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恒口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20072008)制卷人:李先彬 第Ⅰ卷(36分) 、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攫取(ju白)瘐毙(y)褴褛(頃)娇媚(mei) B纸锭(din)衣褶(zh)债券(quin)打烊(yong) C尴尬(gan)寒伧( chuang)惬意(qe)板滞(zhi) D簇新(zu)诱哄(hong)咂摸(za)肩胛(ji)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脍炙人口蘗根祸胎融会贯通犹豫不决 B旁征博引碎琼乱玉迫不急待兴高采烈 C.倾刻之间奸狡诡谲脉搏微弱冠冕堂皇 D.浮想联翩浅斟细酌万籁俱静逆情背理 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你看他写作时简直是笔走蛇龙,一蹴而就 B.杨丽娟疯狂追星一事,闹得如此沸反盈天,当令整个社会反省! C.《漫漫天堂路》的作者牧思苦心孤诣十六年,构思这部小说,使其创作不为世俗所左右, 而以文学为依归 D.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 的中学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今年恰逢中国话剧百年华诞,青年湖公园将开展话剧“五个一”,一期工程4月竣工 C.作为现代人,财富更深层的意义,并不是指你赚钱的多寡,而是指你生活品质的优劣 D.如今,他已经回国,就职于北大医学部体育教授,继续从事他喜爱的乒乓球事业。 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5-8题 《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的时代 老愚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是给闲人 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子厉害的主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 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很多人买名 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如饥似渴地去读,而要等待“传教士”的出现。比如, 于丹之于《论语》,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 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
1 陕西恒口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2007-2008) 制卷人: 李先彬 第Ⅰ卷(36 分). 一、基础知识(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攫.取(jué) 瘐.毙(yǔ) 褴褛.(lǚ) 娇媚.(mèi) B.纸锭.(diàn) 衣褶.(zhě) 债券.(quàn) 打烊.(yànɡ) C.尴.尬(ɡān) 寒伧.(chuànɡ)惬.意(qiè) 板滞(zhì) D.簇.新(zú) 诱哄.(hònɡ) 咂.摸(zā) 肩胛.(jiǎ)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脍炙人口 蘖根祸胎 融会贯通 犹豫不决 B.旁征博引 碎琼乱玉 迫不急待 兴高采烈 C.倾刻之间 奸狡诡谲 脉搏微弱 冠冕堂皇 D.浮想联翩 浅斟细酌 万籁俱静 逆情背理 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你看他写作时简直是笔走蛇龙 ....,一蹴而就。 B.杨丽娟疯狂追星一事,闹得如此沸反盈天 ....,当令整个社会反省! C.《漫漫天堂路》的作者牧思苦心孤诣 ....十六年,构思这部小说,使其创作不为世俗所左右, 而以文学为依归。 D.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 .... 的中学生。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今年恰逢中国话剧百年华诞,青年湖公园将开展话剧“五个一”,一期工程 4 月竣工。 C.作为现代人,财富更深层的意义,并不是指你赚钱的多寡,而是指你生活品质的优劣。 D.如今,他已经回国,就职于北大医学部体育教授,继续从事他喜爱的乒乓球事业。 二.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 5—8 题 《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的时代 老愚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是给闲人 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子厉害的主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 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很多人买名 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如饥似渴地去读,而要等待“传教士”的出现。比如, 于丹之于《论语》,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 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
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开 辟”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为“文化 奶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奶妈”式—一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 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找到这么几条:一是几十年文化断层的滞 后效应。急风暴雨式的中国革命,阻断了文化的传承,文化这根柔性的鞭子最终要抽在忽 视敌视他的人头上。缺少文化的人群,总要寻求自己的文化之根。文化代言人应运而生。 是功利主义潮流汹涌,英语和金钱主宰社会的全面运行。中国的文字没有受到应有重视, 文化自然无立锥之地。在中国人的民族特性逐步含糊之后,本能的文化需求不间断地反弹 造成脉冲式的局部文化热。三是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 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四是缺乏耐心,渴 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 没有时间体味先哲的精神情感,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便 面大行其道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 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 当然不是坏事 如果往深里思考,忧虑也不少。 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心得,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 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引向理解的歧途。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 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心理,将使名著远离人们,买椟还珠 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在我 看来,“文化奶妈”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 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 俗的风气。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释吸引大众耳目。三是庸俗 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想弄明白 中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 5.下面关于“文化奶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奶妈”是指那些讲解中国文化的人,即文化“传教士”。 B.“文化奶妈”传承文化的方式往往是他们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 文化学童。 C.作者认为要赞美“文化奶妈”的功劳,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 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
