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依据新考纲模式)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 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 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 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 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到了中 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 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 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 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 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 非常讲究。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唐宋时期的广告形式还有欢门、灯箱、印刷广告等。其中欢门就如同与 目前搞大型庆祝时使用的冲气拱门,而灯箱广告则是在灯笼上题字用作广告宣传。值得一提 的是印刷广告,随着纸张与唐字印刷术的出现,宋朝时期就出现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在如今 能够看到的宋代文物中,大都带有私人标记,既有工匠的籍贯、姓氏,又有生产作坊的记号 产品介绍等。 同样的瓷器,有铭文的总比没有的好。多一个铭文就会多传达出一份信息。现代社会的人们 可能对广告的狂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耳 目一新了。唐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文:北京故宫 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道刚作瓶大好”。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 比现代广告逊色。相对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等,却没有 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有人认为,瓷器上的广告说明了当时行业竞争的激烈。备受人们喜爱的诗词铭文瓷器的出现 也是行业竞争的结果。湖南望城县唐代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诗的体裁主要有五 言、六言两种,其中大部分是五言诗,有近50种字体以行楷为主,不见草书,更不见篆书, 说明识读的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壶上已发现唐朝著名诗人的诗3首,而且,这 些诗绝大部分未收入《全唐诗》。有人称这些诗为出土的唐诗,是陶瓷诗的鼻祖。节选自《探
2016-2017 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依据新考纲模式)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 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 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 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 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到了中 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 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 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 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 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 非常讲究。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唐宋时期的广告形式还有欢门、灯箱、印刷广告等。其中欢门就如同与 目前搞大型庆祝时使用的冲气拱门,而灯箱广告则是在灯笼上题字用作广告宣传。值得一提 的是印刷广告,随着纸张与唐字印刷术的出现,宋朝时期就出现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在如今 能够看到的宋代文物中,大都带有私人标记,既有工匠的籍贯、姓氏,又有生产作坊的记号、 产品介绍等。 同样的瓷器,有铭文的总比没有的好。多一个铭文就会多传达出一份信息。现代社会的人们, 可能对广告的狂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耳 目一新了。唐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文;北京故宫 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道刚作瓶大好”。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 比现代广告逊色。相对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等,却没有 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有人认为,瓷器上的广告说明了当时行业竞争的激烈。备受人们喜爱的诗词铭文瓷器的出现, 也是行业竞争的结果。湖南望城县唐代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诗的体裁主要有五 言、六言两种,其中大部分是五言诗,有近 50 种字体以行楷为主,不见草书,更不见篆书, 说明识读的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壶上已发现唐朝著名诗人的诗 3 首,而且,这 些诗绝大部分未收入《全唐诗》。有人称这些诗为出土的唐诗,是陶瓷诗的鼻祖。节选自《探
索·发现中国千年前的广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的广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作为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在距今 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 B.《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巧妙设计武松看到”三碗 不过冈”的招旗来宣传酒的质量 C.早在先秦时期,广告就产生了,由于战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随后很长一个 时期里广告曾经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D.唐宋时期广告的发展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由 于竞争的加剧,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宋时期的商人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非常讲究,因为招牌是他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象征 B.宋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一一印刷广告,大都带有私人标记,对工匠和手工作 坊的信息都有相关介绍。 C.瓷器上的铭文,让人耳目一新,明清瓷器上的铭文与唐代瓷器上的铭文相比,表意上显 得委婉含蓄。 D.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其中近50种字体既不是草书,更不是篆书,这主要 是为了便于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来识读。 3.下列不含有唐宋时期主要广告形式的一项是(3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 故至今店家仿效成俗也。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阅读古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 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乎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 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 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 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 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 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 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 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 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 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 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 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 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
索·发现 中国千年前的广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今的广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作为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在距今一 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 B.《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巧妙设计武松看到”三碗 不过冈”的招旗来宣传酒的质量。 C.早在先秦时期,广告就产生了,由于战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随后很长一个 时期里广告曾经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D.唐宋时期广告的发展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由 于竞争的加剧,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宋时期的商人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非常讲究,因为招牌是他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象征。 B.宋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印刷广告,大都带有私人标记,对工匠和手工作 坊的信息都有相关介绍。 C.瓷器上的铭文,让人耳目一新,明清瓷器上的铭文与唐代瓷器上的铭文相比,表意上显 得委婉含蓄。 D.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其中近 50 种字体既不是草书,更不是篆书,这主要 是为了便于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来识读。 3.下列不含有唐宋时期主要广告形式的一项是(3 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 故至今店家仿效成俗也。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 阅读古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 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乎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 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 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 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 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 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 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 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 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 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 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 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 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
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南齐书·列传十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儇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 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 惑谧独竭诚/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 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 惑谧独竭诚/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 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官服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 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C.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 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诗经》有“东宫之 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 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骤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孙复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复附和 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 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 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5分) (2)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皮日体(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2),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释:(1)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治者却奢侈依旧, 残暴日甚。(2)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 的“龙舟”,还有高三层、被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既以“赖通波”来论大运河之功用,又以“共禹论功”来论隋炀帝之功德,似乎是 赞扬隋炀帝,你认为呢?