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一一生殖健康 第十四讲 研究男人的学科一男科学 陈斌 男科学(Andrology)是由希腊文的“雄性(Andros)”派生而来,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男 科学涉及范围包括与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的众多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基础男科学主要研究男性生 殖系统有关的组织胚胎、解剖、生理、生化、药理、内分泌、免疫、遗传、优生、病理:临床男 科学主要研究男性生育力障碍、生育调节、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男性从婴儿发育到成人以及 进入老年的规律等。长期以来,对男性一生各个时期的生理特征、生育调节、生殖系疾病的病因 病理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都远不及女性。妇产科学己有百余年历史,而男科学的发展不过是 近30多年的事,过去一直隶属于泌尿科,皮肤性病科或内分泌科等。随着有关基础学科的飞速 发展,男科基础与临床的研究都相继得到很快的进展,这就使得男科学这一门新兴学科在医学科 学领域里崛起成为必然。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男科学形成、发展、现状及其在男性生殖健康促进 中的作用作一介绍,并于此基础上预测男科学的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男科学发展历史回顾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和希腊科学家Aristotle己记录下男性解剖学 和生理学有关知识。1677年,荷兰学者Leeuwenhock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男性生殖细胞一一精 子,使男性生殖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此后各国学者开展对精子发生和受精过程研究,并取得 了一定进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男性在人口控制、生育 节制及不育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此,与男科学相关的基础学科、临床医学迅速发展,更重要的 还有社会各界参与,使男科学的核心一一男性生育、不育与节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70年代初,男科学(Andrology)一词在德语文献中首次出现:1969年国际男科学协会成立, 1981年国际男科学会(ISA)正式组建。1969年,国际性男科学专业杂志《Andrologia》在联邦 德国创刊。嗣后,各国男科学专业研究所和实验室纷纷建立,专业书刊不断出版,男科学的专业 研究队伍逐渐形成。 我国的男科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普及与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对 棉酚男用避孕药、外用杀精子剂以及精液检测技术的研究,推动了我国男科学发展。1978年世界 上第一个试管婴儿一一路易斯勃朗诞生。此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技术的广泛开展, 由此又促使对男性生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更深层次发展。80年代,男科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 际相结合,为人口调控问题作了大量探索和应用。与此同时,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也有了新的 发展。近年来治疗ED的外用药物及口服药物不断发展,尤其是万艾可的面世,为勃起功能障碍 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方法。80年代,我国部分省市己进入老龄化社会(按WHO 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10%或65岁以上人口总数的7%为老龄化社会),上海在1979 年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男性相关的医学问题不但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且受到社会各 界普遍关注。其中与男科密切相关的前列腺疾病(特别是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以及 中老年男性部分睾酮缺乏造成的医学问题已引起各方重视。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的迅 速发展,生命科学研究、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技术的广泛深入研究,必将促使男科学的迅猛 发展。 随着男科学的发展,相关学会、男科杂志、国内国际男科学术会议、男科培训班先后出现, 众多男科专著、论文陆续发表,跨学科间的合作相继应运而生。