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2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准为100年一遇。其它河流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治理。由于填海工程的不断实施, 河道的过流能力不足,两岸城区存在受涝风险 2222.蓄洪、滞洪工程 (1)已建蓄洪、滞洪工程 根据2010年《深圳水务统计手册》,全市现有小(2)型以上各类蓄水工程 173宗,其中水库工程171宗,拦河蓄水工程1宗,滞洪区1宗。水库按工程规 模统计,中型水库12宗、小(1)型65宗、小(2)型94宗。已建水库工程控 制汇水面积575km2,总库容610亿m3。全市水库工程统计,见表2-3;分布情 况,详见附图-2。12座已建中型水库主要特征参数统计,见表2-4。拦河蓄水工 程其库容属小(1)型,位于龙岗河支流黄沙河上游的六联水闸,控制汇水面积 24.12km2笋岗滞洪区位于布吉河中游,总库容249万m3,控制汇水面积429km2 表2-3 全市水库工程分布情况统计表 水库座数 总库容汇水面积 分区 小(1) 小(2) 合计(亿m3)(km2) 深圳河 84.19 茅洲河 0.66 68.22 观澜河 0.62 50 坪山河 龙岗河 1.05 东部沿海 11215 11 0.57 79.305 西部沿海 6 7 18 2.19 172.23 合计 12 6.10 575.065 表24 已建中型水库主要特征参数统计表 汇水面积设计标准 校核标准 库容(万m3) 水库名称所在河流(km)重现0年习[重现期(年习总库容正常库容 深圳水库 60.5 2000 4496 3348 梅林水库新洲河 1000 1310 1252 西沥水库大沙河 29.0 3239 2482 岭陂水库大沙河 93 1000 1754 铁岗水库西乡河 2000 9950 9400 「石岩水库石岩河440 1690 罗田水库茅洲河 茜坑水库观澜河 1000 1917 1857 清林径水库」龙岗河 3.0 100 1000 2751 1803
防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 2 章 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16 准为 100 年一遇。其它河流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治理。由于填海工程的不断实施, 河道的过流能力不足,两岸城区存在受涝风险。 2.2.2.2.蓄洪、滞洪工程 (1)已建蓄洪、滞洪工程 根据 2010 年《深圳水务统计手册》,全市现有小(2)型以上各类蓄水工程 173 宗,其中水库工程 171 宗,拦河蓄水工程 1 宗,滞洪区 1 宗。水库按工程规 模统计,中型水库 12 宗、小(1)型 65 宗、小(2)型 94 宗。已建水库工程控 制汇水面积 575km2 ,总库容 6.10 亿 m3 。全市水库工程统计,见表 2-3;分布情 况,详见附图-2。12 座已建中型水库主要特征参数统计,见表 2-4。拦河蓄水工 程其库容属小(1)型,位于龙岗河支流黄沙河上游的六联水闸,控制汇水面积 24.12km2 。笋岗滞洪区位于布吉河中游,总库容 249 万 m3 ,控制汇水面积 42.9km2 。 表 2-3 全市水库工程分布情况统计表 分区 水库座数 总库容 (亿 m 3 ) 汇水面积 (km 中型 小(1) 小(2) 合计 2 ) 深圳河 1 2 10 13 0.56 84.19 茅洲河 1 11 12 24 0.66 68.22 观澜河 1 16 11 28 0.62 50.91 坪山河 1 8 8 17 0.45 51.56 龙岗河 2 11 24 37 1.05 68.65 东部沿海 1 11 22 34 0.57 79.305 西部沿海 5 6 7 18 2.19 172.23 合计 12 65 94 171 6.10 575.065 表 2-4 已建中型水库主要特征参数统计表 水库名称 所在河流 汇水面积 (km2 ) 设计标准 [重现期(年)] 校核标准 [重现期(年)] 库容(万 m 3 ) 总库容 正常库容 深圳水库 深圳河 60.5 100 2000 4496 3348 梅林水库 新洲河 5.1 50 1000 1310 1252 西沥水库 大沙河 29.0 100 2000 3239 2482 长岭陂水库 大沙河 9.93 100 1000 1754 1448 铁岗水库 西乡河 64.0 100 2000 9950 9400 石岩水库 石岩河 44.0 50 1000 3200 1690 罗田水库 茅洲河 18.0 100 1000 2845 2050 茜坑水库 观澜河 5.0 100 1000 1917 1857 清林径水库 龙岗河 23.0 100 1000 2751 1803
