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 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xi) 伫立(zhu)刹那(sha)随声附和(he) B.客( cheng) 坎坷(ke)镂空(lou)斤斤计较(jiao) C.恶(zeng) 巢穴(xue)着落(zhuo)牵强附会( qiang) D.防(d) 笨拙(zhuo)脑髓(su)扣人心弦(xud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家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各地区要严格遵守,不能各行其事 B.次汽车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未来也许就是中国汽车设计界的中流砥柱 C.长江三峡高深的峡谷、弥漫的云雾、湍急的水流给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台湾艺术家抱着追本溯源的心态到内地进行交流。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 这次事故暴露了这家公司平时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常规制度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 叙利亚国内冲突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平民 被迫离开叙利亚,纷纷逃往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 等邻国避难。 A.①句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句填“流离失所” B.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走投无路 C.①句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句填“走投无路” D.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流离失所”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古典文献工具书 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 初的各种典籍资料8000余种,比清代的《四库全书》还多4000余种,。《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 收集广泛,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极有价值。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抄录工整,书法流畅挺拔 书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器物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黄绢包裹,典雅庄 重。所以,它 ①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②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它们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 终统领一行。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了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其品牌也是人们公认的质量的 同义语。在同仁堂、全聚德、内联升这些老字号里,顾客经历的是闫名久远的老店传统,体验到的是百年 不变的周到服务。 A.修改:这些老字号,形成了产品、技艺或服务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世代传承 B.修改: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些老字号拥有了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C.修改: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老字号的传统 D.修改: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使这些老字号拥有了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如果舂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 更富于色彩。你不觉得它像一个乡村美人么?乍得了远亲姨祖母的首饰箱,遂天真地在人前尽量炫弄了
1 北京市西城区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 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xiù) 伫.立(zhù) 刹.那(shà) 随声附和.(hè) B.客(chéng) 坎坷.(kē) 镂.空(lòu) 斤斤计较.(jiào) C.恶(zēng) 巢穴.(xué) 着.落(zhuó) 牵强.附会(qiǎng) D.防(dī) 笨拙.(zhuō) 脑髓.(suǐ) 扣人心弦.(xuá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家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各地区要严格遵守,不能各行其事。 B.次汽车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未来也许就是中国汽车设计界的中流砥柱。 C.长江三峡高深的峡谷、弥漫的云雾、湍急的水流给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台湾艺术家抱着追本溯源的心态到内地进行交流。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 ,这次事故暴露了这家公司平时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常规制度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 ②叙利亚国内冲突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平民 ,被迫离开叙利亚,纷纷逃往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 等邻国避难。 A.①句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句填“流离失所” B.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走投无路” C.①句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句填“走投无路” D.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流离失所”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古典文献工具书, 。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 初的各种典籍资料 8000 余种,比清代的《四库全书》还多 4000 余种,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 收集广泛,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极有价值。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抄录工整,书法流畅挺拔; 书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器物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黄绢包裹,典雅庄 重。