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试卷共160分,时间150分钟。请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两小题 孔子作《春秋》,增加了史书中“寓褒贬,别善恶”的内涵,文字虽短,少者只有几个 字,但却使史书由史事、史文,又增添了史义。孟子评说道:“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 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这样,就形成了史学的三要素:即史实、史文和史 义。所谓史义,也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寓褒贬于行文之中的“春秋笔法”。孟子曾说过:“孔 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司马迁在《史记》中,秉春秋笔法,又敢于直言评说。他不但敢于斥责历史上的暴君, 而且敢于对当代的帝王评议其所短。如在《留侯世家》中,写了“沛公(即刘邦)入秦宫, 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居留之”的贪财好色的恶习:借商山四皓之口 批评刘邦“轻士善骂”的不良作风。再如在《萧相国世家》中,记述了刘邦如何猜忌功臣 在《淮阴候列传》中,用韩信之口喊出“狡兔死,走狗烹”,控诉了刘氏对功臣的残害。在 《孝景本纪》中,在指出“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的同时,又指贲汉文帝“赏太轻 罚太重”,并反衬出景帝无能等问题。在《孝武本纪》中,说他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并通过《封禅书》暗示对汉武帝迷信的讽讥。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所有这些,都是在太岁 头上动土,会招致灭顶之灾、杀身之祸的。他为了忠于事实,敢讲别人之不敢说,敢做别人 之不敢为,表现出一位史学家的铮铮铁骨和高风亮节。 (材料见黄济《国学十讲》) 1.对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注音、解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商山四皓 皓:hu即“鹄”,天鹅,这里指代老人 B.狡兔死 狡:jo意思是“狡猾” C.封禅书 禅:chan古代帝王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D.铮铮铁骨 : zheng声音响亮,形容坚贞刚强 2.根据文意,《史记》对下列人物的分类方式,没用运用“春秋笔法”的一项是(3分) A.陈涉写入“世家”之列 B.孔子写入“世家”之列 C.项羽写入“本纪”之列 D.刘邦写入“本纪”之列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雾霾来袭之际,也是那些 的说法乘“霾”而入的时机:一来,当前社会对于雾 霾的认知,本就还存在诸多未知和模糊_▲;二来,身处环境焦虑中的人们,更容易产 生认知。▲,降低对信息真实度的辨别意识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试卷共 160 分,时间 150 分钟。请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2 两小题。 孔子作《春秋》,增加了史书中“寓褒贬,别善恶”的内涵,文字虽短,少者只有几个 字,但却使史书由史事、史文,又增添了史义。孟子评说道:“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 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这样,就形成了史学的三要素:即史实、史文和史 义。所谓史义,也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寓褒贬于行文之中的“春秋笔法”。孟子曾说过:“孔 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司马迁在《史记》中,秉春秋笔法,又敢于直言评说。他不但敢于斥责历史上的暴君, 而且敢于对当代的帝王评议其所短。如在《留侯世家》中,写了“沛公(即刘邦)入秦宫, 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居留之”的贪财好色的恶习;借商山四皓.之口 批评刘邦“轻士善骂”的不良作风。再如在《萧相国世家》中,记述了刘邦如何猜忌功臣; 在《淮阴候列传》中,用韩信之口喊出“狡.兔死,走狗烹”,控诉了刘氏对功臣的残害。在 《孝景本纪》中,在指出“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的同时,又指责汉文帝“赏太轻、 罚太重”,并反衬出景帝无能等问题。在《孝武本纪》中,说他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并通过《封禅.书》暗示对汉武帝迷信的讽讥。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所有这些,都是在太岁 头上动土,会招致灭顶之灾、杀身之祸的。他为了忠于事实,敢讲别人之不敢说,敢做别人 之不敢为,表现出一位史学家的铮铮..铁骨和高风亮节。 (材料见黄济《国学十讲》) 1. 对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注音、解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商山四皓. 皓:hú 即“鹄”,天鹅,这里指代老人 B. 狡.兔死 狡:jiǎo 意思是“狡猾” C. 封禅.书 禅:chán 古代帝王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D. 铮铮..铁骨 铮:zhènɡ 声音响亮,形容坚贞刚强 2. 根据文意,《史记》对下列人物的分类方式,没用运用“春秋笔法”的一项是(3 分) A. 陈涉写入“世家”之列 B. 孔子写入“世家”之列 C. 项羽写入“本纪”之列 D. 刘邦写入“本纪”之列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雾霾来袭之际,也是那些 ▲ 的说法乘“霾”而入的时机:一来,当前社会对于雾 霾的认知,本就还存在诸多未知和模糊 ▲ ;二来,身处环境焦虑中的人们,更容易产 生认知 ▲ ,降低对信息真实度的辨别意识
