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六校协作体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注: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1-6题、12 16题做在机读卡对应题号上,其余题做在答题卷上。)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手机病毒 据美国《今日首席技术官》网站报道,近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一家手机店 里发现了两部被“卡比尔”病毒感染的手机。经芬兰一家信息技术安全公司验 证,这两部手机分别感染上了“卡比尔”H型和I型病毒。但专家们至今还不清 楚它们是如何被感染的。“卡比尔”病毒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向其他手机发送 被感染的文件,形成扩散。病毒发作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 Caribe-VZ/29a” 字样。它最早于2004年6月在菲律宾被发现,迄今已演变出15个亚型,目前已 蔓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美国《连线》杂志援引信息安全专家的分析 说,“卡比尔”病毒的早期亚型只能让手机快速耗尽电池,也只感染诺基亚60 型系列手机的操作系统,但新出现的亚型已经能感染三种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 并能破坏手机存储的文件和操纵手机拨打常用电话号码。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 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病毒短信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 异常。世界首例手机病毒“VBS. Timofonica”,2000年6月发现于西班牙。该 病毒会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任意用户发送辱骂短信。总的来说,手机 病毒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一是攻击手机本身,影响其正常服务。二 是通过信息传播感染其他手机,对主机造成破坏。“卡比尔”病毒就属于这种类 型。三是攻击和控制“网关”(网络与网络间的联系纽带),向手机发送垃圾信 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 由于缺乏系统的统计,手机遭受病毒攻击的程度还难以被比较准确地量化,但世 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零星报道。金山反病毒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4 年,国内针对手机的破坏程序和病毒増加了2.5倍。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增 多,给黑客传播手机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美国加特纳公司分析家帕斯卡 托里预测,到2006年,手机病毒问题的严重程度将与今天的传统电脑病毒问题 相当。研究人员曾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模拟,以评估手机病毒可能造成的危害。实 验显示,通过手机号码簿发信息,可以使病毒大批量复制。病毒有可能使未经授 权的用户获取手机密码或访问存储在手机中的重要数据信息。黑客还可能利用病 毒实现对手机的操纵,任意拨打电话或发送虚假及有害信息。此外,病毒还有可 能删除手机中的全部内容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因此,专家认为,手机病毒 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传统电脑病毒 目前,还很少有手机具备防病毒功能。对于普通手机用户来说,只能防毒,还无 法对手机杀毒。据报道,芬兰的诺基亚公司已经推出了更安全的新版操作系统。 微软公司正在提高手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公司在加紧开发手机反病毒软
成都市六校协作体 2011-201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 分完成时间:150 分钟 ) 注: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 1-6 题、12 -16 题做在机读卡对应题号上,其余题做在答题卷上。)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手机病毒 据美国《今日首席技术官》网站报道,近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一家手机店 里发现了两部被“卡比尔”病毒感染的手机。经芬兰一家信息技术安全公司验 证,这两部手机分别感染上了“卡比尔”H 型和 I 型病毒。但专家们至今还不清 楚它们是如何被感染的。“卡比尔”病毒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向其他手机发送 被感染的文件,形成扩散。病毒发作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Caribe-VZ/29a” 字样。它最早于 2004 年 6 月在菲律宾被发现,迄今已演变出 15 个亚型,目前已 蔓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 12 个国家。美国《连线》杂志援引信息安全专家的分析 说,“卡比尔”病毒的早期亚型只能让手机快速耗尽电池,也只感染诺基亚 60 型系列手机的操作系统,但新出现的亚型已经能感染三种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 并能破坏手机存储的文件和操纵手机拨打常用电话号码。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 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病毒短信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 异常。世界首例手机病毒“VBS.Timofonica”,2000 年 6 月发现于西班牙。该 病毒会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任意用户发送辱骂短信。总的来说,手机 病毒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一是攻击手机本身,影响其正常服务。二 是通过信息传播感染其他手机,对主机造成破坏。“卡比尔”病毒就属于这种类 型。三是攻击和控制“网关”(网络与网络间的联系纽带),向手机发送垃圾信 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 由于缺乏系统的统计,手机遭受病毒攻击的程度还难以被比较准确地量化,但世 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零星报道。金山反病毒中心的数据显示,从 2001 年到 2004 年,国内针对手机的破坏程序和病毒增加了 2.5 倍。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增 多,给黑客传播手机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美国加特纳公司分析家帕斯卡 托里预测,到 2006 年,手机病毒问题的严重程度将与今天的传统电脑病毒问题 相当。研究人员曾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模拟,以评估手机病毒可能造成的危害。实 验显示,通过手机号码簿发信息,可以使病毒大批量复制。病毒有可能使未经授 权的用户获取手机密码或访问存储在手机中的重要数据信息。黑客还可能利用病 毒实现对手机的操纵,任意拨打电话或发送虚假及有害信息。此外,病毒还有可 能删除手机中的全部内容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因此,专家认为,手机病毒 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传统电脑病毒。 目前,还很少有手机具备防病毒功能。对于普通手机用户来说,只能防毒,还无 法对手机杀毒。据报道,芬兰的诺基亚公司已经推出了更安全的新版操作系统。 微软公司正在提高手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公司在加紧开发手机反病毒软
