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氧化你 北作用 教学 氧化 第六章糖代谢(5学时) 一、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二、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的无氧分解 (二)糖的有氧分解 二糖原的异生作用 本章重点:糖酵解 羧酸循环、碳酸戊糖途径 难点:代谢途径的调节 牧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七章脂类代谢(4学时) 一、脂肪的消化、吸收、储存和动用 ,一氧化作用 三) 体的生成和利用 一磷酸的合成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三)脂肪的合成 四、磷脂的代谢 本章重点: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的B-氧化 难点:磷脂的代谢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八章氨基酸代谢(4学时) 一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般代谢 (一)脱氨基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三、氨基酸的合成代谢概况 (一)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 二)氢基酸与某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氨基酸的脱美 作用:尿素的合成:核苷酸的代谢过程
11 (三)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四)氧化磷酸化作用 本章重点:氧化磷酸化作用 难点:氧化磷酸化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章 糖代谢(5学时) 一、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二、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的无氧分解 (二)糖的有氧分解 (三)乙醛酸循环 (四)磷酸戊糖途径 三、糖的合成代谢 (一)糖原的合成 (二)糖原的异生作用 本章重点: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 难点:代谢途径的调节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七章 脂类代谢(4学时) 一、脂肪的消化、吸收、储存和动用 二、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甘油的氧化 (二)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三、脂肪的合成代谢 (一)甘油-α-磷酸的合成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三)脂肪的合成 四、磷脂的代谢 本章重点: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的β-氧化 难点:磷脂的代谢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4学时) 一、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二、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脱氨基作用 (二)脱羧基作用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三、氨基酸的合成代谢概况 (一)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 (二)氨基酸与某些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本章重点: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尿素的合成;核苷酸的代谢过程 难点:个别氨基酸的代谢过程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九章核苷酸代谢(1学时, 三、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一)核苷酸合成的基本途径 (二)嘌岭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三)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四)核苷酸转化成核苷三磷酸 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十章核酸的合成(5学时) 一、DNA的合成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 (二)反转录作用 (三)DNA的损伤与修复 (四)PCR技术与DNA扩增 二、NA的生物合成 二了转 复 酸磷酸化酶 本章重点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十一章蛋白质合成(4学时) 一、遗传密码 一、核糖体 组成和结构 的功能 基酸的激活 一、在上△多 (二)结合成后的加处理 (四)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能量 (五)活性肽合成的特征 本章重点:遗传密码的性质:蛋白质合成过程概况:合成正确性的保证 难点:蛋白质合成过程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12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1学时) 一、核酸的酶促降解 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一)嘌呤的分解 (二)嘧啶的分解 三、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一)核苷酸合成的基本途径 (二)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三)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四)核苷酸转化成核苷三磷酸 (五)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本章重点:核苷酸从头合成 难点:核苷酸从头合成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十章 核酸的合成(5学时) 一、DNA的合成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 (二)反转录作用 (三)DNA的损伤与修复 (四)PCR技术与DNA扩增 二、RNA的生物合成 (一)转录 (二)RNA复制 (三)多核苷酸磷酸化酶 本章重点:复制和转录的特点;DNA聚合酶的特点;RNA聚合酶的特点;转录后的加工 难点:复制和转录过程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十一章 蛋白质合成(4学时) 一、遗传密码 二、核糖体 (一)核糖体的组成和结构 (二)核糖体的功能 三、转移RNA 的功能 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一)氨基酸的激活 (二)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 (三)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处理 (四)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能量 (五)活性肽合成的特征 本章重点:遗传密码的性质;蛋白质合成过程概况;合成正确性的保证 难点:蛋白质合成过程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十二章代谢调节(3学时) 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酶水平的调带 