所以,它 。 ①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②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它们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 终统领一行。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了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其品牌也是人们公认的质量的 同义语。在同仁堂、全聚德、内联升这些老字号里,顾客经历的是闻名久远的老店传统,体验到的是百年 不变的周到服务。 A.修改:这些老字号,形成了产品、技艺或服务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世代传承 B.修改: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些老字号拥有了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C.修改: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老字号的传统 D.修改: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使这些老字号拥有了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 更富于色彩。你不觉得它像一个乡村美人么?乍得了远亲姨祖母的首饰箱,遂天真地在人前尽量炫弄了
于是枝头挂上了红玛瑙似的小果子,藤间缀上了紫水晶似的葡萄珠,亮闪闪地耀着你的眼。秋天是豪华的, 慷慨的,它给予人们的唯恐不多不够,它献出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如果说春天像一个恋人,秋天不是 更像一个母亲么? A.文段开始,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 的特点 B.文段中“炫弄”一词,赋予秋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秋天向人们展示果实时的天真可爱的样子 C.文段中把果实比喻成“红玛瑙”“紫水晶”,写出了果实的色彩美,形态美,突出了秋天到处结满累累硕 果的特点。 D.文段最后,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强调了秋天就像母亲一样,尽其所能地给予,唯恐 不多不够 语文积累(共8分) 7.默写(5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4)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壮 志豪情,而以“可怜白发生”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 8.名著阅读(3分) 《水浒》善于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表现人物个性,例如,在 的情节中,我们看到了 (绰号)杨志的精明和暴躁,在“拳打镇关西”的情节中,我们看到了鲁提辖_的性格特点。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2013年7月,一档名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同时 也引发人们对汉字的思考。为此,学校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守望汉字”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 务 9.“守望汉字”,首先要“守护”好汉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具备基本的汉字书写能力。根据下列 材料,概括汉字书写的现状及其原因。(4分) 【材料一】 关于“提笔忘字”情况的调查 关于“书写”情况的调查 不会提笔 经常提笔 忘字占2% 偶尔提笔 忘字占71% 错别字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被广泛使用,各式快捷的汉字录入方式,在给人们带来便利 的同时,也使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少网络写手玩世不恭,为了标新立异,有意错写错用,用 “河蟹”取代“和谐”,用“神马”替换“什么"。社会上更有很多人因不了解汉字内涵,随意书写,盲目 使用,修车店门口本应是“补胎充气”的牌子写成了“补胎冲气”,药品广告“刻不容缓”的宣传变成了 “咳不容缓”,误用滥用汉字的现象十分普遍 ①现状: ②原因: 10.“守望汉字”,还要有“暸望”汉字未来发展的眼光。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一下举办“中国汉字 听写大会”这类节目,对于“汉字”未来发展的意义。(3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表示,此节目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国人对“键盘时代汉字书写能
2 于是枝头挂上了红玛瑙似的小果子,藤间缀上了紫水晶似的葡萄珠,亮闪闪地耀着你的眼。秋天是豪华的, 慷慨的,它给予人们的唯恐不多不够,它献出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如果说春天像一个恋人,秋天不是 更像一个母亲么? A.文段开始,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 的特点。 B.文段中“炫弄”一词,赋予秋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秋天向人们展示果实时的天真可爱的样子。 C.文段中把果实比喻成“红玛瑙”“紫水晶”,写出了果实的色彩美,形态美,突出了秋天到处结满累累硕 果的特点。 D.文段最后,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强调了秋天就像母亲一样,尽其所能地给予,唯恐 不多不够。 二、语文积累(共 8 分) 7.默写(5 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壮 志豪情,而以“可怜白发生”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 8.名著阅读(3 分) 《水浒》善于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表现人物个性,例如,在“______”的情节中,我们看到了“______” (绰号)杨志的精明和暴躁,在“拳打镇关西”的情节中,我们看到了鲁提辖______的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2013 年 7 月,一档名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同时, 也引发人们对汉字的思考。为此,学校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守望汉字”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 务。 9.“守望汉字”,首先要“守护”好汉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具备基本的汉字书写能力。根据下列 材料,概括汉字书写的现状及其原因。(4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被广泛使用,各式快捷的汉字录入方式,在给人们带来便利 的同时,也使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少网络写手玩世不恭,为了标新立异,有意错写错用,用 “河蟹”取代“和谐”,用“神马”替换“什么”。社会上更有很多人因不了解汉字内涵,随意书写,盲目 使用,修车店门口本应是“补胎充气”的牌子写成了“补胎冲气”,药品广告“刻不容缓”的宣传变成了 “咳不容缓”,误用滥用汉字的现象十分普遍。 ①现状: ②原因: 10.“守望汉字”,还要有“瞭望”汉字未来发展的眼光。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一下举办“中国汉字 听写大会”这类节目,对于“汉字”未来发展的意义。(3 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表示,此节目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国人对“键盘时代汉字书写能 0% 20% 40% 60% 80% 100% 错别字多 书写不规范 书写不美观 关于“提笔忘字”情况的调查 关于“书写”情况的调查 不会提笔 忘字占 6% 经常提笔 忘字占 23% 偶尔提笔 忘字占 71%
