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 语文 命题人:张鹏辉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簇拥蹙额箭镞猝不及防一蹴而就 B.氤氲殷红姻缘绿树成阴万马齐喑 C.闪烁朔风硕大数见不鲜横槊赋诗 D.渎职疑窦案牍穷兵黩武买椟还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 枕黄粱 心劳日绌 事实胜于雄辩 B.骄健稗官野史厝火积薪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C.寂寥惹是生非缘木求鱼吃一堑长一智 D.慰藉名列前矛直截了当既来之则安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其子女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产生剧烈变动,由于亲情的 长期缺失,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 ②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中要 恐怖主义产生的动机和根源,以更好地对其进行综合 整治。 ③科学是美丽的,但在琳达·威廉斯的眼里,科学诗美丽,因为它在科学美中注 入了浪漫情怀 A.凸显探究更加B.突显探究更加C.突显探求越发D.凸显探求越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做事总是贪图省力,不按要求去做,结果背道而驰,重新返工,反而费力。 B.这是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了,可是,他仍然犹豫不决地首鼠两端,真急死人 C.1983年以前,我独独没有到过西北,几次可能去访问的机会飞到眼前,却都失之交 臂了 D.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如果对社会生活熟视无睹,他就不能创作出优 秀作品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去年一年,日本广岛县为了笼络中央内阁官员,竟举办了474次所谓的非正式联谊 B.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 不能太红 C.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一—《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满口答应了。 D.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读《孟子》,发现书中有不少忤触皇权的话,大为恼怒,对 人说:“这个老头子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
- 1 -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 语 文 命题人:张鹏辉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簇.拥 蹙.额 箭镞. 猝.不及防 一蹴.而就 B.氤.氲 殷.红 姻.缘 绿树成阴. 万马齐喑. C.闪烁. 朔.风 硕.大 数.见不鲜 横槊.赋诗 D.渎.职 疑窦. 案牍. 穷兵黩.武 买椟.还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松弛 一枕黄粱 心劳日绌 事实胜于雄辩 B.骄健 稗官野史 厝火积薪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C.寂寥 惹是生非 缘木求鱼 吃一堑长一智 D.慰藉 名列前矛 直截了当 既来之则安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其子女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产生剧烈变动,由于亲情的 长期缺失,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 。 ②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中要 恐怖主义产生的动机和根源,以更好地对其进行综合 整治。 ③ 科学是美丽的,但在琳达•威廉斯的眼里,科学诗 美丽,因为它在科学美中注 入了浪漫情怀。 A.凸显 探究 更加 B.突显 探究 更加 C.突显 探求 越发 D.凸显 探求 越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做事总是贪图省力,不按要求去做,结果背道而驰 ....,重新返工,反而费力。 B.这是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了,可是,他仍然犹豫不决地首鼠两端 ....,真急死人。 C.1983 年以前,我独独没有到过西北,几次可能去访问的机会飞到眼前,却都失之交 ... 臂.了。 D.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如果对社会生活熟视无睹 ....,他就不能创作出优 秀作品。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去年一年,日本广岛县为了笼络中央内阁官员,竟举办了 474 次所谓的非正式联谊 会。 B.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 不能太红。 C.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满口答应了。 D.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读《孟子》,发现书中有不少忤触皇权的话,大为恼怒,对 人说:“这个老头子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对宇宙、对自然获得了新的认识。 B.他非常酷爱电脑,除了成天关在房里玩电脑外,对其他东西好像都只有三分钟热情。 C.历代文人墨客认为,在“细雨、微雪、夕阳、晚霞”等特定的天时良辰下,才能欣 赏到梅花的最佳状态和最佳趣味。 D.一切出版物都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所在。但在全球化文明语境 紧锣密鼓的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末有的挑战 这一问题的产生其实质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 诉求。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 是最后防卫的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 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 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 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 与交流,这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基本的立场。有了这样的态度与理念 一个民族才可能不会丧失处变不惊、戛戛独造的元气 汉语作家一直怀有这样的忧思: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 化念兹于心的恐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 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汉语来引领。汉语的 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导致它乃是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 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 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的汉语教育特征,还表现为汉语文本不断的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 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 在一定意义上虛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诠释文体 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普及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偈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 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当人们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
- 2 -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对宇宙、对自然获得了新的认识。 B.他非常酷爱电脑,除了成天关在房里玩电脑外,对其他东西好像都只有三分钟热情。 C.历代文人墨客认为,在“细雨、微雪、夕阳、晚霞”等特定的天时良辰下,才能欣 赏到梅花的最佳状态和最佳趣味。 D.一切出版物都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 意识。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7—10 题。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所在。但在全球化文明语境 紧锣密鼓的 21 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末有的挑战。 这一问题的产生,其实质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 诉求。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 是最后防卫的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 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 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 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 与交流,这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基本的立场。有了这样的态度与理念, 一个民族才可能不会丧失处变不惊、戛戛独造的元气。 汉语作家一直怀有这样的忧思:20 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 化念兹于心的恐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 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汉语来引领。汉语的 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导致它乃是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 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 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的汉语教育特征,还表现为汉语文本不断的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 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 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诠释文体 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普及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偈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 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当人们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
