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客观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主观题(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卷阅读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哲理、 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文音乐有助于凝聚社会精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 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 展成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 民族的精神特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 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 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 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徳规范、群体 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 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 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 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 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 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人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 君子。 人文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 生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 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 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潜移默化地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 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
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客观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主观题(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每题 2 分,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哲理、 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文音乐有助于凝聚社会精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 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 展成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 民族的精神特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 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 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 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 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 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 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 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 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 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人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 君子。 人文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 生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 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 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潜移默化地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 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
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増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乐可以有效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 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 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 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 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 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 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得到音乐的潜移默化地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音乐元 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 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有关人文音乐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文音乐不仅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B.人文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民族的精神特点。 C.人文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育健 康人格。 D.人文音乐的美妙旋律、轻松节奏、悦耳音色,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 从而增进友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 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B.“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 说明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C.人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 品质方面的教育。 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 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人文音乐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人文音乐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 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 我国古代就重视音乐教育,古人认为,音乐能将“诗”与“礼”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 起,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 C.由于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在一些社交场合演奏或
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增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乐可以有效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 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 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 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 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 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 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得到音乐的潜移默化地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音乐元 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 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从原文看,下列有关人文音乐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文音乐不仅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B.人文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民族的精神特点。 C.人文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育健 康人格。 D.人文音乐的美妙旋律、轻松节奏、悦耳音色,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 从而增进友谊。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 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B.“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 说明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C.人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 品质方面的教育。 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 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人文音乐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人文音乐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 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 B.我国古代就重视音乐教育,古人认为,音乐能将“诗”与“礼”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 起,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 C.由于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在一些社交场合演奏或
播放一些优美的人文音乐,能让人在契合中增进友谊。 D.音乐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为了引导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 向发展,就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3分)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每题2分,共6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 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 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威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夭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 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描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 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 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 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 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 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节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 C.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上朝的衣服 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
播放一些优美的人文音乐,能让人在契合中增进友谊。 D.音乐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为了引导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 向发展,就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23 分)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6 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 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 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 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 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 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 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 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 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节选)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 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 C. 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上朝的衣服 D.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
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色变振恐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 ④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⑤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A.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⑤⑥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官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5分)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再 别康桥》) (3)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为?”(《鸿门宴》)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 武。《烛之武退秦师》) (5)惨象,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记 念刘和珍君》) (三)古代诗歌鉴赏(共6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一(2)题 西楼
5.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色变振恐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④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⑤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A. ③④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⑤⑥ 6.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 秦官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 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 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 3 分,共 6 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 1 分,共 5 分) 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2)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再 别康桥》) (3)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为?”(《鸿门宴》)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 武。《烛之武退秦师》) (5)惨象,_________________;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记 念刘和珍君》) (三)古代诗歌鉴赏(共 6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西 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棧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18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0-13题。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卞航方 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 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 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 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 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 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 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 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羨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 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 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 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 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 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 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 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 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 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 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 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 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 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18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0—13题。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 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 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 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 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 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 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 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 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 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 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 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 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 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 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 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 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 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 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 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 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