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总论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选项AC,基金会、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法人:选项B,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营利法人。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知识点。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的概念及期间的具体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 【该题针对“法律贵任一刑事责任”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 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 规定的除外。选项B:人民法院市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 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本级复 议)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而非作出)之日起15
01 总论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选项 AC,基金会、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法人;选项 B,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营利法人。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知识点。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3 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的概念及期间的具体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总和刑期不满 35 年的,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 【该题针对“法律责任-刑事责任”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10 日内向上一 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 A: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 规定的除外。选项 B: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 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本级复 议)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而非作出)之日起 15
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判决和执行”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子保护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的概念及期间的具体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乙市)人民法院管辖。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因继承法调整的继承关系适用《民事诉讼法》,选项A正确。选项B已经涉及 到犯罪,属于刑事责任:选项CD应当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该腿针对“仲裁裁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仲裁裁决应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在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 当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本题中3人形成两种意见,说明其中两人的意见是一致的,所 以答案选A。 【该题针对“仲裁裁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 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该题针对“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包括:(1)与人身有关的婚烟、收养、监护、扶 养、继承纠纷(选项B:(2)行政争议(选项D):(3)劳动争议(选项A):(4)农业承包 合同纠纷。 【该题针对“仲裁的适用范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判决和执行”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的概念及期间的具体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乙市)人民法院管辖。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因继承法调整的继承关系适用《民事诉讼法》,选项 A 正确。选项 B 已经涉及 到犯罪,属于刑事责任;选项 CD 应当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该题针对“仲裁裁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仲裁裁决应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在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 当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本题中 3 人形成两种意见,说明其中两人的意见是一致的,所 以答案选 A。 【该题针对“仲裁裁决”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 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该题针对“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包括:(1)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 养、继承纠纷(选项 B);(2)行政争议(选项 D);(3)劳动争议(选项 A);(4)农业承包 合同纠纷。 【该题针对“仲裁的适用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所以可以 调整因仲裁行为发生的法律关系。 【该题针对“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7.【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 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因此,张某可以向乙县人民政府和A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选项A不正确。(2)直接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选项B正确。(3)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 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选项C正确。(4)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 辖:本题中原告张某所在地是甲县,被告公安局所在地是乙县,选项D正确。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1)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 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 款:(2)选项A属于刑事责任:(3)选项C属于行政责任。 【该题针对“法律责任一民事责任”知识点进行考核】 19.【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因此选项B错误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决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其中袁某是申请人,县土地局是被申请人,村委会和乡政府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1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所以可以 调整因仲裁行为发生的法律关系。 【该题针对“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7.【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 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因此,张某可以向乙县人民政府和 A 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选项 A 不正确。(2)直接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 个月内提出;选项 B 正确。(3)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 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选项 C 正确。(4)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 辖;本题中原告张某所在地是甲县,被告公安局所在地是乙县,选项 D 正确。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1)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 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 歉;(2)选项 A 属于刑事责任;(3)选项 C 属于行政责任。 【该题针对“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知识点进行考核】 19.【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因此选项 B 错误。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决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其中袁某是申请人,县土地局是被申请人,村委会和乡政府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知识点进行考核】 21.【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 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申 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 行的。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2.【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不能申请行政 复议。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的概念及行政复议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23.【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第二市法院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当事人拒绝履 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申请 执行,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AC表述正确。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判决 后:甲乙间的合同纠纷消灭。非经法定审判监督程序,该判决不得撤销。CD表述正确。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判决和执行”知识点进行考核】 24.【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 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 其他情形。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25.【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立案在先非起诉在先: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 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 院管辖。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26.【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简易程序 中的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因此选项A说法错误:回避制度不仅适用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知识点进行考核】 21.【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 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申 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 行的。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2.【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不能申请行政 复议。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该题针对“行政复议的概念及行政复议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23.【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第二审法院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当事人拒绝履 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申请 执行,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AC 表述正确。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判决 后:甲乙间的合同纠纷消灭。非经法定审判监督程序,该判决不得撤销。CD 表述正确。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判决和执行”知识点进行考核】 24.【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 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 其他情形。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25.【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立案在先非起诉在先: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 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 院管辖。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诉讼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26.【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简易程序 中的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因此选项 A 说法错误;回避制度不仅适用
于案件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还适用于翻译人、鉴定人等,因此选项C说法错误。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27.【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仲裁必须书面,没有仲裁协议不能仲裁,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 权,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原则。 【该题针对“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28.【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以上四个选项均属于仲裁的基本原则。 【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木原则,仲裁的基本原则与仲裁机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29.【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组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国家。所以本题ABCD均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30.【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题目表述均正确。 【该题针对“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31.【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规章、自治规章、特别 行政区的法、规章以及国际条约。所以选项D不属于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该题针对“我国法的主要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32.【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AB选项屈行为范畴。 【该题针对“法律事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33.【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精神产品:选项C属于“行为”的范畴:选项D属于“物”的范 畴。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的客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34.【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意志的体现,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所以A错误: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B错误
于案件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还适用于翻译人、鉴定人等,因此选项 C 说法错误。 【该题针对“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27.【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仲裁必须书面,没有仲裁协议不能仲裁,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 权,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原则。 【该题针对“仲裁协议”知识点进行考核】 28.【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以上四个选项均属于仲裁的基本原则。 【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本原则,仲裁的基本原则与仲裁机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29.【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组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国家。所以本题 ABCD 均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30.【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题目表述均正确。 【该题针对“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31.【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规章、自治规章、特别 行政区的法、规章以及国际条约。所以选项 AD 不属于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该题针对“我国法的主要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32.【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AB 选项属行为范畴。 【该题针对“法律事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33.【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 AB 属于精神产品;选项 C 属于“行为”的范畴;选项 D 属于“物”的范 畴。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的客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34.【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意志的体现,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所以 A 错误;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