要的阅读方式之后,读者就会由于读图轻松放弃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图像 天生是为儿童和懒汉准备。事实上文字的阅读与图像的阅读根本就是两码事,文字的阅读更 是不可能被图像阅读所代替的。因为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它提供的 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一干个读者就有一个个哈姆雷特。而图像阅读则 是硬塞给读者一个定格的文本。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 者来说书面文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而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性。在《三 国演义》没有图像文本以前,我们阅读这个书面文本时,曹操、诸葛亮等人物形象,在想象 的空间里复活,栩栩如生地浮现于我们的脑屏幕,但我们无法说出他们各自的模样。自从有 了图像文本的《三国演义》,想象中的曹操使成了鲍国安的替身,想象中的诸葛亮也被定格 为“唐国强"。在这种读图过程中,读者不假思索便接受了二个被告知的“事实"。唯独想象 空间里落英缤纷的意象归于死寂,被一个强加于人的虚拟的替身所圈定锁死。汉语经典文 本的诗性特征与人文精神就是这样逐渐消瘦的。因此,在这个读图的时代,我们是应该认真 考虑如何拯救阅读这一问题的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全球化语境的汉语问题》作者五耀之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殖民;要实现 现代性,也“殖民′——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境里,我们该如何勘破这 个秘密?如何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7.联系全文看,不属于作者所说的“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一项是() A.全球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 线,也是最后防卫的底线。 B.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 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汉语 是诗性的语言,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的失真。” C.网络时代的汉语教育特征,还表现为汉语文本不断的卡通化、图像化。在这样一个 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汉语经 曲文体的诗性特征与人文精神将会逐渐消退 D.汉语现在正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参与到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中,就会失去很多发 展的机会,就会因为落后而被殖民;而参与进去,文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被全球化语境所 吞噬
- 3 - 要的阅读方式之后,读者就会由于读图轻松放弃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图像 天生是为儿童和懒汉准备。事实上文字的阅读与图像的阅读根本就是两码事,文字的阅读更 是不可能被图像阅读所代替的。因为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它提供的 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个哈姆雷特。而图像阅读则 是硬塞给读者一个定格的文本。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 者来说,书面文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而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性。在《三 国演义》没有图像文本以前,我们阅读这个书面文本时,曹操、诸葛亮等人物形象,在想象 的空间里复活,栩栩如生地浮现于我们的脑屏幕,但我们无法说出他们各自的模样。自从有 了图像文本的《三国演义》,想象中的曹操使成了鲍国安的替身,想象中的诸葛亮也被定格 为“唐国强”。在这种读图过程中,读者不假思索便接受了二个被告知的“事实”。唯独想象 空间里落英缤纷的意象归于死寂,被一个强加于人的虚拟的替身所圈定锁死。 汉语经典文 本的诗性特征与人文精神就是这样逐渐消瘦的。因此,在这个读图的时代,我们是应该认真 考虑如何拯救阅读这一问题的。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全球化语境的汉语问题》作者五耀之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殖民;要实现 现代性,也‘殖民’——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境里,我们该如何勘破这 个秘密?如何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7.联系全文看,不属于作者所说的“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一项是( ) A.全球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 线,也是最后防卫的底线。 B.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 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汉语 是诗性的语言,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的失真。” C.网络时代的汉语教育特征,还表现为汉语文本不断的卡通化、图像化。在这样一个 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汉语经 曲文体的诗性特征与人文精神将会逐渐消退。 D.汉语现在正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参与到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中,就会失去很多发 展的机会,就会因为落后而被殖民;而参与进去,文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被全球化语境所 吞噬
8.对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是一种非网络是的语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他成了抵御异族文 化入侵的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的底线 B.在全球化文明的语境中,汉语既具有恢弘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具有坚持自我 保留自我的能力和权利。 C.汉语具备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是一种诗性语言,他有效保存着人们对大地 的回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中华民族得以安身立 命的家园所在 D.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文明之中,第一要更加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特点,第二要以有自 己的民族特色的语言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 9.对“想象空晨里落英缤份的意象归于死寂,被一个强加于人的虚拟的替身所圈定锁死”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没有了,图像阅读则是硬塞给者 下定格的文本。 B.图像只是诠释文本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普及的幼稚方式。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 格圈定凝固了读者的想象,这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 C.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体的想象, 会使阅读趣味盎然。 D.自从有了图像文本的《三国演义》,想象中的曹操便成了鲍国家的替身,想象中的 诸葛亮也被定格为“唐国强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著名诗人于坚认为,在全球化语境紧锣密鼓的21世纪,只有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 和天然诗性特征,才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B.文字的阅读如果能够和图象的阅读完美的结合起来,就能够把无边的想象、创造和 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立体生动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更好的阅读氛围 C.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象,就会被图象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所吸引,从 而放弃文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 D.“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文字阅读具有模糊性、丰富性和包容 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 种可能的个性化的阐释
