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辨出血 中医外科疾病以便血、尿血最常见。应从出血的颜色、伴发症状等来辨别出血的部位 原因、以便即使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治法与方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概念及适应症。 2、熟悉内治十一法的具体运用。 3、掌握外用药物疗法的辨证施治特点。 4、熟悉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5、了解外科其他外治方法。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消、托、补三大法是外科疾病的治疗总则。 2、举例说明内治十一法: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祛痰法、理湿法、行气 法、和营法、内托法、补益法、调胃法在临证中的具体应用。 3、重点讲解外治药物疗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阐明中医外治法的机理。 4、介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 5、讲解其他外治方法在外科疾病中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无菌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技术。 2、熟悉常用灭菌法和消毒法。 3、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4、掌握手术区消毒和铺巾,手术中无菌操作的实施
13、辨出血 中医外科疾病以便血、尿血最常见。应从出血的颜色、伴发症状等来辨别出血的部位、 原因、以便即使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治法与方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概念及适应症。 2、熟悉内治十一法的具体运用。 3、掌握外用药物疗法的辨证施治特点。 4、熟悉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5、了解外科其他外治方法。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消、托、补三大法是外科疾病的治疗总则。 2、举例说明内治十一法: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祛痰法、理湿法、行气 法、和营法、内托法、补益法、调胃法在临证中的具体应用。 3、重点讲解外治药物疗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阐明中医外治法的机理。 4、介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 5、讲解其他外治方法在外科疾病中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无菌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技术。 2、熟悉常用灭菌法和消毒法。 3、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4、掌握手术区消毒和铺巾,手术中无菌操作的实施
【教学内容】 1、无菌术、灭菌、消毒的概念,常用的机械除菌、物理灭菌、化学消毒方法及各自的适 用范围,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2、自学无菌术的要领和组成。手术室的设置、消毒和管理院内感染及管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及实习无菌术操作方法。 第四章麻醉 【目的要求】 1、了解麻醉的概念和麻醉医生的工作任务、临床麻醉工作的内容。 2、熟悉椎管内麻醉方法、适应症、常见并发症,了解全身麻醉的方法及特殊措施。 3、熟悉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4、了解针刺麻醉的概况。 5、掌握常用的局麻方法、常用局麻药的药理性能、使用浓度、用量、不良反应的识别、 预防和正确处理。 6、熟悉麻醉前准备,麻醉后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7、了解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以及并发症。 【教学内容】 1、麻醉的概念、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 2、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及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3、局部麻醉、普鲁卡因、地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各种常用局麻方 法、剂量和浓度、不良反应的识别、防止和处理。 4、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其意外的并发症的防止和处 理。 5、全身麻醉包括吸入和静脉麻醉、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6、气管插管术的操作过程及并发症。 7、自学椎管的解剖生理,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麻醉机的使用、麻醉特殊措施的用 途。常用的针刺麻醉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1、无菌术、灭菌、消毒的概念,常用的机械除菌、物理灭菌、化学消毒方法及各自的适 用范围,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2、自学无菌术的要领和组成。手术室的设置、消毒和管理.院内感染及管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及实习无菌术操作方法。 第四章麻醉 【目的要求】 1、了解麻醉的概念和麻醉医生的工作任务、临床麻醉工作的内容。 2、熟悉椎管内麻醉方法、适应症、常见并发症,了解全身麻醉的方法及特殊措施。 3、熟悉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4、了解针刺麻醉的概况。 5、掌握常用的局麻方法、常用局麻药的药理性能、使用浓度、用量、不良反应的识别、 预防和正确处理。 6、熟悉麻醉前准备,麻醉后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7、了解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以及并发症。 【教学内容】 1、麻醉的概念、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 2、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及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3、局部麻醉、普鲁卡因、地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各种常用局麻方 法、剂量和浓度、不良反应的识别、防止和处理。 4、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其意外的并发症的防止和处 理。 5、全身麻醉包括吸入和静脉麻醉、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6、气管插管术的操作过程及并发症。 7、自学椎管的解剖生理,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麻醉机的使用、麻醉特殊措施的用 途。常用的针刺麻醉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加示教。 第五章体液与营养代谢 【目的要求】 1、了解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的外科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低渗性缺 水、高渗性缺水、水中毒、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熟悉外科病人生理需要量和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 5.了解外科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教学内容】 1、外科疾病中体液的容量、浓度和成份失调的表现,水钠代谢失调、低钾血症、高钾血 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体液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 原则、步骤和具体方法。体液平衡失调纠正的顺序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自学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和维持机制。低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病理生 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外科营养评定及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防 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章输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输血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防治。 2、熟悉自体输血、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各种输血(全血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途径。输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 防治。