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 ·3 力合成说”的假说。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语言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的,它主 要是由以下七种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协同合作的结果: (一)符号表征能力 (二)对量的认知能力 (三)概括、分类能力 (四)记忆、预见能力 (五)联想、推理能力 (六)声音、形状的辨别能力 (七)空间、时间的辨认能力 构成语言能力的这7种基本认知能力是人类能够创造语言和使用 语言所必需的,缺一不可,但是可能并不限于这7种。另一方面, 这些基本认知能力同时也是创造和习得其他知识系统的基础。 语言能力合成说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分 层级的,语言能力不是处于最基层,它是由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协同 合作的结果,这些基本的认知能力并不是专为学习语言而设的,还 可以用来学习掌握其他各种各样的知识系统。也就是说,每一种 认知能力都是多功能的。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必须在发展出各种最 基本的认知能力之后才能够开始习得语言。这一看法直接挑战乔 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能力假说,也从根基上动摇了乔氏语言学理论 的基础,同时也使认知语言学的含混不清的语言认识观变得明确 而系统。 下面简单分析组成语言能力的基本认知能力及其与语言的 关系。 1.2.2符号表征能力 认知心理学将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统称表征 (representation),。语义分析只是自然语言范围内的问题,还没有 每日更新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每日更新 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4 认知能力与语言学理论 涉及语义知识是如何在头脑中表征的。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 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如何呈现、如何表现出来。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说脑子里有某些事物的表象,而人的头脑并没有一个外 在事物的真正图画。如果我们真的以为脑子里有一个图画,那就 得认为脑子里还有一个小人在观看那幅图画,而且还得推测脑子 里那个小人的脑子里又有一幅图画。显然,这个没完没了的过程 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在脑子里画出一个圆,圆的中间 有一条线是直径。但神经生理学告诉我们,脑子里并没有这个圆, 只有大量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而已。由此可以推断,语言符号在 说出之前的大脑表征跟听到的声音符号或者看到的书写符号本质 上不一样。不同人的语言能力是不一样的,不同民族的人所储存 的语言符号也不一样,但是从大脑的生理基础上看不出任何差别。 语言符号和语义知识如何在大脑中表征,迄今尚未研究清楚。 符号表征能力对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符号 表征可以使思维的运作大大加快,并且自由得多,它可以在一次快 速的心理过程中,摆脱时间的限制,涉及一系列过去、现在和将来 的事件。 小孩的符号表征能力出现的确切时间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 符号表征能力似乎在出生的半年后就已经出现,还有一些人甚至 认为这种能力在出生时已经出现,但是普遍认为婴儿至迟在出生 后8-12个月时就出现了表征能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儿童在十 个月左右才开始出现独词句的现象。 符号表征能力对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根据皮 亚杰的观点,婴儿智力的起,点是由各种与生俱来的反射构成的,最 重要的是符号表征思维的能力,即通过利用心理符号内在地表征 世界,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借以影响周围的环境。只有具备了符号 表征能力之后才能学会语言,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更有效地进行 记忆、推理、联想等。 每日更新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每日更新 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 ·5· 符号表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一)表征的关联性,意识到 某图形或者声音形式是代替另一事物的符号;(二)表征的双 重性,即能够用两种方式考虑一个物体,它既是一个客体,又是 一个符号的所指;(三)表征的特定性,即意识到一个特定的符 号代表一个特定的实体。人类的符号表征能力并不是简单的 “符号一客体”的一对应,而是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是一种 结构化的形式系统。 符号表征能力不仅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数学等 多种知识系统的必要条件。数字本质上也是一种符号,利用数字 表征各种数量。广义上讲,符号就是一种模式(pattern),任何一个 模式,只要它能跟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对符号进行 操作,就是对符号进行比较,即找出哪儿个是相同的符号,哪几个 是不同的符号。物理符号系统的基本任务和功能就是辨认相同的 符号和区分不同的符号。为此这个系统就必须能够辨别不同的符 号之间的物理区别,如光和声波的差别。 