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教育学会教研信息中心 启用前机密●2008.高三卷 陕师大附中西安中学西安交大附中西安市83中 西安地区 八校联考 长安一中西安高级中学西安高新一中西安铁一中西工大附中 (“八校”顺序以校名全称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顺序排列) 2008届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长安一中李德有西安高新一中叶思敬 西安市83中王晶西铁一中王倩 审题人:叶思敬 审校人:张青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纸上答题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濒临(pin)纵横捭阖(bi)羞赧(nan)间不容发(jian) B.忏悔(chan)分道扬镳(biao)翩跹(qian)殒身不恤(yin) C.龋齿(q)曲肱而枕(gong)哂笑(shen)功亏一篑(kui) D.采撷(xie)暴虎冯河(feng)饿殍(piao)觥筹交错(go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论语》不是处庙堂之高而临万民的儒教,也不是历代书生皓首穷经追求的儒学, 而是中国人心中朴素的真理和准则。 B.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C.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旅游胜地阳朔,风景如画,秀色可餐,果然名 不虚传 D.这篇小说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 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本卷第1页(共12页)
本卷第1页(共12页) 西安教育学会教研信息中心 启用前机密●2008.高三卷 陕师大附中 西安中学 西安交大附中 西安市 83 中 长安一中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高新一中 西安铁一中 西工大附中 (“八校”顺序以校名全称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顺序排列) 2008 届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长安一中 李德有 西安高新一中 叶思敬 西安市 83 中 王晶 西铁一中 王倩 审题人:叶思敬 审校人: 张青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纸上答题。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濒.临(pín) 纵横捭.阖(bǎi) 羞赧.(nǎn) 间.不容发(jiān) B.忏.悔(chàn) 分道扬镳.(biāo) 翩跹.(qiān) 殒.身不恤(yǔn) C.龋.齿(qǔ) 曲肱.而枕(gōng) 哂.笑(shěn) 功亏一篑.(kuì) D.采撷.(xié) 暴虎冯.河(féng) 饿殍.(piǎo) 觥.筹交错(gō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论语》不是处庙堂之高而临万民的儒教,也不是历代书生皓首穷经 ....追求的儒学, 而是中国人心中朴素的真理和准则。 B.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C.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旅游胜地阳朔,风景如画,秀色可餐 ....,果然名 不虚传。 D.这篇小说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 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西安地区 八校联考
A.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粮、油、肉、蛋、奶 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 B.学术腐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不够合理、社会风气不佳和个人品行 不良造成的 C.在当前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关注、维护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 尤其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处于困境的百姓的利益。 D.老李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到他家去 4.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过的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 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 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⑨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⑨ D.③④②①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 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 灾害重4个特点 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冷-热一湿。而“拉 尼娜”则是与此相关的深层原因。 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 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 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使西太平洋的副热带 高气压减弱,位置较常年偏东,这样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鵝国,这是其一。其二,一般 本卷第2页(共12页)
本卷第2页(共12页) A.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粮、油、肉、蛋、奶 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 B.学术腐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不够合理、社会风气不佳和个人品行 不良造成的。 C.在当前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关注、维护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 尤其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处于困境的百姓的利益。 D.老李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到他家去。 4.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过的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 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 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⑨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⑨ D.③④②①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2008 年 1 月 10 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 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 灾害重 4 个特点。 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冷一热一湿”。而“拉 尼娜”则是与此相关的深层原因。 “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 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 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 6 个月以上)。2007 年 8 月赤道中东太 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使西太平洋的副热带 高气压减弱,位置较常年偏东,这样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这是其一。其二,一般
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有东、中、西三条路径。今年1月份的寒潮主要是从西部侵入我国的。 今年冬季,在乌拉尔山地区有一个高压脊,导致这股寒流先入新疆,再沿河西走廊一路往东 南方向而来,影响范围极大。其三,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槽″比较活跃,有利于 从盂加拉湾和印度洋而来的暖湿气流到达我国南方地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 源。降水、降雪都是发生在冷暖气流交汇的地方,盂加拉湾和卬度洋的暖湿气流带来的丰富 水汽与西北路径侵袭我国的冷空气先后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交汇产生了严重的强降雪和 降雨过程。同时冷空气造成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也就是说,一个参教的改变,将导致结果的巨大变 化。影响中国冬季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拉尼娜”现象仅仅是影响因子之- 应对极端天气,气象部门责无旁贷,要做好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 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对雨 雪预测预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除了加强建立南方地区的防 寒机制,积极做好灾害防御措施之外,还要提高公众对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 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5.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拉尼娜”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B.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 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是“拉尼娜”直接导致的。 C.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拉尼娜事件” D.“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今年中国冬季气候的原因之一。 6.根据文意,下列对“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原因的理解,最全面最 准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使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减弱,位置较常年偏东,这样就有利于冷空 气南下影响我国。 B.今年冬季,在乌拉尔山地区有一个高压脊,导致这股寒流先入新疆,再沿河西走廊 本卷第3页(共12页)