A.混淆是非地域蜕化 B.似是而非地域退化 C.似是而非地带退化 D.混淆是非地带蜕化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众所周知,人生在世,除了工作与物质的享受外,还需要有情趣,有精神上的慰藉与 享受,▲, ①如王夫之就提倡诗应“亦理亦情亦趣” ②并由“趣”生出旨趣、情趣、意趣、风趣、兴趣等一系从属范畴 ③中国古代审美中“趣”是很重要的一个范畴 ④中国文人历来就很讲情趣 ⑤否则,生活就太枯燥、单调、寂寞了 ⑥无论诗、书、画、乐都讲究趣味 A.④①③②⑥⑤ B.④⑤①③⑥② C.⑤③⑥②④① D.⑤④③⑥②① 5.下列戏曲唱词的内容与人物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汉剧《甘露寺》:“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 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关羽) B.昆曲《长生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慢慢地 把天宝当年遗事弹。”(李世民) C.秦腔《长坂坡》:“白龙马驮回子龙将,血染战袍粘雕鞍。怀抱婴儿泪不干。累得你叔 父苦无边。恨不得把儿摔当面。”(赵云) D.京剧《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只得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 中庭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项羽)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 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 饿且死。 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叔齐让伯夷 让:推让 B.盍往归焉 盍:通“何”,为何 爱及干戈 干戈:兵器,代战争
A. 混淆是非 地域 蜕化 B. 似是而非 地域 退化 C. 似是而非 地带 退化 D. 混淆是非 地带 蜕化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众所周知,人生在世,除了工作与物质的享受外,还需要有情趣,有精神上的慰藉与 享受, ▲ , ▲ , ▲ , ▲ , ▲ , ▲ 。 ①如王夫之就提倡诗应“亦理亦情亦趣” ②并由“趣”生出旨趣、情趣、意趣、风趣、兴趣等一系从属范畴 ③中国古代审美中“趣”是很重要的一个范畴 ④中国文人历来就很讲情趣 ⑤否则,生活就太枯燥、单调、寂寞了 ⑥无论诗、书、画、乐都讲究趣味 A. ④①③②⑥⑤ B. ④⑤①③⑥② C. ⑤③⑥②④① D. ⑤④③⑥②① 5.下列戏曲唱词的内容与人物对应不恰当 ...的一项是(3 分) A. 汉剧《甘露寺》:“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 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关羽) B. 昆曲《长生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慢慢地 把天宝当年遗事弹。”(李世民) C. 秦腔《长坂坡》:“白龙马驮回子龙将,血染战袍粘雕鞍。怀抱婴儿泪不干。累得你叔 父苦无边。恨不得把儿摔当面。”(赵云) D. 京剧《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只得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 中庭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项羽)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 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 饿且死。 6.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叔齐让.伯夷 让: 推让 B. 盍.往归焉 盍: 通“何”,为何 C. 爰及干戈.. 干戈: 兵器,代战争
D.义不食周粟 义:坚持正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人境庐诗草自序 黄遵宪 余年十五六,即为学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東之高阁。然以笃 好深嗜之故,亦毎以余事及之。虽作吏,未遽废也 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百数十家。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 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 亦何必与古人同? 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 騷》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 逮于周秦诸子之书。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 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 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 以自立矣。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聊书于此, 以俟他日。 注释:①仆,我。②单行,指散体创作;排偶,这里指诗体创作。③三史,指《史记》 《汉书》《后汉书》。