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制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150382 课程名称:中国土地制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a's land system 课程类别:公共课 学 时:32 分:2 适用对象:各类别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土地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房地价格的 快速上涨,士地冲突越来越激烈。中国的士地制度向何处去?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 须了解土地制度的历史、现状以及运行绩效,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地制度的绩效差 异。本课程将培养学生利用规范的分析方法思考和研究中国土地制度问题,采用方法 介绍、经典文献阅读、文献评述等学术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农村土地和城 市土地制度中一些重要主题的认识与批判性思考。 英文简介:The land system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national governanc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land conflict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with the rapid rise of real estate prices.Where does China's land system go?To answer this question,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current situation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land system,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of the land system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This course will train students to think and study the problems of China's land system with normative analytical methods.Academic training methods such as method introduction,classic literature reading and literature review will be adopted to guide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of some important topics in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and urban land system.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性质属于公共课,教学目的如下:本课程将培养学生利用规范的科学分析 方法思考和研究中国土地制度问题,采用研究方法介绍、经典文献阅读、文献评述等 1
1 《中国土地制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150382 课程名称:中国土地制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a's land system 课程类别:公共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各类别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土地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房地价格的 快速上涨,土地冲突越来越激烈。中国的土地制度向何处去?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 须了解土地制度的历史、现状以及运行绩效,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地制度的绩效差 异。本课程将培养学生利用规范的分析方法思考和研究中国土地制度问题,采用方法 介绍、经典文献阅读、文献评述等学术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农村土地和城 市土地制度中一些重要主题的认识与批判性思考。 英文简介:The land system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national governanc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land conflict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with the rapid rise of real estate prices.Where does China's land system go?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land system,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of the land system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This course will train students to think and study the problems of China's land system with normative analytical methods. Academic training methods such as method introduction, classic literature reading and literature review will be adopted to guide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of some important topics in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and urban land system.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性质属于公共课,教学目的如下:本课程将培养学生利用规范的科学分析 方法思考和研究中国土地制度问题,采用研究方法介绍、经典文献阅读、文献评述等
学术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制度中一些重要主题的认识 与批判性思考,使学生除了能够对中国土地制度问题形成基本的了解外,还能就自己 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产生独到的见解。思政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集 体意识、刻苦耐劳意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单元中国土地制度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国土地制度的背景: (二)教学内容 1,千差万别的土地制度 2.农业文明士地制度的重要性 3.土地制度与经济增长 4.中国土地制度的框架 (三)思考与实践 1.掌握中国土地制度的背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二单元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特征与改革争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特征与改革争论: (二)教学内容 1.王莽的土地改革 2.中国的农地特征与农地制度特征 3.1980以来农地所有制的改革争论 4.中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 (三)思老与实践 1.了解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特征与改革争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2 学术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制度中一些重要主题的认识 与批判性思考,使学生除了能够对中国土地制度问题形成基本的了解外,还能就自己 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产生独到的见解。思政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集 体意识、刻苦耐劳意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单元 中国土地制度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国土地制度的背景; (二)教学内容 1.千差万别的土地制度 2.农业文明土地制度的重要性 3.土地制度与经济增长 4.中国土地制度的框架 (三)思考与实践 1.掌握中国土地制度的背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二单元 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特征与改革争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特征与改革争论; (二)教学内容 1.王莽的土地改革 2.中国的农地特征与农地制度特征 3.1980 以来农地所有制的改革争论 4.中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 (三)思考与实践 1.了解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特征与改革争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三单元产权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权工具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1.产权是解决稀缺资源分配的一种工具 2.产权的三个维度:广度、持续期限,强度 3.四种产权框架 4.产权余论 (三)思考与实践 1,掌握产权工具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四单元什么样的产权界定是好的: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权界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为何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 2.企业的性质(上):交易费用 3.企业的性质(下):组织成本 4.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 5.思政培养:产权定性过程中的服务意识锻炼 (三)思考与实践 3
3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三单元 产权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权工具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1.产权是解决稀缺资源分配的一种工具 2.产权的三个维度:广度、持续期限,强度 3.四种产权框架 4.产权余论 (三)思考与实践 1.掌握产权工具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四单元 什么样的产权界定是好的: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权界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为何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 2.企业的性质(上):交易费用 3.企业的性质(下):组织成本 4.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 5. 思政培养:产权定性过程中的服务意识锻炼 (三)思考与实践
1.掌握产权界定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五单元土地市场发育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土地市场发育对效率和公平影响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 2.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2 3.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3 4,土地买卖市场与贫困缓解1 5.土地买卖市场与贫困缓解2 6.土地租赁市场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7.思政培养: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效率与公平研究培养集体意迟 (三)思考与实践 1,掌握土地市场发育对效率和公平影响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六单元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二)教学内容 1.井田制还是采地制
4 1.掌握产权界定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五单元 土地市场发育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土地市场发育对效率和公平影响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 1 2.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 2 3.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 3 4.土地买卖市场与贫困缓解 1 5.土地买卖市场与贫困缓解 2 6.土地租赁市场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7. 思政培养: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效率与公平研究培养集体意识 (三)思考与实践 1.掌握土地市场发育对效率和公平影响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六单元 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二)教学内容 1.井田制还是采地制
2.西周的封建制度与采地制度 3.战争驱动的理性化建构 (三)思考与实践 1.了解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七单元军事竞争、城乡分立的二元士地制度建构与转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城乡分立的二元土地制度。 (二)教学内容 1.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 2.中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基本事实 3.军事威胁、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与农业集体化 4.重工业优先发展对其他要素市场的影响 5.人民公社体制的绩效与家庭承包制改革 6.1978年后的第二次土地革命 (三)思考与实践 1.了解城乡分立的二元土地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八单元从计划到市场: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5
5 2.西周的封建制度与采地制度 3.战争驱动的理性化建构 (三)思考与实践 1.了解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七单元 军事竞争、城乡分立的二元土地制度建构与转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城乡分立的二元土地制度。 (二)教学内容 1.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 2.中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基本事实 3.军事威胁、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与农业集体化 4.重工业优先发展对其他要素市场的影响 5.人民公社体制的绩效与家庭承包制改革 6.1978 年后的第二次土地革命 (三)思考与实践 1.了解城乡分立的二元土地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4.分组讨论 5.课堂讨论 6.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 第八单元 从计划到市场: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土地资源配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