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2009-2010学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2010.06.05)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zihua913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5道题计分)(10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 (2)结庐在人境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3)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古诗词中有不少含“草”字的句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 胜千里之外 2.口语交际(3分) (1)写出下面一则小故事中医生答话的言外之意。(1分)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科医生。有一天,她为一位贵妇看病,贵妇说:“你给我看病, 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林巧稚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您原谅,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 是贵妇 言外之意是: (2)阅读下面一则笑话,然后从语文的角度说说产生笑料的原因。(2分) 个歌舞团,新到了一位节目主持人。第一次上台,领导再三嘱咐她不要紧张。可她还 是紧张,上场后报的第一个节目是独唱《当枫叶红了的时候》,她却报成了《当红叶枫了的 时候》,全场哗然。下场后,领导安慰她:“不要紧,注意报对下一个节目:合唱《我们都 是一家人》。”没料到她更紧张,上场时报成了《我们一家都是人》,领导晕倒 原因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课外阅读名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本散文集,共收 入了10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就是出 自这本散文集 B.《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 叙了有关他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 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赚城斩车胄”等 C.《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当时刘备依附曹操,幸得天 雨打雷,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D.《鲁滨孙漂流记》记述了鲁滨孙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的情景,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 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2)《三国演义》中的“巧设连环计”这一情节涉及哪些人物?(至少写两个)为什么要 设连环计?(4分)
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 2009—2010 学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 文 试 题(2010.06.05) (满分:150 分;时间:120 分钟) 命题人:zhhua913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 分) 1.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 5 道题计分)(10 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 (2)结庐在人境,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3)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古诗词中有不少含“草”字的句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 (7) ,决胜千里之外 。 2.口语交际(3 分) (1)写出下面一则小故事中医生答话的言外之意。(1 分)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科医生。有一天,她为一位贵妇看病,贵妇说:“你给我看病, 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林巧稚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您原谅,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 是贵妇。” 言外之意是: (2)阅读下面一则笑话,然后从语文的角度说说产生笑料的原因。(2 分) 一个歌舞团,新到了一位节目主持人。第一次上台,领导再三嘱咐她不要紧张。可她还 是紧张,上场后报的第一个节目是独唱《当枫叶红了的时候》,她却报成了《当红叶枫了的 时候》,全场哗然。下场后,领导安慰她:“不要紧,注意报对下一个节目:合唱《我们都 是一家人》。”没料到她更紧张,上场时报成了《我们一家都是人》,领导晕倒。 原因: 3.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对课外阅读名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本散文集,共收 入了 10 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等就是出 自这本散文集 B.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 叙了有关他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 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赚城斩车胄”等。 C.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当时刘备依附曹操,幸得天 雨打雷,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D.《鲁滨孙漂流记》记述了鲁滨孙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的情景,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 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2)《三国演义》中的“巧设连环计”这一情节涉及哪些人物?(至少写两个)为什么要 设连环计?(4 分)
4.综合探究。(6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 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 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己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 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字数不限)(2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请写出理 由(2分)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4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分)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55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7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 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 亡也。” 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必先苦其心志( (3)数战数胜( (4)人恒过(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魏文侯问于李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征于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桓侯故使人问之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8.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异同点。(各找出一点即可)(3分) 9.多难兴邦是中华民族的古训。早在《左传·昭公四年》中就说过:“邻国之难,不可虞也。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 三学生时,在黑板上就写了“多难兴邦”四个字,请结合中国的历史或现实谈谈你对“多难 兴邦”的理解。(3分)
4.综合探究。(6 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 5 月的第 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 5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 8 月 12 日。有人提 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 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字数不限)(2 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请写出理 由(2 分)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 分)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55 分) 二、比较阅读[甲] [乙]两个文段,完成 5—9 题。(17 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 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 亡也。” 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⑴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⑵必先苦其心志( ) ⑶数战数胜( ) ⑷人恒过( )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魏文侯问于李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征于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桓侯故使人问之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⑵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8.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异同点。(各找出一点即可) (3 分) 9.多难兴邦是中华民族的古训。早在《左传•昭公四年》中就说过:“邻国之难,不可虞也。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 三学生时,在黑板上就写了“多难兴邦”四个字,请结合中国的历史或现实谈谈你对“多难 兴邦”的理解。 (3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1题。(5分) 在南靖县,有一片保护完好的亚热带原始雨林,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植物学家前来考察。1980 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乐土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成为我省最早成立的省级保护区之一。 2001年6月,乐土雨林被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乐土雨林位于南靖县和溪镇境内319国道旁,面积仅0.22平方公里,是我国沿海惟一的低 海拔原始植物群落,也是我国迄今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走进乐土雨林,犹如进入天 然的“氧吧”,这里万木葱笼,空气清新。据介绍,乐土雨林拥有亚热带植物1100多种, 其中有被列入国家1级、2级保护植物的银杏、伯乐、红豆杉和植物“活化石”一一刺桫椤 等珍稀树木27种;有富有当地特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橡胶植物——一花皮胶藤:还有 树龄长达1000多年的红栲树……其中千姿百态的花皮古藤,宛如腾龙附柱,在无数株乔木 中攀高枝。其中有一枝跨越几个山头,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儿去的古胶藤,被国内 位著名植物学家取名为“中华第一藤”:有几株树高百丈的红栲树,在千百年的发育成长中, 与地面联接成一片片巨大的板状根,有的如床似椅,有的像连绵起伏的驮峰,煞是好看 植物学家把这片雨林誉为“小西双版纳 10.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 11.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分析。(2分) (A)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乐土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成为我省最早成立的省级保 护区之 (B)据介绍,乐土雨林拥有亚热带植物1100多种,其中有被列入国家1级、2级保护植物 的银杏、伯乐、红豆杉和植物“活化石”—一刺桫椤等珍稀树木27种。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5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 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 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 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 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 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低头 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 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 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 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 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 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 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 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 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三、阅读下文,完成 10-11 题。(5 分) 在南靖县,有一片保护完好的亚热带原始雨林,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植物学家前来考察。1980 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乐土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成为我省最早成立的省级保护区之一。 2001 年 6 月,乐土雨林被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乐土雨林位于南靖县和溪镇境内 319 国道旁,面积仅 0.22 平方公里,是我国沿海惟一的低 海拔原始植物群落,也是我国迄今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走进乐土雨林,犹如进入天 然的“氧吧”,这里万木葱笼,空气清新。据介绍,乐土雨林拥有亚热带植物 1100 多种, 其中有被列入国家 1 级、2 级保护植物的银杏、伯乐、红豆杉和植物“活化石”——刺桫椤 等珍稀树木 27 种;有富有当地特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橡胶植物———花皮胶藤;还有 树龄长达 1000 多年的红栲树……其中千姿百态的花皮古藤,宛如腾龙附柱,在无数株乔木 中攀高枝。