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2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库容(万m3) 水库名称所在河流 汇水面积设计标准校核标准 km)重现(年[重现期(年)「总库容「正常库容 径心水库葵涌河 1009 1000 12307 赤坳水库坪山河 146 1000 1811 1480 松子坑水库龙岗河 3.5 50 1000 2869 2659 (2)在建水库工程 根据城市供水的需求,目前正在兴建公明水库、东涌水库,扩建清林径水库 及鹅颈水库,各水库工程的基本情况如下: 1)公明水库工程:公明水库位于茅洲河流域右岸支流新陂头水的上游,将 现状的横江水库、石头湖水库、迳口水库、水车头水库合并后建设公明水库。公 明水库的总库容为14789亿m3,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5000年一遇,坝址以上汇水面积11.77km2。 2)东涌水库工程:东涌水库位于大鹏半岛南部,东涌河流域,大坝距出海 口约1.5km,属于南澳街道行政辖区范围。总库容为1191万m3,设计洪水标准 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坝址以上汇水面积1171km2。 3)清林径水库扩建工程:清林径水库工程位于龙岗河流域右岸回龙河流域 的上游,将现状的清林径水库、黄龙湖水库、伯坳水库合并。扩建后的清林径水 库总库容186亿m3,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 遇,坝址以上汇水面积282km2。 4)鹅颈水库扩建工程:鹅颈水库位于龙岗河流域右岸支流鹅颈水上游,扩 建前水库总库容为583万m3,扩建后总库容为1466.5万m3,设计洪水标准为 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坝址以上汇水面积53km2 2223海岸线与防潮工程 深圳市海岸线长达230km,香港陆域将其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中东部海 岸线长约156km,西部海岸线长约74km。根据沿海地区地形地貌及城市建设与 规划,城市需要通过防潮工程进行防护的岸线总长为70.05km(其中西部岸线为 465km,东部岸线为2355km);已建海堤总长5715km,其中达到规划标准的海 堤总长为3285km。西、东部岸线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1)西部海岸线及防潮工程建设情况
防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 2 章 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17 水库名称 所在河流 汇水面积 (km2 ) 设计标准 [重现期(年)] 校核标准 [重现期(年)] 库容(万 m 3 ) 总库容 正常库容 径心水库 葵涌河 10.09 100 1000 1493.7 1230.7 赤坳水库 坪山河 14.6 50 1000 1811 1480 松子坑水库 龙岗河 3.5 50 1000 2869 2659 (2)在建水库工程 根据城市供水的需求,目前正在兴建公明水库、东涌水库,扩建清林径水库 及鹅颈水库,各水库工程的基本情况如下: 1)公明水库工程:公明水库位于茅洲河流域右岸支流新陂头水的上游,将 现状的横江水库、石头湖水库、迳口水库、水车头水库合并后建设公明水库。公 明水库的总库容为 1.4789 亿 m3 ,设计洪水标准为 10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5000 年一遇,坝址以上汇水面积 11.77km2 。 2)东涌水库工程:东涌水库位于大鹏半岛南部,东涌河流域,大坝距出海 口约 1.5km,属于南澳街道行政辖区范围。总库容为 1191 万 m3 ,设计洪水标准 为 10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2000 年一遇,坝址以上汇水面积 11.71km2 。 3)清林径水库扩建工程:清林径水库工程位于龙岗河流域右岸回龙河流域 的上游,将现状的清林径水库、黄龙湖水库、伯坳水库合并。扩建后的清林径水 库总库容 1.86 亿 m3 ,设计洪水标准为 50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5000 年一 遇,坝址以上汇水面积 28.2km2 。 4)鹅颈水库扩建工程:鹅颈水库位于龙岗河流域右岸支流鹅颈水上游,扩 建前水库总库容为 583 万 m3 ,扩建后总库容为 1466.5 万 m3 ,设计洪水标准为 5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1000 年一遇,坝址以上汇水面积 5.3km2 。 2.2.2.3.海岸线与防潮工程 深圳市海岸线长达 230km,香港陆域将其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中东部海 岸线长约 156km,西部海岸线长约 74km。根据沿海地区地形地貌及城市建设与 规划,城市需要通过防潮工程进行防护的岸线总长为 70.05km(其中西部岸线为 46.5km,东部岸线为 23.55km);已建海堤总长 57.15km,其中达到规划标准的海 堤总长为 32.85km。西、东部岸线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1)西部海岸线及防潮工程建设情况
