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宜言》序言 1872年德文版序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 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上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 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结果就产生了这个《宜言》,《宜言》原稿在二月革命 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它用这种文字在德国、英 国和美国至少印过十二种不同的版本。第一个英译本是由海伦·麦克法林女士 翻译的,于1850年在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1871年至少又有三 种不同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法译本于1848年六月起义前不久第一次在巴黎印 行,最近又有法译本在纽约《社会主义者报》上发表:现在有人在准备新译 本。波兰文译本在德文本初版问世后不久就在伦敦出现。俄译本是60年代在日 内瓦出版的。丹麦文译本也是在原书问世后不久就出版了。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闸述的一般 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 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 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 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 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 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
《共产党宣言》序言 1872 年德文版序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 1847 年 11 月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上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 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结果就产生了这个《宣言》,《宣言》原稿在二月革命 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它用这种文字在德国、英 国和美国至少印过十二种不同的版本。第一个英译本是由海伦·麦克法林女士 翻译的,于 1850 年在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1871 年至少又有三 种不同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法译本于 1848 年六月起义前不久第一次在巴黎印 行,最近又有法译本在纽约《社会主义者报》上发表;现在有人在准备新译 本。波兰文译本在德文本初版问世后不久就在伦敦出现。俄译本是 60 年代在日 内瓦出版的。丹麦文译本也是在原书问世后不久就出版了。 不管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 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 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 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 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 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 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
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己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己经证明:“工人阶 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见《法 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宜言》德文版第9页,那里把这个思想发挥 得更加完备。)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 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同样也很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 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 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竞己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己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 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 但是《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己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时 也许能加上一篇论述1847年到现在这段时期的导言。这次再版太仓促了,我们 来不及做这件工作。 卡尔·马克思费里德里希·恩格斯1872年6月24日于伦敦1882年 俄文版序言 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宜言》俄文第一版,60年代初由《钟声》印刷所出 版。当时西方只能认为这件事(《宣言》译成俄文出版)是著作界的一件奇 闻。这种看法今天是不可能有了。 当时(1847年12月),卷入无产阶级运动的地区是多么狭小,这从《宣 言》最后一章《共产党人对各国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 这一章里,正好没有说到俄国和美国。那时,俄国是欧洲全部反动势力的最后 一支庞大后备军:美国正通过移民吸收欧洲无产阶级的过剩力量。这两个国 家,都向欧洲提供原料,同时又都是欧洲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 家不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现存秩序的支柱。 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 产,这种农业生产的竞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 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 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 起着革命作用。作为整个政治制度基础的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正逐渐被 大农场的竞争所征服:同时,在各工业区,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和神话般的资
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 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见《法 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德文版第 19 页,那里把这个思想发挥 得更加完备。)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 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 1847 年为止;同样也很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 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 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 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 但是《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时 也许能加上一篇论述 1847 年到现在这段时期的导言。这次再版太仓促了,我们 来不及做这件工作。 卡尔·马克思 费里德里希·恩格斯 1872 年 6 月 24 日于伦敦 1882 年 俄文版序言 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一版,60 年代初由《钟声》印刷所出 版。