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可概分为蔓生型、半直立型、直立型。栽培品种均属于直立型。大豆主茎 基部节的腋芽常分化为分枝,多者可达10个以上,少者1~2个或不分枝。分枝与 主茎所成角度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及强弱决定着大豆栽培品种的株型, 4按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大小分类 可分为张开、半张开和收敛三种类型 5按分枝的多少、强弱分类 可将株型分为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三种。 6.生育期地带分类 美国大豆专家将北起加拿大,南至圭亚那的广大地区划分为12个大豆生育期 地带。即:00组,极早熟;0组,早熟;I至x组。x组为极迟熟。 三、大豆的生长发育 (一)大豆的一生 大豆的生育期通常是指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实际上,大豆的一生指的 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经历出苗、幼苗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结荚、鼓粒,直至新种 子成熟的全过程 1.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大豆种子在土壤水分和通风条件适宜,播种层温度稳定在10℃时,种子即可发 芽。大豆种子发芽需要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120%~140%的水分。种子发芽时,胚 根先伸人土中,子叶出土之前,幼茎顶端生长锥已形成3~4个复叶、节和节间的 原始体。随着下胚轴伸长,子叶带着幼芽拱出地面。子叶出土即为出苗。 2.幼苗生长 子叶出土展开后,幼茎继续伸长,经过4~5d,一对原始真叶展开,这时幼苗 已具有两个节,并形成了第一个节间。从原始真叶展开到第一复叶展平大约需 10d。此后,每隔3~4d出现一片复叶,腋芽也跟着分化。主茎下部节位的腋芽多 为枝芽,条件适合即形成分枝。中、上部腋芽一般都是花芽,长成花簇。出苗到分 枝出现,叫做幼苗期。幼苗期根系比地上部分生长快。田间分枝数达10%~20%的 日期(或按第二复叶刚展开时)为分枝期 3.花芽分化 大豆花芽分化的迟早,因品种而异。早熟品种较早,晚熟品种较迟:无限性品 种较早,有限性品种较迟。据原哈尔滨师范学院在当地对无限性品种黑农1的观 察。5月8日播种,26日出苗,出苗后18d,当第一复叶展开、第二复叶未完全展 开、第三片复叶尚小时,在第二、三复叶的腋部已见到花芽原始体。另据原山西农 学院对有限品种太谷黄豆的观察,5月4日播种,12日出苗,出苗后45d,当第七 复叶出现时,花芽开始分化。大豆花芽分化可分花芽原基形成期、花萼分化期、花
大豆可概分为蔓生型、半直立型、直立型。栽培品种均属于直立型。大豆主茎 基部节的腋芽常分化为分枝,多者可达 10 个以上,少者 1~2 个或不分枝。分枝与 主茎所成角度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及强弱决定着大豆栽培品种的株型, 4.按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大小分类 可分为张开、半张开和收敛三种类型。 5.按分枝的多少、强弱分类 可将株型分为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三种。 6.生育期地带分类 美国大豆专家将北起加拿大,南至圭亚那的广大地区划分为 12 个大豆生育期 地带。即:00 组,极早熟;0 组,早熟;I 至 x 组。x 组为极迟熟。 三、大豆的生长发育 (一) 大豆的一生 大豆的生育期通常是指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实际上,大豆的一生指的 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经历出苗、幼苗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结荚、鼓粒,直至新种 子成熟的全过程。 1.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大豆种子在土壤水分和通风条件适宜,播种层温度稳定在 10℃时,种子即可发 芽。大豆种子发芽需要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 120%~140%的水分。种子发芽时,胚 根先伸人土中,子叶出土之前,幼茎顶端生长锥已形成 3~4 个复叶、节和节间的 原始体。随着下胚轴伸长,子叶带着幼芽拱出地面。