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rents and organization rents
geography rents and organization rents
产业集群程金与集群演进研究 目录 序言 l言4 ABSTRACT..... .7 第1章引言 3 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从已有理论的不足谈起 3 1.1.2研究的意义 6 第2章产业集群理论演进的脉络 .9 2.1区位选择与成本节约 .9 2.1.1区位优势与成本节约 2.1.2外部性效应与成本节约 10 第3章产业集群租金及其源泉… .13 3.1租金理论及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 .14 3,1,1古典租金理论 14 3.1.2租金理论的新发展 16 3.1.3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及分类 第4章地理租金、产业租金与产业集群萌芽, …21 4.1地理租金与产业集群萌芽」 …21 4.1.1 地理租金对集群萌芽的影响 4·1.2地理租金与集群萌芽模型 21 2 第5章组织租金与集群兴盛 .31 5.1劳动分工与集群兴盛 31 5.1.1 分工与生产效率 32 5.1.2劳动分工的限制条件:市场范围与交易成本…34 第6章产业集群粗金耗散与集群衰收…39 6.1产业租金耗散与集群衰败」 .39 6.1.1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衰退 39 第7章案例:德国鲁尔钢铁集群的兴衰 .45
产业集群租金与集群演进研究 1 目 录 序 言 ............................................................................................................ 2 前 言 ............................................................................................................ 4 ABSTRACT ..................................................................................................... 7 第 1 章 引言................................................................................................ 3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3 1.1.1 问题的提出:从已有理论的不足谈起 ................................ 3 1.1.2 研究的意义 ............................................................................ 6 第 2 章 产业集群理论演进的脉络............................................................ 9 2.1 区位选择与成本节约....................................................................... 9 2.1.1 区位优势与成本节约 ............................................................ 9 2.1.2 外部性效应与成本节约 ...................................................... 10 第 3 章 产业集群租金及其源泉.............................................................. 13 3.1 租金理论及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 14 3.1.1 古典租金理论 ...................................................................... 14 3.1.2 租金理论的新发展 .............................................................. 16 3.1.3 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及分类 .............................................. 17 第 4 章 地理租金、产业租金与产业集群萌芽...................................... 21 4.1 地理租金与产业集群萌芽............................................................. 21 4.1.1 地理租金对集群萌芽的影响 .............................................. 21 4.1.2 地理租金与集群萌芽模型 .................................................. 23 第 5 章 组织租金与集群兴盛.................................................................. 31 5.1 劳动分工与集群兴盛..................................................................... 31 5.1.1 分工与生产效率 .................................................................. 32 5.1.2 劳动分工的限制条件:市场范围与交易成本 .................. 34 第 6 章 产业集群租金耗散与集群衰败.................................................. 39 6.1 产业租金耗散与集群衰败............................................................. 39 6.1.1 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衰退 .................................................. 39 第 7 章 案例:德国鲁尔钢铁集群的兴衰.............................................. 45
产业集群租金与集群滴进研究 7.1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45 7.1.1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总体介绍 45 7.1.2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45 7.1.3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46 第8章主要结论、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8 8.1主要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51 2
