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 1.定义:全草(herba)类中药又称草类中药, 通常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体或其他上部分。 2.鉴别要点:原植物的特点,即依靠原植物分 类的鉴定特点为要点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 1.定义:全草(herba)类中药又称草类中药, 通常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体或其他上部分。 2.鉴别要点:原植物的特点,即依靠原植物分 类的鉴定特点为要点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槲寄生(Herb Visci) 【来源】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 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 的干燥带叶茎枝。 【采收】冬季采收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槲寄生(Herb Visci) 【来源】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 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 的干燥带叶茎枝。 【采收】冬季采收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性状】 槲寄生茎枝呈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 3~10mm,节部膨大,粗为1.5cm,有 紫黑色环纹,常2~5叉状分枝,易由节 处断落,节间长2~9,表面黄绿色、 黄棕色或金黄色,有不规则纵斜皱纹, 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呈 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5~ 1.5cm,先端钝圆,基部稧形,全缘,表 面金黄色至黄绿色,多横皱纹,主脉5出, 中间3条明显,革质,浆果有时存在,球 形,皱缩。本品体轻,质脆,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较疏松,形成 层不明显,木部色较浅,有放射状纹理, 射线类白色。髓小,粗茎的髓往往偏向 一边。无臭,味微苦,嚼之有粘性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性状】 槲寄生茎枝呈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 3~10mm,节部膨大,粗为1.5cm,有 紫黑色环纹,常2~5叉状分枝,易由节 处断落,节间长2~9,表面黄绿色、 黄棕色或金黄色,有不规则纵斜皱纹, 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呈 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5~ 1.5cm,先端钝圆,基部稧形,全缘,表 面金黄色至黄绿色,多横皱纹,主脉5出, 中间3条明显,革质,浆果有时存在,球 形,皱缩。本品体轻,质脆,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较疏松,形成 层不明显,木部色较浅,有放射状纹理, 射线类白色。髓小,粗茎的髓往往偏向 一边。无臭,味微苦,嚼之有粘性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显微】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1列,外被黄绿色厚角质层。 ②皮层:较宽10~30列细胞。 ③中柱鞘:为纤维群,老茎有石细胞。 ④韧皮部:窄,有裂隙。 ⑤形成层:不明显。 ⑥木质部:射线中散有显微,导管周围纤维较多, 有时有异型细胞。 ⑦髓部:明显,偏向一侧,含簇晶,少量的方晶。 粉末:①表皮细胞②纤维束③异形细胞④簇晶⑤ 石细胞。 【成分】槲皮素,黄槲寄生苷等黄酮化合物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显微】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1列,外被黄绿色厚角质层。 ②皮层:较宽10~30列细胞。 ③中柱鞘:为纤维群,老茎有石细胞。 ④韧皮部:窄,有裂隙。 ⑤形成层:不明显。 ⑥木质部:射线中散有显微,导管周围纤维较多, 有时有异型细胞。 ⑦髓部:明显,偏向一侧,含簇晶,少量的方晶。 粉末:①表皮细胞②纤维束③异形细胞④簇晶⑤ 石细胞。 【成分】槲皮素,黄槲寄生苷等黄酮化合物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桑寄生(Herb Taxilli) 【来源】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 槲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 干燥带叶茎枝。 【采收】冬季采收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桑寄生(Herb Taxilli) 【来源】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 槲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 干燥带叶茎枝。 【采收】冬季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