1981年8月,由卫生部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组办了“全国男科学讲习班”:1986年《临床男性学杂志》在上海创刊:1990年中华医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生殖健康 - 1 - 第十四讲 研究男人的学科—男科学 陈 斌 男科学(Andrology)是由希腊文的“雄性(Andros)”派生而来,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男 科学涉及范围包括与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的众多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基础男科学主要研究男性生 殖系统有关的组织胚胎、解剖、生理、生化、药理、内分泌、免疫、遗传、优生、病理;临床男 科学主要研究男性生育力障碍、生育调节、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男性从婴儿发育到成人以及 进入老年的规律等。长期以来,对男性一生各个时期的生理特征、生育调节、生殖系疾病的病因 病理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都远不及女性。妇产科学已有百余年历史,而男科学的发展不过是 近 30 多年的事,过去一直隶属于泌尿科,皮肤性病科或内分泌科等。随着有关基础学科的飞速 发展,男科基础与临床的研究都相继得到很快的进展,这就使得男科学这一门新兴学科在医学科 学领域里崛起成为必然。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男科学形成、发展、现状及其在男性生殖健康促进 中的作用作一介绍,并于此基础上预测男科学的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男科学发展历史回顾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和希腊科学家 Aristotle 已记录下男性解剖学 和生理学有关知识。1677 年,荷兰学者 Leeuwenhock 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男性生殖细胞——精 子,使男性生殖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此后各国学者开展对精子发生和受精过程研究,并取得 了一定进展。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男性在人口控制、生育 节制及不育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此,与男科学相关的基础学科、临床医学迅速发展,更重要的 还有社会各界参与,使男科学的核心——男性生育、不育与节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70 年代初,男科学(Andrology)一词在德语文献中首次出现;1969 年国际男科学协会成立, 1981 年国际男科学会(ISA)正式组建。1969 年,国际性男科学专业杂志《Andrologia》在联邦 德国创刊。嗣后,各国男科学专业研究所和实验室纷纷建立,专业书刊不断出版,男科学的专业 研究队伍逐渐形成。 我国的男科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普及与发展较快,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对 棉酚男用避孕药、外用杀精子剂以及精液检测技术的研究,推动了我国男科学发展。1978 年世界 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勃朗诞生。此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技术的广泛开展, 由此又促使对男性生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更深层次发展。80 年代,男科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 际相结合,为人口调控问题作了大量探索和应用。与此同时,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也有了新的 发展。近年来治疗 ED 的外用药物及口服药物不断发展,尤其是万艾可的面世,为勃起功能障碍 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方法。80 年代,我国部分省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按 WHO 标准 60 岁以上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 10%或 65 岁以上人口总数的 7%为老龄化社会),上海在 1979 年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男性相关的医学问题不但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且受到社会各 界普遍关注。其中与男科密切相关的前列腺疾病(特别是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以及 中老年男性部分睾酮缺乏造成的医学问题已引起各方重视。到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现代科学的迅 速发展,生命科学研究、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技术的广泛深入研究,必将促使男科学的迅猛 发展。 随着男科学的发展,相关学会、男科杂志、国内国际男科学术会议、男科培训班先后出现, 众多男科专著、论文陆续发表,跨学科间的合作相继应运而生。