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伛(yu)偻 媲美(pi) 烙印(luo) 飞流急湍(tuan) B.广狭(xia) 威慑(she) 筛选(shai)鲜为人知(xian) C.刮垢(gou) 蜕除(tui) 得逞( cheng)残羹冷炙(zhi) D.钳制(qian) 咀嚼(jio)攻讦(jie) 贬褒不一(bao) 2.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穿越时代、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在于它对旧中国社会群体 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谓独具只眼。比如,《阿Q正传》在现代文 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在于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更 在于历经蹉跎岁月之后,它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 日显其尖锐。 A.坚不可摧B.独具只眼 C.入木三分 蹉跎岁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纾:解除 ②使来者读之,悲予志 焉悲:同情 B.①敛赀财以送其行敛:征收赋税 ②而又有剪发杜 杜:闭、塞 C.①将崇极天之峻 推崇 ②情不胜其 欲 胜:禁得住 D.①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隙②披帷西向 披:分开,掀开 4.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 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 负”效果不理想的四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4 分) @“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 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 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 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 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 定终身。 @“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 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2日18版)
江苏省沭阳县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伛(yǔ)偻 媲美(pì) 烙印(lu ò) 飞流急湍(tuān) B.广狭(xiá) 威慑(shè) 筛选(shāi) 鲜为人知(xiān) C.刮垢(ɡòu) 蜕除(tuì) 得逞(chěnɡ) 残羹冷炙(zhì) D.钳制(qián) 咀嚼(jiáo) 攻讦(jié) 贬褒不一(bāo) 2.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穿越时代、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在于它对旧中国社会群体 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谓独具只眼。比如,《阿 Q 正传》在现代文 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在于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更 在于历经蹉跎岁月之后,它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 日显其尖锐。 A.坚不可摧 B.独具只眼 C.入木三分 D.蹉跎岁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 ②使来者读之,悲予志 焉 悲:同情 B.①敛赀财以送其行 敛:征收赋税 ②而又有剪发杜 门 杜:闭、塞 C.①将崇极天之峻 崇:推崇 ②情不胜其 欲 胜:禁得住 D.①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隙 ②披帷西向 立 披:分开,掀开 4.教育部 2013 年 8 月 22 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 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 负”效果不理想的四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踏雪寻镅 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 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 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 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 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 定终身。 @“向玉 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 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 (摘自《人民日报》2013 年 8 月 22 日 18 版)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阅读日”。某媒体机构曾对中国人的 阅读现状作了相关调查,其中两项数据如下: 材料 012年中国人纸质图书的平均阅读量(统计对象为18-70周 岁人群) 匚专业图书(本)新闻娱乐报刊(份)其它期刊(份) 722 6.56 材料二: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单位:本) 以色列「韩国日本美国中国 8.45 (1)以上两则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反映了中国人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 分) (2)请你为“阅读日”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3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相如持其璧睍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 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 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 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 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干而负赵,故令人持璧 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遺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 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 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二)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①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 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① ② ③ ④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 2014 年 4 月 23 日是第 19 个“世界阅读日”。