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情绪管理 一、节次名称及学时分配 节次名称学时分配 第一节情绪概述0.5学时 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面临的困扰0.5学时 第三节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与调节1学时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情绪的概念及组成要素: 2、了解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面临的情绪困扰: 3、掌握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节的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情绪的概念及组成要素: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面临的情绪困扰:大学生情 绪管理与调节的途径 2.教学难点: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节的途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教学过程的组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讲解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 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2、讨论、练习、作业的布置与安排: 课堂讨论:结合自已,谈谈大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1 第四章 情绪管理 一、节次名称及学时分配 节次 名称 学时分配 第一节 情绪概述 0.5 学时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面临的困扰 0.5 学时 第三节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与调节 1 学时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情绪的概念及组成要素; 2、了解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面临的情绪困扰; 3、掌握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节的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情绪的概念及组成要素;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及面临的情绪困扰;大学生情 绪管理与调节的途径 2.教学难点: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节的途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教学过程的组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讲解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 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2、讨论、练习、作业的布置与安排: 课堂讨论:结合自己,谈谈大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导入: 关于猴子的心理学实验 预备实验:把一只猴子放在铜条上,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电。猴子挣扎 乱抓,傍边有一弹簧拉手,是电源开关,一拉就不痛苦了,这样猴子一被电就拉开关 建立了一级反射。然后每次在通电前,猴子前方的一个红灯就亮起来,多次以后,猴子 知道了,红灯一亮,它就要受苦了,所以每次还不等来电,只要红灯一亮,它就先拉开 关了。这就建立了一个二级条件反射。预备试验完成。 正式试验:在这个猴子的旁边,再放一猴子,与第一个猴子串联在铜条上,隔一段 时间就亮红灯,通电,每天持续6小时。第一只猴子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看到红灯就赶 紧啦开关,第二只猴子不明白红灯什么意思,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过了二十几天, 第一只猴子就死了。 第一只猴子是因为什么死的呢?科学家发现,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胃烂掉了, 实验之前体检它没有任何胃病,没有溃疡,可见这是二十几天内新得的病。由此说明, 不良的情绪会产生过高的应激值,将严重损害身体的健康。那么什么是情绪,我们又该 如何管理我们的情绪呢? 第一节情绪概述 一、情绪的内涵 情绪,对于研究人员和普通大众来说,都是一大难题。目前,我们仍然没有一种统 一的情绪理论。不过,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 醒、主观感觉、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对感知到的、具有个人意义的 情境的反应。相应的,情绪具有四个组成要素: 生理唤醒 情绪涉及大脑、神经系统和激素,因此情绪唤醒的同时,身体也被唤醒。强烈或持续 的情绪唤醒会耗尽有用的精力,并削弱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 主观感觉 情绪还包括主观感觉,包括愉快或不榆快、喜欢或不喜欢等成分。因此,在研究情绪 或了解他人的感觉时,我们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们的自我报告。 认知过程 情绪还涉及诸如记忆、知觉、期望等认知过程,我们对某个事件的评价会极大地影响 这个事件对我们的意义。 2