1981 年 8 月,由卫生部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组办了“全国男科学讲习班”;1986 年《临床男性学杂志》在上海创刊;1990 年中华医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一一生殖健康 学会泌尿外科学会成立了男科学组:1994年中国中医药学会男科学会成立:1995年6月在北京 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自此以来已召开四次由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组织的全国性的学术 会议。2001年底上海成立了上海市男科学研究所。 男科学发展为一门现代医学专科,是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的需要:它是一门与妇科相对应的 专科,其发展是现代科学和医学多学科渗透与合力开拓的结果。我国男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 结和挖掘祖国医药学在男科学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男科学,必然会有光明的前景。 二、男科学基本现状 下面就对近年来临床男科学的一些研究热点作扼要介绍: 男性生育调节 可供男性选择的避孕、节育方法有限,主要有避孕套、体外排精和输精管结扎术。目前男用 和女用避孕套是能预防性传播性疾病(包括爱滋病)的唯一屏障避孕工具。 男性激素类避孕药含孕激素和雄激素两种合成激素,可使睾丸内精子生成减少至零,停药后 数月内可恢复生育。关于该产品的制备以及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都在积极准备中。 可逆的非手术输精管结扎是男性避孕研究热点之一。全球已有近6000万男子接受输精管结 扎术,其中约1%需作输精管复通术,但该手术成功率只有30一40%。荷兰研制将液体硅胶注射 输精管的节育方法,其I期临床试验己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 男性不育症 据估计,每5对夫妇中就有1对不能生育孩子。对于有一些人,不能生育引不起多大的担忧, 甚至可能受到欢迎。可是,不能生育对于男男女女来说成为挫折和非常苦恼的最常见根源,他们 的自尊意识不知何故与其成为父母的能力维系在一起。幸运的是,现代医学的进步己经能够帮助 其中的许多人摆脱这种困扰。 一对夫妇的不孕不可能在各种各样原因中有其中之一或更多种原因,要么是男方的原因,要 么是女方的原因,或者双方的原因。这些原因从单纯的缺乏性行为经验到营养不良、心理障碍以 及男方或女方的生殖系统的症状,不胜枚举。所以,外观上显然健康的年轻夫妇(都小于35岁), 己经有了1年以上有意的怀孕努力,而还没有成功地怀上孩子,最好去看医生,寻求专业帮助(如 果男女双方任何一方超过35岁,应该在6个月后就要寻求这样的专业帮助了)。男女双方在专业 医生细致的医学检查下通常能够找到怀孕失育败的原因。其实,有的时候诊断以及治疗不孕不育 是非常简单的。譬如:有那么一些没有孩子的夫妇恰恰是因为他们在女方排卵的日子里从没有过 性交。在另外的一些病例中,可能证明他们的病症异常的复杂,而且需要涉及心理咨询、激素替 代疗法或手术等多种途径的治疗。近年来,有一种日益流行的治疗手段,那就是人工授精。对于 某些病例(大约每10对夫妇中有1对),尽管运用了所有的医学措施仍不能解决他们不孕不育 的问题。可是,这些夫妇仍就可以通过领养孩子来履行父母的职责。 1、不育症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夫妇婚后同居一年以上,未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性方面的原因造成 女方不孕者,称为男子不育症。 男性不育症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绝对不育和相对不育两种。前者指完全没有生育能力,如 无精子症等。后者指有一定的生育能力,但生育力低于怀孕所需要的临界值,如少精症患者,精 子活力低下症等。严格讲,只有射精,排出的精液含有活动精子,就有生育的可能。根据不育症 的发病过程,又可分为原发不育和继发不育,前者指夫妇双方婚后未受孕者,后者是指婚后有过 生育史,或女方曾有怀孕和流产史,但以后由于疾病或某种因素干扰了生殖的某环节而致连续三 -2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生殖健康 - 2 - 学会泌尿外科学会成立了男科学组;1994 年中国中医药学会男科学会成立;1995 年 6 月在北京 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自此以来已召开四次由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组织的全国性的学术 会议。2001 年底上海成立了上海市男科学研究所。 男科学发展为一门现代医学专科,是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的需要;它是一门与妇科相对应的 专科,其发展是现代科学和医学多学科渗透与合力开拓的结果。我国男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 结和挖掘祖国医药学在男科学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男科学,必然会有光明的前景。 二、 男科学基本现状 下面就对近年来临床男科学的一些研究热点作扼要介绍: 男性生育调节 可供男性选择的避孕、节育方法有限,主要有避孕套、体外排精和输精管结扎术。目前男用 和女用避孕套是能预防性传播性疾病(包括爱滋病)的唯一屏障避孕工具。 男性激素类避孕药含孕激素和雄激素两种合成激素,可使睾丸内精子生成减少至零,停药后 数月内可恢复生育。关于该产品的制备以及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都在积极准备中。 可逆的非手术输精管结扎是男性避孕研究热点之一。全球已有近 6000 万男子接受输精管结 扎术,其中约 1‰需作输精管复通术,但该手术成功率只有 30—40%。