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卷高考压轴卷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眼睑(jian)抽噎(ye) 甲壳(ke)寅吃卯(m6u)粮 B.当真(dang)摒除(bing)文档(dang)龇(zi)牙咧嘴 C.掮客(qian)腈(qing)纶蹁(pian)跹踽踽(j)独行 D.咂摸(z6) 顷刻(qing)打烊(yang)狼奔豕(shi)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汽车的制动系统最忌急刹和重刹,驾驶人应该合理利用车速和档位来控制 速度,这样可有效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B.连日来,强降雨、暴雪、冰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重创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大国,联合 国粮农组织先前就以农作物歉收为由,预估今年粮食将短缺3740万吨,为三年来首度供不应 求 C.元旦节后出台的融断机制,让证券从业者拉了一堆仇恨一一牛市赚钱多,熊市下班早。 不过,他们建立在广大散户亏损痛楚上的幸福感没有维持多久,该机制四天就被叫停 D.12月13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5年国际足联世界俱乐部杯1/4决赛中,中国广 州恒大队凭借保利尼奥在补时阶段攻入的制胜球,以2比1淘汰墨西哥美洲队,进级半决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徼信收费的推出,策略上是希望做大做强微信这个社交工具,抢占支付宝以理财与支 付为强项的市场份额,因而实现一家独大的效果 B.拿最近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来说,当地政府本有机会挽回形象,但却在剧情的一 次次反转中丢掉了公信力。不仅主要负责人没有出来说话,甚至在没有掌握全面情况,没有 联系上当事人的情况下,调查组就胡乱发布“合理合法”的扯犊子调査结论,导致舆论大哗。 C.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问鼎中国电影最高票房宝座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但关于这部 电影本身的质量,在观众中的口碑却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极端,说好的人坚持说好,说不 好的人坚持表达不屑。 D.在年底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立下惩治腐败的“誓言”。刮骨疗毒的决心让那 些心存侥幸的腐败分子坐立不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伊拉克国会国防安全委员会主管扎米里说,为了对抗可能遭遇的生化攻击,恐怖组织 目前正致力于生产和研发化学武器,这对伊拉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B.俄罗斯总统普京2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不只是一场灾 难,同时也暴露出土耳其国内更深层的问题。 C.据媒体消息,一队负责打击盗匪的警察约于当地时间19点30分左右在列日地区发现 了制造巴黎恐怖袭击的疑犯阿布德斯拉姆,他当时正在驾驶一辆宝马汽车, D.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另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显示,四季度中 国所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外需疲弱、内需不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共同影 响中国外贸增长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最广泛的理论是“月
2016 浙江卷高考压轴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眼睑.(jiǎn) 抽噎.(yē) 甲壳.(ké) 寅吃卯.(mǒu)粮 B.当.真(dàng) 摒.除(bìng) 文档.(dàng) 龇.(zī)牙咧嘴 C.掮.客(qián) 腈.(qíng)纶 蹁.(piān)跹 踽踽.(jǔ)独行 D.咂.摸(zá) 顷.刻(qǐng) 打烊.(yàng) 狼奔豕.(shǐ)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专家认为,汽车的制动系统最忌急刹和重刹,驾驶人应该合理利用车速和档位来控制 速度,这样可有效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B.连日来,强降雨、暴雪、冰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重创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大国,联合 国粮农组织先前就以农作物歉收为由,预估今年粮食将短缺 3740 万吨,为三年来首度供不应 求。 C.元旦节后出台的融断机制,让证券从业者拉了一堆仇恨——牛市赚钱多,熊市下班早。 不过,他们建立在广大散户亏损痛楚上的幸福感没有维持多久,该机制四天就被叫停。 D. 12 月 13 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 2015 年国际足联世界俱乐部杯 1/4 决赛中,中国广 州恒大队凭借保利尼奥在补时阶段攻入的制胜球,以 2 比 1 淘汰墨西哥美洲队,进级半决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信收费的推出,策略上是希望做大做强微信这个社交工具,抢占支付宝以理财与支 付为强项的市场份额,因而..实现一家独大的效果。 B.拿最近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来说,当地政府本有机会挽回形象,但却在剧情的一 次次反转中丢掉了公信力。不仅主要负责人没有出来说话,甚至在没有掌握全面情况,没有 联系上当事人的情况下,调查组就胡乱发布“合理合法”的扯犊子 ...调查结论,导致舆论大哗。 C.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问鼎中国电影最高票房宝座似乎已经没有悬念,但关于这部 电影本身的质量,在观众中的口碑却形成了泾渭分明 ....的两个极端,说好的人坚持说好,说不 好的人坚持表达不屑。 D. 在年底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立下惩治腐败的“誓言”。刮骨疗毒 ....的决心让那 些心存侥幸的腐败分子坐立不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伊拉克国会国防安全委员会主管扎米里说,为了对抗可能遭遇的生化攻击,恐怖组织 目前正致力于生产和研发化学武器,这对伊拉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B.俄罗斯总统普京 25 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不只是一场灾 难,同时也暴露出土耳其国内更深层的问题。 C.据媒体消息,一队负责打击盗匪的警察约于当地时间 19 点 30 分左右在列日地区发现 了制造巴黎恐怖袭击的疑犯阿布德斯拉姆,他当时正在驾驶一辆宝马汽车。 D.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另形势报告(2015 年秋季)》显示,四季度中 国所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外需疲弱、内需不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共同影 响中国外贸增长。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最广泛的理论是“月
光理论”。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可能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 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 。然而,这个理论不久就受到质疑。 A.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可能受到干扰,也会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B.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C.使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都受到干扰,也会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D.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也会受损害 6.“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这是一首在“中国·咸宁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歌大 奖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诗名是“故乡”。每个人心中都对诗中的“两个字”有着自己的 理解。请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来表达你对故乡的情感,并说明缘由。(4分) 7.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老大券 (1)给这幅漫画你一个简明、准确的标题。(2分) (2)请根据漫画内容写出你的感受。(40字之内)(4分) 答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愚昧的权利 田松 ①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 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 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做“公众理解科学”一一其实少了一个“让”字。