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2002年2月 9、赵文明.何嘉华编著《百年管理失败名案》中华工商联 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10、吴照云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1月出版 11、加雷斯.琼斯等著《当代管理学》第二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203年1月出版 12、赵文明.黄成儒编著《百年管理思想精要》中华工商联 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13、范军编著《百年管理事典》中华工商联和出版社2003 年1月出版 14、彼得.圣洁《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东方出版社2002年 9月出版 15,http://www.haier.com/ 16,http://www.bepark.com 17,http://cns.3721.com/cns 18http://www.ttbbs.com/tv66/ 9,http://www.cn.changhong.com 六、课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学时为64学时。 课时分配表 章节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
社.2002 年 2 月 9、赵文明.何嘉华编著 《百年管理失败名案》中华工商联 和出版社 2003 年 1 月出版 10、吴照云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 1 月出版 11、加雷斯.琼斯等著《当代管理学》第二版 人民邮电出 版社 2003 年 1 月出版 12、赵文明.黄成儒编著 《百年管理思想精要》中华工商联 和出版社 2003 年 1 月出版 13、范军编著 《百年管理事典》中华工商联和出版社 2003 年 1 月出版 14、彼得.圣洁《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东方出版社 2002 年 9 月出版 15、http://www.haier .com/ 16、http://www.bepark.com/ 17、http://cns.3721.com/cns 18、http://www.ttbbs.com/tv66/ 19、http://www.cn.changhong .com 六、课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学时为 64 学时。 课 时 分 配 表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
理论(含讨 实践 小计 论) 引言 管理系统 198 123456 管理思想 计划 组织 领导 766686 控制 2244624 14 综合实训 4 合计 40 24 64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管理是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 管理是一切组织与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四管理是管理专业大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生存能力 、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课程定位 (你们的学习目标
理论(含讨 论) 实践 小计 引言 1 1 1 管理系统 7 2 9 2 管理思想 6 2 8 3 计划 6 4 10 4 组织 6 4 10 5 领导 8 6 14 6 控制 6 2 8 综合实训 4 4 合计 40 24 6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 引 言 一、管理的重要性 ㈠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㈡管理是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 ㈢管理是一切组织与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㈣管理是管理专业大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生存能力 二、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㈠课程定位 ㈡你们的学习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两 大基础,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 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 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 变革的能力 课程体系 1、管理学基础在管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2、管理学基础的内容结构。 三、教学与考核方法 ()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 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2、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为基本形式 (考核方法 考核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的全程考核系统。 考核比例:平时(50%)+期末(50%) 上编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管理系统 【教学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两 大基础,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 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 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 变革的能力。 ㈢课程体系 1、管理学基础在管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2、管理学基础的内容结构。 三、教学与考核方法 ㈠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 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2、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为基本形式。 ㈡考核方法 考核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的全程考核系统。 考核比例:平时(50%)+期末(50%) 上编 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管理系统 【教学目标】
A.知识点: 1.管理的涵义与属性; 2.管理系统的构成 3.管理者的分类、素质和基本职能 4.管理对象的构成类; 5.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 B.技能点: 1.理解并能解释说明管理的基本概念; 2.认知并能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 3.理解并能运用管理机制分析与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第一节管理概述 、管理概念。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 活动。 、管理的属性与特征。管理两重性原理。一方面,管理是 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 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 会属性。管理即是科学又是艺术。 三、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由管理目标 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环境所构成
A.知识点: 1.管理的涵义与属性; 2.管理系统的构成; 3.管理者的分类、素质和基本职能; 4.管理对象的构成类; 5.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 B.技能点: 1.理解并能解释说明管理的基本概念; 2.认知并能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 3.理解并能运用管理机制分析与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管理概述 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 活动。 二、管理的属性与特征。管理两重性原理。一方面,管理是 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 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 会属性。管理即是科学又是艺术。 三、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由管理目标、 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环境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