荷兰研制将液体硅胶注射 输精管的节育方法,其Ⅰ期临床试验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 男性不育症 据估计,每 5 对夫妇中就有 1 对不能生育孩子。对于有一些人,不能生育引不起多大的担忧, 甚至可能受到欢迎。可是,不能生育对于男男女女来说成为挫折和非常苦恼的最常见根源,他们 的自尊意识不知何故与其成为父母的能力维系在一起。幸运的是,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能够帮助 其中的许多人摆脱这种困扰。 一对夫妇的不孕/不可能在各种各样原因中有其中之一或更多种原因,要么是男方的原因,要 么是女方的原因,或者双方的原因。这些原因从单纯的缺乏性行为经验到营养不良、心理障碍以 及男方或女方的生殖系统的症状,不胜枚举。所以,外观上显然健康的年轻夫妇(都小于 35 岁), 已经有了 1 年以上有意的怀孕努力,而还没有成功地怀上孩子,最好去看医生,寻求专业帮助(如 果男女双方任何一方超过 35 岁,应该在 6 个月后就要寻求这样的专业帮助了)。男女双方在专业 医生细致的医学检查下通常能够找到怀孕失育败的原因。其实,有的时候诊断以及治疗不孕/不育 是非常简单的。譬如:有那么一些没有孩子的夫妇恰恰是因为他们在女方排卵的日子里从没有过 性交。在另外的一些病例中,可能证明他们的病症异常的复杂,而且需要涉及心理咨询、激素替 代疗法或手术等多种途径的治疗。近年来,有一种日益流行的治疗手段,那就是人工授精。对于 某些病例(大约每 10 对夫妇中有 1 对),尽管运用了所有的医学措施仍不能解决他们不孕/不育 的问题。可是,这些夫妇仍就可以通过领养孩子来履行父母的职责。 1、不育症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夫妇婚后同居一年以上,未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性方面的原因造成 女方不孕者,称为男子不育症。 男性不育症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绝对不育和相对不育两种。前者指完全没有生育能力,如 无精子症等。后者指有一定的生育能力,但生育力低于怀孕所需要的临界值,如少精症患者,精 子活力低下症等。严格讲,只有射精,排出的精液含有活动精子,就有生育的可能。根据不育症 的发病过程,又可分为原发不育和继发不育,前者指夫妇双方婚后未受孕者,后者是指婚后有过 生育史,或女方曾有怀孕和流产史,但以后由于疾病或某种因素干扰了生殖的某环节而致连续三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一一生殖健康 年以上未用避孕措施而不孕者。 2、影响男子生育的环节 (1)睾丸前病因: 下丘脑病变 ●选择性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型性腺功能减退症 ●选择性LH缺陷症 ●选择性FSH缺陷症 ●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综合征 垂体病变 ●垂体功能不全(肿瘤、梗死、侵润性疾病、手术及放疗后) ● 高催乳素血症 ●血红蛋白沉着症(血色病) 外源性或内源性激素水平异常 ●雄激素过多 ● 雌激素过多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 (2)睾丸性病因: 基因异常 ●克氏综合征 ● XYY综合征 ●XX男子综合征 ● 雄激素合成或效应障碍 ● Noonan综合征 ● 其他染色体异常 睾丸损伤的其他原因 ● 双侧无睾丸症 ● 隐睾症 ● 精索静脉曲张 ● 选择性Sertoli细胞综合征 ● 肌紧张性营养不良 ● 性腺毒素(化疗、普通药物和某些化学物质、射线) ·精子超微结构异常 ● 外伤 ● 全身性疾病(肾功能衰竭、肝硬化、镰状细胞病) ● 睾丸炎 ● 免疫性不育 ●特发性不育 (3)睾丸后性病因 精子运输障碍 ●先天性障碍 ●获得性障碍 ● 功能性障碍 精子活动力或功能障碍 先天性精子鞭毛缺陷 -3-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生殖健康 - 3 - 年以上未用避孕措施而不孕者。 2、影响男子生育的环节 (1)睾丸前病因: 下丘脑病变 选择性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型性腺功能减退症 选择性 LH 缺陷症 选择性 FSH 缺陷症 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综合征 垂体病变 垂体功能不全(肿瘤、梗死、侵润性疾病、手术及放疗后) 高催乳素血症 血红蛋白沉着症(血色病) 外源性或内源性激素水平异常 雄激素过多 雌激素过多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 (2)睾丸性病因: 基因异常 克氏综合征 XYY 综合征 XX 男子综合征 雄激素合成或效应障碍 Noonan 综合征 其他染色体异常 睾丸损伤的其他原因 双侧无睾丸症 隐睾症 精索静脉曲张 选择性 Sertoli 细胞综合征 肌紧张性营养不良 性腺毒素(化疗、普通药物和某些化学物质、射线) 精子超微结构异常 外伤 全身性疾病(肾功能衰竭、肝硬化、镰状细胞病) 睾丸炎 免疫性不育 特发性不育 (3)睾丸后性病因 精子运输障碍 先天性障碍 获得性障碍 功能性障碍 精子活动力或功能障碍 先天性精子鞭毛缺陷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一一生殖健康 ●成熟障碍 感染 ·菌精症(非特异性感染与不育、淋球菌感染与不育、非淋病性感染与不育、前列腺精囊结核 等感染性不育) ●精液中白细胞的作用 ● 抗精子抗体的产生 ·精浆异常 ●性功能障碍 (4)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 ●热(锅炉房、桑拿浴) ●微波 ● 噪音 ●辐射 ·麻醉气体(氯仿、三氯乙烷等) 金属 ·硼、汞、镉、铅 化学因素 ●溴氯丙烷制剂 ·农药 ●氯乙烯 ●二硫化碳 (5)其他 ·无精子症 ● 双侧输精管先天性缺如 3、诊断 首先要明确的: 是男方不育还是女方不孕,或双方都存在不育因素 如为男方不育,是属于绝对不育还是相对不育:是原发不育还是继发不育。