力下降”这一社会现象的热议。这个节目追求的并不仅是收视率,它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 响力,这对于汉字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节目播出后,很多小选手因为他们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而一夜闻名。 某学校带队老师说:“在比赛前一个礼拜的准备时间里,参赛学生整理了一些难写的、有文化却比较生僻 的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汉字的美和汉字含的文化魅力。”电视机前的青少年观众也因为关 注比赛而更加热爱汉字。 11.学校电视台要为这次活动制作视频短片《魅力汉字》,同时提供了“象形”和“形声”两种造字方法的 例子,请你结合其中的一个示例,用一句话说出汉字的某个特点。(4分) 象形字示例 形声字示例 桑象马馬马趣 河 音符 甲骨文金文(商小篆(秦隶书(汉楷书(晋简化字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 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 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引喻失义 (2)陟罚臧否 (3)悉以咨之 义陟悉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翻译: 14.下面是关于《出师表》的重点内容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后两个空必须用原文回答) (4分) 选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出师前在纳谏、法治和①方面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 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②。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在文章的最后,明确了几方面 的责任:以“③“为自己的责任,以进谏”④"为贤臣的责任,而希望陛下能“深 追先帝遗诏”,以尽早实现“汉室之隆”的大任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最美人瑞这样走来》,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3 力下降”这一社会现象的热议。这个节目追求的并不仅是收视率,它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 响力,这对于汉字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节目播出后,很多小选手因为他们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而一夜闻名。 某学校带队老师说:“在比赛前一个礼拜的准备时间里,参赛学生整理了一些难写的、有文化却比较生僻 的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汉字的美和汉字蕴含的文化魅力。”电视机前的青少年观众也因为关 注比赛而更加热爱汉字。 11.学校电视台要为这次活动制作视频短片《魅力汉字》,同时提供了“象形”和“形声”两种造字方法的 例子,请你结合其中的一个示例,用一句话说出汉字的某个特点。(4 分) 象形字示例 形声字示例 马 马 甲骨文 金文(商) 小篆(秦) 隶书(汉) 楷书(晋) 简化字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 12-14 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 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 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引喻失义. 义: (2)陟.罚臧否 陟: (3)悉.以咨之 悉: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翻译: 14.下面是关于《出师表》的重点内容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后两个空必须用原文回答) (4 分) 选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出师前在纳谏、法治和 ① 方面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 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② 。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在文章的最后,明确了几方面 的责任:以“ ③ ”为自己的责任,以进谏“ ④ ”为贤臣的责任,而希望陛下能“深 追先帝遗诏”,以尽早实现“汉室之隆”的大任。 五、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最美人瑞这样走来》,完成第 15-17 题。(共 15 分)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 柳鸣九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就和杨绛先生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 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 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 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岀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 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总是微笑着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 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当时我们想,杨老太这是在 刘备种菜园子——深藏不露″吧。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译文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 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 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而不像某些女才人那样,相识见面言必谈学术文化,似 乎不那样就显不出自己的身份与高雅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 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岀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 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这还了得!