子叶出土即为出苗。 2.幼苗生长 子叶出土展开后,幼茎继续伸长,经过 4~5d,一对原始真叶展开,这时幼苗 已具有两个节,并形成了第一个节间。从原始真叶展开到第一复叶展平大约需 10d。此后,每隔 3~4d 出现一片复叶,腋芽也跟着分化。主茎下部节位的腋芽多 为枝芽,条件适合即形成分枝。中、上部腋芽一般都是花芽,长成花簇。出苗到分 枝出现,叫做幼苗期。幼苗期根系比地上部分生长快。田间分枝数达 10%~20%的 日期(或按第二复叶刚展开时)为分枝期。 3.花芽分化 大豆花芽分化的迟早,因品种而异。早熟品种较早,晚熟品种较迟;无限性品 种较早,有限性品种较迟。据原哈尔滨师范学院在当地对无限性品种黑农 ll 的观 察。5 月 8 日播种,26 日出苗,出苗后 18d,当第一复叶展开、第二复叶未完全展 开、第三片复叶尚小时,在第二、三复叶的腋部已见到花芽原始体。另据原山西农 学院对有限品种太谷黄豆的观察,5 月 4 日播种,12 日出苗,出苗后 45d,当第七 复叶出现时,花芽开始分化。大豆花芽分化可分花芽原基形成期、花萼分化期、花
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以及胚珠花药、柱头形成期。最初,出现半球 状花芽原始体,接着在原始体的前面发生萼片,继而在两旁和后面也出现萼片,形 成萼筒。花萼原基出现是大豆植株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形态学标志。然后 相继分化出极小的龙骨瓣、冀瓣、旗瓣原始体。跟着雄蕊原始体呈环状顺次分化, 同时心皮也开始分化。在0枚雄蕊中央,雌蕊分化,胚珠原始体出现,花药原始 体也同时分化。花器官逐渐长大,形成花蕾。随后,雄、雌蕊的生殖细胞连续分 裂,花粉及胚囊形成。最后,花开放。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花开放,称为花芽分化期,一般为25~30d。因此,在开花 前一个月内环境条件的好坏与花芽分化的多少及正常与否有密切的关系。从这时 起,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根系发育旺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相继分化。花 朵陆续开放。 4.开花结荚 从大豆花蕾膨大到花朵开放需3~4d。每天开花时刻,一般从上午6时开始开 花,8~10时最盛,下午开花甚少。在同一地点,开花时刻又因气候情况而错前错 后。 花朵开放前,雄蕊的花药已裂开,花粉粒在柱头上发芽。花粉管在向花柱组织 内部伸长的过程中,雄核一分为二,变成两个精核,从授粉到双受精只需8~ 10h。授粉后约ld,受精卵开始分裂。最初二次分裂形成的上位细胞将来发育成 胚,下位细胞发育成胚根原和胚柄。受精后第一周左右胚乳细胞开始分化,接着, 子叶分化。第二周,子叶继续生长,胚轴、胚根开始发育,胚乳开始被吸收,2片 初生叶原基分化形成。第三周,种子内部为子叶所充满,胚乳只剩下一层糊粉层 2~3层胚乳细胞层。子叶的细胞内出现线粒体、脂质颗粒、蛋白质颗粒。第四 周,子叶长到最大,此后,复叶叶原基分化形成 花冠在花粉粒发育后开放,约两天后凋萎。随后,子房逐渐膨大,幼荚形成 (拉板)开始。头几天,荚发育缓慢,从第五天起迅速伸长,大约经过10d,长度达 到最大值。荚达到最大宽度和厚度的时间较迟。嫩荚长度日增长约4mm,最多达 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有限性品种单株自始花到终花约20天;无限性品种 花期长30~40d或更长。从幼荚出现到拉板(形容豆荚伸长、加宽的过程)完成为结 荚期。由于大豆开花和结荚是交错的,所以又将这两个时期称开花结荚期。在这个 时期内,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对光合产物竞争比较激烈,无限性品种尤其如 此。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5鼓粒成熟
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以及胚珠花药、柱头形成期。最初,出现半球 状花芽原始体,接着在原始体的前面发生萼片,继而在两旁和后面也出现萼片,形 成萼筒。花萼原基出现是大豆植株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形态学标志。然后, 相继分化出极小的龙骨瓣、冀瓣、旗瓣原始体。跟着雄蕊原始体呈环状顺次分化, 同时心皮也开始分化。在 10 枚雄蕊中央,雌蕊分化,胚珠原始体出现,花药原始 体也同时分化。花器官逐渐长大,形成花蕾。随后,雄、雌蕊的生殖细胞连续分 裂,花粉及胚囊形成。最后,花开放。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花开放,称为花芽分化期,一般为 25~30d。