当时西方只能认为这件事(《宣言》译成俄文出版)是著作界的一件奇 闻。这种看法今天是不可能有了。 当时(1847 年 12 月),卷入无产阶级运动的地区是多么狭小,这从《宣 言》最后一章《共产党人对各国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 这一章里,正好没有说到俄国和美国。那时,俄国是欧洲全部反动势力的最后 一支庞大后备军;美国正通过移民吸收欧洲无产阶级的过剩力量。这两个国 家,都向欧洲提供原料,同时又都是欧洲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 家不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现存秩序的支柱。 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 产,这种农业生产的竞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 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 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 起着革命作用。作为整个政治制度基础的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正逐渐被 大农场的竞争所征服;同时,在各工业区,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和神话般的资
本积聚第一次发展起来了。现在来看看俄国吧!在1848-1849年革命期间,不 仅欧洲的君主,而且连欧洲的资产者,都把俄国的干涉看作是帮助他们对付刚 刚开始觉醒的无产阶级的唯一救星。沙皇被宜布为欧洲反动势力的首领。现 在,沙皇在加特契纳成了革命的俘虏,而俄国已是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 了。 《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 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 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 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 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 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 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 主义发展的起点。 卡尔·马克思费里德里希·恩格斯1882年1月21日于伦敦 1883年德文版序言 本版序言不幸只能由我一个人署名了。马克思这位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应受 到欧美整个工人阶级感谢的人物,已经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他的墓上已经初次 长出了青草。在他逝世以后,就更谈不上对《宣言》作什么修改或补充了。因 此,我认为更有必要在这里再一次明确地申述下面这一点。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 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士地公有制解 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 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 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 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 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一一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 的
本积聚第一次发展起来了。现在来看看俄国吧!在 1848-1849 年革命期间,不 仅欧洲的君主,而且连欧洲的资产者,都把俄国的干涉看作是帮助他们对付刚 刚开始觉醒的无产阶级的唯一救星。沙皇被宣布为欧洲反动势力的首领。现 在,沙皇在加特契纳成了革命的俘虏,而俄国已是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 了。 《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 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 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 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 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 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 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 主义发展的起点。 卡尔·马克思 费里德里希·恩格斯 1882 年 1 月 21 日于伦敦 1883 年德文版序言 本版序言不幸只能由我一个人署名了。马克思这位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应受 到欧美整个工人阶级感谢的人物,已经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他的墓上已经初次 长出了青草。在他逝世以后,就更谈不上对《宣言》作什么修改或补充了。因 此,我认为更有必要在这里再一次明确地申述下面这一点。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 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 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 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 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 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 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 的
这一点我己经屡次说过,但正是现在必须在《宜言》本身的前面也写明这 一点。 费·恩格斯1883年6月28日于伦敦 1888年英文版序言 《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发表的,这个同盟起初纯粹是德国 工人团体,后来成为国际工人团体,而在1848年以前欧洲大陆的政治条件下必 然是一个秘密的团体。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同盟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 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手稿于1848年1月用 德文写成,并在2月24日的法国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法译本于1848 年六月起义前不久在巴黎出版。第一个英译本是由海伦·麦克法林女士翻译 的,于1850年刊载在乔治·朱利安·哈尼的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还 出版了丹麦文译本和波兰文译本。 1848年巴黎六月起义这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第一次大搏斗的失败, 又把欧洲工人阶级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要求暂时推到后面去了。从那时起,争夺 统治权的斗争,又像二月革命以前那样只是在有产阶级的各个集团之间进行 了;工人阶级被迫局限于争取一些政治上的活动自由,并采取中等阶级激进派 极左翼的立场。凡是继续显露出生机的独立的无产阶级运动,都遭到无情的镇 压。例如,普鲁士警察发觉了当时设在科降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些成员被速捕,并且在经过18个月监禁之后于1852年10月被交付法庭审判。 这次有名的“科隆共产党人案件”从10月4日一直继续到11月12日:被捕者 中有7人被判处3-6年的要塞监禁。宣判之后,同盟即由剩下的成员正式解 散。至于《宣言》,似乎注定从此要被人遗忘了。 当欧洲工人阶级重新聚集了足以对统治阶级发动另一次进攻的力量的时 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会。但是这个协会成立的明确目的是要把欧美正在进行 战斗的整个无产阶级团结为一个整体,因此,它不能立刻宣布《宜言》中所提 出的那些原则。国际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联,法国、比利 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 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
