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三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全面把握对外 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据: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现阶 段国家方针和政策的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 意义,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关于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有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又有政治体制、科 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 2、关于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这个问题是改革过程 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 3、关于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个问题实践性非常强。 【教学难点】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这是分析改革开放的理论出发点,理 论的色彩比较浓厚,对于学生而言,感性的认识不强,所以理解有些困难。 2、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改革是一场革命,却同传统的革命不同,是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得出结论。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专题讨论、案例研讨、社会实践等。 四、学时安排:2学时 五、教学过程 【历史史实回放】 播放视频资料:http:/m,ifeng.coml-1979年深圳百万人逃港 事件 凤凰大视野专栏:黑潮-三十年逃港风波纪事2007.11-19日
- 专题三 第三讲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全面把握对外 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据;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现阶 段国家方针和政策的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 意义,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关于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有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又有政治体制、科 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 2、关于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这个问题是改革过程 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 3、关于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个问题实践性非常强。 【教学难点】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这是分析改革开放的理论出发点,理 论的色彩比较浓厚,对于学生而言,感性的认识不强,所以理解有些困难。 2、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改革是一场革命,却同传统的革命不同,是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得出结论。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专题讨论、案例研讨、社会实践等。 四、学时安排:2 学时 五、教学过程 【历史史实回放】 播放视频资料: http://www.ifeng.com/-1979 年深圳百万人逃港 事件 凤凰大视野专栏: 黑潮-三十年逃港风波纪事 2007.11-19 日
不同的同学会对此有不同的思考。图为一个内地妇女偷渡香港,被香港 当局造送前与丈夫告别.据深圳解密的档案记载,深圳共出现了4次大规模偷渡 第一次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 第二次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 第三次1972年,外逃2万人。 第四次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 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 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 【现实资料呈现】 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生活,更已成为大趋势。香港规划署调查发现,到内地居 住的港人每两年以50%的速度增长。以2005年计算,有9.1万多人,而2001年 只有4万多人,增幅已超过一倍。事实上,调查更显示,港人在内地自置的物业 数量,达18.16万个,而且多集中在深圳、东莞和广州。 【交流研讨】 1.为什么改革开放前国人全身心偷渡到香港? 2.从内地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去香港到如今更多的港人回内地置产,说明了 什么问题? 【点评】 为什么大家人心向外要偷渡到香港?这件事当时震惊了中央,包括邓 小平当时也知道。80年代后出生的同学们觉得不可思议。 据后来扛起广东改革开放大旗的吴南生说,他带着秘书下到田间进行 调查,发现了一件蹊跷的事:深圳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 过,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 元: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 60一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到100倍。更耐人寻味的是,新界原本并没有一个 什么罗芳村,居住在这里的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逃过去的
- 不同的同学会对此有不同的思考。图为一个内地妇女偷渡香港,被香港 当局遣送前与丈夫告别。据深圳解密的档案记载,深圳共出现了 4 次大规模偷渡。 第一次 1957 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 5000 多人。 第二次 1961 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 1.9 万人。 第三次 1972 年,外逃 2 万人。 第四次是 l979 年,撤县建市初期,有 7 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 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 3 万人。对于只有 11 万劳动力的宝安 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 【现实资料呈现】 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生活,更已成为大趋势。香港规划署调查发现,到内地居 住的港人每两年以 50%的速度增长。以 2005 年计算,有 9.1 万多人,而 2001 年 只有 4 万多人,增幅已超过一倍。事实上,调查更显示,港人在内地自置的物业 数量,达 18.16 万个,而且多集中在深圳、东莞和广州。 【交流研讨】 1.为什么改革开放前国人全身心偷渡到香港? 2.从内地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去香港到如今更多的港人回内地置产,说明了 什么问题? 【点 评】 为什么大家人心向外要偷渡到香港?这件事当时震惊了中央,包括邓 小平当时也知道。80 年代后出生的同学们觉得不可思议。 据后来扛起广东改革开放大旗的吴南生说,他带着秘书下到田间进行 调查,发现了一件蹊跷的事:深圳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 过,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 l34 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 13,000 元;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 0.70 到 1.20 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 60 一 70 港币,两者差距悬殊到 l00 倍。更耐人寻味的是,新界原本并没有一个 什么罗芳村,居住在这里的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逃过去的
从内地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波去香港到如今更多的港人回内地置产,说明了什 么问题?说明中国内地发展了。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007年1月25日宣布, 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 0.3个百分点。20多年来,中国为什么能发展的如此之快? 一一社会主义改革和 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入、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改革的国内国际背景: 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20年间,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追求生产 资料所有制的纯而又纯,结果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的提 高。 国际: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 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 B、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思考:中国的第一次革命是什么? 毛泽东领导的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三大改造,确 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为什么把改革同这一次革命相提并论? 首先,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革命是为 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次,从改革所带来的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上来说,改革不亚于一场革命。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比如从我国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再次,从改革所引起的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 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 从内地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去香港到如今更多的港人回内地置产,说明了什 么问题?说明中国内地发展了。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 2007 年 1 月 25 日宣布, 初步核算显示,2006 年我国 GDP 为 209407 亿元,增长 10.7%,增速比上年加快 0.3 个百分点。20 多年来,中国为什么能发展的如此之快?——社会主义改革和 对外开放 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改革的国内国际背景: 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 20 年间,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追求生产 资料所有制的纯而又纯,结果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的提 高。 国际: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 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 B、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思考:中国的第一次革命是什么? 