“挺 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 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那就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 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 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 ②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 并没有顺应他们的用意。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 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U型关系一一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 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 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 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 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学细 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 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
光理论”。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可能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 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这个理论不久就受到质疑。 A.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可能受到干扰,也会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B.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C.使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都受到干扰,也会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D.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也会受损害 6.“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这是一首在“中国·咸宁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歌大 奖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诗名是“故乡”。每个人心中都对诗中的“两个字”有着自己的 理解。请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来表达你对故乡的情感,并说明缘由。(4 分) 答: 。 7.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6 分) (1)给这幅漫画你一个简明、准确的标题。(2 分) 答: 。 (2)请根据漫画内容写出你的感受。(40 字之内)(4 分) 答: 。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愚昧的权利 田松 ①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 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 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做“公众理解科学”——其实少了一个“让”字。“挺 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 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那就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 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 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 ②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 并没有顺应他们的用意。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 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 U 型关系——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 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 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 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 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学细 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 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
仰、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 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 ③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 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 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 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 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 阱,一个误区。 ④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 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正比,要拥有权利, 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 老实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 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 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 (选自《读书》2015年第5期,有删改) 8.下列关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科普是导致“欠缺模型”本身有欠缺的根本原因 B.科普“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科学“利益共同体”。 C.科学家在科普时总是会隐藏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D.科学家与民众在科学信息方面不对等是科普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客观前提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愚昧,就是基于对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的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 B.汉斯·皮斯特的研究表明,公众对科学了解得越多,他们的反对却可能会越强烈 C.“反转”人士都认为转基因科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常在细节上与对方辩论 D.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就掉入了“挺转”派的论辩陷阱。 10.简述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千古灵渠 四平 ①作为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曾经导引过无数南来北往的舟船,也曾有过无限的风 光:它灌溉土地,济世济人、泽及天下达两千多年而不怠,也在无数人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 记忆。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饱经风雨变化已无忧,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安然避世于山 野的隐者,从容澹泊于海阳山下,终日以清淸流水为伴,任天上流云往来舒卷,岁月匆匆流 ②兴安位于桂林的东北方,令无数人神往的滴江就发源于兴安县西北部的猫儿山。漓江 就是由这片土地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画如诗的青山碧水,滋养 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名扬天下的漓江中,就有通过灵渠注入 的碧水清流。与桂林山水胜境的繁华、热闹相比,古老的灵渠确实就显得有些沉寂、落寞 很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 ③但是,灵渠的魅力绝不需要依靠热闹来体现,灵渠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并不以游客多少 来衡量。它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经历了众多的朝代更迭之后,仍在沉静中释放令 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使走近它的人变得心境平和,甚至有了那种进入圣地般虔诚的心态 ④海阳河是北去湘江的上游,原本与相距不远、向南流去的漓江擦肩而过,天生各属于
