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我意识 一、节次名称及学时分配 节次名称学时分配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0.5学时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0.5学时 第三节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问题及偏差0.5学树 第四节大学生完善我的途径和方法0.5学时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自我意识的涵义,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的阶段: 2、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 3、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4、知道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自我意识的涵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2.教学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教学过程的组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讲解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
1 第三章 自我意识 一、节次名称及学时分配 节次 名称 学时分配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0.5学时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0.5学时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问题及偏差 0.5学时 第四节 大学生完善我的途径和方法 0.5学时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自我意识的涵义,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的阶段; 2、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 3、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4、知道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自我意识的涵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2.教学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教学过程的组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讲解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
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2、讨论、练习、作业的布置与安排: 练习:“我是谁 要求:写出二十个以上关于我的句子,不必费事斟酌,凭直觉写:根据写出的句子进行 自我意识的分析。 3、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导入: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逢遴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 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意思就是说: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 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 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这个“庄周梦 蝶”的典故也是提出了这个让人一直迷惑至今的问题:我是谁,谁是我? 世界有许多奇迹,人是奇迹之最。从往昔的洪荒太古到今天的文明社会,人类经由 对自然的探索到社会的建立,由社会的建立到心灵的自我审视。也由此构建出宏伟而纷 繁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心灵知识体系,心理学历经沧海成为人类知识皇冠上璀璨的 明珠。尽管他不能直接带来牛奶和面包,却如同大海航标,为我们的漫漫人生长途指明 方向。然而,尽管如此,人类所做的努力最终还远远没有能够完全认识自己:我是谁?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和别人同还是不同?我要和他们一致还是可以不一致?这些问 题千百年来依然困扰我们,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认识你自己”便成为人类自我探索的 终极课题。 大学是人生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人生的中转站。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的
2 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2、讨论、练习、作业的布置与安排: 练习:“我是谁 要求:写出二十个以上关于我的句子,不必费事斟酌,凭直觉写;根据写出的句子进行 自我意识的分析。 3、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导入: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 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意思就是说: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 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 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这个“庄周梦 蝶”的典故也是提出了这个让人一直迷惑至今的问题:我是谁,谁是我? 世界有许多奇迹,人是奇迹之最。从往昔的洪荒太古到今天的文明社会,人类经由 对自然的探索到社会的建立,由社会的建立到心灵的自我审视。也由此构建出宏伟而纷 繁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心灵知识体系,心理学历经沧海成为人类知识皇冠上璀璨的 明珠。尽管他不能直接带来牛奶和面包,却如同大海航标,为我们的漫漫人生长途指明 方向。然而,尽管如此,人类所做的努力最终还远远没有能够完全认识自己:我是谁?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和别人同还是不同?我要和他们一致还是可以不一致?这些问 题千百年来依然困扰我们,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认识你自己”便成为人类自我探索的 终极课题。 大学是人生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人生的中转站。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的
整个生命进行了划分,将人生划分为8个阶段。同学们现在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到大学 毕业是大概二十三四岁的年纪,整个大学期间大概是处于青少年期末和成年早期的这样 一个时期。青少年期的主要矛盾是自我角色的混乱,主要任务是整合形成作为一个独特 的人的自我形象,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而这个同一感是成年早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的一个基础。所以在大学里进行心路回访和自我探索,希求建立一个完整、和谐的自我 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人生课题。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己的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 理过程的认识和评价。正是由于具有自我意识,人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 的调节,是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 层次:对自已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意识情感等心里 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和反应,由于人的法杖离不开周围 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了人与周围现实之间 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发热反映形式,是热闹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意 识的内容进行剖析: (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形式上看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是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 调控三个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以及与客观现实的吻合程度,决定 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健康状况