如为男子不育,应尽 可能查明引起男子不育的确切病因,以便针对病因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诊断包括: ·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精液检查 ● 内分泌检查 ● 免疫学检查 ● 染色体检查 ● X线检查 ●睾丸活检 ●精液的生化检查 (1)病史询问 ●家族史(可明确影响生育力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生育史(明确原发/继发不育,不育期限以及既往的检查) 既往史(明确生长发育情况、既往的疾病、手术治疗、性功能以及其他影响生育的疾病或损 -4-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生殖健康 - 4 - 成熟障碍 感染 菌精症(非特异性感染与不育、淋球菌感染与不育、非淋病性感染与不育、前列腺精囊结核 等感染性不育) 精液中白细胞的作用 抗精子抗体的产生 精浆异常 性功能障碍 (4)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 热(锅炉房、桑拿浴) 微波 噪音 辐射 麻醉气体(氯仿、三氯乙烷等) 金属 硼、汞、镉、铅 化学因素 溴氯丙烷制剂 农药 氯乙烯 二硫化碳 (5)其他 无精子症 双侧输精管先天性缺如 3、诊断 首先要明确的: 是男方不育还是女方不孕,或双方都存在不育因素 如为男方不育,是属于绝对不育还是相对不育;是原发不育还是继发不育。如为男子不育,应尽 可能查明引起男子不育的确切病因,以便针对病因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诊断包括: 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精液检查 内分泌检查 免疫学检查 染色体检查 X 线检查 睾丸活检 精液的生化检查 (1)病史询问 家族史(可明确影响生育力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生育史(明确原发/继发不育,不育期限以及既往的检查) 既往史(明确生长发育情况、既往的疾病、手术治疗、性功能以及其他影响生育的疾病或损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一一生殖健康 伤) ●其他对生育产生影响的因素(工作环境、职业、食用粗制棉籽油等) (2)体格检查 ●全身体检(包括毛发分布情况、有无男子女性化表现或男性乳房发育) ●生殖器检查: ● 阴茎(发育、包茎、尿道开口、硬结等) ·阴囊及腹股沟部位的检查(结合、手术瘢痕、鞘膜积液、精曲等) ●睾丸检查 ●质地(较软常伴有精子发生下降,软而小常提示如后不良) ●大小(睾丸平均体积与精子密度的对数值及活动精子百分率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隐睾(曲细精管上皮受损、恶变) ●附睾(炎症、结合或先天性发育不良、输精管缺如或梗阻) ●肛指检查 ●阴囊肿块鉴别 (3)实验室检查 精液分析,正常指标如下: 1)理化性状 ●颜色:乳白色或灰白色,长期未排精者可呈浅黄色 ●量:≥2ml ●PH值:≥7.2 ●液化:少于60min(一般5-20min) ●气味:栗子花味 2)精液常规检查 ●精子密度≥20×10/ml ●精子总数≥40×10每份精液 ●活动精子数(采集后60min内) ● 前向运动(a级+b级)的精子比率≥50% a级的精子比率≥25% ● 存活率≥75%精子存活(伊红染色法) ●形态≥30%正常形态(巴氏染色法) ●白细胞<1×10/ml ●培养菌落数<1000/ml ·免疫株实验≤50%的活动精子被免疫球包被 ●MAR试验≤50%精子被粘附于颗粒上 (4)内分泌检查: ●包括生殖激素测定:血浆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 催乳素(PRL)以及克罗米酚刺激试验、GRH刺激试验以及hCG刺激试验等。 -5-
上海交通大学通选课程——生殖健康 - 5 - 伤) 其他对生育产生影响的因素(工作环境、职业、食用粗制棉籽油等) (2)体格检查 全身体检(包括毛发分布情况、有无男子女性化表现或男性乳房发育) 生殖器检查: 阴茎(发育、包茎、尿道开口、硬结等) 阴囊及腹股沟部位的检查(结合、手术瘢痕、鞘膜积液、精曲等) 睾丸检查 质地(较软常伴有精子发生下降,软而小常提示如后不良) 大小(睾丸平均体积与精子密度的对数值及活动精子百分率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隐睾(曲细精管上皮受损、恶变) 附睾(炎症、结合或先天性发育不良、输精管缺如或梗阻) 肛指检查 阴囊肿块鉴别 (3)实验室检查 精液分析,正常指标如下: 1) 理化性状 颜色:乳白色或灰白色,长期未排精者可呈浅黄色 量:≥2ml PH 值:≥7.2 液化:少于 60min(一般 5-20min) 气味:栗子花味 2)精液常规检查 精子密度≥20×10 6 /ml 精子总数≥40×10 6每份精液 活动精子数(采集后 60min 内) 前向运动(a 级+b 级)的精子比率≥50% a 级的精子比率≥25% 存活率≥75%精子存活(伊红染色法) 形态≥30%正常形态(巴氏染色法) 白细胞<1×10 6 /ml 培养菌落数<1000/ml 免疫株实验≤50%的活动精子被免疫球包被 MAR 试验≤50%精子被粘附于颗粒上 (4)内分泌检查: 包括生殖激素测定:血浆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 催乳素(PRL)以及克罗米酚刺激试验、GnRH 刺激试验以及 hCG 刺激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