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统政阶段 ■1989学生运动、东欧苏联等问题,党 政分开的讨论结束。 ■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 党的主要领导人担任国家首脑和国家 权力机关的首脑,曹玉海(1993)认 为,这是“党的领导国家化”这一新 型党政模式的标志,而且是中国的必 然选择
以党统政阶段 ◼ 1989学生运动、东欧苏联等问题,党 政分开的讨论结束。 ◼ 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 党的主要领导人担任国家首脑和国家 权力机关的首脑,曹玉海(1993)认 为,这是“党的领导国家化”这一新 型党政模式的标志 ,而且是中国的必 然选择
以党统政阶段 ■以党统政(或党政合一)的代表性观点: 没有必要用一套党的系统来领导一套并列的 行政系统,用党的一个人领导政府机构里面 同属于党的另一个人。因此,“党政合一” 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即变政党与政府的二元 公共权威系统为一元的公共权威系统,由政 党中选出的政党领袖通过法定程序成为政府 首脑,直接掌握政府公共权力,从而使政府 成为真正的政党政府(桑玉成,1993)
以党统政阶段 ◼ 以党统政(或党政合一)的代表性观点: ◼ 没有必要用一套党的系统来领导一套并列的 行政系统,用党的一个人领导政府机构里面 同属于党的另一个人。因此,“党政合一” 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即变政党与政府的二元 公共权威系统为一元的公共权威系统,由政 党中选出的政党领袖通过法定程序成为政府 首脑,直接掌握政府公共权力,从而使政府 成为真正的政党政府(桑玉成,1993)
以党统政阶段 对“党政合一”的批评: ■要坚决反对“党政合一”、“党政一体”等 观点,这会否定党的领导地位、淡化党的观 念、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因此会从根本 上损害党的领导(《党建研究》杂志评论员, 1993) 体”、“合一”会强化一个人说了算 家长制、一言堂等问题,不利于民主与监督 的实现(李平安,1994)
以党统政阶段 ◼ 对“党政合一”的批评: ◼ 要坚决反对“党政合一” 、 “党政一体”等 观点,这会否定党的领导地位、淡化党的观 念、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因此会从根本 上损害党的领导(《党建研究》杂志评论员, 1993): ◼ “一体” 、 “合一”会强化一个人说了算、 家长制、一言堂等问题,不利于民主与监督 的实现(李平安,1994)
以党统政阶段 新的研究方向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出台,使很 多学者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党政运行机制的改善 方面。 陆云龙(1994):应当把竞争机制引入党政机 关,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充满生机 和活力的干部管理体制 韩国明(1997):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应当以 改变原来的党管干部模式为起点,将公务员分 为政务类和事务类,然后明晰党管干部的范围、 方式和内容,最终实现党政职能分开
以党统政阶段 ◼ 新的研究方向: ◼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出台,使很 多学者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党政运行机制的改善 方面。 ◼ 陆云龙(1994):应当把竞争机制引入党政机 关,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充满生机 和活力的干部管理体制。 ◼ 韩国明(1997):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应当以 改变原来的党管干部模式为起点,将公务员分 为政务类和事务类,然后明晰党管干部的范围、 方式和内容,最终实现党政职能分开
以党统政阶段 ■以党统政的弊端: ■出现“全能政党”,党对政治生活、社会生 活的干预十分广泛(杨宏山,2000) “一支笔”、“一言堂”(林伯海,2000) 党委会几乎成了个别“一把手”把持的“家 天下”,互相监督无从谈起,而且容易形成 通同作弊又互相包庇的“一窝黑”,党不管 党、治党不严成为自1987年整党结束后 直蔓延不止的流行病(李生明,2001)
以党统政阶段 ◼ 以党统政的弊端: ◼ 出现“全能政党”,党对政治生活、社会生 活的干预十分广泛(杨宏山,2000) ◼ “一支笔” 、 “一言堂”(林伯海,2000) ◼ 党委会几乎成了个别“一把手”把持的“家 天下”,互相监督无从谈起,而且容易形成 通同作弊又互相包庇的“一窝黑”,党不管 党、治党不严成为自1987年整党结束后一 直蔓延不止的流行病(李生明,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