某媒体机构曾对中国人的 阅读现状作了相关调查,其中两项数据如下: 材料一: 2012 年中国人纸质图书的平均阅读量(统计对象为 18-70 周 岁人群) 专业图书(本) 新闻娱乐报刊(份) 其它期刊(份) 4.39 77.2 6.56 材料二:2012 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单位:本) 以色列 韩国 日本 美国 中国 64 11 8.45 7 4.39 ⑴ 以上两则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反映了中国人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 分) ⑵请你为“阅读日”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3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 (一)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 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 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 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 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 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 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 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二)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① 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 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 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 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 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 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 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 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节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召有司案图 案:同“按”,按照B.舍相如广成 传 舍:安置 C.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绐:欺骗 D.一胜而相如 族 族:灭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②乃使其从者衣 B.①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②蔺相如之获 全于璧也,天也 C.①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②且秦强而赵弱 D.①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②以一璧故而失信 于天下 8.以下对两组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 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 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 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 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 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 的境地。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相关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4分) 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3分)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 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 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 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 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 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 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节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召有司案图 案:同“按”,按照 B.舍相如广成 传 舍:安置 C.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绐:欺骗 D.一胜而相如 族 族:灭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②乃使其从者衣 褐 B.①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②蔺相如之获 全于璧也,天也 C.①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②且秦强而赵弱 D.①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②以一璧故而失信 于天下 8.以下对两组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 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 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 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 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 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 的境地。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相关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4 分) (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3 分)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3 分) 三、古代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说明。(4分) (2)“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4 分)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2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 原《离骚》)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 《离骚》) (3)朝搴附之木兰兮, 原《离骚》) (4)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渡扬子江》) (5)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 人墓碑记》) 6)忧劳可以兴国 阳修《伶官传序》) (⑦)有善始者实繁, (魏 徵《谏太宗十思疏》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3 分) 三、古代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说明。