件。应当看到,与传统的电脑病毒一样,手机病毒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特别是在过去十几年中,人类在与传统电脑病毒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正反两 方面的经验,有利于把手机病毒的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预见,手机 病毒在客观上将促使业内相关技术更加完善,催生抗手机病毒的新产业,也将使 得相关的管理手段和理念更加先进 1.下列不能作为支持“手机病毒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传统电脑病 毒”这一结论的证据的一项是 A.手机病毒比传统电脑病毒传播速度更快、种类更多、波及面更广,人们一时 无法控制。 B.手机病毒有可能使未授权的用户获得手机密码,损害手机用户的利益。 C.手机黑客可能利用病毒实现对手机的控制,以获得自由拨打电话的权利,节 省费用 D.手机病毒有可能删除手机中的个人全部信息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暴露 个人的隐私。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病毒是一类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 的一种世界新公害 B.随着计算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手机的智能化越来越高,针对手机 的电脑病毒也在2000年被发现并危害手机用户。 C.世界首例手机病毒能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西班牙所有手机用户发送辱骂 信息。 D.智能化手机的增多,给手机黑客传播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他们进行 经济犯罪会更简单和更隐蔽。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卡比尔”手机病毒是“vBS. Timofonica”手机病毒的替代者,它的泛滥流 行将严重影响诺基亚公司60系列手机的销售行情 B.目前,手机病毒主要以“病毒短信”的方式进行攻击。用户在网站上注册了 带有病毒程序的短信服务,会收到由乱码组成的病毒短信,并无法对短信进行操 作 C.如果手机黑客能找到手机网络中的网关漏洞,编写病毒攻击网关,一旦成功, 将对手机网络造成影响,使手机的部分服务不能正常工作 D.手机病毒的流行,将严重威胁到个人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今后, 手机病毒将会随着手机反病毒技术的提高在业界销声匿迹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 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 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 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
件。应当看到,与传统的电脑病毒一样,手机病毒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特别是在过去十几年中,人类在与传统电脑病毒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正反两 方面的经验,有利于把手机病毒的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预见,手机 病毒在客观上将促使业内相关技术更加完善,催生抗手机病毒的新产业,也将使 得相关的管理手段和理念更加先进。 1.下列不能作为支持“手机病毒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传统电脑病 毒”这一结论的证据的一项是( ) A.手机病毒比传统电脑病毒传播速度更快、种类更多、波及面更广,人们一时 无法控制。 B.手机病毒有可能使未授权的用户获得手机密码,损害手机用户的利益。 C.手机黑客可能利用病毒实现对手机的控制,以获得自由拨打电话的权利,节 省费用。 D.手机病毒有可能删除手机中的个人全部信息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暴露 个人的隐私。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病毒是一类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 的一种世界新公害。 B.随着计算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手机的智能化越来越高,针对手机 的电脑病毒也在 2000 年被发现并危害手机用户。 C.世界首例手机病毒能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西班牙所有手机用户发送辱骂 信息。 D.智能化手机的增多,给手机黑客传播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他们进行 经济犯罪会更简单和更隐蔽。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卡比尔”手机病毒是“VBS.Timofonica”手机病毒的替代者,它的泛滥流 行将严重影响诺基亚公司 60 系列手机的销售行情。 B.目前,手机病毒主要以“病毒短信”的方式进行攻击。用户在网站上注册了 带有病毒程序的短信服务,会收到由乱码组成的病毒短信,并无法对短信进行操 作。 C.如果手机黑客能找到手机网络中的网关漏洞,编写病毒攻击网关,一旦成功, 将对手机网络造成影响,使手机的部分服务不能正常工作。 D.手机病毒的流行,将严重威胁到个人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今后, 手机病毒将会随着手机反病毒技术的提高在业界销声匿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 4-7 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 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 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 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
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 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 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 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 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 使命》) 【乙】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 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 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 首椹(zhe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 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 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 轲刺秦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北蛮夷之鄙人 鄙:边远的地方。 B.持匕首攜之 椹:刺。 C.长跪而谢之 谢:道歉。 D.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乃不知有汉 乃为装遣荆轲 B、夫晋,何厌之有 要离之刺庆忌也 C、徒以有先生也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D、图穷而匕首见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6.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 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 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 臣子不能带刀
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 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 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 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 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 使命》) 【乙】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 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 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 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 首揕(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 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 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 轲刺秦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北蛮夷之鄙人 鄙:边远的地方。 B.持匕首揕之 揕:刺。 C.长跪而谢之 谢:道歉。 D.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乃不知有汉 乃为装遣荆轲 B、夫晋,何厌之有? 要离之刺庆忌也 C、徒以有先生也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D、图穷而匕首见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6.