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夹袄 夹缝 夹生饭 夹道欢迎 B.教诲 教书 教唆犯 教学相长 C.悄寂 悄然 静悄悄 悄声细语 D.披露露骨露头角藏头露尾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和研究对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进行 此举涉及几千万靠政府 支付工资的公共服务领域人员。 ②新年伊始,各地就频频传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的信息,各种与此有关的 措施也在推出。这 个良好的开端 实践服务政府的重要举措 ③有关专家指出: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式很好,经济中出现了许多亮点 A.变革 是/也是 运作 B.改革 是/也是 运行 C.变 不仅是/而且是 D.改革 不仅是/而且是 运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只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品质培养,并大力推进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考试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B.美国政府在对别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评头论足的同时,也应正视自己国内的人 权问题,不要裁缝师傅的尺子一一只量别人 C.正月十五元宵节,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的吆喝,砍价的砍价,呈 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D.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不我待,只有及时掌握,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对群众举报春节前夕发生在武功县的见死不救、哄抢外地客商柑橘的案件,公安人 员感到非常气愤。 B.“诉说”热线给处于激烈竞争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窗口,使他们能够尽情一吐 心 中的苦衷。 C.诚然,社会在对青少年正确对待“自我”的宣传教育上也负有重大责任,但家庭在 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 2008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夹.袄 夹.缝 夹.生饭 夹.道欢迎 B.教.诲 教.书 教.唆犯 教.学相长 C.悄.寂 悄.然 静悄.悄 悄.声细语 D.披露. 露.骨 露.头角 藏头露.尾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和研究对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进行______,此举涉及几千万靠政府 支付工资的公共服务领域人员。 ②新年伊始,各地就频频传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的信息,各种与此有关的 措施也在推出。这______一个良好的开端, ______实践服务政府的重要举措。 ③有关专家指出: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式很好,经济______中出现了许多亮点。 A.变革 是/也是 运作 B.改革 是/也是 运行 C.变革 不仅是/而且是 运行 D.改革 不仅是/而且是 运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只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品质培养,并大力推进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考试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 ....的作用。 B.美国政府在对别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评头论足的同时,也应正视自己国内的人 权问题,不要裁缝师傅的尺子 .......——只量别人 ....。 C.正月十五元宵节,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的吆喝,砍价的砍价,呈 现出一派生意盎然 ....的景象。 D.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不我待 ....,只有及时掌握,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对群众举报春节前夕发生在武功县的见死不救、哄抢外地客商柑橘的案件,公安人 员感到非常气愤。 B.“诉说”热线给处于激烈竞争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窗口,使他们能够尽情一吐 心 中的苦衷。 C.诚然,社会在对青少年正确对待“自我”的宣传教育上也负有重大责任,但家庭在 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D.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大腕云集,节目精彩纷呈,尤其是杨丽萍的舞蹈《梅· 竹》获得了一致好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如今,淡水供应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 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 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 20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 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今天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格什和乌玛 之间。相反,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 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 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三分之二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 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 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増加,世界可利用淡水资源 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至6亿,人均 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 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类的健康来说都是必不可 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50年里 四分之一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对立国 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 5.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撑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
D.2006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大腕云集,节目精彩纷呈,尤其是杨丽萍的舞蹈《梅· 兰·竹》 获得了一致好评。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如今,淡水供应已达到极限,五大洲 50 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 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 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 20 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 于 4500 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今天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格什和乌玛 之间。相反,1805 年至 1984 年,各国签署了 3600 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 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创造性。对过去 50 年间 1831 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 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三分之二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 署了 157 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 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资源 总量几乎与 4500 年前一样多。仅仅从 1950 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 25 亿增至 60 亿,人均 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 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 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类的健康来说都是必不可 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 50 年里, 四分之一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对立国 家在 37 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 式的军事行动。 5.第三段中说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撑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三分之二具有合作性质。 C.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D.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类的健康等 C.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D.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减少、人口数量增加导致全球淡水供求比例失 调引起的。 7.下列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解决世界性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已迫在眉睫,它关乎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和发展 B.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效途径。 C.“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表明历史的记录证明“一些人”的观点是正确的 D.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境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虽是一种规范,但也未必能完全防止 和 消除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发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延徽少英,燕帅刘 仁恭奇之,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同冯道祗候院,授幽州观察度支使。 后守光为帅,延徽来聘,太祖怒其不屈,留之。述律后谏曰:“彼秉节弗挠,贤者也 奈何困辱之?”太祖召与语,合上意,立命参军事。攻党项、室韦,服诸部落,延徽之筹居 多。乃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 居久之,慨然怀其乡里,赋诗见意,遂亡归唐。已而与他将王缄有隙,惧及难,乃省亲 幽州,匿故人王德明舍。德明问所适,延徽曰:“吾将复走契丹。”德明不以为然。延徽笑曰: 彼失我,如失左右手,其见我必喜。”既至,太祖问故。延徽曰:“忘亲非孝、弃君非忠。 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上大悦,赐名日“匣列”。“匣列”,辽言“复来” 也。即命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中外事悉令参决