在批斗会上,那么多党内老资格的革命干部,哪个不是服服帖帖?于是 盛怒之下的造反派对她狠加惩罚,给她剃了个阴阳头。我第一次惊奇地感到季康先生性格中的凛然。要知 道,“牛棚”里有不少从火线上转业过来的老战士,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 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说起来先生 们在浩劫中失去的,远比我们要多得多,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 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 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 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那个时期,我与妻子朱虹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只有一百三四十元,承担 着抚养两个孩子与赡养双方父母的责任,由于业务断了路,没有半点稿费收入,生活的确相当清苦。先生 雪中送炭,我们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 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毎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人,基本上都是处境倒霉、 生活拮据的青年人或“小人物″。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毎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 好几年。从“十年浩劫”的炼狱里走岀来,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 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的学术气氛充满了“斗争”的 遗风。我访法归来写的文章,结集为《巴黎对话录》与《巴黎散记》两书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 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 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 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气酷热,希望你和朱虹同志都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 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 “专此复谢,朱虹同志均此”,还嘱咐我们注意防暑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接到先生回信时的场景, 内心如夏天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①人瑞:指年岁特别大的人
4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① 柳鸣九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就和杨绛先生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 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 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 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 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总是微笑着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 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当时我们想,杨老太这是在 “刘备种菜园子——深藏不露”吧。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译文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 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 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而不像某些女才人那样,相识见面言必谈学术文化,似 乎不那样就显不出自己的身份与高雅。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 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 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这还了得!在批斗会上,那么多党内老资格的革命干部,哪个不是服服帖帖?于是 盛怒之下的造反派对她狠加惩罚,给她剃了个阴阳头。我第一次惊奇地感到季康先生性格中的凛然。要知 道,“牛棚”里有不少从火线上转业过来的老战士,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 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说起来先生 们在浩劫中失去的,远比我们要多得多,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 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 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 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那个时期,我与妻子朱虹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只有一百三四十元,承担 着抚养两个孩子与赡养双方父母的责任,由于业务断了路,没有半点稿费收入,生活的确相当清苦。先生 雪中送炭,我们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 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人,基本上都是处境倒霉、 生活拮据的青年人或“小人物”。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 好几年。从“十年浩劫”的炼狱里走出来,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 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 世纪 80 年代初,国内的学术气氛充满了“斗争”的 遗风。我访法归来写的文章,结集为《巴黎对话录》与《巴黎散记》两书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 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 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 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希望你和朱虹同志都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 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 “专此复谢,朱虹同志均此”,还嘱咐我们注意防暑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接到先生回信时的场景, 内心如夏天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①人瑞:指年岁特别大的人