2 导入: 关于猴子的心理学实验 预备实验:把一只猴子放在铜条上,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电。猴子挣扎 乱抓,傍边有一弹簧拉手,是电源开关,一拉就不痛苦了,这样猴子一被电就拉开关, 建立了一级反射。然后每次在通电前,猴子前方的一个红灯就亮起来,多次以后,猴子 知道了,红灯一亮,它就要受苦了,所以每次还不等来电,只要红灯一亮,它就先拉开 关了。这就建立了一个二级条件反射。预备试验完成。 正式试验:在这个猴子的旁边,再放一猴子,与第一个猴子串联在铜条上,隔一段 时间就亮红灯,通电,每天持续6小时。第一只猴子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看到红灯就赶 紧啦开关,第二只猴子不明白红灯什么意思,无所事 事,无所用心,过了二十几天, 第一只猴子就死了。 第一只猴子是因为什么死的呢?科学家发现,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胃烂掉了, 实验之前体检它没有任何胃病,没有溃疡,可见这是二十几天内新得的病。由此说明, 不良的情绪会产生过高的应激值,将严重损害身体的健康。那么什么是情绪,我们又该 如何管理我们的情绪呢? 第一节 情绪概述 一、情绪的内涵 情绪,对于研究人员和普通大众来说,都是一大难题。目前,我们仍然没有一种统 一的情绪理论。不过,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 醒、主观感觉、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对感知到的、具有个人意义的 情境的反应。相应的,情绪具有四个组成要素: 生理唤醒 情绪涉及大脑、神经系统和激素,因此情绪唤醒的同时,身体也被唤醒。强烈或持续 的情绪唤醒会耗尽有用的精力,并削弱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 主观感觉 情绪还包括主观感觉,包括愉快或不愉快、喜欢或不喜欢等成分。因此,在研究情绪 或了解他人的感觉时,我们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们的自我报告。 认知过程 情绪还涉及诸如记忆、知觉、期望等认知过程,我们对某个事件的评价会极大地影响 这个事件对我们的意义
行为反应 情绪还涉及许多行为反应,包括表达型反应和工具型反应。面部表情、手势姿态和声 调语气,都帮助我们和他人进行交流(表达型反应)。因为担心而哭泣、因为恐惧而逃 跑,这些都是提高我们生存机会的适应性反应(工具型反应)。 完整的情绪活动就是由以上四个要素的共同活动构成。换句话说,任何单一的要素 都不足以构成情绪,只有当四个要素整合时,情绪才能产生。同时,在情绪活动中,这 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间相互加强或减弱,相互补充或改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情绪下这样一个定义:情绪是一种由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相 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生理唤醒、主观感觉、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情绪的类型 (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动物 和人都有的,是先天的,不学就会。复合情绪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习得。 基本情绪 基本情绪又叫原始情绪,其种类的划分各学派有不同的分法,近代多数心理学家把快 乐、悲伤、愤怒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这四种基本情绪是先天性的、在进化中为 适应个体的生存演化而来,每种具体情绪都具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具体情绪可以在没有 认知的参与下自发地发生, (1)快乐。快乐是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紧张得到缓解后的情绪。快乐是主要的正性 情绪,是为人们带来心理上享受的重要来源。快乐不仅带有色彩,而且是温厚或浓郁的 暖色,它在心理上给人以舒适和幸福。 快乐能够在完成任务、实现诺言、达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时产生,能够在得到他人 的承认、被社会所接受的时候产生,能够在人际间的互相依赖和信任中产生。快乐的程 度取决于目的重要程度和目的达到的意外程度,如果追求的目的非常重要,而且目的的 达到带有意外性,则会引起异常的快乐,否则只能引起微小的满意,一般把快乐程度分 为满意、愉快、异常的欢乐、狂喜。 快乐可以使人在紧张的过程中得到松弛,可以增强人的信心和勇气,而且有助于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2)悲伤。悲伤是个人在失去所期盼的、所追求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东西时所引起的情 绪。由悲伤所带来的紧张释放便是哭泣。悲伤的哭泣使人感到失去力量、失去支持、失
3 行为反应 情绪还涉及许多行为反应,包括表达型反应和工具型反应。面部表情、手势姿态和声 调语气,都帮助我们和他人进行交流(表达型反应)。因为担心而哭泣、因为恐惧而逃 跑,这些都是提高我们生存机会的适应性反应(工具型反应)。 完整的情绪活动就是由以上四个要素的共同活动构成。换句话说,任何单一的要素 都不足以构成情绪,只有当四个要素整合时,情绪才能产生。同时,在情绪活动中,这 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间相互加强或减弱,相互补充或改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情绪下这样一个定义:情绪是一种由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相 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生理唤醒、主观感觉、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情绪的类型 (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动物 和人都有的,是先天的,不学就会。复合情绪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习得。 基本情绪 基本情绪又叫原始情绪,其种类的划分各学派有不同的分法,近代多数心理学家把快 乐、悲伤、愤怒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这四种基本情绪是先天性的、在进化中为 适应个体的生存演化而来,每种具体情绪都具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具体情绪可以在没有 认知的参与下自发地发生。 (1)快乐。快乐是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紧张得到缓解后的情绪。快乐是主要的正性 情绪,是为人们带来心理上享受的重要来源。快乐不仅带有色彩,而且是温厚或浓郁的 暖色,它在心理上给人以舒适和幸福。 快乐能够在完成任务、实现诺言、达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时产生,能够在得到他人 的承认、被社会所接受的时候产生,能够在人际间的互相依赖和信任中产生。快乐的程 度取决于目的重要程度和目的达到的意外程度,如果追求的目的非常重要,而且目的的 达到带有意外性,则会引起异常的快乐,否则只能引起微小的满意,一般把快乐程度分 为满意、愉快、异常的欢乐、狂喜。 快乐可以使人在紧张的过程中得到松弛,可以增强人的信心和勇气,而且有助于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2)悲伤。悲伤是个人在失去所期盼的、所追求的东西或有价值的东西时所引起的情 绪。由悲伤所带来的紧张释放便是哭泣。悲伤的哭泣使人感到失去力量、失去支持、失