这一点我已经屡次说过,但正是现在必须在《宣言》本身的前面也写明这 一点。 费·恩格斯 1883 年 6 月 28 日于伦敦 1888 年英文版序言 《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发表的,这个同盟起初纯粹是德国 工人团体,后来成为国际工人团体,而在 1848 年以前欧洲大陆的政治条件下必 然是一个秘密的团体。1847 年 11 月在伦敦举行的同盟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 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手稿于 1848 年 1 月用 德文写成,并在 2 月 24 日的法国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法译本于 1848 年六月起义前不久在巴黎出版。第一个英译本是由海伦·麦克法林女士翻译 的,于 1850 年刊载在乔治·朱利安·哈尼的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还 出版了丹麦文译本和波兰文译本。 1848 年巴黎六月起义这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第一次大搏斗的失败, 又把欧洲工人阶级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要求暂时推到后面去了。从那时起,争夺 统治权的斗争,又像二月革命以前那样只是在有产阶级的各个集团之间进行 了;工人阶级被迫局限于争取一些政治上的活动自由,并采取中等阶级激进派 极左翼的立场。凡是继续显露出生机的独立的无产阶级运动,都遭到无情的镇 压。例如,普鲁士警察发觉了当时设在科隆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一 些成员被逮捕,并且在经过 18 个月监禁之后于 1852 年 10 月被交付法庭审判。 这次有名的“科隆共产党人案件”从 10 月 4 日一直继续到 11 月 12 日;被捕者 中有 7 人被判处 3-6 年的要塞监禁。宣判之后,同盟即由剩下的成员正式解 散。至于《宣言》,似乎注定从此要被人遗忘了。 当欧洲工人阶级重新聚集了足以对统治阶级发动另一次进攻的力量的时 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会。但是这个协会成立的明确目的是要把欧美正在进行 战斗的整个无产阶级团结为一个整体,因此,它不能立刻宣布《宣言》中所提 出的那些原则。国际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联,法国、比利 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 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
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一一失败更甚于胜 利一一不能不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各种心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为他们更透 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马克思是正确的。当1874年国 际解散时,工人已经全然不是1864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法国的蒲鲁东 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己经奄奄一息,甚至那些很久以前大多数己同国际决 裂的保守的英国工联也渐有进步,以致去年在斯旺西,工联的主席能够用工联 的名义声明说:“大陆社会主义对我们来说再不可怕了。”的确,《宜言》的 原则在世界各国工人中间都己传播得很广了。 这样,《宣言》本身又重新走上了前台。从1850年起,德文本在瑞士、英 国和美国重版过数次。1872年,有人在纽约把它译成英文,并在那里的《伍德 赫尔和克拉夫林周刊》上发表。接着又有人根据这个英文本把它译成法文,刊 载在纽约的《社会主义者报》上。以后在美国又至少出现过两种多少有些损害 原意的英文译本,其中一种还在英国重版过。由巴枯宁翻译的第一个俄文本约 于1863年在日内瓦由赫乐岑办的《钟声》印刷所出版:由英勇无畏的维拉·查 苏利奇翻译的第二个俄文本,于1882年也在日内瓦出版。新的丹麦文译本于 1885年在哥本哈根作为《社会民主主义丛书》的一种出版,新的法文译本于 1886年刊载在巴黎的《社会主义者》报上。有人根据这个译本译成西班牙文, 并于1886年在马德里发表。至于德文的翻印版本,则为数极多,总共至少有 12个。亚美尼亚文译本原应于几个月前在君士坦丁堡印出,但是没有问世,有 人告诉我,这是因为出版人害怕在书上标明马克思的姓名,而译者又拒绝把 《宣言》当作自己的作品。关于用其他文字出版的其他译本,我虽然听说过, 但是没有亲眼看到。因此《宜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阶级运 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 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可是,当我们写这个《宣言》时,我们不能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宣言。在 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即英国的欧 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都己经降到纯粹宗派的地位,并在逐渐走 向灭亡;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凭着各种各样的补缀办法, 自称要消除一切社会弊病而毫不危及资本和利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阶级
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甚于胜 利——不能不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各种心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为他们更透 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马克思是正确的。当 1874 年国 际解散时,工人已经全然不是 1864 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法国的蒲鲁东 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已经奄奄一息,甚至那些很久以前大多数已同国际决 裂的保守的英国工联也渐有进步,以致去年在斯旺西,工联的主席能够用工联 的名义声明说:“大陆社会主义对我们来说再不可怕了。”的确,《宣言》的 原则在世界各国工人中间都已传播得很广了。 这样,《宣言》本身又重新走上了前台。从 1850 年起,德文本在瑞士、英 国和美国重版过数次。1872 年,有人在纽约把它译成英文,并在那里的《伍德 赫尔和克拉夫林周刊》上发表。接着又有人根据这个英文本把它译成法文,刊 载在纽约的《社会主义者报》上。以后在美国又至少出现过两种多少有些损害 原意的英文译本,其中一种还在英国重版过。由巴枯宁翻译的第一个俄文本约 于 1863 年在日内瓦由赫乐岑办的《钟声》印刷所出版;由英勇无畏的维拉·查 苏利奇翻译的第二个俄文本,于 1882 年也在日内瓦出版。新的丹麦文译本于 1885 年在哥本哈根作为《社会民主主义丛书》的一种出版,新的法文译本于 1886 年刊载在巴黎的《社会主义者》报上。有人根据这个译本译成西班牙文, 并于 1886 年在马德里发表。至于德文的翻印版本,则为数极多, 总共至少有 12 个。亚美尼亚文译本原应于几个月前在君士坦丁堡印出,但是没有问世,有 人告诉我,这是因为出版人害怕在书上标明马克思的姓名,而译者又拒绝把 《宣言》当作自己的作品。关于用其他文字出版的其他译本,我虽然听说过, 但是没有亲眼看到。因此《宣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阶级运 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 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可是,当我们写这个《宣言》时,我们不能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宣言。在 1847 年,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即英国的欧 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都已经降到纯粹宗派的地位,并在逐渐走 向灭亡;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凭着各种各样的补缀办法, 自称要消除一切社会弊病而毫不危及资本和利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