产业集群租金与集群演进研究 2 7.1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45 7.1.1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总体介绍 .............................................. 45 7.1.2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45 7.1.3 鲁尔钢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6 第 8 章 主要结论、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8 8.1 主要结论与启示............................................................................. 48 参考文献 ...................................................................................................... 51
产业集群租金与集群演进研究 第1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从已有理论的不足谈起 当前经济全球化潮流席卷世界,但这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 趋于空间上的均衡分布,与之相反,空间的产业集聚现象与日俱增,成为支配当 今世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方兴未艾。 研究产业集群必须以下回答:生产要素为什么会在特定的空间集聚?促使 集群兴盛的机制什么?集群又为何衰败?对集聚的发展,研究产业集群的众多学 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其经济理论基础都源自于资源禀赋理 论、劳动分工论与外部性等理论。如果用这些理论来解释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就会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禀赋理论忽视了集聚是动态发展过程这一事实。亚当·斯密提出绝 对利益理论,李嘉图提出比较利益理论,奥林与赫克歇尔提出资源禀赋论,以此 解释区域之间贸易的动因。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 集聚产生的原因,但忽视了集聚本身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事实,对那些已经失 去资源禀赋优势,但产业仍然在原有空间大量集聚的事实难以做出满意的解释。 2)专业化分工理论难以解释集聚的萌芽。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是分工导致 了集聚(杨小凯,1999)。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亚当·斯 密,1999),是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杨小凯,1999),“仅仅注意到单个企业或 产业规模的不同,还无法说明报酬递增的机制,不断发展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 实现报酬递增的重要过程。”。‘所以,报酬递增主要依赖于分工,劳动分工是报 ·本部分内容的写作参考了威旭恒,何青松.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中国工业经济,2007, (3). 2在本文“集聚”一词有两种用法:1)表示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向产业集群靠近的过程:2)表示处于萌芽时期 的集群。在这个时期,集群内部的企业只是因为地理位置在一起而获得了外部经济,相互之间没有实现组 织上的接近。当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展开专业化分工并形成网络组织时,才成为“集群”, “集聚”只是“集群”的初级形态。 地区之同的贸易往往是产业集聚的结果,所以,贸易的存在与产业的集聚往往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经济社会体制此较,1996,(2)
产业集群租金与集群演进研究 3 第 1 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从已有理论的不足谈起1 当前经济全球化潮流席卷世界,但这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 趋于空间上的均衡分布,与之相反,空间的产业集聚现象与日俱增,成为支配当 今世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方兴未艾。 研究产业集群必须以下回答:生产要素为什么会在特定的空间集聚?2 促使 集群兴盛的机制什么?集群又为何衰败?对集聚的发展,研究产业集群的众多学 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其经济理论基础都源自于资源禀赋理 论、劳动分工论与外部性等理论。如果用这些理论来解释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就会存在以下问题: 1) 资源禀赋理论忽视了集聚是动态发展过程这一事实。亚当·斯密提出绝 对利益理论,李嘉图提出比较利益理论,奥林与赫克歇尔提出资源禀赋论,以此 解释区域之间贸易的动因3 。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 集聚产生的原因,但忽视了集聚本身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事实,对那些已经失 去资源禀赋优势,但产业仍然在原有空间大量集聚的事实难以做出满意的解释。 2)专业化分工理论难以解释集聚的萌芽。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是分工导致 了集聚(杨小凯,1999)。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亚当·斯 密,1999),是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杨小凯,1999),“仅仅注意到单个企业或 产业规模的不同,还无法说明报酬递增的机制,不断发展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 实现报酬递增的重要过程。”。4 所以,报酬递增主要依赖于分工,劳动分工是报 1 本部分内容的写作参考了臧旭恒,何青松. 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J]. 中国工业经济,2007, (3)。 2 在本文“集聚”一词有两种用法:1)表示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向产业集群靠近的过程;2)表示处于萌芽时期 的集群。在这个时期,集群内部的企业只是因为地理位置在一起而获得了外部经济,相互之间没有实现组 织上的接近。当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展开专业化分工并形成网络组织时,才成为“集群”, “集聚”只是“集群”的初级形态。 3 地区之间的贸易往往是产业集聚的结果,所以,贸易的存在与产业的集聚往往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4 杨格. 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
