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A:DNA碱基比例的测定一一主要是(G+C)mo1%值B:核酸分子杂交一-DNA-DNA和DNA-RNA杂交C:16SrRNA寡核苷酸编目分析D: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分析F:遗传重组
③ 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 A:DNA碱基比例的测定——主要是(G+C)mol%值 B:核酸分子杂交——DNA-DNA和DNA-RNA杂交 C:16SrRNA寡核苷酸编目分析 D: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分析 F :遗传重组
④细胞化学成分鉴定:A:细胞壁的化学组成B: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C:磷酸类脂的成分分析:D:枝菌酸的分析:E:醌类的分析:F: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③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采用DNA探针、PCR、DNA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全自动免疫诊断系统
④ 细胞化学成分鉴定: A: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B: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 C:磷酸类脂的成分分析: D:枝菌酸的分析: E:醌类的分析: F: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 ⑤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采用 DNA探针、PCR、DNA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全自动免疫诊断系统
三、微生物分类的方法1.经典分类法:采用双歧法整理实验结果2.数值分类法:测定100项以上的各种性状,利用计算机进行菌株的相互比较,并得出总的相似值。一般认为同种微生物菌株之间的相似值≥80%。3.遗传分类法:DNA杂交;G+C含量的测定 [DNA分子中鸟嘌吟(G)和胞嘧啶(C)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值,即(G+C)mol%=(G+C/A+T+G+C) X100% (热变性法、浮力密度法等)。132025/4/5
2025/4/5 13 三、微生物分类的方法 1. 经典分类法:采用双歧法整理实验结果 2. 数值分类法:测定100项以上的各种性状,利用计算机进行 菌株的相互比较,并得出总的相似值。一般认为同种微生 物菌株之间的相似值≧80%。 3. 遗传分类法:DNA杂交; G+C含量的测定 [DNA分子中鸟嘌 呤(G)和胞嘧啶(C)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值,即(G+C) mol%=(G+C/A+T+G+C) ×100% ](热变性法、浮力密 度法等)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
微生物的营养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和类型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培养基的配制和类型 一、微生物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