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害生物检疫》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农学 王建国,向妙莲,李小珍编写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2008年1月
1 《植物有害生物检疫》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农学 王建国,向妙莲,李小珍 编写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2008 年 1 月
目录 第一部分室内实验 植物检疫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1检疫性有害生物鞘翅目 实验2检疫性有害生物鞘翅目二… 实验3 鳞翅目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3鳞翅目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5双翅目检疫性有咨生物二 实验6同翅目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7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8 实验9 洗涤检验 实验10分离培养检验: 实验山生理生化检验 实验12染色检验 实验13噬菌体检验 第二部分教学实习 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教学实习计划……
2 目录 第一部分 室内实验 植物检疫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 1 检疫性有害生物鞘翅目一…………………………………………………………… 实验 2 检疫性有害生物鞘翅目二…………………………………………………………… 实验 3 鳞翅目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 3 鳞翅目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 5 双翅目检疫性有害生物二…………………………………………………………… 实验 6 同翅目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 7 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 8 产地检疫……………………………………………………………………………… 实验 9 洗涤检验……………………………………………………………………………… 实验 10 分离培养检验………………………………………………………………………… 实验 11 生理生化检验………………………………………………………………………… 实验 12 染色检验……………………………………………………………………………… 实验 13 噬菌体检验…………………………………………………………………………… 第二部分 教学实习 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教学实习计划………………………………………………………………
《植物有害生物检疫》实验注意事项 1、每人准备HB和3H绘图铅笔个一支,橡皮一块,厘米尺和小刀各一把。《江 西农业大学实验报告纸》20病装订成册。 2、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 3、显微镜安指定号码使用,用完后复原,经教师检查后,放回原处。 4、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实验。 5、实验报告要求正确、整洁、清晰,当天课后教师批改(教师指定的日期除外)。 6、实验完毕,将刀具、标本和剩余的实验材料放回原处,然后把实验桌和实验 室打扫干净。 7、爱护实验用的各种仪器和用具,如有故障、顺坏和遗失,即使报告指导老师, 进行登记,按规定处理
3 《植物有害生物检疫》实验注意事项 1、每人准备 HB 和 3H 绘图铅笔个一支,橡皮一块,厘米尺和小刀各一把。《江 西农业大学实验报告纸》20 病装订成册。 2、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 3、显微镜安指定号码使用,用完后复原,经教师检查后,放回原处。 4、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实验。 5、实验报告要求正确、整洁、清晰,当天课后教师批改(教师指定的日期除外)。 6、实验完毕,将刀具、标本和剩余的实验材料放回原处,然后把实验桌和实验 室打扫干净。 7、爱护实验用的各种仪器和用具,如有故障、顺坏和遗失,即使报告指导老师, 进行登记,按规定处理
