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东郊中学语文第二学期第六次月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希望同学们认真审题,从容答卷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估计 沽酒 训诂 姑息养奸 呱呱坠地 B.嘹亮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寥若晨星 C.悭吝 歼灭 扦插 迁延时日 阡陌交通 D.负笈 即日 慰藉 汲取经验佶屈聱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贸然 蝇营狗苟 炙手可热 口惠而实不至 B.慄窃 未雨绸缪 故技重演 英雄所见略同 C.联袂 毋用置疑 人才倍出 达则兼济天下 D.斡旋 委屈求全 不容置喙 在地愿为连理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导游的劝说却 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査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 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高校中学术造假连篇累牍,教授剽窃层出不穷,那么年轻人将以何 为师,以何为榜样? D.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 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无论外界环境和参赛条件都极端恶劣,快乐男生们总能够面带微笑、充 满信心地完成所有的比赛项目。 B.昨天,央视国际网站新闻频道首页出现了主持人海霞亮相《新闻联播》 的报道,报道还配发了海霞的视频链接。 C.诗人踏上故土,听到年轻的姑娘们还在弹唱古老的“断念歌”,还在跳 着古典时期的舞蹈时,感到这些陈词滥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格格不入, D.2007年极为畅销的一本书《墨迹》的作者是风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 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轨迹写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生命从哪里来
陕西省三原县东郊中学语文第二学期第六次月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希望同学们认真审题,从容答卷。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估.计 沽.酒 训诂. 姑.息养奸 呱.呱坠地 B.嘹.亮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 寥.若晨星 C.悭.吝 歼.灭 扦.插 迁.延时日 阡.陌交通 D.负笈. 即.日 慰藉. 汲.取经验 佶.屈聱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贸然 蝇营狗苟 炙手可热 口惠而实不至 B.慓窃 未雨绸缪 故技重演 英雄所见略同 C.联袂 毋用置疑 人才倍出 达则兼济天下 D.斡旋 委屈求全 不容置喙 在地愿为连理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导游的劝说却 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查找文献,寻章摘句 ....,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 多时间和精力。 C.如果高校中学术造假连篇累牍 ....,教授剽窃层出不穷,那么年轻人将以何 为师,以何为榜样? D.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 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 ....的昆虫世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无论外界环境和参赛条件都极端恶劣,快乐男生们总能够面带微笑、充 满信心地完成所有的比赛项目。 B.昨天,央视国际网站新闻频道首页出现了主持人海霞亮相《新闻联播》 的报道,报道还配发了海霞的视频链接。 C.诗人踏上故土,听到年轻的姑娘们还在弹唱古老的“断念歌”,还在跳 着古典时期的舞蹈时,感到这些陈词滥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格格不入。 D.2007 年极为畅销的一本书《墨迹》的作者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 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轨迹写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生命从哪里来
生命起源于哪里?来自那深褐色的土地,蔚蓝色的大海,还是浩渺的宇宙? 起初,苏联有位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弥漫着一种生命孢子,这种生命孢子偶 然穿过厚厚的地球大气层,飞落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生根、繁衍,生命就这样来 到了地球。孢子裹着厚厚的外衣,能使它们历经漫长、寒冷、没有水份和营养的 星际旅途而丝毫未损。但是,过了不久,另一位科学家提出了疑问。因为孢子虽 然能够抵御饥寒,却无法抵抗宇宙中的各种射线。在各种射线的“杀伤″下,孢 子将无法在星际间完成生命之旅。 虽然“孢子说”站不住脚,但是有的科学家还是认为生命起源于外太空。他 们找到了一些证据。科学家位发现生命中有一种元素—钼,但是钼在地壳中 含量很低。那么,地球上的生命会不会起源于含钼较多的其他星体?同时,科学 家们在宇宙尘埃表面发现了碳分子。1969年,科学家在一块降落在澳大利亚的 陨石上发现了氨基酸分子。由此证明,在宇宙中的许多地方,由无机物到有机物 的化学演化早已完,这为由有机物到生命大分子结构的演化准备了充足的物质基 础。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完全有可能来自外太空。此外,太空中弥漫着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生存能力极强的菌种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都 能生存,它能在密布射线的宇宙空间中生存也毫不奇怪。科学家发现,宇宙中存 在着“星际消失”现象,也就是说,来自宇宙深处的星光在到达地球的途中,因 被星际物质吸收而减弱。这种星际物质是由星际间的气体、尘埃组成的,经实验 证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在星际中形成一种云状的物质,吸收和散射来自宇宙深处 的星光,使星光变暗。有科学家认为,正是由于微生物的存在,生命才得以从 种星球传播到另一个星球 不过也有科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坚信地球最初的混沌状态已促使生命 产生。