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Salmonella 2010-03-26发布 2010-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Salmonella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2010-03-26 发布 2010-06-01 实施
GB4789.4-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4789.4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本标准与GB/T4789.4-2008相,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修改了标准的范用: 一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一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一像改了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789.4-84、GB4789.4-1994、GB/T4789.4-2003、GB/T4789.4-2008
GB 4789.4—2010 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4789.4-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4789.4-200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修改了附录 A。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789.4-84、GB 4789.4-1994、GB/T 4789.4-2003、GB/T 4789.4-2008
GB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2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冰箱:2℃~5℃。 2.2恒温培养箱:36℃±1℃,42℃±1℃ 2.3均质器。 2.4振荡器。 2.5电子天平:感量0.1g 2.6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250mL. 2.7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8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2.9无菌试管:3mm×50mm、10mm×75mm 2.10无南毛细管。 2.11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1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培养基和试剂 3.1缓冲蛋白胨水(BPW):见附求A中A1。 3.2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见附录A中A.2。 3.3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见附录A中A.3。 3.4亚硫酸秘(BS)琼脂:见附录A中A.4。 3.5HE琼脂:见附录A中A5。 3.6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见附录A中A6
GB 4789.4—2010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2 ℃~5 ℃。 2.2 恒温培养箱:36 ℃±1 ℃,42 ℃±1 ℃。 2.3 均质器。 2.4 振荡器。 2.5 电子天平:感量 0.1 g。 2.6 无菌锥形瓶:容量 500 mL,250 mL。 2.7 无菌吸管:1 mL(具 0.01 mL 刻度)、10 mL(具 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8 无菌培养皿:直径 90 mm。 2.9 无菌试管:3 mm×50 mm、10 mm×75 mm。 2.10 无菌毛细管。 2.11 pH 计或 pH 比色管或精密 pH 试纸。 2.12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缓冲蛋白胨水(BPW): 见附录 A 中 A.1。 3.2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见附录 A 中 A.2。 3.3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见附录 A 中 A.3。 3.4 亚硫酸铋(BS)琼脂:见附录 A 中 A.4。 3.5 HE 琼脂:见附录 A 中 A.5。 3.6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见附录 A 中 A.6
GB4789.4-2010 3.7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 3.8三糖铁(TSI)琼脂:见附录A中A7。 3.9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见附录A中A8。 3.10尿素琼脂(pH7.2):见附录A中A9。 3.11氯化钾(KCN)培养基:见附录A中AI0。 3.12赖氨酸脱骏酶试验培养基:见附录A中A11。 3.13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A12。 3.14邻硝基酚B-D半乳糖苷(ONPG)培养基:见附录A中A.13。 3.15半固体琼脂:见附录A中A.14。 3.16丙二酸钠培养基:见附录A中A15。 3.17沙门氏茵0和H诊断血清。 3.18生化鉴定试剂盒
GB 4789.4—2010 2 3.7 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 3.8 三糖铁(TSI)琼脂:见附录 A 中 A.7。 3.9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见附录 A 中 A.8。 3.10 尿素琼脂(pH 7.2):见附录 A 中 A.9。 3.11 氰化钾 (KCN) 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0。 3.12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1。 3.13 糖发酵管:见附录 A 中 A.12。 3.14 邻硝基酚 β-D 半乳糖苷(ONPG)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3。 3.15 半固体琼脂:见附录 A 中 A.14。 3.16 丙二酸钠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5。 3.17 沙门氏菌 O 和 H 诊断血清。 3.18 生化鉴定试剂盒
GB4789.4-2010 4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见图1。 25g(mL)样品+225 mLBPW 36℃±1℃,8h~18h 1 mL+TTB 10 mL ImL+SC 10 mL 42℃±1℃,18h~24h 36℃±1℃,18h24 BS XLD(或HE、显色培养基) 36℃±1℃,40h-48h 36℃±1℃,18h~24h 挑取可疑菌落 TSL,赖氨酸,NA,靛基质,尿素(pH7.2),KCN 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 H,S+靛基质 HS+靛基质+ HS靛基质尿 反应结果与左 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 尿素-KCN- 尿素KCN 素-KCN. 侧描述不符 系统+ 赖氨酸+ 赖氨酸+ 赖氨酸+人 甘露醇+、山梨醇 ONPG-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非沙门氏菌 报告 图1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5操作步骤 5.1前增菌 称取25g(mL)样品放入盛有225 mLBPW的无菌均质杯中,以8000rmin~10000rmin均质 2mn,或置于盛有25 mL BPW的无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m~2min,若样 昌为液态,不害爽巧底,表话程,如赛测定p值,用1oL无酒No我@调p至6O2 3
GB 4789.4—2010 3 4 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见图 1。 图 1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5 操作步骤 5.1 前增菌 称取 25 g(mL)样品放入盛有 225 mL BPW 的无菌均质杯中,以 8 000 r/min~10 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置于盛有 225 mL BPW 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若样 品为液态,不需要均质,振荡混匀。如需测定 pH 值,用 1 mol/mL 无菌 NaOH 或 HCl 调 pH 至 6.8±0.2。 检样 36 ℃±1 ℃,8 h~18 h TSI,赖氨酸,NA, 靛基质, 尿素 (pH 7.2),KCN 挑取可疑菌落 BS XLD(或 HE、显色培养基) 1 mL+TTB 10 mL 1 mL+SC 10 mL 25 g(mL)样品+225 mLBPW H2S+ 靛基质 - 尿素-KCN- 赖氨酸 + H2S+ 靛基质 + 尿素- KCN- 赖氨酸+ H2S-靛基质-尿 素-KCN- 赖氨酸+/- 反应结果与左 侧描述不符 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 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 系统+ 42 ℃±1 ℃,18 h~24 h 36 ℃±1 ℃,18 h~24 h 36 ℃±1 ℃,40 h~48 h 36 ℃±1 ℃,18 h~24 h 甘露醇+、山梨醇+ ONPG- 报告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非沙门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