去希望,从而处于无助和孤独之中 悲伤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有些学者认为,痛苦和悲伤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形 式。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能忍受一般的痛苦,强烈的痛苦忍耐不住时,就会痛哭失 声,从而得到部分释放或转化为悲伤。 悲伤的强度取决于失去事物的价值,失去的东西价值越大,引起的悲伤程度也越强 烈。一般把悲伤的程度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悲痛。失去亲人或失去重要资源 时就很容易产生悲痛。当人必须忍受这种分离或丢失时,悲痛就转化为忧愁或忧郁。深 重而突发的悲痛甚至可导致猝死,过度悲痛的持续存在十分有害。 (3)愤怒。愤怒是个体需要受到外界妨碍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挫折不一定引起人 的愤怒,但当人们认为其受挫的阻挠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恶意的,则最容易引起愤怒。 一般把愤怒的程度分为轻微的不满、生气、愠怒、大怒、暴怒等。 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常是愤怒的来源,受到侮辱或欺骗、被强迫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都能诱发愤怒。情绪本身也能成为发怒的原因,例如,持续的痛苦能转化为愤怒。 愤怒的原型意义在于激发人以最大的魄力和力量去打击和防止来犯者,也用于主动 出击。不过,在现代文明社会中,除了出于自我保护,愤怒所导致的攻击行为多数要受 到道德规范的指责或法律的制裁。因此,愤怒的功能已经改变,变成一种表达自身反抗 意向和态度的标志,而不必然与攻击行为联系在一起。 (4)恐惧。恐惧是个人企图摆脱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情绪。恐惧是最有 害的情绪,它对人的知觉、思维和行动均有显著的影响。引起恐惧的关键因素是人缺乏 处理可怕情境的力量。恐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个人在恐惧时,往往会引起周围人的 不安和恐惧。 从进化的角度看,恐惧可以作为警戒信号,有助于人躲避危险,还有助于群体的社 会结合以保证安全。但是,恐惧在全部基本情绪中具有最强的压抑作用,对认知活动也 有消极影响。严重的恐惧使感知范围变窄,思维刻板,行动呆板,而它所产生的心理震 动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复合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不同基本情绪的组合派生出来的,有惊奇、厌恶、羞耻、敌意、焦虑、 嫉妒等情绪。例如,由恐惧、痛苦、愤怒等组合起来可构成焦虑情绪:由厌恶、愤怒、 轻蔑等组合起来可构成敌意情绪: (二)心境、激情和应激
4 去希望,从而处于无助和孤独之中。 悲伤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有些学者认为,痛苦和悲伤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形 式。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能忍受一般的痛苦,强烈的痛苦忍耐不住时,就会痛哭失 声,从而得到部分释放或转化为悲伤。 悲伤的强度取决于失去事物的价值,失去的东西价值越大,引起的悲伤程度也越强 烈。一般把悲伤的程度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悲痛。失去亲人或失去重要资源 时就很容易产生悲痛。当人必须忍受这种分离或丢失时,悲痛就转化为忧愁或忧郁。深 重而突发的悲痛甚至可导致猝死,过度悲痛的持续存在十分有害。 (3)愤怒。愤怒是个体需要受到外界妨碍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挫折不一定引起人 的愤怒,但当人们认为其受挫的阻挠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恶意的,则最容易引起愤怒。 一般把愤怒的程度分为轻微的不满、生气、愠怒、大怒、暴怒等。 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常是愤怒的来源,受到侮辱或欺骗、被强迫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都能诱发愤怒。情绪本身也能成为发怒的原因,例如,持续的痛苦能转化为愤怒。 愤怒的原型意义在于激发人以最大的魄力和力量去打击和防止来犯者,也用于主动 出击。不过,在现代文明社会中,除了出于自我保护,愤怒所导致的攻击行为多数要受 到道德规范的指责或法律的制裁。因此,愤怒的功能已经改变,变成一种表达自身反抗 意向和态度的标志,而不必然与攻击行为联系在一起。 (4)恐惧。恐惧是个人企图摆脱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情绪。恐惧是最有 害的情绪,它对人的知觉、思维和行动均有显著的影响。引起恐惧的关键因素是人缺乏 处理可怕情境的力量。恐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个人在恐惧时,往往会引起周围人的 不安和恐惧。 从进化的角度看,恐惧可以作为警戒信号,有助于人躲避危险,还有助于群体的社 会结合以保证安全。但是,恐惧在全部基本情绪中具有最强的压抑作用,对认知活动也 有消极影响。严重的恐惧使感知范围变窄,思维刻板,行动呆板,而它所产生的心理震 动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复合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不同基本情绪的组合派生出来的,有惊奇、厌恶、羞耻、敌意、焦虑、 嫉妒等情绪。例如,由恐惧、痛苦、愤怒等组合起来可构成焦虑情绪;由厌恶、愤怒、 轻蔑等组合起来可构成敌意情绪。 (二)心境、激情和应激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又把情绪分为心境、 激情和应激。 心境 心境是一种较微弱、平静、持续而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 件的特定体验,它具有广延、弥散的特点,似乎成为一种内心世界的背景。