(选自《最爱北京人》,有删改) 15.本文作者记录不同时期杨绛先生的若干往事,展现了先生的多个侧面的特点,请阅读③-⑨段,填写下 面表格。(4分) 时间 事件 杨绛先生的特点 文革之前 会场极少发言 坚毅凛然 文革后期 接济青年人 20世纪80年代 搛和幽默 16.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看,第⑨段画线的语句应如何理解?(4分) 17.这篇文章在写杨绛老人时,笔墨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和第⑩ 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7分) ①白居易在《荔茘枝图序》中这样描述茘枝,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 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这样看来,“红颜易逝”似乎是荔枝的宿命了。 ②为何荔枝的色香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化呢?这还要从茘枝果实的结构说起。别看茘枝壳就像-一身 铠甲,其实那是不折不扣的“样子货”。这身“铠甲”不仅不能保护荔枝,还会带来不少麻烦。荔枝外果 皮上那些“护心镜”模样的裂片突起,不仅很薄,内部组织之间还有很多空隙,很多宝贵的水分会从这些 空隙跑出去,留下干巴巴的荔枝果实 ③不过,与干旱孤军奋战,还不是荔枝所要面对最糟糕的问题。荔枝壳还含有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 酶,这些酶会把很多无色的多酚类物质都加工成为黑色素,这就是会使荔枝颜色变深的褐变作用。这些酶 的加工速度很快,“一日而色变”足以说明它们的工作效率。 ④虽然荔枝在采摘一日之后,果肉还会保持相对良好的状态,但是用不了多久,它也会步果壳的后尘 而衰老的原因出在它自己身上。植物的果实(比如苹果、梨等)同我们人类一样,也需要喘气呼吸,在这 个过程中,果实内的糖类物质会被逐渐消耗。只不过,这个过程进行得很缓慢,我们听不见它们的喘气声 罢了。 ⑤不过,荔枝的呼吸强度可以达到苹果或梨的4倍,不仅如此,从树上摘下来的那-刻起,荔枝的呼 吸作用还会不断加强。其结果是果肉中的糖类物质被迅速消耗,维生素C也会迅速下降,同时还会产生一 些气味不佳的醇醛类物质。荔枝在采摘二三日之后香味尽失,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大喘气”的结果。 ⑥除了本身“体质”的大缺陷,荔枝还有个不利于“美容养颜″的坏毛病,那就是释放乙烯。乙烯和 我们常吃的香蕉有着不解之缘。为了便于运输,蕉农一般会在成熟前把青色的香蕉采收下来,等送到目的 地之后,只要用乙烯喷,在很短时间内青色的果实就会变成看起来黄澄澄的大香蕉了,这可能是北方吃 到的香蕉总是淡而无味的一个原因。 ⑦但乙烯不仅可以把青果催熟,而且可以把熟果催败。荔枝的危险之处正在于此,它们不但会释放乙 烯,而且会越放越多。直到把自己催得“人老珠黄”,流水变味,释放量才会下降,可一切为时已晩。 ⑧总之,种种自身缺陷注定茘枝在脱离大树之后,不用多久就会“香消玉殒 (有删改)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说荔枝壳是不折不扣的“样子货”。(3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材料中的方法可以使荔枝保鲜的原因。(4分) 【材料】唐朝的杨贵妃爱吃茘枝,皇帝曾派人从四川派马疾驰到长安,只为把茘枝送给她吃。为了博得贵 妃那难得的一笑,众多能工巧匠都得开动脑筋来使茘枝保鲜。据蔡襄的《茘枝谱》记载,在竹林里砍下- 棵大竹子,凿开一个洞做成竹筒,把鲜红色的荔枝放在水分充足的竹筒里头,然后用泥或蜡密封。这样一 来,荔枝能保藏到次年的冬天,依然保持着新鲜和美味。 (三)阅读《谈敬畏》,完成第20-22题。(共8分) 谈敬畏
5 (选自《最爱北京人》,有删改) 15.本文作者记录不同时期杨绛先生的若干往事,展现了先生的多个侧面的特点,请阅读③-⑨段,填写下 面表格。(4 分) 时间 事件 杨绛先生的特点 文革之前 会场极少发言 ① 文革之初 ② 坚毅凛然 文革后期 接济青年人 ③ 20 世纪 80 年代 ④ 谦和幽默 16.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看,第⑨段画线的语句应如何理解?(4 分) 17.这篇文章在写杨绛老人时,笔墨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和第⑩ 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 150 字)(7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19 题。(共 7 分) ①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这样描述荔枝,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 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这样看来,“红颜易逝”似乎是荔枝的宿命了。 ②为何荔枝的色香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化呢?这还要从荔枝果实的结构说起。别看荔枝壳就像一身 铠甲,其实那是不折不扣的“样子货”。这身“铠甲”不仅不能保护荔枝,还会带来不少麻烦。荔枝外果 皮上那些“护心镜”模样的裂片突起,不仅很薄,内部组织之间还有很多空隙,很多宝贵的水分会从这些 空隙跑出去,留下干巴巴的荔枝果实。 ③不过,与干旱孤军奋战,还不是荔枝所要面对最糟糕的问题。荔枝壳还含有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 酶,这些酶会把很多无色的多酚类物质都加工成为黑色素,这就是会使荔枝颜色变深的褐变作用。这些酶 的加工速度很快,“一日而色变”足以说明它们的工作效率。 ④虽然荔枝在采摘一日之后,果肉还会保持相对良好的状态,但是用不了多久,它也会步果壳的后尘, 而衰老的原因出在它自己身上。植物的果实(比如苹果、梨等)同我们人类一样,也需要喘气呼吸,在这 个过程中,果实内的糖类物质会被逐渐消耗。只不过,这个过程进行得很缓慢,我们听不见它们的喘气声 罢了。 ⑤不过,荔枝的呼吸强度可以达到苹果或梨的 4 倍,不仅如此,从树上摘下来的那一刻起,荔枝的呼 吸作用还会不断加强。其结果是果肉中的糖类物质被迅速消耗,维生素 C 也会迅速下降,同时还会产生一 些气味不佳的醇醛类物质。荔枝在采摘二三日之后香味尽失,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大喘气”的结果。 ⑥除了本身“体质”的大缺陷,荔枝还有个不利于“美容养颜”的坏毛病,那就是释放乙烯。乙烯和 我们常吃的香蕉有着不解之缘。为了便于运输,蕉农一般会在成熟前把青色的香蕉采收下来,等送到目的 地之后,只要用乙烯一喷,在很短时间内青色的果实就会变成看起来黄澄澄的大香蕉了,这可能是北方吃 到的香蕉总是淡而无味的一个原因。 ⑦但乙烯不仅可以把青果催熟,而且可以把熟果催败。荔枝的危险之处正在于此,它们不但会释放乙 烯,而且会越放越多。直到把自己催得“人老珠黄”,流水变味,释放量才会下降,可一切为时已晚。 ⑧总之,种种自身缺陷注定荔枝在脱离大树之后,不用多久就会“香消玉殒”。 (有删改)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说荔枝壳是不折不扣的“样子货”。(3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材料中的方法可以使荔枝保鲜的原因。(4 分) 【材料】唐朝的杨贵妃爱吃荔枝,皇帝曾派人从四川派马疾驰到长安,只为把荔枝送给她吃。为了博得贵 妃那难得的一笑,众多能工巧匠都得开动脑筋来使荔枝保鲜。据蔡襄的《荔枝谱》记载,在竹林里砍下一 棵大竹子,凿开一个洞做成竹筒,把鲜红色的荔枝放在水分充足的竹筒里头,然后用泥或蜡密封。这样一 来,荔枝能保藏到次年的冬天,依然保持着新鲜和美味。 (三)阅读《谈敬畏》,完成第 20-22 题。(共 8 分) 谈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