毛泽东领导的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三大改造,确 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 20 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为什么把改革同这一次革命相提并论? 首先,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革命是为 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次,从改革所带来的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上来说,改革不亚于一场革命。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比如从我国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再次,从改革所引起的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 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任何一个制度都有一个不断完 善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亦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北欧是高福利国家,以瑞典为例,孕妇除了分娩住院有补助外 坐出租车到医院分娩,不论多少次都可获得政府三分之二车费的补助。小孩出生 后每月可领取约1000元人民币左右的补助,一直领到18岁;16岁以前补助费 由父母支配,16岁以后可由本人自立账户,自行支配。除了幼儿园要视家长经 济情况酌情收费外,读小学、中学、大学都免收学费,只收书本费和住宿费,每 月还可领取约800元人民币补助。生一个小孩,母亲有一年有薪假期(原工资的 80%),父亲有一个月全薪产假呆在家中带小孩做家务(芬兰两个月,挪威是女权 国家,有四个月)。大家可能会说这样的资本主义我们也要。但资本主义制度不 是一帆风顺的发展到今天这样的。 大家知道,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崛起。英国的崛起,离 不开牛顿和瓦特,但亚当·斯密靠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一一《国富论》,为工业 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这新的经济秩序就是自由主义经济。自由 主义经济给英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北美的美国也采用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但 1929年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球,危机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 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损失。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 段,即“罗斯福新政”。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 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可见,任何一种制度都有一个自我完善的 讨程。 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 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 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 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 创新。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 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 方向
-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任何一个制度都有一个不断完 善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亦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北欧是高福利国家,以瑞典为例,孕妇除了分娩住院有补助外, 坐出租车到医院分娩,不论多少次都可获得政府三分之二车费的补助。小孩出生 后每月可领取约 1000 元人民币左右的补助,一直领到 18 岁;16 岁以前补助费 由父母支配,16 岁以后可由本人自立账户,自行支配。除了幼儿园要视家长经 济情况酌情收费外,读小学、中学、大学都免收学费,只收书本费和住宿费,每 月还可领取约 800 元人民币补助。生一个小孩,母亲有一年有薪假期(原工资的 80%),父亲有一个月全薪产假呆在家中带小孩做家务(芬兰两个月,挪威是女权 国家,有四个月)。大家可能会说这样的资本主义我们也要。但资本主义制度不 是一帆风顺的发展到今天这样的。 大家知道,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崛起。英国的崛起,离 不开牛顿和瓦特,但亚当·斯密靠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国富论》,为工业 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这新的经济秩序就是自由主义经济。自由 主义经济给英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北美的美国也采用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但 1929 年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球,危机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 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损失。美国在 20 世纪 30 年代,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 段,即“罗斯福新政”。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 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可见,任何一种制度都有一个自我完善的 过程。 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 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 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 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 创新。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 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 方向
以前苏联改革导致的解体说明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提问: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什么? 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弄混这两个矛盾。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毛泽东要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背景:1956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之后,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建 设社会主义”摆在了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面前。1956年苏共二十 大后,中因开始从借鉴苏联建设经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从1956年冬到1957 年春,由于苏共20大以及随后爆发的波兰、匈牙利事件的影响,加上国内社会 改造急促,经济建设上又未能完全克服冒进,致使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出现某些紧 张,农村出现了少数农民闹退社的风波,城市里出现了少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 事件。层出不穷的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显现和突出。有些党员和干部思想上缺乏准 备,陷于被动:或者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把群众闹事和尖锐批评一概视为阶级 斗争的表现,企图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进行压服。急切的现实迫切需要党从理 论上加以指导。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的讲话。 科学的认识总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在这之前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对此有何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一一阐述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尤其阐述了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 题。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还会存在,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 有进行系统阐述。 斯大林晚年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提出来
- 以前苏联改革导致的解体说明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提问: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什么? 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弄混这两个矛盾。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毛泽东要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背景:1956 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之后,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建 设社会主义”摆在了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面前。1956 年苏共二十 大后,中国开始从借鉴苏联建设经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从 1956 年冬到 1957 年春,由于苏共 20 大以及随后爆发的波兰、匈牙利事件的影响,加上国内社会 改造急促,经济建设上又未能完全克服冒进,致使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出现某些紧 张,农村出现了少数农民闹退社的风波,城市里出现了少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 事件。层出不穷的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显现和突出。有些党员和干部思想上缺乏准 备,陷于被动;或者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把群众闹事和尖锐批评一概视为阶级 斗争的表现,企图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进行压服。急切的现实迫切需要党从理 论上加以指导。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的讲话。 科学的认识总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在这之前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对此有何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尤其阐述了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 题。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还会存在,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 有进行系统阐述。 斯大林晚年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