( )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过去 50 年间 1831 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三分之二具有合作性质。 C.1805 年至 1984 年,各国签署了 3600 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D.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类的健康等。 C.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D.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减少、人口数量增加导致全球淡水供求比例失 调引起的。 7.下列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解决世界性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已迫在眉睫,它关乎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和发展。 B.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效途径。 C.“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表明历史的记录证明“一些人”的观点是正确的。 D.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境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虽是一种规范,但也未必能完全防止 和 消除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发生。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延徽少英,燕帅刘 仁恭奇之,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同冯道祗候院,授幽州观察度支使。 后守光为帅,延徽来聘,太祖怒其不屈,留之。述律后谏曰:“彼秉节弗挠,贤者也, 奈何困辱之?”太祖召与语,合上意,立命参军事。攻党项、室韦,服诸部落,延徽之筹居 多。乃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 少。 居久之,慨然怀其乡里,赋诗见意,遂亡归唐。已而与他将王缄有隙,惧及难,乃省亲 幽州,匿故人王德明舍。德明问所适,延徽曰:“吾将复走契丹。”德明不以为然。延徽笑曰: “彼失我,如失左右手,其见我必喜。”既至,太祖问故。延徽曰:“忘亲非孝、弃君非忠。 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上大悦,赐名曰 “匣列”。“匣列”,辽言“复来” 也。即命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中外事悉令参决
天赞四年,从征渤海,大湮譞乞降,既而复叛,与诸将破其城,以功拜左仆射。又与康 默记攻长岭府,拔之。师还,太祖崩,哀动左右。 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使晋还,改南京三司使。 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设张理具,称尽力吏。天禄五年六月, 河东使请行册礼,帝诏延徽定其制,延徽奉-一遵太宗山册帝礼,从之。 应历中,致仕。子德枢镇东平,诏许每岁东归省。九年卒,年七十八。上 闻震悼,赠尚书令,葬幽州之鲁郭,世为崇文令公。 (选自《辽史》卷七十四)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徽来聘 聘:访问、出使 B.赋诗见意 见:表达、表现 德明问所适 适:到 D.既至,太祖问故 故:旧交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请树城郭,分市里 今君乃亡赵走燕 B.教垦艺,以生养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与他将王缄有隙 微斯人,吾谁与归 D.仍为政事令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延徽从小就才干出众,被燕京统帅刘仁恭发现,召他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 军,与冯道同在祗候院,被任命为幽州观察度支使。 B.韩延徽请求辽太祖建立城郭,划分市井乡里,来归置归降的汉人。又采取了替汉人 选定配偶、教他们农耕技术等措施使民心安定 C.韩延徽久居辽朝,怀念家乡,逃回后唐。后再回契丹,仍被辽太祖重用,被任命为 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朝廷内外的事情都让他参与决断 D.天赞四年,韩延徽跟随辽太祖征讨渤海,攻破反复无常的渤海大王湮誤的城池,又 与康默记一起攻占了长岭府这座城池。因战功被拜为左仆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秉节弗挠,贤者也,奈何困辱之?(3分) (2)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4分)
天赞四年,从征渤海,大湮譔乞降,既而复叛,与诸将破其城,以功拜左仆射。又与康 默记攻长岭府,拔之。师还,太祖崩,哀动左右。 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使晋还,改南京三司使。 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设张理具,称尽力吏。天禄五年六月, 河东使请行册礼,帝诏延徽定其制,延徽奉一遵太宗山册帝礼,从之。 应历中,致仕。子德枢镇东平,诏许每岁东归省。九年卒,年七十八。上 闻震悼,赠尚书令,葬幽州之鲁郭,世为崇文令公。 (选自《辽史》卷七十四)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延徽来聘. 聘:访问、出使 B.赋诗见.意 见:表达、表现 C.德明问所适. 适:到……去 D.既至,太祖问故. 故.:旧交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请树城郭,分市里 今君乃.亡赵走燕 B.教垦艺,以.生养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与.他将王缄有隙 微斯人,吾谁与.归 D.仍为.政事令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延徽从小就才干出众,被燕京统帅刘仁恭发现,召他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 军,与冯道同在祗候院,被任命为幽州观察度支使。 B.韩延徽请求辽太祖建立城郭,划分市井乡里,来归置归降的汉人。又采取了替汉人 选定配偶、教他们农耕技术等措施使民心安定。 C.韩延徽久居辽朝,怀念家乡,逃回后唐。后再回契丹,仍被辽太祖重用,被任命为 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朝廷内外的事情都让他参与决断。 D.天赞四年,韩延徽跟随辽太祖征讨渤海,攻破反复无常的渤海大王湮譔的城池,又 与康默记一起攻占了长岭府这座城池。因战功被拜为左仆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彼秉节弗挠,贤者也,奈何困辱之?(3 分) ⑵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4 分) 2 , 4 , 6
(3)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设张理具,称尽力吏。(3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干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4分) 答 (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答 13.默写(5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4)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①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我爱上它的寂静,爱上那 大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云空。 ②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踯躅在途中时,总觉 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写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的 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恣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 跃进蓝蓝的天空,溶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 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音符。但 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问:活着究竟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 些茫然的情绪,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
。 ⑶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设张理具,称尽力吏。(3 分) 答: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4 分) 答: _________ _。 (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3.默写(5 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4)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5)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22 分) 墙 ①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我爱上它的寂静,爱上那一 大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云空。 ②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踯躅在途中时,总觉 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写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的 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恣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 跃进蓝蓝的天空,溶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 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音符。但 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问:活着究竟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 些茫然的情绪,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