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2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根据沿海地区的地形特点与海岸利用现状,总体上分为深圳湾海岸线(新洲 河河口至后海河河口),蛇口港海岸线,前海湾海岸线,西部沿海海岸线(西乡 河河口至茅洲河左岸)。各段海岸线防潮工程体系如下: 1)深圳湾海岸线 该段海岸线位于福田区与南山区,从新洲河河口至后海河河口,总长约 16km,属于早期城市开发建设地区,城市建设已经基本成熟,其防潮体系结合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红树林等植物生态防护工程而形成,主要包括广深髙速、滨 海大道、深圳湾公园等。防护工程体系基本达到了200年一遇的防潮标准。 2)蛇口港海岸线 该段从后海河南河河口至前海湾,总长27.5km,属港口码头区,港口与城 市相互依存,城市依地势而建,港口的建设成为城市良好的防潮保护屏障。 3)前海湾海岸线 位于前海湾,包括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及宝安中心区海岸线,总长约 70km。早期城市防潮体系已经形成,其防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因城市建设开 发用地的需求,前海湾海岸线现已外推约1.8km,外推后的海岸线总长70km, 其中宝安中心区范围内长3.km的海堤堤岸工程已经建成,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 合作区范围内长约3%km的海堤工程尚未实施。 4)西部沿海海岸线 该段位于宝安区境内,总长约23.5km,现状城市防潮工程体系已经形成, 主要由西海堤和处于各河涌河口的挡潮水闸承担,其防潮能力已经达到防御100 年一遇海潮标准。目前西部海岸滩涂利用规划——《大空港规划》正在进行中, 土地利用的外边界将在现状西海堤的基础上外推1~5km。未来城市防潮工程体 系应在海岸滩涂土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2)东部海岸线及防潮工程建设情况 东部沿海海岸地貌,多为高山陡坡型,地质条件较好,海潮风险因子对城市 的开发建设影响较小,大部分不需要人为建设防潮工程体系,自然的山体成为良 好的防护屏障。防潮工程体系分为8段,总长23.55km,其中14.55km的海堤工 程基本形成,工程防潮标准约为100~20年一遇。各段海堤基本情况如下: 1)盐田区海堤:位于盐田区境内,西起沙头角河入海口,东至盐田港填海
防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 2 章 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18 根据沿海地区的地形特点与海岸利用现状,总体上分为深圳湾海岸线(新洲 河河口至后海河河口),蛇口港海岸线,前海湾海岸线,西部沿海海岸线(西乡 河河口至茅洲河左岸)。各段海岸线防潮工程体系如下: 1)深圳湾海岸线 该段海岸线位于福田区与南山区,从新洲河河口至后海河河口,总长约 16km,属于早期城市开发建设地区,城市建设已经基本成熟,其防潮体系结合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红树林等植物生态防护工程而形成,主要包括广深高速、滨 海大道、深圳湾公园等。防护工程体系基本达到了 200 年一遇的防潮标准。 2)蛇口港海岸线 该段从后海河南河河口至前海湾,总长 27.5km,属港口码头区,港口与城 市相互依存,城市依地势而建,港口的建设成为城市良好的防潮保护屏障。 3)前海湾海岸线 位于前海湾,包括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及宝安中心区海岸线,总长约 7.0km。早期城市防潮体系已经形成,其防潮标准为 100 年一遇。因城市建设开 发用地的需求,前海湾海岸线现已外推约 1.8km,外推后的海岸线总长 7.0km, 其中宝安中心区范围内长 3.1km 的海堤堤岸工程已经建成,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 合作区范围内长约 3.9km 的海堤工程尚未实施。 4)西部沿海海岸线 该段位于宝安区境内,总长约 23.5km,现状城市防潮工程体系已经形成, 主要由西海堤和处于各河涌河口的挡潮水闸承担,其防潮能力已经达到防御 100 年一遇海潮标准。目前西部海岸滩涂利用规划——《大空港规划》正在进行中, 土地利用的外边界将在现状西海堤的基础上外推 1~5km。未来城市防潮工程体 系应在海岸滩涂土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2)东部海岸线及防潮工程建设情况 东部沿海海岸地貌,多为高山陡坡型,地质条件较好,海潮风险因子对城市 的开发建设影响较小,大部分不需要人为建设防潮工程体系,自然的山体成为良 好的防护屏障。防潮工程体系分为 8 段,总长 23 .55km,其中 14.55km 的海堤工 程基本形成,工程防潮标准约为 100~20 年一遇。各段海堤基本情况如下: 1)盐田区海堤:位于盐田区境内,西起沙头角河入海口,东至盐田港填海