因此,在开花 前一个月内环境条件的好坏与花芽分化的多少及正常与否有密切的关系。从这时 起,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根系发育旺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相继分化。花 朵陆续开放。 4.开花结荚 从大豆花蕾膨大到花朵开放需 3~4d。每天开花时刻,一般从上午 6 时开始开 花,8~10 时最盛,下午开花甚少。在同一地点,开花时刻又因气候情况而错前错 后。 花朵开放前,雄蕊的花药已裂开,花粉粒在柱头上发芽。花粉管在向花柱组织 内部伸长的过程中,雄核一分为二,变成两个精核,从授粉到双受精只需 8~ 10h。授粉后约 ld,受精卵开始分裂。最初二次分裂形成的上位细胞将来发育成 胚,下位细胞发育成胚根原和胚柄。受精后第一周左右胚乳细胞开始分化,接着, 子叶分化。第二周,子叶继续生长,胚轴、胚根开始发育,胚乳开始被吸收,2 片 初生叶原基分化形成。第三周,种子内部为子叶所充满,胚乳只剩下一层糊粉层、 2~3 层胚乳细胞层。子叶的细胞内出现线粒体、脂质颗粒、蛋白质颗粒。第四 周,子叶长到最大,此后,复叶叶原基分化形成。 花冠在花粉粒发育后开放,约两天后凋萎。随后,子房逐渐膨大,幼荚形成 (拉板)开始。头几天,荚发育缓慢,从第五天起迅速伸长,大约经过 10d,长度达 到最大值。荚达到最大宽度和厚度的时间较迟。嫩荚长度日增长约 4mm,最多达 8mm。 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有限性品种单株自始花到终花约 20 天;无限性品种 花期长 30~40d 或更长。从幼荚出现到拉板(形容豆荚伸长、加宽的过程)完成为结 荚期。由于大豆开花和结荚是交错的,所以又将这两个时期称开花结荚期。在这个 时期内,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对光合产物竞争比较激烈,无限性品种尤其如 此。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5.鼓粒成熟
大豆从开花结荚到鼓粒阶段,无明显的界限。在田间调査记载时,把豆荚中子 粒显著突起的植株达一半以上的日期称为鼓粒期。在荚皮发育的同时,其中种皮已 形成:荚皮近长成后,豆粒才鼓起。种子的干物质积累,大约在开花后一周内增加 缓慢,以后的一周增加很快,大部分干物质是在这以后的大约三个星期内积累的 每粒种子平均每天可增重6~7mg,多者达8ng以上。荚的重量大约在第7周达到 最大值。当种子变圆,完全变硬,最终呈现本品种的固有形状和色泽,即为成熟。 (二)大豆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我国大豆的生育时期划分 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而大豆的生育时期是指大 豆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出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在我国一般划分为6个生育时 期: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2.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大豆生育时期划分 关于大豆生育时期,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费尔( Waterr. feh)等的划分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大豆的植株形态表现记载生育时期。费尔等将大豆的一生分为营养生 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在营养生长阶段,VE表示出苗期,即子叶露出土面; Vc一子叶期一真叶叶片未展开,但叶缘已分离:V1一真叶全展期;V2-第一复叶展 开期;……Ⅵn一第n-1个复叶展开期 在生殖生长阶段,R一开花始期,主茎任一节上开一朵花;R2一开花盛期;R 结荚始期,主茎上最上部4个全展复叶节中任一节上一个荚长5m;R4一结荚盛 期;R一鼓粒始期,主茎上最上部4个全展复叶节中任一节上一个荚中的子实长达 3mn:R一鼓粒盛期;R-一成熟始期,主茎上有一个荚达到成熟颜色;R一成熟期, 全株95%的荚达到成熟颜色,在干燥天气下,在R8时期后5~10d子粒含水量可降 至15%以下