全血输血的缺点和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种类及 其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加示教。 第五章体液与营养代谢 【目的要求】 1、了解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的外科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低渗性缺 水、高渗性缺水、水中毒、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熟悉外科病人生理需要量和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 5.了解外科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教学内容】 1、外科疾病中体液的容量、浓度和成份失调的表现,水钠代谢失调、低钾血症、高钾血 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体液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 原则、步骤和具体方法。体液平衡失调纠正的顺序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自学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和维持机制。低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病理生 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外科营养评定及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防 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章输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输血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防治。 2、熟悉自体输血、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各种输血(全血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途径。输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 防治。全血输血的缺点和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种类及 其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章休克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中医病因病机。 2、熟悉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3、掌握外科休克的诊断和监测。 4、掌握外科休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熟悉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外科休克的定义、病因、病机和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各项监测指 标的意义。休克急救和治疗要点,应用血管收缩剂和时张剂及其他治疗方法。低血容量休 克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 2、重点要求:外科休克的微循环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诊断和治疗包括补充血容 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病因。 3、自学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改变及其分期与临床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章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内容】 手术前准备的内容,手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第七章休克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中医病因病机。 2、熟悉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3、掌握外科休克的诊断和监测。 4、掌握外科休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熟悉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外科休克的定义、病因、病机和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各项监测指 标的意义。休克急救和治疗要点,应用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及其他治疗方法。低血容量休 克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 2、重点要求:外科休克的微循环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诊断和治疗包括补充血容 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病因。 3、自学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改变及其分期与临床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章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内容】 手术前准备的内容,手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章重症救治与监测 【目的要求】 1、了解复苏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和群众意义。 2、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确诊。 3、了解人工呼吸原理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4、了解心脏挤压的原理掌握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 5、熟悉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 6、了解心肺复苏的给药种类、途径和剂量,了解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7、熟悉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概念、发病基础与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复苏的概念。人工呼吸的原理各种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呼吸器的应用。 心脏按压的原理,胸外心脏按压法。药物除颤和电除颤的原则。 2、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心肺复苏的辅助治疗。心肺复苏后处理原则 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概念、发病基础、临床表现、诊断指标、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及实习 第十章疼痛与治疗 【目的要求】 1.了解疼痛的分类、测定。 2、了解疼痛的病理生理变化。 3、熟悉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 4、熟悉癌症疼痛治疗。 5、了解术后镇痛的现状。 【教学内容】 1、疼痛的概况包括疼痛的分类、测定和病理生理变化。 2、神经阻滞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
第九章重症救治与监测 【目的要求】 1、了解复苏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和群众意义。 2、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确诊。 3、了解人工呼吸原理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4、了解心脏挤压的原理掌握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 5、熟悉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 6、了解心肺复苏的给药种类、途径和剂量,了解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7、熟悉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概念、发病基础与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复苏的概念。人工呼吸的原理各种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呼吸器的应用。 心脏按压的原理,胸外心脏按压法。药物除颤和电除颤的原则。 2、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心肺复苏的辅助治疗。心肺复苏后处理原则 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概念、发病基础、临床表现、诊断指标、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及实习 第十章疼痛与治疗 【目的要求】 1. 了解疼痛的分类、测定。 2、了解疼痛的病理生理变化。 3、熟悉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 4、熟悉癌症疼痛治疗。 5、了解术后镇痛的现状。 【教学内容】 1、疼痛的概况包括疼痛的分类、测定和病理生理变化。 2、神经阻滞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