本卷第3页(共12页) 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有东、中、西三条路径。今年 1 月份的寒潮主要是从西部侵入我国的。 今年冬季,在乌拉尔山地区有一个高压脊,导致这股寒流先入新疆,再沿河西走廊一路往东 南方向而来,影响范围极大。其三,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槽”比较活跃,有利于 从盂加拉湾和印度洋而来的暖湿气流到达我国南方地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 源。降水、降雪都是发生在冷暖气流交汇的地方,盂加拉湾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带来的丰富 水汽与西北路径侵袭我国的冷空气先后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交汇,产生了严重的强降雪和 降雨过程。同时冷空气造成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也就是说,一个参教的改变,将导致结果的巨大变 化。影响中国冬季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拉尼娜”现象仅仅是影响因子之一。 应对极端天气,气象部门责无旁贷,要做好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 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对雨 雪预测预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除了加强建立南方地区的防 寒机制,积极做好灾害防御措施之外,还要提高公众对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 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5.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拉尼娜”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B.2008 年 1 月 10 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 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是“拉尼娜”直接导致的。 C.2007 年 8 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拉尼娜事件”。 D.“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今年中国冬季气候的原因之一。 6.根据文意,下列对“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原因的理解,最全面最 准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使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减弱,位置较常年偏东,这样就有利于冷空 气南下影响我国。 B.今年冬季,在乌拉尔山地区有一个高压脊,导致这股寒流先入新疆,再沿河西走廊
路往东南方向而来,影响范围极大。 C.从孟加拉湾和印度洋而来的暖湿气流到达我国南方地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 的水汽来源 D.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冷一热一湿”。 而“拉尼娜”则是与此相关的深层原因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一个参数的改变,将导致结果的巨大变化,这 根本无规律可循 B.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对极端天气的预测预报难度将 不断增加 C.应对极端天气,只要气象部门做好各项工作,政府建立严密的防范机制,公众提高 对极端天气的防范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D.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一定会给我国政府和人民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许多有 益的启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景字仲通,乐浪邯人也。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辟 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墕流法,水 乃不复为害。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 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书奏 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 瓠子河决,尚二十馀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 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得此遂止。后汴渠东 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 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 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 本卷第4页(共12页)
本卷第4页(共12页) 一路往东南方向而来,影响范围极大。 C.从孟加拉湾和印度洋而来的暖湿气流到达我国南方地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 的水汽来源。 D.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冷一热一湿”。 而“拉尼娜”则是与此相关的深层原因。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一个参数的改变,将导致结果的巨大变化,这 根本无规律可循。 B.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对极端天气的预测预报难度将 不断增加。 C.应对极端天气,只要气象部门做好各项工作,政府建立严密的防范机制,公众提高 对极端天气的防范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D.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一定会给我国政府和人民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许多有 益的启示。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王景字仲通,乐浪邯人也。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辟 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墕流法,水 乃不复为害。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 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书奏, 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 瓠子河决,尚二十馀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 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得此遂止。后汴渠东 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 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 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
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干乘海口干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 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 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 知名。王吴及诸从事掾史皆增秩一等。景三迁为侍御史。建初七年,迁徐州剌史。明年,迁 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庐江传其文辞。卒于官。 《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有荐景能理水者 理:治理 B.人庶炽盛,缘堤垦殖 缘:因此 C.以为县官恒兴佗役 恒:经常 D.皆著于乡亭著:刻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景“治水”和“治民”的一组是 A.河、汴决坏,未及得修 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B.方兴役力,劳怨既多 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 C.乃商度地势,凿山阜 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 D.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景以“能理水”被举荐,与王吴共同修建浚伩渠,王吴采用王景的堰流法治水, 取得了可喜的成功,水患从此不再发生。 B.平帝时黄河、汴河决口没有来得及修,光武帝时,阳武令、浚仪令先后上书,一个 认为要修,一个认为不需要修,弄得光武帝无所适从 C.永平十二年,朝廷议论修建汴渠,召见王景,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皇帝很是欣赏, 派遣王景和王吴修渠筑堤,花费甚巨以百亿计。 D.王景治水有功,几次升迁,后来到庐江做太守,当地老百姓不会耕田种地,王景亲 自带领百姓开荒耕种,使治内百姓丰衣足食。 本卷第5页(共12页)
本卷第5页(共12页) 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 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 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 知名。王吴及诸从事掾史皆增秩一等。景三迁为侍御史。建初七年,迁徐州刺史。明年,迁 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庐江传其文辞。卒于官。 《后汉书卷 76 循吏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有荐景能理.水者 理:治理 B.人庶炽盛,缘.堤垦殖 缘:因此 C.以为县官恒.兴佗役 恒:经常 D.皆著.于乡亭 著:刻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景“治水”和“治民”的一组是 A.河、汴决坏,未及得修 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B.方兴役力,劳怨既多 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 C.乃商度地势,凿山阜 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 D.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 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景以“能理水”被举荐,与王吴共同修建浚仪渠,王吴采用王景的堰流法治水, 取得了可喜的成功,水患从此不再发生。 B.平帝时黄河、汴河决口没有来得及修,光武帝时,阳武令、浚仪令先后上书,一个 认为要修,一个认为不需要修,弄得光武帝无所适从。 C.永平十二年,朝廷议论修建汴渠,召见王景,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皇帝很是欣赏, 派遣王景和王吴修渠筑堤,花费甚巨以百亿计。 D.王景治水有功,几次升迁,后来到庐江做太守,当地老百姓不会耕田种地,王景亲 自带领百姓开荒耕种,使治内百姓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