大豆从开花结荚到鼓粒阶段,无明显的界限。在田间调查记载时,把豆荚中子 粒显著突起的植株达一半以上的日期称为鼓粒期。在荚皮发育的同时,其中种皮已 形成;荚皮近长成后,豆粒才鼓起。种子的干物质积累,大约在开花后一周内增加 缓慢,以后的一周增加很快,大部分干物质是在这以后的大约三个星期内积累的。 每粒种子平均每天可增重 6~7mg,多者达 8mg 以上。荚的重量大约在第 7 周达到 最大值。当种子变圆,完全变硬,最终呈现本品种的固有形状和色泽,即为成熟。 (二) 大豆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我国大豆的生育时期划分 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而大豆的生育时期是指大 豆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出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在我国一般划分为 6 个生育时 期: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2.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大豆生育时期划分 关于大豆生育时期,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费尔(WaterR.Fehr)等的划分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大豆的植株形态表现记载生育时期。费尔等将大豆的一生分为营养生 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在营养生长阶段,VE 表示出苗期,即子叶露出土面; Vc—子叶期一真叶叶片未展开,但叶缘已分离;V1—真叶全展期;V2—第一复叶展 开期;……Vn—第 n-1 个复叶展开期。 在生殖生长阶段,R1—开花始期,主茎任一节上开一朵花;R2—开花盛期;R3— 结荚始期,主茎上最上部 4 个全展复叶节中任一节上一个荚长 5mm;R4—结荚盛 期;R5—鼓粒始期,主茎上最上部 4 个全展复叶节中任一节上一个荚中的子实长达 3mm;R6—鼓粒盛期;R7—成熟始期,主茎上有一个荚达到成熟颜色;R8—成熟期, 全株 95%的荚达到成熟颜色,在干燥天气下,在 R8 时期后 5~10d 子粒含水量可降 至 15%以下
第三节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大豆对气象因子的要求 (一)光照 1.光照强度 大豆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一般在30000~40000X。有的测定结果达到 60000Lx(杨文杰,1983)。大豆的光饱和点是随着通风状况而变化的。当叶片通气 量为1~1.5L/(cm2·h),光饱和点为2500~34000x,而通气量为1.92~ 2.83L/(cm2·h)时,则光饱和点升为31000~44700Lx。大豆的光补偿点为 2540~3690x(张荣贵等,1980)。光补偿点也受通气量的影响。在低通气量下,光 补偿点测定值偏高:在髙通气量下,光补偿点测定值偏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 些测定数据都是在单株叶上测得的,不能据此而得出“大豆植株是耐阴的”的结 论。在田间条件下,大豆群体冠层所接受的光强是不均匀。据沈阳农业大学1981 年8月11日的测定结果,晴天的中午,大豆群体冠层顶部的光强为126000Lx,株 高2/3处为2200~9000Lx,株高1/3处为800~~6001x。由此可见,大豆群体 中、下层光照不足。这里的叶片主要依靠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2.日照长度 大豆属于对日照长度反应极度敏感的作物。据报道,即使极微弱的月光(约相 当于日光的1/465000)对大豆开花也有影响。不接受月光照射的植株比经照射的植 株早开花2~3d。大豆开花结实要求较长的黑夜和较短的白天。严格说来,每个大 豆品种都有对生长发育适宜的日照长度。只要日照长度比适宜的日照长度长,大豆 植株即延迟开花;反之,则开花提早 应当指出,大豆对短日照要求是有限度的,绝非愈短愈好。一般品种每日12h 的光照即可促进开花抑制生长;9h光照对部分品种仍有促进开花的作用。当每日 光照缩短为6h,则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受到抑制。大豆结实器官发生和形成, 要求短日照条件,不过早熟品种的短日照性弱,晚熟品种的短日照性强。在大豆生 长发育过程中,对短日照的要求有转折时期:一个是花萼原基出现期;另一个是雌 雄性配子细胞分化期。前者决定能不能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后者决定结实器 官能不能正常形成。 短日照只是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条件,并非一生生长发育所必需。认 识了大豆的光周期特性,对于种植大豆是有意义的。同纬度地区之间引种大豆品种 容易成功,低纬度地区大豆品种向髙纬度地区引种,生育期延迟,秋霜前一般不能 成熟。反之,髙纬度地区大豆品种向低纬度地区引种,生育期缩短,只适于作为夏 播品种利用。例如,黑龙江省的春大豆,在辽宁省可夏播。 (二)温度