激素水平的调节 四、神经水平的调节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实验教学见《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中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教材: 张曼夫主编《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目: 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执笔:陈云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Elementary Biochemistry 课程编号:1912905:1922905 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 验学分,1 实验 学时 适用专业: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农用化学品工艺及营销)、生态学 实验名称与学时安排 学时 学时 序号 实验名称 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分配 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 3 6 酵母NA的提取和鉴定 浓度 2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3 7核酸的定量测定 4 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及等电点测 8 液化型淀粉酶活性测定 3 葡聚糖凝胶色谱 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丙糖的鉴 7 3 9 定 盘状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分离血 5 清蛋白质 6 实验一、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0
13 第十二章 代谢调节(3学时) 一、 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二、 酶水平的调节 三、 激素水平的调节 四、神经水平的调节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实验教学见《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中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教材: 张曼夫主编《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年。 主要参考书目: 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执笔:陈云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Elementary Biochemistry 课程编号:1912905;1922905 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 实验学分:1 实验学时:32 适用专业: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农用化学品工艺及营销)、生态学 实验名称与学时安排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分配 1 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 浓度 3 6 酵母 RNA 的提取和鉴定 4 2 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3 7 核酸的定量测定 4 3 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及等电点测 定 3 8 液化型淀粉酶活性测定 3 4 葡聚糖凝胶色谱 3 9 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丙糖的鉴 定 3 5 盘状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分离血 清蛋白质 6 实验一、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1)制作蛋白质浓度一吸光度值(A595m)标准曲线 (2)测定样品A595m.并在标准曲线上杏找对应浓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熟练应用分光光度计,并学习绘 制标准曲线 注意点:(1)使用分光光度计应做到两个到位和两个调零:比色皿架到位和拉杆到位:调节零位电 位器指针到“0”以及旋转光亮调节器使光密度为“0”(2)实验中所有试剂的添加按照定量分析的 要求严格操作:(3)溶液比色前必须充分混匀:(4)同一组的所有测定必须在同一台分光光度计上 进行。 实验二、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1)茚三酮反应 (2)双缩脲反应 (3)黄蛋白反应 (4)蛋白质中硫的鉴定 (⑤)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6)有机溶剂、生物碱以及重金属离子的沉淀作用 实验目的与要求:用实验方法验证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增强感性认识 注意点:(1)使用电炉加热时注意安全,远离易燃物,并防止烫伤:(2)滴加浓硝酸时注意安全。 实验三、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及等电点测定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1)蛋白质的两性反应 (2)愍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初步学会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方法 注意点:(1)观察蛋白质的两性反应时应用酪蛋白的NáOH溶液:(2)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使用的是 酪蛋白的醋酸钠溶液,不能对调使用。 实验四、葡聚糖凝胶色谱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应用SephadexG-50分离兰色葡聚糖2000和黄色铬酸钾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葡聚糖凝胶的特性及凝胶色谱的原理和方法 注意点:()装柱要求没有纹路、没有节痕、没有气泡、柱顶平整而均匀:(2)装柱时水和胶的比 例适中,最好一次成功,如几次加胶应搅动柱表面,使凝胶颗粒悬浮后再加:(3)洗脱时时刻注意 柱床表面洗脱剂不能流干。 实验五、盘状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不连续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应用于血清蛋白质的分离