2 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开 辟”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一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为“文化 奶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奶妈”式——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 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找到这么几条:一是几十年文化断层的滞 后效应。急风暴雨式的中国革命,阻断了文化的传承,文化这根柔性的鞭子最终要抽在忽 视敌视他的人头上。缺少文化的人群,总要寻求自己的文化之根。文化代言人应运而生。 二是功利主义潮流汹涌,英语和金钱主宰社会的全面运行。中国的文字没有受到应有重视, 文化自然无立锥之地。在中国人的民族特性逐步含糊之后,本能的文化需求不间断地反弹, 造成脉冲式的局部文化热。三是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 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四是缺乏耐心,渴 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 没有时间体味先哲的精神情感,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便 面大行其道。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 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 当然不是坏事。 如果往深里思考,忧虑也不少。 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心得,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 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引向理解的歧途。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 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心理,将使名著远离人们,买椟还珠。 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在我 看来,“文化奶妈”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 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 俗的风气。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释吸引大众耳目。三是庸俗 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想弄明白 中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 5.下面关于“文化奶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奶妈”是指那些讲解中国文化的人,即文化“传教士”。 B.“文化奶妈”传承文化的方式往往是他们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 文化学童。 C.作者认为要赞美“文化奶妈”的功劳,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 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
D作者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们,一定要认真去啃文化方便面,因为其中有“文化奶 妈”大量的个人化的探究和心得。 6.下面不是“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A.几十年文化断层的滞后效应,以及大众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 B是《百家讲坛》产业化运作的结果,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结合的产物 C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人们没有耐心去阅读,渴望速成 D普通人读不明白传统文化的字意了,需要“文化奶妈”将其通俗化,直接让大众接受 7.下面的表达与原文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文化”与“传教士”是一个双向选择,二者的结合,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B.“文化奶妈”的出现,复活了一本书或一个领域,激起了读者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 C.作者认为现代人虽然没有时间读体味先哲的精神情感,但要知道其中的结论和能让我 们受用的东西,因此作者提倡我们阅读“文化奶妈”的二手经典。 D.“文化奶妈”的商业化操作后遗症十分明显:形成恶俗化的风气、对原著的过度解释 和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多数人买名著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而不想认真去阅读,而更多的只是去吃文化方 便面,作者为此感到悲哀 B.“文化奶妈”可以促进读者与经典之间的沟通,但也可能阻断读者与经典之间的联系, 形成一种依赖的阅读心理,使人们远离经典 C.从全文看,作者对“文化奶妈”这一人文学科的传承方式主要持肯定态度。 D这篇文章通过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当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并对此作了自己的思考和评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催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 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④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 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 何之百姓。”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固 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 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尤之者,则应日:“吾但使国家无 逋赋,吾职尽矣:丕能复念尔民也。”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3 D.作者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们,一定要认真去啃文化方便面,因为其中有“文化奶 妈”大量的个人化的探究和心得。 6.下面不是“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几十年文化断层的滞后效应,以及大众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 降。 B.是《百家讲坛》产业化运作的结果,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结合的产物。 C.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人们没有耐心去阅读,渴望速成。 D.普通人读不明白传统文化的字意了,需要“文化奶妈”将其通俗化,直接让大众接受。 7.下面的表达与原文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文化”与“传教士”是一个双向选择,二者的结合,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B.“文化奶妈”的出现,复活了一本书或一个领域,激起了读者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 C.作者认为现代人虽然没有时间读体味先哲的精神情感,但要知道其中的结论和能让我 们受用的东西,因此作者提倡我们阅读“文化奶妈”的二手经典。 D.“文化奶妈”的商业化操作后遗症十分明显:形成恶俗化的风气、对原著的过度解释 和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多数人买名著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而不想认真去阅读,而更多的只是去吃文化方 便面,作者为此感到悲哀。 B.“文化奶妈”可以促进读者与经典之间的沟通,但也可能阻断读者与经典之间的联系, 形成一种依赖的阅读心理,使人们远离经典。 C.从全文看,作者对“文化奶妈”这一人文学科的传承方式主要持肯定态度。 D.这篇文章通过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当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并对此作了自己的思考和评 判。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催 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 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④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 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 何之百姓。”