仰、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 ③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 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 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 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 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 阱,一个误区。 ④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 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正比,要拥有权利, 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 老实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 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 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 案。 (选自《读书》2015 年第 5 期,有删改) 8.下列关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科普是导致“欠缺模型”本身有欠缺的根本原因。 B.科普“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科学“利益共同体”。 C.科学家在科普时总是会隐藏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D.科学家与民众在科学信息方面不对等是科普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客观前提。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愚昧,就是基于对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的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 B.汉斯•皮斯特的研究表明,公众对科学了解得越多,他们的反对却可能会越强烈。 C.“反转”人士都认为转基因科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常在细节上与对方辩论。 D.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就掉入了“挺转”派的论辩陷阱。 10.简述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千古灵渠 四平 ①作为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曾经导引过无数南来北往的舟船,也曾有过无限的风 光;它灌溉土地,济世济人、泽及天下达两千多年而不怠,也在无数人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 记忆。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饱经风雨变化已无忧,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安然避世于山 野的隐者,从容澹泊于海阳山下,终日以清清流水为伴,任天上流云往来舒卷,岁月匆匆流 逝一去不还。 ②兴安位于桂林的东北方,令无数人神往的漓江就发源于兴安县西北部的猫儿山。漓江 就是由这片土地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画如诗的青山碧水,滋养 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名扬天下的漓江中,就有通过灵渠注入 的碧水清流。与桂林山水胜境的繁华、热闹相比,古老的灵渠确实就显得有些沉寂、落寞, 很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 ③但是,灵渠的魅力绝不需要依靠热闹来体现,灵渠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并不以游客多少 来衡量。它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经历了众多的朝代更迭之后,仍在沉静中释放令 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使走近它的人变得心境平和,甚至有了那种进入圣地般虔诚的心态。 ④海阳河是北去湘江的上游,原本与相距不远、向南流去的漓江擦肩而过,天生各属于
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水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统一南方各地的征战中,为了便于军队向 南推进和粮草、装备的运输,秦军在并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灵渠水利枢纽的建设。通过铧 嘴分流的海阳河水,滚滚流向被称为大小天平的水坝,经拦蓄而提升的流水分别导入连接湘 漓两江的运河—一总长三十七公里的南渠和北渠,实现了引湘入漓,沟通航道的目标,最终 达到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连接,成为人类水利史上充满智慧光彩的一笔。随着灵渠的开通, 湘江与漓江的水运航道街接起来,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被潺潺流水所化解。两 个天然相隔的地域,两个本来并不相通的世界,让一段悠悠流水轻巧地系在了一起,从此再 也无法分离。在舟楫的往来中,社会政治的分水岭不复存在,中央政府政令的传递可以畅流 而行,南北两地的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经济得以相互交融。更为重 要的是灵渠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的消解,使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 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雄浑有力 ⑤今天看来,灵渠水利枢纽工程虽然简单,但所有设计和施工的参与者忠诚守责,精细 严谨地开好每一块石料,接好每一道石缝,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 流水的冲击,才会屹立两千多年而不朽 ⑥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 不开。灵渠上的陡门,或称为斗门,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是灵渠上又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史 上的惊世之作,它对世界水利航运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无论在历朝历代管理灵渠的官员眼 里,还是在世代生活于灵渠边的平常百姓心中,都清楚它不可替代的价值,知道它对于国家 政治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不管是于公于私,还是出于责任或良心,大家都把竭心尽力地 管理和爱护灵渠,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南陡阁边,我遇到一位叫赵世林的老人,是县邮 电局的退休职工,多年来一直心忧灵渠的保存,义务倾心宣传灵渠,希望以自己的努力,让 更多的人了解灵渠、认识灵渠,从而达到保护灵渠的目的。在兴安,不少与灵渠有关的传说 和故事,还有许多历代诗客文人的吟诵灵渠的篇章,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是有 了这样的人文环境,有了深厚的情感的支撑,灵渠才得以经千年风雨而不衰,并不断发挥自 己的作用,显示出自己非凡的生命力。 ⑦有人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说法来证明它的历史地位,但两者的气质是不同的。 在长城的雄壮和险峻中,透露出拒敌千里的冷漠;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 的温情。如果长城会令人想到金戈铁马的征战,想到烽火连天的岁月,灵渠则会使人更加向 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自己的天地,拥有自己的价值。 ⑧在这里我感觉到:岁月有情,灵渠无价。 11.说说第④段加点词语“智慧”的含义。(2分) 12.赏析第一段中的划线句。(4分) 13.文中提到一代代人对灵渠的精心保护以及有关灵渠的传说、故事、诗文等,有什么用 意?(4分) 14.说说第三段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分析。(4分) 15.结合文章,探究“灵渠”的文化内涵。(6分)