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2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区,全长约3km,属填海式海堤,堤顶高程满足100年一遇防潮标准。已经达到 本区域的防潮目标 2)官湖海堤:位于葵涌街道境内,属填海式海堤。已建海堤长约0.6km, 堤顶髙程5~6m,用浆砌块石护坡,该段属于早期建设工程。 3)月亮湾海堤:位于南澳街道境内,属填海式海堤。总长1.8km,堤顶高 程4~5m,为浆砌块石护坡。由于面临南澳渔港,水深浪大,护底块石偏小,经 常被风浪淘刷得无影无踪,需用大石或混凝土四面体加固。 4)新大海堤:位于大鹏街道,新大河河口,长约20km。属围海式海堤 堤顶高程4~5m 5)王母海堤:位于大鹏街道境内,王母河河口,长约20km,保护堤后大 片养殖场,属围海式海堤,堤顶高程4~5m 6)鹏城海堤:位于大鹏街道境内,鹏城河河口,长约19km,堤顶高程3.5~ 45m,属填海式海堤,为保护鹏程工业区而建设。 ⑦)核电系统海堤:位于大鹏街道境内,总长325km,由核电部门根据其特 殊功能要求,进行规划与兴建并实施管理,防潮水位超过1000年一遇。其中大 亚湾核电站海堤:长约Ikm,堤顶高程13m,190年建成;岭澳核电站海堤 长约18km,顶高程13.80m,2001年建成。单桥仔(专家村)海堤,长0.45km。 8)坝光海堤:坝光地区为城市规划开发建设区域,需要兴建海堤长约9km。 目前总体规划尚未完成,总体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224治涝工程 深圳市已经建设雨水及排涝泵站工程110座,总抽排能力为572m)s,总装 机容量4万千瓦,已建排涝工程分布情况,见表2-5。这些工程的建设极大地降 低了深圳市城市涝灾的发生,特别是罗湖区、福田区经受了近年来几场特大暴雨 的考验,已建排涝泵站的排水能力,基本满足城市雨水排放的要求。目前仍然存 在受涝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宝安西部沿海地区 表25 已建排涝工程分布情况统计 行政分区 泵站数量 设计抽排流量 装机容量 (千瓦) 罗湖区 15 75.376 6861.5
防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 2 章 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19 区,全长约 3km,属填海式海堤,堤顶高程满足 100 年一遇防潮标准。已经达到 本区域的防潮目标。 2)官湖海堤:位于葵涌街道境内,属填海式海堤。已建海堤长约 0.6km, 堤顶高程 5~6m,用浆砌块石护坡,该段属于早期建设工程。 3)月亮湾海堤:位于南澳街道境内,属填海式海堤。总长 1.8km,堤顶高 程 4~5m,为浆砌块石护坡。由于面临南澳渔港,水深浪大,护底块石偏小,经 常被风浪淘刷得无影无踪,需用大石或混凝土四面体加固。 4)新大海堤:位于大鹏街道,新大河河口,长约 2.0km。属围海式海堤, 堤顶高程 4~5m。 5)王母海堤:位于大鹏街道境内,王母河河口,长约 2.0km,保护堤后大 片养殖场,属围海式海堤,堤顶高程 4~5m。 6)鹏城海堤:位于大鹏街道境内,鹏城河河口,长约 1.9km,堤顶高程 3.5~ 4.5m,属填海式海堤,为保护鹏程工业区而建设。 7)核电系统海堤:位于大鹏街道境内,总长 3.25km,由核电部门根据其特 殊功能要求,进行规划与兴建并实施管理,防潮水位超过 1000 年一遇。其中大 亚湾核电站海堤:长约 1km,堤顶高程 13m,1990 年建成;岭澳核电站海堤: 长约 1.8km,顶高程 13.80m,2001 年建成。单桥仔(专家村)海堤,长 0.45km。 8)坝光海堤:坝光地区为城市规划开发建设区域,需要兴建海堤长约 9km。 目前总体规划尚未完成,总体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2.2.4.治涝工程 深圳市已经建设雨水及排涝泵站工程 110 座,总抽排能力为 572m3 /s,总装 机容量 4 万千瓦,已建排涝工程分布情况,见表 2-5。这些工程的建设极大地降 低了深圳市城市涝灾的发生,特别是罗湖区、福田区经受了近年来几场特大暴雨 的考验,已建排涝泵站的排水能力,基本满足城市雨水排放的要求。目前仍然存 在受涝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宝安西部沿海地区。 表 2-5 已建排涝工程分布情况统计 行政分区 泵站数量 (座) 设计抽排流量 (m 3 /s) 装机容量 (千瓦) 罗湖区 15 75.376 6861.5