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 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 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 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 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5 分) 译文: (2)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此诗原题《思归》,为作者漫游蜀中时作。 8、这首诗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主要从哪些意象中读出?(3分) 答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芭蕉不展丁香结, 。《代赠(唐·李商隐)》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3)他飘过像梦一般的 《雨巷》 (4)夏虫也为我沉默, 《再别康桥》 (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 刺秦王》 (6) ,岁岁重阳。 《采桑子·重阳》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 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 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7.翻译下列句子。(10 分) (1)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此诗原题《思归》,为作者漫游蜀中时作。 8、这首诗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主要从哪些意象中读出?(3 分) 答: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芭蕉不展丁香结, 。《代赠(唐·李商隐)》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3)他飘过像梦一般的, 。 《雨巷》 (4)夏虫也为我沉默, 。 《再别康桥》 (5)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 刺秦王》 (6) ,岁岁重阳。 《采桑子·重阳》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25 分)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 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
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 脑”,大女婿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 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 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 苫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 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 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 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 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 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 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 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 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 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 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 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 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 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西班牙晢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 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 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 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 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 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这在余光 中身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 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 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C.说余光中“始终是当代文坛的一个焦点”,是因他作为一名非职业作家却成 为“五四”以来成就可观的诗文大师。 D.“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他的名字为荣”,说明了余光中的自信,他相信自己 将来会成为一位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 E.余光中在文学领域里兼善天下,一方面表现在他大力提携后辈上,一方面表 现在他从不计酬劳,到处演讲,惠及众人上
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 50 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 脑”,大女婿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 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 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 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 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 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 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 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 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 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 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 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 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 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 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 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 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 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 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 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 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 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这在余光 中身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 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 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C.说余光中“始终是当代文坛的一个焦点”,是因他作为一名非职业作家却成 为“五四”以来成就可观的诗文大师。 D.“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他的名字为荣”,说明了余光中的自信,他相信自己 将来会成为一位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 E.余光中在文学领域里兼善天下,一方面表现在他大力提携后辈上,一方面表 现在他从不计酬劳,到处演讲,惠及众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