美国有一个叫米勒的青年,他别岀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套奇特的装置。他 先把球形玻璃管抽成真空,再用130°℃的高温消毒18小时,然后将甲烷、氨、 氢气装入瓶中,并通入水蒸汽,使其不断循环,使它们的比例和原始大气基本相 同,同时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层雷鸣闪电的自然条件,连续进行火花放电,这样小 小的试管好比浓缩了的原始地球。经过八天八夜的实验,奇迹岀现了,米勒竟然 得到了几种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和其它有机物。这个实验 证明,地球上的闪电、太阳辐射及陨石下落提供的能量,可以使地球大气中的无 机物合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流进大海,海水使它们象受紫外线的伤害, 安全地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最终形成生命 米勒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创造了模拟实 验的方法,使生命起源的硏究开始为实验科学 5.尽管“孢子说”遭到质疑,但有的科学家还是认为生命起源于外太空 下列不是他们理由的一项是() A.科学家在宇宙尘埃表面和陨石上发现了碳分子和氨基酸分子等有机星际
生命起源于哪里?来自那深褐色的土地,蔚蓝色的大海,还是浩渺的宇宙? 起初,苏联有位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弥漫着一种生命孢子,这种生命孢子偶 然穿过厚厚的地球大气层,飞落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生根、繁衍,生命就这样来 到了地球。孢子裹着厚厚的外衣,能使它们历经漫长、寒冷、没有水份和营养的 星际旅途而丝毫未损。但是,过了不久,另一位科学家提出了疑问。因为孢子虽 然能够抵御饥寒,却无法抵抗宇宙中的各种射线。在各种射线的“杀伤”下,孢 子将无法在星际间完成生命之旅。 虽然“孢子说”站不住脚,但是有的科学家还是认为生命起源于外太空。他 们找到了一些证据。科学家位发现生命中有一种元素——钼,但是钼在地壳中 含量很低。那么,地球上的生命会不会起源于含钼较多的其他星体?同时,科学 家们在宇宙尘埃表面发现了碳分子。1969 年,科学家在一块降落在澳大利亚的 陨石上发现了氨基酸分子。由此证明,在宇宙中的许多地方,由无机物到有机物 的化学演化早已完,这为由有机物到生命大分子结构的演化准备了充足的物质基 础。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完全有可能来自外太空。此外,太空中弥漫着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生存能力极强的菌种,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都 能生存,它能在密布射线的宇宙空间中生存也毫不奇怪。科学家发现,宇宙中存 在着“星际消失”现象,也就是说,来自宇宙深处的星光在到达地球的途中,因 被星际物质吸收而减弱。这种星际物质是由星际间的气体、尘埃组成的,经实验 证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在星际中形成一种云状的物质,吸收和散射来自宇宙深处 的星光,使星光变暗。有科学家认为,正是由于微生物的存在,生命才得以从一 种星球传播到另一个星球。 不过也有科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坚信地球最初的混沌状态已促使生命 产生。美国有一个叫米勒的青年,他别出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套奇特的装置。他 先把球形玻璃管抽成真空,再用 130℃的高温消毒 18 小时,然后将甲烷、氨、 氢气装入瓶中,并通入水蒸汽,使其不断循环,使它们的比例和原始大气基本相 同,同时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层雷鸣闪电的自然条件,连续进行火花放电,这样小 小的试管好比浓缩了的原始地球。经过八天八夜的实验,奇迹出现了,米勒竟然 得到了几种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和其它有机物。这个实验 证明,地球上的闪电、太阳辐射及陨石下落提供的能量,可以使地球大气中的无 机物合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流进大海,海水使它们象受紫外线的伤害, 安全地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最终形成生命。 米勒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创造了模拟实 验的方法,使生命起源的研究开始为实验科学。 5.尽管“孢子说”遭到质疑,但有的科学家还是认为生命起源于外太空, 下列不是他们理由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在宇宙尘埃表面和陨石上发现了碳分子和氨基酸分子等有机星际
分子。 B.钼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但它在地球的地壳中含量很低。 C.科学家认为,太空中的这些微生物起着将生命从一个星球传播到另一个 星球的作用。 D.微生物繁殖能力、生存力极强,它们与气体、尘埃共同组成星际物质, 造成宇宙中“星际消光”现象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科学家认为生命孢子由于没有水分和无法抵挡宇宙中的各种射线,所 以无法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到达地球。 B.宇宙的许多地方早已完成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化学演化,并开始了由有 机物向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演化 C.米勒设计制造了一套奇特的装置来人工模拟自然,标志着用科学实验探 索生命起源的开始。 D.“星际消光”是指宇宙中星际物质的光芒被弥漫在太空中的大气、尘埃 等吸收和散射而变暗的现象。 7.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勒的实验证明,地球上最初的特定自然环境能够促使大气中的无机物 合成有机物。 B.宇宙中许多星际已经完成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化学演化,因此,外星球 完全可以产生生命体。 C.对生命的起源,尽管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说,但一直以来难有定论 D.米勒的实验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证明了生物起源可能是 种化学进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 土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 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间关①转徙,教授汾、晋 间。