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2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行政分区 泵站数量 设计抽排流量 装机容量 (座) (千瓦) 福田区 654 南山 46.85 3874 盐田区 40 78 353.937 224272 光明新区 6 86.57 5880 330 合计 110 572.283 40066.7 2.22.5雨水排水工程 如果说河流是雨水集中宣泄通道,那么雨水排水工程应该属于雨水的收集系 统,属于城市排水范畴,城市排水工程体系要结合城市开发建设需求并根据《深 圳市排水规划》进行建设。深圳市早期建设的雨水排水工程,一般地区其设计标 准多采用暴雨重现期1年。近期建设的雨水排水工程,一般地区多采用暴雨重现 期2年,道路立交及低洼地区暴雨重现期为3~5年。 23.回顾性评价及存在问题 231.回顾性评价 《02版规划》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为基础,全面确定 了深圳市防洪治涝工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在其指导下,深圳市防洪治涝体系逐步 形成,城市防洪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从2002年至2010年,城市防洪治理体系已逐步形成,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由 水库、滞洪区、河道、排涝泵站、海堤等构成。规划范围内水库、滞洪区大部分 已于2002年之前建成,在此期间新建、扩建水库5座(东涌水库、公明水库、 清林径水库、鹅颈水库以及铁岗水库);河流治理达标率由39.7%提高至57.5% 排涝泵站建设由44座提升至110座,总抽排能力由208m3/s提高至572m3/s,总 装机容量由1.5万千瓦提高至4万千瓦;海堤建设由468km增加至57.15km 近几年,在河流水环境日益恶化与社会对水环境改善迫切需求的矛盾下,水 务部门与规划、发改、环保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了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河流水 环境综合治理,在防洪、水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赢得
防洪潮规划修编报告 第 2 章 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20 行政分区 泵站数量 (座) 设计抽排流量 (m 3 /s) 装机容量 (千瓦) 福田区 5 5.92 654 南山区 4 46.85 3874 盐田区 1 0.23 40 宝安区 78 353.937 22427.2 光明新区 6 86.57 5880 龙岗区 1 3.4 330 合计 110 572.283 40066.7 2.2.2.5.雨水排水工程 如果说河流是雨水集中宣泄通道,那么雨水排水工程应该属于雨水的收集系 统,属于城市排水范畴,城市排水工程体系要结合城市开发建设需求并根据《深 圳市排水规划》进行建设。深圳市早期建设的雨水排水工程,一般地区其设计标 准多采用暴雨重现期 1 年。近期建设的雨水排水工程,一般地区多采用暴雨重现 期 2 年,道路立交及低洼地区暴雨重现期为 3~5 年。 2.3. 回顾性评价及存在问题 2.3.1. 回顾性评价 《02 版规划》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为基础,全面确定 了深圳市防洪治涝工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在其指导下,深圳市防洪治涝体系逐步 形成,城市防洪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从 2002 年至 2010 年,城市防洪治理体系已逐步形成,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由 水库、滞洪区、河道、排涝泵站、海堤等构成。规划范围内水库、滞洪区大部分 已于 2002 年之前建成,在此期间新建、扩建水库 5 座(东涌水库、公明水库、 清林径水库、鹅颈水库以及铁岗水库);河流治理达标率由 39.7%提高至 57.5%; 排涝泵站建设由 44 座提升至 110 座,总抽排能力由 208m3 /s 提高至 572m3 /s,总 装机容量由 1.5 万千瓦提高至 4 万千瓦;海堤建设由 46.8km 增加至 57.15km。 近几年,在河流水环境日益恶化与社会对水环境改善迫切需求的矛盾下,水 务部门与规划、发改、环保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了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河流水 环境综合治理,在防洪、水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