第三节 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大豆对气象因子的要求 (一)光照 1.光照强度 大豆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一般在 30000~40000Lx。有的测定结果达到 60000Lx(杨文杰,1983)。大豆的光饱和点是随着通风状况而变化的。当叶片通气 量为 l~1.5L/(cm 2·h),光饱和点为 25000~34000Lx,而通气量为 1.92~ 2.83L/(cm 2·h)时,则光饱和点升为 31000~44700Lx。大豆的光补偿点为 2540~3690Lx(张荣贵等,1980)。光补偿点也受通气量的影响。在低通气量下,光 补偿点测定值偏高;在高通气量下,光补偿点测定值偏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 些测定数据都是在单株叶上测得的,不能据此而得出“大豆植株是耐阴的”的结 论。在田间条件下,大豆群体冠层所接受的光强是不均匀。据沈阳农业大学 1981 年 8 月 11 日的测定结果,晴天的中午,大豆群体冠层顶部的光强为 126000Lx,株 高 2/3 处为 2200~9000Lx,株高 1/3 处为 800~~600lx。由此可见,大豆群体 中、下层光照不足。这里的叶片主要依靠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2.日照长度 大豆属于对日照长度反应极度敏感的作物。据报道,即使极微弱的月光(约相 当于日光的 l/465000)对大豆开花也有影响。不接受月光照射的植株比经照射的植 株早开花 2~3d。大豆开花结实要求较长的黑夜和较短的白天。严格说来,每个大 豆品种都有对生长发育适宜的日照长度。只要日照长度比适宜的日照长度长,大豆 植株即延迟开花;反之,则开花提早。 应当指出,大豆对短日照要求是有限度的,绝非愈短愈好。一般品种每日 12h 的光照即可促进开花抑制生长;9h 光照对部分品种仍有促进开花的作用。当每日 光照缩短为 6h,则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受到抑制。大豆结实器官发生和形成, 要求短日照条件,不过早熟品种的短日照性弱,晚熟品种的短日照性强。在大豆生 长发育过程中,对短日照的要求有转折时期:一个是花萼原基出现期;另一个是雌 雄性配子细胞分化期。前者决定能不能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后者决定结实器 官能不能正常形成。 短日照只是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条件,并非一生生长发育所必需。认 识了大豆的光周期特性,对于种植大豆是有意义的。同纬度地区之间引种大豆品种 容易成功,低纬度地区大豆品种向高纬度地区引种,生育期延迟,秋霜前一般不能 成熟。反之,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向低纬度地区引种,生育期缩短,只适于作为夏 播品种利用。例如,黑龙江省的春大豆,在辽宁省可夏播。 (二)温度
大豆是喜温作物。不同品种在全生育期内所需要的≥10℃的活动积温相差很 大。晚熟品种要求3200℃以上,而夏播早熟品种要求1600℃左右。同一品种,随 着播种期的延迟,所要求的活动积温也随之减少。春季,当播种层的地温稳定在 l0℃以上时,大豆种子开始萌芽。夏季,气温平均在24~26℃,对大豆植株的生 长发育最为适宜。当温度低于14℃时,生长停滞。秋季,白天温暖,晚间凉爽, 但不寒冷,有利于同化产物的积累和鼓粒 大豆不耐高温,温度超过40℃,着荚率减少57%~71%。北方春播大豆在苗期 常受低温危害,温度不低于-4℃,大豆幼苗受害轻微,温度在-5℃以下,幼苗可能 被冻死。大豆幼苗的补偿能力较强,霜冻过后,只要子叶未死,子叶节还会出现分 枝,继续生长。大豆开花期抗寒力最弱,温度短时间降至-0.5℃,花朵开始受害, -1℃时死亡;温度在-2℃,植株即死亡、未成熟的荚在-2.5℃时受害。成熟期植株 死亡的临界温度是-3℃。秋季,短时间的初霜虽能将叶片冻死,但随着气温的回 升,子粒重仍继续增加。 (三)水分 大豆属需水较多的作物,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580~744克。 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大豆发芽时,要求水分充足,土壤 含水量在20%~24%较适宜。