1.2.3对数量的认知能力 数量认知能力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 每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与数量有关的语法范畴和语言结构,另 一方面是因为数量表达是语言最常见的使用之一。更重要的是, 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思维时往往牵涉到数量、程度问题。 数量辨认能力是天生的,婴儿到了一定时期自然学会数的概 念和辨别数的技能。基本的数能力是我们人类成员所普遍具有的 自然能力。数量能力是人类核心能力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不是 学习而来的,而是在先天所规定的框架之内,是使儿童学习其他各 种知识的起始点。数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概念,是千变万化事物中 的守恒性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证据表明,婴儿对于事物的数量 性质具有敏感性,他们对于比较简单的一组项目可以进行算术运 每日更新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每日更新 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6 认知能力与语言学理论 算。4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辩别出4一5个元素的集合。而且婴 儿的数量辨别能力并不局限于静止的事物,也能够辨别运动着的 现象。此外,数的辨别能力并不局限于同时存在的物体,也可以是 时间上相继出现的物体。数量的辨别也不局限于视觉领域,也可 以是听觉领域。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儿童主要利用计数获得数目表征方 法,它们计数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下面前三个原则告诉儿童如何 恰当计数,第四个原则告诉儿童什么可以计数,而第五个原则包含 前面四个原则特征的总和。 (1)一对一原则:对于要计算的每一个项目,计数者必须逐次 给予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区别性的数特征。可靠的证据表明,甚 至2岁半至3岁的幼儿,也可能对一对一原则已经有部分的掌握。 (2)稳定次序原则:当点数一组项目时,应当总是以同样的次 序复述数值名称。 (3)基数原则:这一原则明确断言,某个计数系列最后说出的 数值名称给出该项目组的总和。 (4)抽象原则:假定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有可能加以计数的对 象。儿童能够数某一房间里所有对象,而不管它们的“质”的差别。 (5)次序无关原则:这一原则规定,计数时,你以什么次序对 有关对象进行计数没有关系。 数的能力也与其他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比如逻辑推理包含 着数量的因素。数量的辨别反映了前语言计算机制的运作,它是 人类天生的对数值具有敏感性的生理基础,并且与儿童后来出现 的符号表征能力相联系。数量能力适用于一切知识领域,它是认 识各种情景的必须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数量能力的出现早于语言能力。刚出 生不久的婴儿,远在语言以及各种相关的经验之前,就能够对数值 信息进行加工。此外,没有成人的引导,幼儿对获得基本的数知识 每日更新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每日更新 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1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 和技能,表现出强烈的动机和高度的能力倾向。认为数量能力具 有先天的基础,是指基本的数量辨别和简单的计算能力。高级的 数量能力则必须来自后天的学习,但是基本数量能力是学习高级 数量能力的前提。儿童经常自发地练习他们的算术能力,这种经 验对他们数量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数量认知与社会 环境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交际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和 帮助。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以分为质和量。数量辨认能力是较高级 别的认知活动。年幼的儿童比较倾向于以某种质的方式认识世 界,而年长的儿童则逐渐能够从数量的角度考虑问题。 1.2.4概括、分类能力 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分 类能力,这又叫做范畴化(categorization)能力。人们根据哪些特 征给事物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是决定词汇系统形成的关键 因素。最显著的设立范畴的维度有(1)形状:圆、方等;(2)数量 程度:走一跑、短一长等;(3)颜色:红、蓝、黄等;如此等等。到底 有多少种维度可以影响范畴化,迄今尚不清楚,而且不同的语言也 不尽相同。 不同于静态事物,人们对动作行为的概括和分类来自于模式 识别能力。要建立过程的模式,就必须识别过程的各个阶段之间 的关系。比如婴儿能够感知吮吸的行为模式。同一模式逐渐分化 和整合,并且在最后形成现实的心理表征,为他们习得动词做好了 准备。 概括、分类能力不仅在认识外在世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 对于语音的学习也至关重要。比如小孩感知的每一个音素的声学 特征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他们能够辨别哪些音素属于同一语音范 畴(音位)。只有具备了概括、分类能力,小孩才能掌握一种语言的 每日更新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
每日更新 收藏必备http://wangchuang.326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