中书粘合珪(人名)开府于相(地名),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干亩 辞不受。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有果得黄金百斤 其不苟取如此。 岁己未,世祖南伐至相,召见问计,瑛从容对曰:“汉、唐以还,人君所恃 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今宋 皆蔑之,殆将亡矣,兴之在圣主。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 定矣。”帝悦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 彼。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 中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奏为提举学校官
分子。 B.钼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但它在地球的地壳中含量很低。 C.科学家认为,太空中的这些微生物起着将生命从一个星球传播到另一个 星球的作用。 D.微生物繁殖能力、生存力极强,它们与气体、尘埃共同组成星际物质, 造成宇宙中“星际消光”现象。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科学家认为生命孢子由于没有水分和无法抵挡宇宙中的各种射线,所 以无法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到达地球。 B.宇宙的许多地方早已完成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化学演化,并开始了由有 机物向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演化。 C.米勒设计制造了一套奇特的装置来人工模拟自然,标志着用科学实验探 索生命起源的开始。 D.“星际消光”是指宇宙中星际物质的光芒被弥漫在太空中的大气、尘埃 等吸收和散射而变暗的现象。 7.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米勒的实验证明,地球上最初的特定自然环境能够促使大气中的无机物 合成有机物。 B.宇宙中许多星际已经完成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化学演化,因此,外星球 完全可以产生生命体。 C.对生命的起源,尽管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说,但一直以来难有定论。 D.米勒的实验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证明了生物起源可能是一 种化学进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 ,气貌魁伟。金将亡, 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 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间关①转徙,教授汾、晋 间。中书粘合珪(人名)开府于相(地名),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千亩, 辞不受。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有果得黄金百斤。 其不苟取如此。 岁己未,世祖南伐至相,召见问计,瑛从容对曰:“汉、唐以还,人君所恃 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今宋 皆蔑之,殆将亡矣,兴之在圣主。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 定矣。”帝悦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 彼。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 中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奏为提举学校官
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横流奔放,天理 不绝如线。今天子神圣,俊乂②辐辏,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 维其时矣。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教 百干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则日:“后世去 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未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苟因习 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 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 选自《元史列传八十六隐逸》 [注]①间关:辗转。②俊乂:才能出众的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士犹以文辞规进取规:计划、打算 B.读辄不忘,而究其指数究:推究、探究 C.瑛赴其聘,遂家焉家:安家 D.瑛复劝帝数事数:屡次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杜瑛“对财物不苟取”和辞不就职的根本原因的 组是() 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 A.吾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 与良田千亩,辞不受 今宋皆蔑之,殆将亡矣 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 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 后来居者果得黄金百斤 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瑛生活的年代虽然读书的条件不好,但他仍能勤奋读书,深入思考, 对古今成败之事了解的非常清楚。 B.杜瑛不仅对天下局势以及立国的根本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就是在军事 方面也体现了独到的见解 C、杜瑛虽然没有出来做官,但也为执政者指出了当时天下存在弊病的根本 原因,那就是先王之道原本就不明,必须“兴明修复”。 D.杜瑛认为要想解决现实中的诸多祸患,必须追根溯源,明确法令,端正 民风,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横流奔放,天理 不绝如线。