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固、 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 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尤之者,则应日:“吾但使国家无 逋赋,吾职尽矣:丕能复念尓民也。”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 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 焉,而脚昰丽⑤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 直,哪管人死!”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 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 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居今之世,无论 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⑥,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 (选自《雪涛 阁集》卷十四) 【注】①催科:催办缴纳赋税。②抚字:安抚体恤。③阳城:人名,唐代清官。④枵(κiao 腹:空腹。⑤足丽(xi):踩,踏。⑥蠲(juan):减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济:补益 B.如是而后赋可完 C.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请。 D.比岁蠲,比岁免 比岁: 连年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4槌楚不完,而图图、而桎梏 B.阳城以拙蒙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 D.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 黜罚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是 ①为令之难,难于催科②竭泽而渔,明年无鱼 ③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④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 ⑤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⑥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驼医”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危害,表 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 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4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 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 焉,而脚⻊丽⑤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 直,哪管人死!”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 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 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居今之世,无论 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⑥,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 (选自《雪涛 阁集》卷十四) 【注】①催科:催办缴纳赋税。②抚字:安抚体恤。③阳城:人名,唐代清官。④枵(xiāo) 腹:空腹。⑤⻊丽(xǐ):踩,踏。⑥蠲(juān):减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济:补益。 B.如是而后赋可完 完:结 束。 C.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请。 D.比岁蠲,比岁免 比岁: 连年。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 B. 阳城以.拙蒙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 D. 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 黜罚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 张仪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是 ①为令之难,难于催科 ②竭泽而渔,明年无鱼 ③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 ④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 ⑤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⑥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驼医”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危害,表 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 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C.负责催科的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缴赋税,是 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于死地, 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第Ⅱ卷(共114分) 、理解与表达(23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3分) 译文: (2)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3分) 3)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4分) 译文 14.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①东皋(g6o):诗人隐居的地方。②徙倚:徘徊义。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 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1)请简析这首诗是怎样扣住“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4分) (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对山野秋色的描写中表露了怎样一种心情。(4分) 15.名句名篇默写(5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3)外无其功強近之 形影相吊。 (4)想当年 (5)伏惟 凡在故老 五现代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5 C.负责催科的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缴赋税,是 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于死地, 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理解与表达(23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3 分) 译文: (2)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3 分) 译文: (3)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4 分) 译文: 14.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 分) 野 望 (唐)王 绩 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释: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②徙倚:徘徊义。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 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1) 请简析这首诗是怎样扣住“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4 分) (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对山野秋色的描写中表露了怎样一种心情。(4 分) 15.名句名篇默写(5 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江 畔 何 人 初 见 月 , 江 月 何 年 初 照 人 。 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 (3)外无其功強近之 亲, , ,形影相吊。 (4)想当年, , 。 (5)伏惟 ,凡在故老, 。 五.现代文阅读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