- 4 - 8.对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语是一种非网络是的语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他成了抵御异族文 化入侵的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的底线。 B.在全球化文明的语境中,汉语既具有恢弘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具有坚持自我、 保留自我的能力和权利。 C.汉语具备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是一种诗性语言,他有效保存着人们对大地 的回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中华民族得以安身立 命的家园所在。 D.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文明之中,第一要更加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特点,第二要以有自 己的民族特色的语言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 9.对“想象空晨里落英缤份的意象归于死寂,被一个强加于人的虚拟的替身所圈定锁死”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没有了,图像阅读则是硬塞给者一 下定格的文本。 B.图像只是诠释文本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普及的幼稚方式。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 格圈定凝固了读者的想象,这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 C.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体的想象, 会使阅读趣味盎然。 D.自从有了图像文本的《三国演义》,想象中的曹操便成了鲍国家的替身,想象中的 诸葛亮也被定格为“唐国强”。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著名诗人于坚认为,在全球化语境紧锣密鼓的 21 世纪,只有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 和天然诗性特征,才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B.文字的阅读如果能够和图象的阅读完美的结合起来,就能够把无边的想象、创造和 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立体生动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更好的阅读氛围。 C.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象,就会被图象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所吸引,从 而放弃文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 D.“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文字阅读具有模糊性、丰富性和包容 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 种可能的个性化的阐释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 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 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 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 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 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 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 乘威力强请求耳。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闲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 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 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 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 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矚德侯。” 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 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 (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臣光曰: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有 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享 祚久长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四十》)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希望 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诣:前往 C.茂辟左右问之曰 辟:躲避 D.方见重于世 重:尊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亭长为从汝求乎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C.①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②诚知其如此,虽万世之公相 D.①而独能取忠厚之臣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①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⑤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⑥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A.①④⑥ B.①③⑥ ③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丢失 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
- 5 -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 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 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 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 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 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 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 乘威力强请求耳。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闲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 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 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 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 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 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 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 臣光曰: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有 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享 祚久长。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第四十》)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希望 B. 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诣:前往 C. 茂辟.左右问之曰 辟:躲避 D. 方见重.于世 重:尊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A. ①亭长为.从汝求乎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 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C. ①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②诚.知其如此,虽万世之公相 D. ①而独.能取忠厚之臣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①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⑤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⑥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丢失 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