产业集群租金与集群演进研究 酬递增的前提,而分工水平又依赖于市场容量,市场规模是分工能否得以实现的 前提条件(亚当·斯密,1999:杨格,1996:杨小凯,1999)。但是,对大多数集 群而言,在产业集群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之前,市场容量还不一定足以达到分工所 要求的规模。也就是说,集群的形成应该是下述过程,而不是相反:先有集群 的萌芽和随之而来的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然后产生分工,最终才有分工带来的 报酬递增和外部性效应。所以,分工与报酬递增效应是集聚的结果,而不是集聚 最初始的动因。 杨格(1996)认为:不仅市场需求规模可以促进分工,分工也是自身发展的 内在动力。通过分工,实现迂回生产,生产效率上升,产品价格下降,市场需求 (包括对于中间产品的需求)增加,分工进一步展开。这样看来,市场需求规模 的扩大也是分工的内生结果,分工还是产业集群的起因。但是,这种观点没有注 意到分工何以在特定的地区展开并形成产业集群,而没有在另外的地区演绎同样 的故事。这是因为除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分工的另外一个前提条件是交易成本的 下降,只有分工的好处大于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分工自身的演进才成为 可能。在同样的条件下,交易成本比较低的地区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可见,即 使撒开市场需求规模的约束,承认“分工取决于分工自身”,仅仅依赖分工机制 还是不能对产业集群萌芽做出圆满解释。 3)外部性效应及由此形成的报酬递增机制同样难以解释集聚的萌芽。马数 尔(A.Marshal1,1997)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外部性”的概念,认为外部性是 吸引生产要素空间集聚的动力,这可以解释集群的存在。但集聚带来的外部性效 应并非少数儿个企业在空间邻近就能形成,而必须是相关企业集聚到一定数量之 后、超越集聚萌芽的临界点才可能显现,在因果累积循环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生 产要素向该空间集聚的向心力,集群成长壮大。但是,外部性效应开始显现的集 聚临界点如何达到?这个问题回答不清,外部性理论就难以解释集群是如何萌芽 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5)认为产业集聚萌芽是“历史与偶然 事件”以及报酬递增机制所导致的,由于存在因果累积循环效应,历史与偶然事 5当然也有一小部分集群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规模较大的市场需求,从面对生产要素形成向心力,最 终形成集群,但不能因此而得出“集群都是由巨大市场规模导致分工,从而形成集群”这样以偏概全的结 论
产业集群租金与集群演进研究 4 酬递增的前提,而分工水平又依赖于市场容量,市场规模是分工能否得以实现的 前提条件(亚当·斯密,1999;杨格,1996;杨小凯,1999)。但是,对大多数集 群而言,在产业集群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之前,市场容量还不一定足以达到分工所 要求的规模。5 也就是说,集群的形成应该是下述过程,而不是相反:先有集群 的萌芽和随之而来的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然后产生分工,最终才有分工带来的 报酬递增和外部性效应。所以,分工与报酬递增效应是集聚的结果,而不是集聚 最初始的动因。 杨格(1996)认为:不仅市场需求规模可以促进分工,分工也是自身发展的 内在动力。通过分工,实现迂回生产,生产效率上升,产品价格下降,市场需求 (包括对于中间产品的需求)增加,分工进一步展开。这样看来,市场需求规模 的扩大也是分工的内生结果,分工还是产业集群的起因。但是,这种观点没有注 意到分工何以在特定的地区展开并形成产业集群,而没有在另外的地区演绎同样 的故事。这是因为除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分工的另外一个前提条件是交易成本的 下降,只有分工的好处大于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分工自身的演进才成为 可能。在同样的条件下,交易成本比较低的地区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可见,即 使撇开市场需求规模的约束,承认“分工取决于分工自身”,仅仅依赖分工机制 还是不能对产业集群萌芽做出圆满解释。 3) 外部性效应及由此形成的报酬递增机制同样难以解释集聚的萌芽。马歇 尔(A. Marshall,1997)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外部性”的概念,认为外部性是 吸引生产要素空间集聚的动力,这可以解释集群的存在。但集聚带来的外部性效 应并非少数几个企业在空间邻近就能形成,而必须是相关企业集聚到一定数量之 后、超越集聚萌芽的临界点才可能显现,在因果累积循环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生 产要素向该空间集聚的向心力,集群成长壮大。但是,外部性效应开始显现的集 聚临界点如何达到?这个问题回答不清,外部性理论就难以解释集群是如何萌芽 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5)认为产业集聚萌芽是“历史与偶然 事件”以及报酬递增机制所导致的,由于存在因果累积循环效应,历史与偶然事 5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集群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规模较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对生产要素形成向心力,最 终形成集群,但不能因此而得出“集群都是由巨大市场规模导致分工,从而形成集群”这样以偏概全的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