14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1)制作蛋白质浓度—吸光度值(A595nm)标准曲线 (2)测定样品 A595nm,并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浓度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熟练应用分光光度计,并学习绘 制标准曲线 注意点:(1)使用分光光度计应做到两个到位和两个调零:比色皿架到位和拉杆到位;调节零位电 位器指针到“0”以及旋转光亮调节器使光密度为“0”;(2)实验中所有试剂的添加按照定量分析的 要求严格操作;(3)溶液比色前必须充分混匀;(4)同一组的所有测定必须在同一台分光光度计上 进行。 实验二、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1)茚三酮反应 (2) 双缩脲反应 (3)黄蛋白反应 (4)蛋白质中硫的鉴定 (5)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6)有机溶剂、生物碱以及重金属离子的沉淀作用 实验目的与要求:用实验方法验证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增强感性认识 注意点:(1)使用电炉加热时注意安全,远离易燃物,并防止烫伤;(2)滴加浓硝酸时注意安全。 实验三、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及等电点测定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1)蛋白质的两性反应 (2)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初步学会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方法 注意点:(1)观察蛋白质的两性反应时应用酪蛋白的 NaOH 溶液;(2)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使用的是 酪蛋白的醋酸钠溶液,不能对调使用。 实验四、葡聚糖凝胶色谱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应用 SephadexG-50 分离兰色葡聚糖 2000 和黄色铬酸钾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葡聚糖凝胶的特性及凝胶色谱的原理和方法 注意点:(1)装柱要求没有纹路、没有节痕、没有气泡、柱顶平整而均匀;(2)装柱时水和胶的比 例适中,最好一次成功,如几次加胶应搅动柱表面,使凝胶颗粒悬浮后再加;(3)洗脱时时刻注意 柱床表面洗脱剂不能流干。 实验五、盘状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不连续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应用于血清蛋白质的分离
注意点:(1)聚丙烯酰胺在未聚合之前对人体有皮肤毒和神经毒性,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2)使 用电泳仪和电泳槽时注意用电安全:(3)上下槽电泳缓冲液单独放置,切勿混合。 实验六、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1)酵母RNA的提取 (2)RNA的鉴定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提取RNA的方法和RNA组成成分的鉴定方法,学习和掌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注意点:(1)从酵母中提取NA时注意避免温度在20℃-70C间停留时间太长:(2)RNA提取时用无 水乙醚,所用量取的量筒必须干燥:(3)使用离心机时注意严格对称平衡,缓慢调节转速,待完全 静止后方可取出样品。 实验七、核酸的定量测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1)消化炉的使用 (2)定磷法测定RNA的含量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A含量的定磷法测定,学习和掌握消化炉的使用方法 注意点:(1)NA样品消化时注意通风,并注意消化炉的使用安全:(2)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与无 机磷时注意各空白对照不可混淆 实验八、液化型淀粉酶活性测定 实验性质:哈证性实哈 实验内容: 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测定液化型淀粉酶的活力 实验日的与要求:熟悉并竿握测定液化型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方法 注意点:(1)控制酶促反应的时间在2-2.5分钟之内:(2)所有试剂的量取均按照定量分析的要求 操作:(3)记时必须准确。 实验九、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丙糖的鉴定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通过碘乙酸对3一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抑制作用,鉴定累积的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丙糖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利用抑制剂来研究中间代谢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酶必需基团的概念 注意点:(1)饱和NaF溶液对机体有毒,注意避免直接接触,严禁吸入:(2)反应液应过滤直至澄 清,再进行成腙反应、对比颜色 实验教材: 1、扬州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主编《生物化学实验》,2002年 执笔:朱素娟、杨生妹、陈云、叶满红
15 注意点:(1)聚丙烯酰胺在未聚合之前对人体有皮肤毒和神经毒性,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2)使 用电泳仪和电泳槽时注意用电安全;(3)上下槽电泳缓冲液单独放置,切勿混合。 实验六、酵母 RNA 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1)酵母 RNA 的提取 (2)RNA 的鉴定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提取 RNA 的方法和 RNA 组成成分的鉴定方法,学习和掌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注意点:(1)从酵母中提取 RNA 时注意避免温度在 20℃-70℃间停留时间太长;(2)RNA 提取时用无 水乙醚,所用量取的量筒必须干燥;(3)使用离心机时注意严格对称平衡,缓慢调节转速,待完全 静止后方可取出样品。 实验七、核酸的定量测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1)消化炉的使用 (2)定磷法测定 RNA 的含量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 RNA 含量的定磷法测定,学习和掌握消化炉的使用方法 注意点:(1)RNA 样品消化时注意通风,并注意消化炉的使用安全;(2)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与无 机磷时注意各空白对照不可混淆。 实验八、液化型淀粉酶活性测定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测定液化型淀粉酶的活力 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并掌握测定液化型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方法 注意点:(1)控制酶促反应的时间在 2-2.5 分钟之内;(2)所有试剂的量取均按照定量分析的要求 操作;(3)记时必须准确。 实验九、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丙糖的鉴定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通过碘乙酸对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抑制作用,鉴定累积的糖酵解中间产物磷酸丙糖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利用抑制剂来研究中间代谢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酶必需基团的概念 注意点:(1)饱和 NaF 溶液对机体有毒,注意避免直接接触,严禁吸入;(2)反应液应过滤直至澄 清,再进行成腙反应、对比颜色。 实验教材: 1、 扬州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主编《生物化学实验》,2002 年 执笔:朱素娟、杨生妹、陈云、叶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