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1)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杞子(qi)煤屑_(xiao)自诩(xu)糟粕(bb) B.不道(xio)脉脉(m)编钽(j)肤浅(fu) C.创伤( chuang)亲戚(qi)屋头(can)卓越(zhu6) D.贾人(jia)撞击( zhuang)脑髓(su)菲薄(f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蓊郁犀甲冷灸啃噬 膏腴吝啬嫉恨端倪 C.沟壑寂莫虫蠹燧木D.昳丽屠戳描摹累赘 3.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言简意赅(扼要)浅尝辄止(就) 轻而易举(容易)惜墨如金(爱借) B.毛骨悚然(害怕)索然无味(枯燥无味的样子) 敝帚自珍(破笤帚)冠冕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C.摧山坼地(裂开)广有羽翼(帮凶) 桀骜不驯(凶暴)偏安一隅(角落) D.殒身不恤(顾虑)民不聊生(依赖) 卓有成效(卓越、突出)礼尚往来(高尚) 4.对下面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1)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00 分。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杞子 (qǐ) 煤屑 (xiāo) 自诩 (xǔ) 糟粕 (bò) B. 不肖 (xiào) 脉脉 (mò) 编辑 (jì) 肤浅 (fú) C. 创伤 (chuāng) 亲戚 (qī) 孱头 (càn) 卓越 (zhuó) D. 贾人 (jiǎ) 撞击 (zhuàng) 脑髓 (suí) 菲薄 (fě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蓊郁 犀甲 冷灸 啃噬 B.膏腴 吝啬 嫉恨 端倪 C.沟壑 寂莫 虫蠹 燧木 D.昳丽 屠戳 描摹 累赘 3.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言简意赅 (扼要) 浅尝辄止 (就) 轻而易举 (容易) 惜墨如金 (爱惜) B.毛骨悚然 (害怕) 索然无味 (枯燥无味的样子) 敝帚自珍 (破笤帚) 冠冕堂皇 (很有气派的样子) C.摧山坼地 (裂开) 广有羽翼 (帮凶) 桀骜不驯 (凶暴) 偏安一隅 (角落) D.殒身不恤 (顾虑) 民不聊生 (依赖) 卓有成效 (卓越、突出) 礼尚往来 (高尚) 4.对下面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 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A.这是个单句,“他”是主语,“是”是谓语,两个“事业”是宾语 B.这是个单句,“使命”是主语,“是”是谓语,“是”以后全是宾语。 C.这是复句,是并列复句 D.这是二重复句,第一层画在“就是”之前,前后是条件关系,第二层画在第二个“参 加”前,前后是并列关系 5.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短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那时侯,中国正处在 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正在进行抵抗 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2)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 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 A.(1)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2)砥砺品格磨炼意志 B.(1)民不聊生山河破碎 (2)磨炼意志砥砺品格 C.(1)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2)磨炼意志砥砺品格 D.(1)民不聊生山河破碎 2)砥砺品格磨炼意志 6.对下边句子修辞的使用分析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也许还要高远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 了好处一一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 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A.这是个单句,“他”是主语,“是”是谓语,两个“事业”是宾语。 B.这是个单句,“使命”是主语,“是”是谓语,“是”以后全是宾语。 C.这是复句,是并列复句。 D.这是二重复句,第一层画在“就是”之前,前后是条件关系,第二层画在第二个“参 加”前,前后是并列关系。 5. 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短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那时侯,中国正处在 , 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正在进行抵抗 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2)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 , , 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 A.(1)山河破碎 民不聊生 (2)砥砺品格 磨炼意志 B.(1)民不聊生 山河破碎 (2)磨炼意志 砥砺品格 C.(1)山河破碎 民不聊生 (2)磨炼意志 砥砺品格 D.(1)民不聊生 山河破碎 (2)砥砺品格 磨炼意志 6. 对下边句子修辞的使用分析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也许还要高远。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 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A.夸张、引用 比喻 通感 反复 反语 B.夸张、引用 通感 比喻 对偶 讽刺 引用、夸张 比喻 通感 对偶 讽刺 D.引用、夸张 通感 比喻 反复 反语 7.下边文学常识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左传》、《战国策》是编年体史书,《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B.《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触龙说赵太后》、《勾践灭吴》都选自《战 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语》。 C.舒祺、太宰龉、齐王、佚狐分别是《触龙说赵太后》、《勾践灭吴》、《邹忌 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 D.《杜鹃枝上杜鹃啼》、《拿来主义》、《荷塘月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 文体分别是:杂文、小品文、散文、演说辞 8.下边句子完全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 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民族衰亡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4)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A.夸张、引用 比喻 通感 反复 反语 B.夸张、引用 通感 比喻 对偶 讽刺 C.引用、夸张 比喻 通感 对偶 讽刺 D.引用、夸张 通感 比喻 反复 反语 7.下边文学常识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左传》、《战国策》是编年体史书,《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B.《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触龙说赵太后》、《勾践灭吴》都选自《战 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语》。 C.舒祺、太宰嚭、齐王、佚狐分别是《触龙说赵太后》、《勾践灭吴》、《邹忌 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 D.《杜鹃枝上杜鹃啼》、《拿来主义》、《荷塘月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 文体分别是:杂文、小品文、散文、演说辞。 8. 下边句子完全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 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民族衰亡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9.下面各组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南至于句无丈夫二十不取 B.三年释其政无不甫也 C.孰视之 盛气而揖之 D.共其乏困 秦伯说 10.下列各句加线多义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共其乏困 失其所与,不知 以待其乏也 C.纳之太宰蕾 D.日食饮得无衰乎 纳宦其子 而臣衰 、文言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5题。(10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求:祈求 B.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D.时时而间进 间:断断续续
9.下面各组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南至于句无 丈夫二十不取 B.三年释其政 无不 甫也 C.孰视之 盛气而揖之 D.共其乏困 秦伯说 10.下列各句加线多义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 共其乏困 失其所与,不知 以待其乏也 C.纳之太宰嚭 D. 日食饮得无衰乎 纳宦其子 而臣衰 二、文言文阅读(共 20 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两段文字,完成 11~15 题。(10 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求:祈求 B.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当面 D.时时而间进 间:断断续续
12.下列句中加线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D.其与能几何 1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B.王曰:“善。”乃下令 以乱易整,不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王之蔽甚矣 D.虽欲言,无可进者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一一大王的妃嫔和左右近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能够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而传 入寡人耳朵的,得下等奖赏。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满一年后,即使想要说,也不能再进来说话了 1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见齐威王,并未单刀直入地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讲 出了“王之蔽甚矣”。 B.“王之蔽甚矣”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一针见血,使齐威王猛醒。 C.齐威王接受邹忌劝告后,发布命令,悬赏求谏,对不同进谏者分别不同情 况,给予奖赏,突出说明了齐威王是个有远见、虚心纳谏的明君,而邹忌更是个善于讽 谏的谋臣。 D.“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
12.下列句中加线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 D.其与能几何 1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B.王曰:“善。”乃下令 以乱易整,不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王之蔽甚矣 D.虽欲言,无可进者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大王的妃嫔和左右近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而传 入寡人耳朵的,得下等奖赏。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满一年后,即使想要说,也不能再进来说话了。 1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见齐威王,并未单刀直入地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讲 出了“王之蔽甚矣”。 B.“王之蔽甚矣”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一针见血,使齐威王猛醒。 C.齐威王接受邹忌劝告后,发布命令,悬赏求谏,对不同进谏者分别不同情 况,给予奖赏,突出说明了齐威王是个有远见、虚心纳谏的明君,而邹忌更是个善于讽 谏的谋臣。 D.“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