④诗,指《诗经》,作者记述有误,应该是司马迁的话。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遽废也 遽:就,立即 B.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袭:蹈袭,沿循 C.皆采取而假借之 D.聊书于此,以俟他日 聊:无聊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遵宪一生痴迷诗歌创作,从少年到晚年都有志于此,他对诗歌有自己的认识,对诗歌 创作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B.黄遵宪追慕古代名家。他希望吸取前人精华,剔除其糟粕,不必受前人的束缚,这样做 实在太难,但他决心努力去做。 C.黄遵宪追求诗歌在语言上可以融入散体特点,取材上可以从经典中寻找贴合时代的内 容,而对流俗中的语言也不排斥、大胆吸收 D.黄遵宪的诗歌创作在诗境、选材、风格上都注重吸取古人精华,并且大胆创新,他认为 只要持之以恒,最终一定能取得超越古人的成就,自立于文坛。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3分)
D. 义.不食周粟 义: 坚持正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 题。 人境庐诗草自序 黄遵宪 余年十五六,即为学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然以笃 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虽作吏,未遽.废也。 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百数十家。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 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虽然,仆①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 亦何必与古人同? 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②,一曰取《离 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③, 逮于周秦诸子之书。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 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 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 以自立矣。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诗④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聊.书于此, 以俟他日。 注释:①仆,我。②单行,指散体创作;排偶,这里指诗体创作。③三史,指《史记》 《汉书》《后汉书》。④诗,指《诗经》,作者记述有误,应该是司马迁的话。 7.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未遽.废也 遽:就,立即 B. 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 袭:蹈袭,沿循 C. 皆采取而假.借之 假:借 D. 聊.书于此,以俟他日 聊:无聊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黄遵宪一生痴迷诗歌创作,从少年到晚年都有志于此,他对诗歌有自己的认识,对诗歌 创作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B. 黄遵宪追慕古代名家。他希望吸取前人精华,剔除其糟粕,不必受前人的束缚,这样做 实在太难,但他决心努力去做。 C. 黄遵宪追求诗歌在语言上可以融入散体特点,取材上可以从经典中寻找贴合时代的内 容,而对流俗中的语言也不排斥、大胆吸收。 D. 黄遵宪的诗歌创作在诗境、选材、风格上都注重吸取古人精华,并且大胆创新,他认为 只要持之以恒,最终一定能取得超越古人的成就,自立于文坛。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3 分)
▲ (2)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3分) (3)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3分) 三、古诗赏析(11分) 阅读下列唐诗,完成10-11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0.赏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艺术表现力。(5分) 11.全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生乎吾前, (韩愈《师说》) (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3)▲,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肴核既尽 (苏轼《赤壁赋》) (6) 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7) ,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河流最蓝的地方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 (2)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3 分) ▲ (3)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3 分) ▲ 三、古诗赏析(11 分) 阅读下列唐诗,完成 10-11 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0.