今天子神圣,俊乂②辐辏,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 维其时矣。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教 百千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则曰:“后世去 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末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苟因习 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 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 ——选自《元史列传八十六隐逸》 [注] ①间关:辗转。②俊乂:才能出众的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犹以文辞规.进取 规:计划、打算 B.读辄不忘,而究.其指数 究:推究、探究 C.瑛赴其聘,遂家.焉 家:安家 D.瑛复劝帝数.事 数:屡次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杜瑛“对财物不苟取”和辞不就职的根本原因的 一组是( )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瑛生活的年代虽然读书的条件不好,但他仍能勤奋读书,深入思考, 对古今成败之事了解的非常清楚。 B.杜瑛不仅对天下局势以及立国的根本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就是在军事 方面也体现了独到的见解。 C、杜瑛虽然没有出来做官,但也为执政者指出了当时天下存在弊病的根本 原因,那就是先王之道原本就不明,必须“兴明修复”。 D.杜瑛认为要想解决现实中的诸多祸患,必须追根溯源,明确法令,端正 民风,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A. 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 吾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 B. 与良田千亩,辞不受 今宋皆蔑之,殆将亡矣 C. 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 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 D. 后来居者果得黄金百斤 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
第工卷(120分) 四、(24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5分) (2)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5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 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莦嫁东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虽贵要权倾-时 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 不得志”。 ①这是一首咏物词,你认为作者咏的何物?这首词通过咏此物,抒发了作者何 种思想情感?(4分) 答: ②这首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试作赏析。(4分) 答 15、填空。(任选一组)(6分) 第一组: (1)面对命运的坎坷,不同性格的古代文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如代 诗人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过着“ 倚 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的闲适生活;而苏轼则借《赤壁 赋》中“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的美句来表达自己豁达的情怀。 (2)清朝初期,在中国大江南北各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戏曲家,一位是南方的洪 昇,一位是北方的 ,即《桃花扇》的作者。 第二组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亲;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第Ⅱ卷(120 分) 四、(24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5 分) (2)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5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 8 分)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 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东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虽贵要权倾一时, 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 不得志”。 ① 这是一首咏物词,你认为作者咏的何物?这首词通过咏此物,抒发了作者何 种思想情感?(4 分) 答: ②这首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试作赏析。(4 分) 答: 15、填空。(任选一组)(6 分) 第一组: (1)面对命运的坎坷,不同性格的古代文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如 代 诗人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过着“ , 。倚 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的闲适生活;而苏轼则借《赤壁 赋》中“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的美句来表达自己豁达的情怀。 (2)清朝初期,在中国大江南北各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戏曲家,一位是南方的洪 昇,一位是北方的 ,即《桃花扇》的作者。 第二组: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亲;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2 , 4 , 6 2 ,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