实验1检疫性有害生物鞘翅目(一) 1实验材料 1.1工具:体视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昆虫针,软木垫等。 1.2标本 马铃薯甲虫,葡萄十星叶甲,椰心叶甲,红棕象甲,竹直锥大象,稻水象甲,稻象甲,甘薯 小象甲。 2实验内容 方法:根据标本,仔细观察,描述各种类的形态特征。注意从种类到属,再到科的分 类特征的总结归纳 2.1马铃薯甲虫 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叶甲亚科(Chrysomelinae,瘦跄叶甲 属(Leptinotars):瘦验叶甲屈Leptirsotarsa)成虫主要特征体长卵形,尾瑞较尖,背面十分拱 凸。复眼近似肾形,较小。触角短,向后刚抵前胸背板后缘,第三节长于前后各节,端末五 节显粗,略呈棒状, 触角基窝较 离复 内缘。前胸背板基缘向后拱弧, 前角突出向前,前 缘凹进。小盾片三角形。鞘翅刻点排成规则纵行。附节瘦狭,第三节完整,不纵裂为二叶。 爪单齿式。 成虫:体长11.25mm士。.93mm,宽6.33mm士。45mme短卵圆形,淡黄色至红 褐色,有光泽,每一鞘翅上具黑色纵条纹五条,第一与第三纵带在尾部交会。头下口式,横 宽,背方稍隆起,向前胸缩人达眼处。触角1节,第一节粗而长,第二节很短,第五、六节 约等长,第六节显著宽于第五节,末节呈圆锥形。口器咀嚼式,上颗有三个明显的齿,下额 须三节向端膨粗,第四节显细而短,圆柱形,瑞末平截。足短,转节呈三角形,股节稍粗而 侧扁,胫节端部方向放宽,O节显四节,第四节极短,爪基部无附齿。雌雄两性成虫外形 差异不大,雄虫个体一般稍大,雄虫最末腹板比较隆起,具一纵凹线,雌虫无上述凹线。(见 图1) 图1马铃薯甲虫成虫 图2稻水象甲成虫 2.2椰心叶甲 属鞘翅目(Coleoptera),铁甲科Hispidae)),B rontispa属。 2,2.1铁甲科Hispidae鉴定特征:附节4节,第4,5节一般完全愈合,有时留有分节痕迹:头呈 后口式,口器后位,背面不见:两触角者生处极近,有时近乎连接
4 实验1 检疫性有害生物鞘翅目(一) 1 实验材料 1.1工具:体视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昆虫针,软木垫等。 1.2标本: 马铃薯甲虫,葡萄十星叶甲,椰心叶甲,红棕象甲,竹直锥大象,稻水象甲,稻象甲,甘薯 小象甲。 2 实验内容 方法:根据标本,仔细观察,描述各种类的形态特征。注意从种类到属,再到科的分 类特征的总结归纳。 2.1 马铃薯甲虫 属鞘翅目(Coleoptera )、叶甲科(Chrysomelidae )、叶甲亚科(Chrysomelinae),瘦跄叶甲 属(Leptinotars):瘦跄叶甲属(Leptirsotarsa)成虫主要特征:体长卵形,尾端较尖,背面十分拱 凸。复眼近似肾形,较小。触角短,向后刚抵前胸背板后缘,第三节长于前后各节,端末五 节显粗,略呈棒状,触角基窝较远离复眼内缘。前胸背板基缘向后拱弧,前角突出向前,前 缘凹进。小盾片三角形。鞘翅刻点排成规则纵行。附节瘦狭,第三节完整,不纵裂为二叶。 爪单齿式。 成虫:体长 1 1. 25 m m士。.93m m,宽6.33m m士。.45m me短卵圆形,淡黄色至红 褐色,有光泽,每一鞘翅上具黑色纵条纹五条,第一与第三纵带在尾部交会。头下口式,横 宽,背方稍隆起,向前胸缩人达眼处。触角11节,第一节粗而长,第二节很短,第五、六节 约等长,第六节显著宽于第五节,末节呈圆锥形。口器咀嚼式,上颗有三个明显的齿,下额 须三节向端膨粗,第四节显细而短,圆柱形,端末平截。足短,转节呈三角形,股节稍粗而 侧扁,胫节端部方向放宽,Of节显四节,第四节极短,爪基部无附齿。雌雄两性成虫外形 差异不大,雌虫个体一般稍大,雄虫最末腹板比较隆起,具一纵凹线,雌虫无上述凹线。(见 图 1) 图1 马铃薯甲虫成虫 图2 稻水象甲成虫 2.2 椰心叶甲 属鞘翅目(Coleoptera),铁甲科(Hispidae),B rontispa属。 2.2.1铁甲科Hispidae鉴定特征:附节4节,第4,5节一般完全愈合,有时留有分节痕迹;头呈 后口式,口器后位,背面不见;两触角着生处极近,有时近乎连接