赏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艺术表现力。(5 分) ▲ ▲ 11.全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6 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生乎吾前, ▲ 。(韩愈《师说》) (2)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3) ▲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肴核既尽, ▲ 。(苏轼《赤壁赋》) (6) ▲ ,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7) ▲ ,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 河流最蓝的地方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那段时间,连最简单的食品都受到诡计和掺假的威胁。没有哪一天报纸不提到在市场上 又有惊人的发现,奶酪是用塑料做的,蔬果类含砷杀虫剂的浓缩比例比所含的维他命还要高。 马可瓦多每次在公司或咖啡馆听到别人说这些事情,就觉得好像有一头骡子在胃里面踢 腿。在家里,当他太太买完莱回来,以前那些让他雀跃不已的芹莱、茄子,还有杂货店粗糙 多孔的面包,现在却引起他的恐慌,就如同有敌人潜入了他的住家。 “我要尽我所有的努力,”他自我期许,“以供给我家人那些没有经过不可靠的投机者 之手的食物”。早晨他去上工时,好几次遇到一些带着鱼竿,穿着长统靴的男人往沿河公路 走去。“这是一个办法。”马可瓦多对自己说。但是城里的河流是垃圾、排水管的集中地, 引起他莫大的反感。“我要找一个地方,”他自言自语道,“那里水是水,鱼是鱼,我才 意垂下我的钓竿。” 骑着机动脚踏车,马可瓦多下工后便去探勘城市上游的河流,还有小河的支流。他最感 兴趣的是那些远离柏油路面的河段,他取道小径,穿过柳树丛,直到他的脚踏车不能再前进 为止,然后把机车留在灌木丛中,步行到有河流的地方。有一次他迷失了路,在灌木丛和陡 峭的河岸边打转,既找不到任何小路,也弄不清河流是在哪个方向。忽然,拨开一些枝叶, 瞥见下方几步之遥,那宁和的水波—那时河口,几乎成为一个小而幽静的深潭——一呈现出 就像是山上湖泊的蓝。 激动的情绪并没让他忘记细看水流轻柔涟漪的下方。终于,他的顽固得到了奖赏。啪嗒 声,直鰭在河面上明显地一闪而过,然后另一次,又再一次,他如此地欣喜以至于不敢相 信自己的眼睛……这里是整条河流鱼的汇集地,钓鱼者的夭堂,也许除了他以外还没被其他 人发掘。回头走时,天色已经暗了,他停下来在榆树皮上刻画记号,在某些地方堆几块石头, 以便能再找回小路。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准备用具。说实在的,他早就想好了。在邻居和公司同事中他已经设 定了十来个钓鱼爱好者。半透露半提示地答应说只要一确定那个只有他知道的游满了丁鲈的 地方,就会通知他们每个人,便成功地从这个人借一点,那个人借一点地备齐了一大仓库前 所未见的完整的钓鱼设备。 这时,他什么也不缺了。一个晴朗的早晨,从六点到八点一一在上工以前,游着丁鲈的 河流有可能钓不到鱼吗?事实上,只要把鱼线丢下去就可以拎起一尾鱼:这些丁鲈毫不迟疑 地一口就咬住鱼饵。既然用钓鱼线这么容易,试着用渔网捞捞看:丁鲈早已准备好一头栽进 网里去了。 当他的鱼篓装满时,也到了该离开的时侯了。他溯流而上,想找一条小径。 “喂,你!”在河岸一个转角的杨树林中,直挺挺地站着一个戴着警卫帽子的家伙,瞪着 马可瓦多 “叫我,什么事?”马可瓦多觉得有一股不知名的威胁冲着他的丁鲈而来。 “你哪里抓的鱼,篓子里的那鱼?”警卫问
那段时间,连最简单的食品都受到诡计和掺假的威胁。没有哪一天报纸不提到在市场上 又有惊人的发现,奶酪是用塑料做的,蔬果类含砷杀虫剂的浓缩比例比所含的维他命还要高。 马可瓦多每次在公司或咖啡馆听到别人说这些事情,就觉得好像有一头骡子在胃里面踢 腿。在家里,当他太太买完菜回来,以前那些让他雀跃不已的芹菜、茄子,还有杂货店粗糙 多孔的面包,现在却引起他的恐慌,就如同有敌人潜入了他的住家。 “我要尽我所有的努力,”他自我期许,“以供给我家人那些没有经过不可靠的投机者 之手的食物”。早晨他去上工时,好几次遇到一些带着鱼竿,穿着长统靴的男人往沿河公路 走去。“这是一个办法。”马可瓦多对自己说。但是城里的河流是垃圾、排水管的集中地, 引起他莫大的反感。“我要找一个地方,”他自言自语道,“那里水是水,鱼是鱼,我才愿 意垂下我的钓竿。” 骑着机动脚踏车,马可瓦多下工后便去探勘城市上游的河流,还有小河的支流。他最感 兴趣的是那些远离柏油路面的河段,他取道小径,穿过柳树丛,直到他的脚踏车不能再前进 为止,然后把机车留在灌木丛中,步行到有河流的地方。有一次他迷失了路,在灌木丛和陡 峭的河岸边打转,既找不到任何小路,也弄不清河流是在哪个方向。忽然,拨开一些枝叶, 瞥见下方几步之遥,那宁和的水波——那时河口,几乎成为一个小而幽静的深潭——呈现出 就像是山上湖泊的蓝。 激动的情绪并没让他忘记细看水流轻柔涟漪的下方。终于,他的顽固得到了奖赏。啪嗒 一声,直鳍在河面上明显地一闪而过,然后另一次,又再一次,他如此地欣喜以至于不敢相 信自己的眼睛……这里是整条河流鱼的汇集地,钓鱼者的天堂,也许除了他以外还没被其他 人发掘。回头走时,天色已经暗了,他停下来在榆树皮上刻画记号,在某些地方堆几块石头, 以便能再找回小路。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准备用具。说实在的,他早就想好了。在邻居和公司同事中他已经设 定了十来个钓鱼爱好者。半透露半提示地答应说只要一确定那个只有他知道的游满了丁鲈的 地方,就会通知他们每个人,便成功地从这个人借一点,那个人借一点地备齐了一大仓库前 所未见的完整的钓鱼设备。 这时,他什么也不缺了。一个晴朗的早晨,从六点到八点一一在上工以前,游着丁鲈的 河流有可能钧不到鱼吗?事实上,只要把鱼线丢下去就可以拎起一尾鱼:这些丁鲈毫不迟疑 地一口就咬住鱼饵。既然用钓鱼线这么容易,试着用渔网捞捞看;丁鲈早已准备好一头栽进 网里去了。 当他的鱼篓装满时,也到了该离开的时侯了。他溯流而上,想找一条小径。 “喂,你!”在河岸一个转角的杨树林中,直挺挺地站着一个戴着警卫帽子的家伙,瞪着 马可瓦多。 “叫我,什么事?”马可瓦多觉得有一股不知名的威胁冲着他的丁鲈而来。 “你哪里抓的鱼,篓子里的那鱼?”警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