其中有一枝跨越几个山头,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儿去的古胶藤,被国内一 位著名植物学家取名为“中华第一藤”;有几株树高百丈的红栲树,在千百年的发育成长中, 与地面联接成一片片巨大的板状根,有的如床似椅,有的像连绵起伏的驮峰,煞是好看…… 植物学家把这片雨林誉为“小西双版纳”。 10.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3 分) 11.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分析。(2 分) (A)1980 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乐土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成为我省最早成立的省级保 护区之一。 (B)据介绍,乐土雨林拥有亚热带植物 1100 多种,其中有被列入国家 1 级、2 级保护植物 的银杏、伯乐、红豆杉和植物“活化石”——刺桫椤等珍稀树木 27 种。 四、阅读下文,完成 12—16 题。(15 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 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 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 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 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 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低头, 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 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 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 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 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 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 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 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 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 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4分) 16.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 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才让韩信日后 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 理由。(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8分)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 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 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 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 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 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 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 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 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 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 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 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 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 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 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 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 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 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 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 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 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 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 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1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4.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 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4 分) 16.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 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才让韩信日后 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 理由。(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 17—22 题。(18 分)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 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 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 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 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 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 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 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 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 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 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 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 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 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 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 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 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 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 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 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 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 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 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
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 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f 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7.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从中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 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4分) 18.从第一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2分) 19.第二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 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0.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美感,从文中所列作者的写春的诗词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句, 并简述喜欢的理由。你还知道哪些歌颂春天的诗句,请写一句。(4分) 例句: 诗句: 21.照第二段画线句子再仿写一句话。(2分)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评判青松的高洁? 22.作者说“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阅读本文,请结合自己的 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悟和体会。(4分) 第三部分写作能力(70分) 六、根据下面要求,完成第23题。(70分) 23.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一路有你相伴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007年12月18日晚8点,万众嘱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终于掀开了神秘 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形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 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 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发出的真诚邀请。 要求:O1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 O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O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2009—2010学年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积累运 1.背诵(1)白露为霜在水一方(2)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学而不思则罔(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答案示例:(答案不唯 ,写对即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运筹帷幄之中 2.口语交际(1)示例:我对每个病人都一视同仁。(意对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语言现象中语序作用的认识与体会。(思路点示:注意分析主持人两次出
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 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 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7.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从中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 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4 分) 18.从第一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2 分) 19.第二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 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 20.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美感,从文中所列作者的写春的诗词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句, 并简述喜欢的理由。你还知道哪些歌颂春天的诗句,请写一句。(4 分) 例句: 理由: 诗句: , 。 21.照第二段画线句子再仿写一句话。(2 分)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评判青松的高洁? , ? 22.作者说“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阅读本文,请结合自己的 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悟和体会。(4 分) 第三部分 写作能力(70 分) 六、根据下面要求,完成第 23 题。(70 分) 23.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⑴题目:一路有你相伴 ⑵阅读下面材料,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007 年 12 月 18 日晚 8 点,万众嘱目的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终于掀开了神秘 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形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 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 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发出的真诚邀请。 要求:○1 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字(诗歌除外)。 ○2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 2009—2010 学年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背诵(1)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2) 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3)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4)学而不思则罔(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答案示例:(答案不唯 一,写对即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运筹帷幄之中 2.口语交际(1)示例:我对每个病人都一视同仁。(意对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语言现象中语序作用的认识与体会。(思路点示:注意分析主持人两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