2.2.2潜甲亚科Anisodertinae鉴定特征体:一般长形,背面无刺,鞘翅有时具脊线。头部擂 人胸腔较浅,口器全部外露,口缘近平圆形,长宽相等或宽大于长。前唇基明显,后足腿节 伸出于鞘翅侧缘之外。 爪全开式,无卵鞘 幼电 末腹节具骨化盘 2.2.3 Brontispa属鉴定特征:头有角间突且端部不上弯,长度超过触角柄节长度的一半。前胸 前侧角圆且略向外伸展,后侧角简单或有1个一2个小齿或尖角,背面有大的刻点。鞘翅有一 短的刻点盾列。 2.2.4榔心叶甲鉴定特征:成虫 休细长 扁平,长度约7mm10mm鞘翅宽度约2 触角鞭状,11节,黄褐色至黑 色,顶端4节色 ,有绒毛,柄节长2倍于宽。头较前胸背板显著窄,头顶前方有角间突,雌 雄二性角间突长超过触角柄节的二分之一,由基部向端渐尖,不平截:沿角间突向后有浅褐 色纵沟:头中间部分宽过于长;前胸背板红黄色,长约等于宽,有粗而不规则的刻点100多粒。 鞘翅蓝黑色,少数个体鞘翅基部约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红黄色,刻点纵向排列,刻点大小 窄于刻点横向间距,刻点区除两侧和末梢外平坦。足黄色,短、粗壮而略扁(形态参见图2) 2.3红棕象甲-锈色棕榈象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 2.3.1成虫特征: 锈色棕榈象体长19一32mm,宽6一16mm。身体红褐色.光亮或暗,前胸具两排黑斑。 前排3个或5个,中间一个较大两侧的较小,后排3个,均较大。鞘翅边缘(尤其是侧缘和基 缘)和接缝黑色有时鞘翅全部暗黑褐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各足基节和转节黑色,各足 节末端和胫节未端黑色,各足跗节黑褐色。触角柄节和索节黑褐色棒节红褐色。 2.3.2红棕象甲与美洲棕榈象甲palmarum(Linnaeus)的主要区别为: 身体完全黑色。前胸背板基部突出;外咽缝狭,触角窝腹面间距狭;喙尖端背面具槽或 者近平截:眼间距总是等于或者小于晚基部宽的三分之:上题端部具两个宽叶突:喙腹面 在触角窝之间起皱并且具几根细长的刚毛:中、后足胫节无端刺,臀板背面凸,跗节第3节底 面的一半具刚毛,亚端部卵形,触角粗;小盾片后面突出但不尖。 3作业 3.1绘制马铃薯甲虫成虫特征图,描述其主要特征 3.2绘制稻水象甲成虫特征图,描述其主婴特征,叙述其与稻象甲的形态差异。 33叙述红棕象甲的生活史,描述其检疫方法。 3.4论述题:马铃薯甲虫是如何传播的?在检疫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3.5论述题:稻水象甲如何进行检疫?在防治上由何对策?
5 2.2.2 潜甲亚科Anisodertinae鉴定特征体:一般长形,背面无刺,鞘翅有时具脊线。 头部擂 人胸腔较浅,口器全部外露,口缘近乎圆形,长宽相等或宽大于长。前唇基明显,后足腿节 伸出于鞘翅侧缘之外。爪全开式,无卵鞘。幼虫内寄生,末腹节具骨化盘。 2.2.3 Brontispa属鉴定特征:头有角间突且端部不上弯,长度超过触角柄节长度的一半。前胸 前侧角圆且略向外伸展,后侧角简单或有1个一2个小齿或尖角,背面有大的刻点。鞘翅有一 短的刻点盾列。 2.2.4 椰心叶甲鉴定特征: 成虫 体细 长 、 扁平,长度约7m m-10m m,鞘翅宽度约2m m;触角鞭状,11节,黄褐色至黑 色,顶端4节色深,有绒毛,柄节长2倍于宽。头较前胸背板显著窄,头顶前方有角间突,雌 雄二性角间突长超过触角柄节的二分之一,由基部向端渐尖,不平截;沿角间突向后有浅褐 色纵沟;头中间部分宽过于长;前胸背板红黄色,长约等于宽,有粗而不规则的刻点100多粒。 鞘翅蓝黑色,少数个体鞘翅基部约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红黄色,刻点纵向排列,刻点大小 窄于刻点横向间距,刻点区除两侧和末梢外平坦。足黄色,短、粗壮而略扁(形态参见图.2)。 2.3红棕象甲=锈色棕榈象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2.3.1 成虫特征: 锈色棕榈象体长19~32 mm , 宽6~16 mm。身体红褐色, 光亮或暗, 前胸具两排黑斑。 前排3 个或5 个, 中间一个较大, 两侧的较小, 后排3 个,均较大。鞘翅边缘(尤其是侧缘和基 缘) 和接缝黑色, 有时鞘翅全部暗黑褐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各足基节和转节黑色, 各足腿 节末端和胫节末端黑色, 各足跗节黑褐色。触角柄节和索节黑褐色, 棒节红褐色。 2.3.2 红棕象甲与美洲棕榈象甲R. palmarum (Linnaeus)的主要区别为: 身体完全黑色。前胸背板基部突出; 外咽缝狭; 触角窝腹面间距狭; 喙尖端背面具槽或 者近平截; 眼间距总是等于或者小于喙基部宽的三分之一; 上颚端部具两个宽叶突;喙腹面 在触角窝之间起皱并且具几根细长的刚毛;中、后足胫节无端刺; 臀板背面凸; 跗节第3 节底 面的一半具刚毛; 亚颏端部卵形; 触角粗; 小盾片后面突出但不尖。 3作业 3.1 绘制马铃薯甲虫成虫特征图,描述其主要特征。 3.2 绘制稻水象甲成虫特征图,描述其主要特征,叙述其与稻象甲的形态差异。 3.3 叙述红棕象甲的生活史,描述其检疫方法。 3.4 论述题: 马铃薯甲虫是如何传播的?在检疫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3.5 论述题: 稻水象甲如何进行检疫? 在防治上由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