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式表示在多元大气中,气压随高度也是 按指数规律递减的。当y=06℃C/100m, T=273K,Po=1000a时,气压随高度降低的情 况如图43中的虚线所示。图中实线是等温大气 的情况,其气压随高度的递减比多元大气慢 些。实际大气与多元大气更为接近 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气压变化的原因 某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该地上空空气 柱重量增加或减少的反映,而空气柱的重量是 其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重力加速度通常 可以看作是定值,因而一地的气压变化就决定
(4·7)式表示在多元大气中,气压随高度也是 按指数规律递减的。当γ=0.6℃/100m, T0 =273K,P0 =1000hPa时,气压随高度降低的情 况如图4·3中的虚线所示。图中实线是等温大气 的情况,其气压随高度的递减比多元大气慢一 些。实际大气与多元大气更为接近。 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一)气压变化的原因 某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该地上空空气 柱重量增加或减少的反映,而空气柱的重量是 其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重力加速度通常 可以看作是定值,因而一地的气压变化就决定
就决定于其上空气柱中质量的变化,气柱中质 量增多了,气压就升高。质量减少了,气压就 下降。空气柱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热力和动力 因子引起。热力因子是指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引 起的体积膨胀或收缩、密度的增大或减小以及 伴随的气候辐合或辐散所造成的质量增多或减 少。动力因子是指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气柱质量 的变化,根据空气运动的状况可归纳为下列 种情况。 1.水平气流的辐合与辐散 空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常不一致。有时运 动的方向相同而速度不同,有时速度相同而
就决定于其上空气柱中质量的变化,气柱中质 量增多了,气压就升高。质量减少了,气压就 下降。空气柱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热力和动力 因子引起。热力因子是指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引 起的体积膨胀或收缩、密度的增大或减小以及 伴随的气候辐合或辐散所造成的质量增多或减 少。动力因子是指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气柱质量 的变化,根据空气运动的状况可归纳为下列三 种情况。 1.水平气流的辐合与辐散 空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常不一致。有时运 动的方向相同而速度不同,有时速度相同而
方向各异,也有时运 30 动的方向、速度都不 相同。这样可能引起 20 空气质量在某些区域 堆聚,而在另一些地 区流散。图4·4a、c表 10 示了各点的空气都背 着同一线或同一点散 5001000〔hFa 开,而且前面空气运 实线等温大气 --虚线多元大气 动速度快,后面的运图43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方向各异,也有时运 动的方向、速度都不 相同。这样可能引起 空气质量在某些区域 堆聚,而在另一些地 区流散。图4·4a、c表 示了各点的空气都背 着同一线或同一点散 开,而且前面空气运 动速度快,后面的运
动速度慢,显然这个区域里的空气质点会逐渐向 周围流散,引起气压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平 气流辐散。相反,图4·4b、d表示各点空气向着 同一点或同一线集聚,而且前面空气质点运动 速度慢,后面运动速度快,结果这个区域里空 气质点会逐渐聚积起来,引起气压升高,这种 现象称水平气流辐合。实际大气中空气质点水 平辐合、辐散的分布比较复杂,有时下层辐合 上层辐散,有时下层辐散、上层辐合,在大多 数情况下,上下层的辐散、辐合交互重叠非常 复杂。因而某一地点气压的变化要依整个气柱 中是辐合占优势还是辐散占优势而定
动速度慢,显然这个区域里的空气质点会逐渐向 周围流散,引起气压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平 气流辐散。相反,图4·4b、d表示各点空气向着 同一点或同一线集聚,而且前面空气质点运动 速度慢,后面运动速度快,结果这个区域里空 气质点会逐渐聚积起来,引起气压升高,这种 现象称水平气流辐合。实际大气中空气质点水 平辐合、辐散的分布比较复杂,有时下层辐合、 上层辐散,有时下层辐散、上层辐合,在大多 数情况下,上下层的辐散、辐合交互重叠非常 复杂。因而某一地点气压的变化要依整个气柱 中是辐合占优势还是辐散占优势而定
↑↑↓↓↓↓ 个↑↑忄↑↑↑ ↓↓↓↓↓ 卜↑个卡卡个个 不同性质的 ↑↑↑↑↑↑↑ 气团,密度往往 ↓;↓¥4↑↑↑↑↑↑个 不同。如果移到 某地的气团比原关米 米 来气团密度大, 则该地上空气柱 中质量会增多, 水平气流的辐散〔bd)和辐合(ac) 箭头方向表示空气质点运动方向 气压随之升高 箭头长度表示空气质点运动快慢 图44
2.不同密度 气团的移动 不同性质的 气团,密度往往 不同。如果移到 某地的气团比原 来气团密度大, 则该地上空气柱 中质量会增多, 气压随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