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水系。公元前 214 年,秦朝在统一南方各地的征战中,为了便于军队向 南推进和粮草、装备的运输,秦军在并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灵渠水利枢纽的建设。通过铧 嘴分流的海阳河水,滚滚流向被称为大小天平的水坝,经拦蓄而提升的流水分别导入连接湘 漓两江的运河——总长三十七公里的南渠和北渠,实现了引湘入漓,沟通航道的目标,最终 达到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连接,成为人类水利史上充满智慧光彩的一笔。随着灵渠的开通, 湘江与漓江的水运航道街接起来,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被潺潺流水所化解。两 个天然相隔的地域,两个本来并不相通的世界,让一段悠悠流水轻巧地系在了一起,从此再 也无法分离。在舟楫的往来中,社会政治的分水岭不复存在,中央政府政令的传递可以畅流 而行,南北两地的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经济得以相互交融。更为重 要的是灵渠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的消解,使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 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雄浑有力。 ⑤今天看来,灵渠水利枢纽工程虽然简单,但所有设计和施工的参与者忠诚守责,精细 严谨地开好每一块石料,接好每一道石缝,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 流水的冲击,才会屹立两千多年而不朽。 ⑥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 不开。灵渠上的陡门,或称为斗门,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是灵渠上又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史 上的惊世之作,它对世界水利航运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无论在历朝历代管理灵渠的官员眼 里,还是在世代生活于灵渠边的平常百姓心中,都清楚它不可替代的价值,知道它对于国家 政治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不管是于公于私,还是出于责任或良心,大家都把竭心尽力地 管理和爱护灵渠,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南陡阁边,我遇到一位叫赵世林的老人,是县邮 电局的退休职工,多年来一直心忧灵渠的保存,义务倾心宣传灵渠,希望以自己的努力,让 更多的人了解灵渠、认识灵渠,从而达到保护灵渠的目的。在兴安,不少与灵渠有关的传说 和故事,还有许多历代诗客文人的吟诵灵渠的篇章,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是有 了这样的人文环境,有了深厚的情感的支撑,灵渠才得以经千年风雨而不衰,并不断发挥自 己的作用,显示出自己非凡的生命力。 ⑦有人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说法来证明它的历史地位,但两者的气质是不同的。 在长城的雄壮和险峻中,透露出拒敌千里的冷漠;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 的温情。如果长城会令人想到金戈铁马的征战,想到烽火连天的岁月,灵渠则会使人更加向 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自己的天地,拥有自己的价值。 ⑧在这里我感觉到:岁月有情,灵渠无价。 11.说说第④段加点词语“智慧”的含义。(2 分) 12.赏析第一段中的划线句。(4 分) 13.文中提到一代代人对灵渠的精心保护以及有关灵渠的传说、故事、诗文等,有什么用 意?(4 分) 14.说说第三段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分析。(4 分) 15.结合文章,探究“灵渠”的文化内涵。(6 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 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 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 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 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 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 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 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祖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 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 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 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 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笃行之。如此 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 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注]①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 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不任衣任:经受 B.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谅:相信 C.而足以光益其祖父者益:更加 闭户力学而笃行之笃:忠诚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 B.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去今之墓而葬焉 C.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D.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 臣之辛苦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 来,再也没有象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 B.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在世时一样, 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别人认为宋荦应该象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 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本文“悉事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 笃意深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 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 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 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 然皆以财力 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 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 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 其先; 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 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 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 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 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笃行之。如此一 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 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 再拜。 [注] ①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 ,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 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不任.衣 任:经受 B.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谅:相信 C.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 益:更加 D.闭户力学而笃.行之 笃:忠诚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 B.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去今之墓而.葬焉 C.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 D.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 臣之.辛苦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 来,再也没有象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 B.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在世时一样, 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别人认为宋荦应该象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 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本文“悉亊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 ”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 笃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