每时每刻发 生的心理事件都受这情绪背景的影响,使之产生与这一心境相关的色调。所谓“忧者见 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就是对心境特点的写照。 心境往往由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情况所引起并滞留在心理状态中。如学业的顺境或 逆境、人际关系的和谐或紧张、身体是否健康、人体的生物规律是否失调等等,甚至天 气、环境,都可能成为某种心境的原因。对重大影响事件的回忆、无意间的浮想也会导 致相应心境的重现。人对引起心境的原因并不都能清楚地意识到,比如我们常听有的大 学生说:“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高兴,学习特有劲”“其实什么坏事也没有发生, 但心里总觉得怪怪的,不知为什么”,但心境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 心境对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并有助于充分调动 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相反,不良的心境则让人心烦意乱, 意志消沉,且容易被激怒,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同时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作用。 因此,对自己或他人心境的觉知,有助于对消极心境的克服。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激情常常是由意外事件或对立 意向的冲突所引起的。激情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性的。暴怒、惊恐、狂喜、悲痛、 绝望的激烈状态都是激情的例子。 青年大学生由于内心意志和自我控制力尚处在发展阶段,表现更为突出。他们常因 一球之差而大打出手,或因占座的书被弄脏而出口不逊,或因成功而狂喜而不能自制等 等。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合理解释放和升华、适当转移注意点等来缓解和调控激情的消极 影响,不要以激情为借口原谅自己的过失。但对于正性的激情,应该给与正当的鼓励和 支持,特别是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激昂情绪要珍惜引导,不能压制。这不仅有 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而且有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朝气蓬勃和创造力。 3、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状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临 的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相符,缺少有效方法参照时,个体就会进入应激状态以备应对。 5
5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又把情绪分为心境、 激情和应激。 心境 心境是一种较微弱、平静、持续而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 件的特定体验,它具有广延、弥散的特点,似乎成为一种内心世界的背景。每时每刻发 生的心理事件都受这情绪背景的影响,使之产生与这一心境相关的色调。所谓“忧者见 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就是对心境特点的写照。 心境往往由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情况所引起并滞留在心理状态中。如学业的顺境或 逆境、人际关系的和谐或紧张、身体是否健康、人体的生物规律是否失调等等,甚至天 气、环境,都可能成为某种心境的原因。对重大影响事件的回忆、无意间的浮想也会导 致相应心境的重现。人对引起心境的原因并不都能清楚地意识到,比如我们常听有的大 学生说:“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高兴,学习特有劲”“其实什么坏事也没有发生, 但心里总觉得怪怪的,不知为什么”,但心境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 心境对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并有助于充分调动 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相反,不良的心境则让人心烦意乱, 意志消沉,且容易被激怒,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同时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作用。 因此,对自己或他人心境的觉知,有助于对消极心境的克服。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激情常常是由意外事件或对立 意向的冲突所引起的。激情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性的。暴怒、惊恐、狂喜、悲痛、 绝望的激烈状态都是激情的例子。 青年大学生由于内心意志和自我控制力尚处在发展阶段,表现更为突出。他们常因 一球之差而大打出手,或因占座的书被弄脏而出口不逊,或因成功而狂喜而不能自制等 等。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合理解释放和升华、适当转移注意点等来缓解和调控激情的消极 影响,不要以激情为借口原谅自己的过失。但对于正性的激情,应该给与正当的鼓励和 支持,特别是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激昂情绪要珍惜引导,不能压制。这不仅有 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而且有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朝气蓬勃和创造力。 3、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状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临 的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相符,缺少有效方法参照时,个体就会进入应激状态以备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