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南齐书·列传十二》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 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 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 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 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 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官服。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 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C. 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 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诗经》有“东宫之 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 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骤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 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 的 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 太 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5 分) (2)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皮日休(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2),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释:(1)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治者却奢侈依旧, 残暴日甚。(2)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 的“龙舟”,还有高三层、被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既以“赖通波”来论大运河之功用,又以“共禹论功”来论隋炀帝之功德,似乎是 赞扬隋炀帝,你认为呢?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由此得出基于“闻道有 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是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对当时之情为之哀婉不已的一句: (3)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 三、文本阅读(3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14分) 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有改动)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 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 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 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 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 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后不久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信,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 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 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 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 等你的娃儿吗?”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 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 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 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尽管在 她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穷, 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 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她的所 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 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 的尊严,劈里啪啦全毁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由此得出基于“闻道有 先后,术业有专攻” 的结论是 , 。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对当时之情为之哀婉不已的一句: “ ” (3)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 “ , ”。 三、文本阅读(35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3 题。(14 分)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有改动)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 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 5 分钱。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 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 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 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 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后不久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信,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 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 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 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 等你的娃儿吗?”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 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 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 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尽管在 她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穷, 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 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她的所 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 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 的尊严,劈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 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 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 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 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 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 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1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祖母往事的回忆,突出了祖母一生虽都处于黑暗之中,但带给我们的却是温暖和 光明,从而充分表现出时代岁月对祖母的不公。 B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祖母的大便时祖母像疯子一样发火、像小孩一样哭的描写, 意在表现父亲和叔叔的孝心,更表现出祖母生活能力丧失后的悲惨。 C.“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 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D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逝 世。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应,韵味丰富。 12.祖母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5分) 13文章以“这是祖母的哲学”作为结尾,那么“祖母的哲学”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生活 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1分) 代史学大家朱希祖的痛与梦 朱希祖1919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代理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五四”前后的北大,” 卯字号”的诸位名教授,可谓北大的台柱子。所谓”卯字号”,就是几个属兔的大师级人物, 两只”大兔子”是陈独秀和朱希祖。四只”小兔子”分别是胡适、刘半农、刘文典以及林公 铎。其实,陈独秀和朱希祖是两只”中兔”,还有一只”老兔”蔡元培 “中兔”朱希祖似乎有点瞧不上”小兔”胡适。胡适初进北大,还是末学新进,对朱希祖很 尊重,朱希祖的藏书中有很多是海内孤本、秘本,胡适就经常到朱家来看看藏书,谈谈版本, 请教学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一出版,引来叫好声一片,胡适在序言中特别感 谢了朱希祖,而朱希祖似乎并不领情,说此书写得肤浅,还肯定地说,胡适既不懂佛学,也 不懂宋明理学,他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写不下去的。当然,朱希祖这番话是说给很亲 密的朋友听的。但另一位章门弟子黄侃就不同了,在中央大学的课堂上,黄侃公开讽刺胡适 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只有上半部,没有下半部:”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 作监矣。”学生不解,问何意。黄侃回答:”监者,太监也。太监,下部没有了。”引得学生 大笑不止。后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勉强出了中册,下册果然无疾而终。但这个小插 曲,并不影响两人的交情。 对于学者来说,爱书、读书、购书、藏书、著书,是其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不与 人物接,不为山海游。终生伏几案,天地一书囚。”这首带有自嘲意味的自题,可谓朱希祖
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 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 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 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 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 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 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1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通过祖母往事的回忆,突出了祖母一生虽都处于黑暗之中,但带给我们的却是温暖和 光明,从而充分表现出时代岁月对祖母的不公。 B.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祖母的大便时祖母像疯子一样发火、像小孩一样哭的描写, 意在表现父亲和叔叔的孝心,更表现出祖母生活能力丧失后的悲惨。 C.“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 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D.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逝 世。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应,韵味丰富。 12.祖母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5 分) 13.文章以“这是祖母的哲学”作为结尾,那么“祖母的哲学”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生活 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11 分) 一代史学大家朱希祖的痛与梦 朱希祖 1919 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代理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五四”前后的北大,” 卯字号”的诸位名教授,可谓北大的台柱子。所谓”卯字号”,就是几个属兔的大师级人物, 两只”大兔子”是陈独秀和朱希祖。四只”小兔子”分别是胡适、刘半农、刘文典以及林公 铎。其实,陈独秀和朱希祖是两只”中兔”,还有一只”老兔”蔡元培。 “中兔”朱希祖似乎有点瞧不上”小兔”胡适。胡适初进北大,还是末学新进,对朱希祖很 尊重,朱希祖的藏书中有很多是海内孤本、秘本,胡适就经常到朱家来看看藏书,谈谈版本, 请教学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一出版,引来叫好声一片,胡适在序言中特别感 谢了朱希祖,而朱希祖似乎并不领情,说此书写得肤浅,还肯定地说,胡适既不懂佛学,也 不懂宋明理学,他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写不下去的。当然,朱希祖这番话是说给很亲 密的朋友听的。但另一位章门弟子黄侃就不同了,在中央大学的课堂上,黄侃公开讽刺胡适 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只有上半部,没有下半部:”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 作监矣。”学生不解,问何意。黄侃回答:”监者,太监也。太监,下部没有了。”引得学生 大笑不止。后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勉强出了中册,下册果然无疾而终。但这个小插 曲,并不影响两人的交情。 对于学者来说,爱书、读书、购书、藏书、著书,是其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不与 人物接,不为山海游。终生伏几案,天地一书囚。”这首带有自嘲意味的自题,可谓朱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