerce and trade, connecting Macao with Hong Kong. Macao's trade is inherited from the "Canton system", which is mutually restrained in commerce. After the rise of Hong Kong, it gradually replaced Macao as an entrepot connecting Guangzhou with the world. The coexistence and symbiosis pattern of Canton-Hong Kong-Macao, which is both integrated and separated, is gradually taking shape. The Canton-Hong Kong-Macao are highly similar in urban landscape,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frequent gathering and dispersion of people and the flow of resources in the three place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trend of the three places. At present,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openness and the strongest economic vitalit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and Greater Bay Area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a discussion of urban social governance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exerting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全校公选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深入发掘粤港澳城 市发展历程中的彼此关联,使得学生掌握大湾区城市群背后在经济、政治、文化、城 市景观、城市记忆、城市治理等都有着密切的社会联系,进而更好地理解大湾区城市 群之间的历史和文化。本课程具有意识形态性、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批判性,可以很好 地结合课程思政的思想,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粤港澳城 市群的紧密关联,以及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方略,全面提高学生群缘事 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论:粤港澳城市发展简史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近代以来粤港澳三地的城市发展简史 2、熟悉“口岸贸易”体系解体前后广州、澳门、香港关系变化 3、了解“口岸贸易”与全球贸易的关系 (二) 教学内容 1、广州简史 (1)广州的历史沿革
(2)清代广州的“口岸贸易” (3)近代广州的政治与经济 2、香港简史 (1)鸦片战争与香港开埠 (2)转口贸易与华商势力 (3)香港的城市建设 3、澳门简史 (1)葡萄牙殖民扩张与强占澳门 (2)澳门与全球溜易 (3)澳门的城市建设 (三)课后练习 1、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2、多关心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宏观规划、政策和方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 为什么说粤港澳城市群具有“三位一体”的关系? 第二章近代粤港澳的经济贸易(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近代粤港澳三地经济贸易的共生共存状况 2、熟悉近代广州的外贸结构及其与港澳关系 3、了解香港与澳门在贸易上的竞争和依赖关系 (二)教学内容 1、近代华南贸易网络与全球市场 (1)中国民族资本中的华南财闭 (2)香港华商与海内外华人经济圈 (3)广货出口与南洋市场 (4)澳门与内地的茶叶贸易 2、近代广州的外贸状况 (1)近代州外贸状况及商品结构变化 (2)广州政府对外贸易政策及利用外资 (3)生丝外销、洋米面收入及侨汇
3 (2)清代广州的“口岸贸易” (3)近代广州的政治与经济 2、香港简史 (1)鸦片战争与香港开埠 (2)转口贸易与华商势力 (3)香港的城市建设 3、澳门简史 (1)葡萄牙殖民扩张与强占澳门 (2)澳门与全球贸易 (3)澳门的城市建设 (三) 课后练习 1、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2、多关心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宏观规划、政策和方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 为什么说粤港澳城市群具有“三位一体”的关系? 第二章 近代粤港澳的经济贸易(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近代粤港澳三地经济贸易的共生共存状况 2、熟悉近代广州的外贸结构及其与港澳关系 3、了解香港与澳门在贸易上的竞争和依赖关系 (二)教学内容 1、近代华南贸易网络与全球市场 (1)中国民族资本中的华南财团 (2)香港华商与海内外华人经济圈 (3)广货出口与南洋市场 (4)澳门与内地的茶叶贸易 2、近代广州的外贸状况 (1)近代广州外贸状况及商品结构变化 (2)广州政府对外贸易政策及利用外资 (3)生丝外销、洋米面收入及侨汇
(4)粤港澳边境的走私与缉私 3、澳门与香港贸易 (1)苦力贸易与港澳论争 (2)鸦片贸易与港澳分利 (3)澳门与香港的常规贸易 (4)澳门博彩业兴旺与澳港经贸关系 (三)课后练习 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 在近代全球市场背景下,粤港澳如何构建起华南区域的贸易网络? 第三章近代粤港澳的经济贸易(二)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香港在近代粤港澳贸易中的枢纽性作用 2、熟悉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变化如何影响到香港的转口贸易 3、了解抗战前后香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香港近代商贸基础的奠定 (1)自由港政策及关税制度 (2)垄断洋行与华商崛起 (3)国际贸易航线的开辟 (4)鸦片贸易和苦力贸易 2、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 (1)地理条件和转口贸易基本格局 (2)中转商品结构 (3)转口贸易中的华人买办和行商 (4)中转进口贸易的变迁 3、省港大罢工对港澳贸易的影响 (1)罢工回省与封锁香港 (2)港英政府对广州的反封锁 (3)香港对奥贸易的调罗 (4)中英交涉与罢工结束 4
4 (4)粤港澳边境的走私与缉私 3、 澳门与香港贸易 (1)苦力贸易与港澳论争 (2)鸦片贸易与港澳分利 (3)澳门与香港的常规贸易 (4)澳门博彩业兴旺与澳港经贸关系 (三)课后练习 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 在近代全球市场背景下,粤港澳如何构建起华南区域的贸易网络? 第三章 近代粤港澳的经济贸易(二)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香港在近代粤港澳贸易中的枢纽性作用 2、熟悉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变化如何影响到香港的转口贸易 3、了解抗战前后香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香港近代商贸基础的奠定 (1)自由港政策及关税制度 (2)垄断洋行与华商崛起 (3)国际贸易航线的开辟 (4)鸦片贸易和苦力贸易 2、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 (1)地理条件和转口贸易基本格局 (2)中转商品结构 (3)转口贸易中的华人买办和行商 (4)中转进口贸易的变迁 3、省港大罢工对港澳贸易的影响 (1)罢工回省与封锁香港 (2)港英政府对广州的反封锁 (3)香港对粤贸易的凋零 (4)中英交涉与罢工结束
4、抗战前夕香港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 (1)举世闻名的“香港通道” (2)战时的港澳贸易 (3)内地商界的迁港潮 (4)进出口留易大幅增长 (三)课后练习 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 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与近代中国历次政治有什么关系? 第四章城市规划与现代景观(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近代粤港澳三地市政部门和城市规划观念的产生 2、熟悉城市空间转变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 3、了解城市规划理念对现代景观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早期省港澳城市空间 (1)省城的城墙内外 (2)香港的九龙城寨 (3)澳门的城镇空间 2、城市规划的兴起 (1)香港殖民地的出现 (2)维多利亚城和四环九约 (3)广州沙面的规划 3、城市管理者 (1)香港市政管理的出现 (2)省城的新政改革 (3)澳门华人市政的萌芽 (三)课后练习 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5 4、抗战前夕香港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 (1)举世闻名的“香港通道” (2)战时的港澳贸易 (3)内地商界的迁港潮 (4)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三)课后练习 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 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与近代中国历次政治有什么关系? 第四章 城市规划与现代景观(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近代粤港澳三地市政部门和城市规划观念的产生 2、熟悉城市空间转变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 3、了解城市规划理念对现代景观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早期省港澳城市空间 (1)省城的城墙内外 (2)香港的九龙城寨 (3)澳门的城镇空间 2、城市规划的兴起 (1)香港殖民地的出现 (2)维多利亚城和四环九约 (3)广州沙面的规划 3、城市管理者 (1)香港市政管理的出现 (2)省城的新政改革 (3)澳门华人市政的萌芽 (三)课后练习 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