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题 基础知识(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ch)霜鬓(bin)惘然(wang)迁谪(zhe) B.潦倒(i迫o)琴弦(xuan)石栈〔jn)钿头(dian) C.猿猱(rσu)崔嵬(wei吮血(shan)贾人(gu) D.锦瑟(se)猿啸(xiao咨嗟(ji)裂帛(b6)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 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 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 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4.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共 21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渚.清(chǔ)霜鬓.(bìn)惘.然(wǎnɡ)迁谪.(zhé) B.潦.倒(liáo) 琴弦.(xuán)石栈.(jiàn)钿.头(diàn) C.猿猱.(róu)崔嵬.(wéi)吮.血(shǔn)贾.人(ɡǔ) D.锦瑟.(sè)猿啸.(xiào)咨嗟.(jiē)裂帛.(bó)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峥嵘 谪居 冲波逆折 篮田生玉 C.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崔嵬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4.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5.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主人下马客在船 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秦时明月汉时关 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 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 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 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 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填空(10分,每空2分) 8.(1)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2)同是天涯沦落人 (3)东船西舫悄无言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 5.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B.主人下马客在船 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秦时明月汉时关 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 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 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 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 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二、填空(10 分,每空 2 分) 8.(1)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 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 (3)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
(4)剑阁峥嵘而崔嵬, 、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 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 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 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 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 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 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 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 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 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 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 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 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
(4)剑阁峥嵘而崔嵬, , 。 三、阅读理解(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 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 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 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 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 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 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 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 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 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 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 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 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
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 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 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 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 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 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 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 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 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 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 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 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 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 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 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 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 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 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
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 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 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 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我 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 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 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 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古风其十》) 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 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 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 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 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 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 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 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 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 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
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 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 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 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 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 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 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 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 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 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泂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 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9、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 要拒绝根的存在?(2分) 答 (2)“他不习惯仰视”,句中“仰视”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3)“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 分答 10、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 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 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 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 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 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 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 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 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 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 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9、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 要拒绝根的存在?(2 分) 答: 。 (2)“他不习惯仰视”,句中“仰视”的含义是什么?(2 分) 答: 。 (3)“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 分) 答: 。 10、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