如果墒情不好,种子不能膨胀。大豆在幼苗期比较耐 旱。在此期间,土壤水分略少一些,可使大豆根系深扎。从始花到盛花期,大豆植 株生长最快,需水量逐渐増大,既要求土壤相当湿润,又要求雨水不要过多。土壤 干旱,营养体生长受阻,开花稀少;雨水过多,则茎叶生长过旺,蕾花脱落。开花 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水分最多的时期。从结荚开始到鼓粒期间,要求土壤水分 充足,以保证子粒发育。如果墒情不好,就会造成幼荚脱落或秕粒秕荚。结荚鼓粒 期出现干旱是大豆子粒减产的重要原因。大豆成熟时期,要求水分减少 大豆产量高低与降水量多少有密切的关系。东北春大豆区,大豆生育期间(5~ 9月)的降水量在600mm左右,大豆产量最高,500mm次之,降水量超过700m或低 于400mm,均造成减产。据潘铁夫等(1963)对吉林省公主岭地区降水状况及大豆需 水状况的统计,在温度正常的条件下,5、6、7、8、9月份的降水量(mm)分别为 65、125、190、105、60,对大豆来说是“理想降水量”。偏离了这一数量,不论 是多或是少,均对大豆生长发育不利,导致减产。 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6~9月份的降水量若在435m以上,可以满足夏大豆的 要求。据多点多年的统计资料,播种期(6月上、中旬)降水量少于30m常是限制 适时播种的主要因素。夏大豆鼓粒最快的9月上、中旬降水量多在30mm以下,即 水分保证率不高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在以上两个时期若能遇旱灌水,则可保证 大豆需水,提高产量
大豆是喜温作物。不同品种在全生育期内所需要的≥10℃的活动积温相差很 大。晚熟品种要求 3200℃以上,而夏播早熟品种要求 l600℃左右。同一品种,随 着播种期的延迟,所要求的活动积温也随之减少。春季,当播种层的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大豆种子开始萌芽。夏季,气温平均在 24~26℃,对大豆植株的生 长发育最为适宜。当温度低于 14℃时,生长停滞。秋季,白天温暖,晚间凉爽, 但不寒冷,有利于同化产物的积累和鼓粒。 大豆不耐高温,温度超过 40℃,着荚率减少 57%~71%。北方春播大豆在苗期 常受低温危害,温度不低于-4℃,大豆幼苗受害轻微,温度在-5℃以下,幼苗可能 被冻死。大豆幼苗的补偿能力较强,霜冻过后,只要子叶未死,子叶节还会出现分 枝,继续生长。大豆开花期抗寒力最弱,温度短时间降至-0.5℃,花朵开始受害, -1℃时死亡;温度在-2℃,植株即死亡、未成熟的荚在-2.5℃时受害。成熟期植株 死亡的临界温度是-3℃。秋季,短时间的初霜虽能将叶片冻死,但随着气温的回 升,子粒重仍继续增加。 (三)水分 大豆属需水较多的作物,形成 1 克干物质需水 580~744 克。 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大豆发芽时,要求水分充足,土壤 含水量在 20%~24%较适宜。如果墒情不好,种子不能膨胀。大豆在幼苗期比较耐 旱。在此期间,土壤水分略少一些,可使大豆根系深扎。从始花到盛花期,大豆植 株生长最快,需水量逐渐增大,既要求土壤相当湿润,又要求雨水不要过多。土壤 干旱,营养体生长受阻,开花稀少;雨水过多,则茎叶生长过旺,蕾花脱落。开花 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水分最多的时期。从结荚开始到鼓粒期间,要求土壤水分 充足,以保证子粒发育。如果墒情不好,就会造成幼荚脱落或秕粒秕荚。结荚鼓粒 期出现干旱是大豆子粒减产的重要原因。大豆成熟时期,要求水分减少。 大豆产量高低与降水量多少有密切的关系。东北春大豆区,大豆生育期间(5~ 9 月)的降水量在 600mm 左右,大豆产量最高,500mm 次之,降水量超过 700mm 或低 于 400mm,均造成减产。据潘铁夫等(1963)对吉林省公主岭地区降水状况及大豆需 水状况的统计,在温度正常的条件下,5、6、7、8、9 月份的降水量(mm)分别为 65、125、190、105、60,对大豆来说是“理想降水量”。偏离了这一数量,不论 是多或是少,均对大豆生长发育不利,导致减产。 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6~9 月份的降水量若在 435mm 以上,可以满足夏大豆的 要求。据多点多年的统计资料,播种期(6 月上、中旬)降水量少于 30mm 常是限制 适时播种的主要因素。夏大豆鼓粒最快的 9 月上、中旬降水量多在 30mm 以下,即 水分保证率不高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在以上两个时期若能遇旱灌水,则可保证 大豆需水,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