(4 分) (2)“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4 分)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2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 《离骚》) (3)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 原《离骚》) (4)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渡扬子江》) (5)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 人墓碑记》) (6)忧劳可以兴国, 。(欧 阳修《伶官传序》) (7)有善始者实繁, 。(魏 徵《谏太宗十思疏》)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司马 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人体模特儿玛利亚 席慕容 在布鲁塞尔学画的时候,早上都是人体写生的课,画室里经常有两三个模特儿摆 姿势给我们画。他们之中大多数的模特儿都有了好几年的经验,也都很敬业。每 天准时来,准时走,只要一到上课时间,一走上他的位置,一摆好姿势,他就不 再说话也不再动作,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安静沉稳得如一具雕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那个叫做玛利亚的模特儿的原因了。因为她不但常常 迟到,常常借故早退,并且,摆姿势的时候,从来不能让我们满意。如果是坐着 的姿势的话,还勉强对付。可是,因为她有着一副长而瘦削的身材,所以教授常 常要求她摆出站立的姿势。因此,多半的时间,她都是站着的。在开始的五分到 十分钟里面,她还算合作,还能努力地保持直立的姿势,努力地睁大她那很黑很 深的眼睛,但是,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她就开始摇晃了,眼睛也时开时闭,有 时候还会自说自话起来。 在那个时候,同学们就开始低声埋怨,我也会一阵一阵地觉得烦躁。平 常的我可以开玩笑,可以容忍一切的散漫和疏忽;但是,站在画布前的我,尤其 是那个二十二三岁时年轻气盛的我,是绝对不能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的。 当然,在起初的时候,我还是尽量容忍。可是,到那一天,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那天,上课的时候,爱玛带了几个橘子来,那是个教授不在的上午,画室里自然 就活泼了一点。爱玛剥橘子给我们吃,画室里充满了橘子皮的香气。 这个时候,玛利亚忽然说话了,就在木制的高高的写生台上,她向爱玛说:“请 你给我一点橘子皮吃好吗?” 大家都有点吃惊,很少有正在工作中的模特儿会开口说话,并且开口要东西吃的, 而且要的是橘子的皮!爱玛有点不好意思,赶快递给她几瓣橘子,但是,玛利亚 不要,她只要橘子皮,她说:“我喜欢吃橘子皮,可以提神。 全班都哄笑了起来。真的啊,这个老爱打瞌睡的玛利亚实在是需要提提神的啊! 而我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了!整个早上,对画室里的嘈杂,对玛利亚的不合作 对正在画的那张画的毫无进展,对这所有一切的不满都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 我把笔摔进画箱里,把画箱用力地大声地关上,然后拿着画布气冲冲地走出画室。 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本来可以用功的早上是完全浪费了 晚上,在宿舍里,在灯下,我又把那张画再拿出来端详,想看一看还有些什么可 以努力或者补救的办法。画布上的玛利亚面对着我。其实,如果不是这样瘦削和 无神的话,她的轮廓应该可以算是很美丽的 隔壁的阿丽丝跑过来找我聊天,她是一间公立医院的护士。那天晚上,她一看那 张画就叫了起来:“我的天!你把她画得真像!”我很奇怪地问道:“怎么,你 认识玛利亚吗?” “怎么不认识,在中学里,她高我几级,长得漂亮,一毕业就结婚了。可是,生 了四 个孩子以后,有一天,她丈夫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隔了很久才不知道从什么地 方寄了封没有回信地址的信来,说对不起她,劝她把四个孩子送到育幼院。你看, 有这样荒唐的事!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司马 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人体模特儿玛利亚 席慕容 在布鲁塞尔学画的时候,早上都是人体写生的课,画室里经常有两三个模特儿摆 姿势给我们画。他们之中大多数的模特儿都有了好几年的经验,也都很敬业。每 天准时来,准时走,只要一到上课时间,一走上他的位置,一摆好姿势,他就不 再说话也不再动作,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安静沉稳得如一具雕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那个叫做玛利亚的模特儿的原因了。因为她不但常常 迟到,常常借故早退,并且,摆姿势的时候,从来不能让我们满意。如果是坐着 的姿势的话,还勉强对付。可是,因为她有着一副长而瘦削的身材,所以教授常 常要求她摆出站立的姿势。因此,多半的时间,她都是站着的。在开始的五分到 十分钟里面,她还算合作,还能努力地保持直立的姿势,努力地睁大她那很黑很 深的眼睛,但是,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她就开始摇晃了,眼睛也时开时闭,有 时候还会自说自话起来。 在那个时候,同学们就开始低声埋怨,我也会一阵一阵地觉得烦躁。平 常的我可以开玩笑,可以容忍一切的散漫和疏忽;但是,站在画布前的我,尤其 是那个二十二三岁时年轻气盛的我,是绝对不能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的。 当然,在起初的时候,我还是尽量容忍。可是,到那一天,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那天,上课的时候,爱玛带了几个橘子来,那是个教授不在的上午,画室里自然 就活泼了一点。爱玛剥橘子给我们吃,画室里充满了橘子皮的香气。 这个时候,玛利亚忽然说话了,就在木制的高高的写生台上,她向爱玛说:“请 你给我一点橘子皮吃好吗?” 大家都有点吃惊,很少有正在工作中的模特儿会开口说话,并且开口要东西吃的, 而且要的是橘子的皮!爱玛有点不好意思,赶快递给她几瓣橘子,但是,玛利亚 不要,她只要橘子皮,她说:“我喜欢吃橘子皮,可以提神。” 全班都哄笑了起来。真的啊,这个老爱打瞌睡的玛利亚实在是需要提提神的啊! 而我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了!整个早上,对画室里的嘈杂,对玛利亚的不合作, 对正在画的那张画的毫无进展,对这所有一切的不满都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 我把笔摔进画箱里,把画箱用力地大声地关上,然后拿着画布气冲冲地走出画室。 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本来可以用功的早上是完全浪费了。 晚上,在宿舍里,在灯下,我又把那张画再拿出来端详,想看一看还有些什么可 以努力或者补救的办法。画布上的玛利亚面对着我。其实,如果不是这样瘦削和 无神的话,她的轮廓应该可以算是很美丽的。 隔壁的阿丽丝跑过来找我聊天,她是一间公立医院的护士。那天晚上,她一看那 张画就叫了起来:“我的天!你把她画得真像!”我很奇怪地问道:“怎么,你 认识玛利亚吗?” “怎么不认识,在中学里,她高我几级,长得漂亮,一毕业就结婚了。可是,生 了四 个孩子以后,有一天,她丈夫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隔了很久才不知道从什么地 方寄了封没有回信地址的信来,说对不起她,劝她把四个孩子送到育幼院。你看, 有这样荒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