3 整个生命进行了划分,将人生划分为8个阶段。同学们现在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到大学 毕业是大概二十三四岁的年纪,整个大学期间大概是处于青少年期末和成年早期的这样 一个时期。青少年期的主要矛盾是自我角色的混乱,主要任务是整合形成作为一个独特 的人的自我形象,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而这个同一感是成年早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的一个基础。所以在大学里进行心路回访和自我探索,希求建立一个完整、和谐的自我 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人生课题。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己的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 理过程的认识和评价。正是由于具有自我意识,人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 的调节,是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 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意识情感等心里一 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和反应,由于人的法杖离不开周围 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了人与周围现实之间 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发热反映形式,是热闹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意 识的内容进行剖析: (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形式上看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是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 调控三个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以及与客观现实的吻合程度,决定 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健康状况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使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 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状态及其 行为的表现有较大的影响。如我是什么类型的人、我的言语举止是否落落大方、我的进 取心是否很前强等这些都是自我认识的内涵。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 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如果对自己学习成绩很 满意、我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弱而感到失望等,反映了个体的情绪体验。 3、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使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 用和,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如我如何控制 自己的不良情绪、我如何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等。自我调控的实现受自我认 识,自我体验的制约。 (二)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 和心理自我。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从个体对自我的身体状态的认识,如性别、年 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等。在自我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行为上表现为追求 外表美、对所有物的占有、支配、与爱护等。 2、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就是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 面的认识。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个体获得了一丁点的社会经验,逐步意识到自己在
4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使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 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状态及其 行为的表现有较大的影响。如我是什么类型的人、我的言语举止是否落落大方、我的进 取心是否很前强等这些都是自我认识的内涵。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 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如果对自己学习成绩很 满意、我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弱而感到失望等,反映了个体的情绪体验。 3、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使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 用和,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如我如何控制 自己的不良情绪、我如何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等。自我调控的实现受自我认 识,自我体验的制约。 (二)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 和心理自我。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从个体对自我的身体状态的认识,如性别、年 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等。在自我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行为上表现为追求 外表美、对所有物的占有、支配、与爱护等。 2、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就是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 面的认识。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个体获得了一丁点的社会经验,逐步意识到自己在
社会中要担任一定的角色,在组织中要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就产生了社会自我。在 自我体验上表现出追求个人的名誉、地位,和他人进行激烈竞争等。 3、心理自我 与社会自我相伴产生的是心理自我,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 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知。在自我体验上,常表现为自豪,自尊、自信、自卑, 在行为上追求个人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完善等。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者调节、监 督、矫正的作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大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自我意识的作用更重要。 (一)自我意识的一般作用 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息息相关。自我意识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中具 有定向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等。 1、定向作用 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目标。只有如此 才能调动自身的潜能,激发强大的动力。主体在自我意识的意识性作用下,通过反应选 择和进一步评价,确定认识对象和认识途径,便产生了对认识对象的注意,形成了认识 取向,从而使认识目标得以明确。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在从事一项活动之前没活动的 目的和结果就己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了,并以此做出计划,指导自己的活动,从 而激发起强大的动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2、控制作用 自我意识具有控制的功能。认识主体借助于自我意识的这种自我控制功能通过主题 的思维模式、情感等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一方面排除来自主体自身或客观的与认 识对象无关或相反的信息,另一方面又促进和咖速对认识活动有用信息的吸收、加工和
5 社会中要担任一定的角色,在组织中要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就产生了社会自我。在 自我体验上表现出追求个人的名誉、地位,和他人进行激烈竞争等。 3、心理自我 与社会自我相伴产生的是心理自我,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 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知。在自我体验上,常表现为自豪,自尊、自信、自卑, 在行为上追求个人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完善等。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调节、监 督、矫正的作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大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自我意识的作用更重要。 (一)自我意识的一般作用 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息息相关。自我意识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中具 有定向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等。 1、定向作用 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目标。只有如此 才能调动自身的潜能,激发强大的动力。主体在自我意识的意识性作用下,通过反应选 择和进一步评价,确定认识对象和认识途径,便产生了对认识对象的注意,形成了认识 取向,从而使认识目标得以明确。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在从事一项活动之前没活动的 目的和结果就已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了,并以此做出计划,指导自己的活动,从 而激发起强大的动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2、控制作用 自我意识具有控制的功能。认识主体借助于自我意识的这种自我控制功能通过主题 的思维模式、情感等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一方面排除来自主体自身或客观的与认 识对象无关或相反的信息,另一方面又促进和加速对认识活动有用信息的吸收、加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