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杨泽武审题:沈子云) 温馨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1)“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 (朱自清《春》) (2)予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 (3)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 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一诗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是: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7)夏天来了,这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描写“夏”的诗词也丰富多彩,请你从积累的诗词 中,写出关于“夏”的连续两句: 2.口语交际。(3分) 临近中考,父母对你的学习越来越关注,对成绩也越来越在意。常常是三餐询问,早叮 嘱,晚督促,还不时在你学习的时候进房巡查,让你不胜其烦,压力重重,却又还不能怪怨 他们的一番好意。你不想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该如何对父母说,才能既得体又能达到自己 的目的。 我说: 3.名著阅读。(6分) (1)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福建省漳州市 2012 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命题:杨泽武 审题:沈子云) 温馨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5 分)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按要求填空。(10 分,以回答最好的 5 道题计分) (1)“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 , 。 (朱自清《春》) (2)予独爱莲之 , 。 (周敦颐《爱莲说》) (3) ,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 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一诗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夏天来了,这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描写“夏”的诗词也丰富多彩,请你从积累的诗词 中,写出关于“夏”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口语交际。(3 分) 临近中考,父母对你的学习越来越关注,对成绩也越来越在意。常常是三餐询问,早叮 嘱,晚督促,还不时在你学习的时候进房巡查,让你不胜其烦,压力重重,却又还不能怪怨 他们的一番好意。你不想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该如何对父母说,才能既得体又能达到自己 的目的。 我说: 3.名著阅读。(6 分) (1)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西游记》里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 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 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 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既讽剌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 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D、《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 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 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2)下列两题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①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火攻”的精彩战役,如“火烧赤壁”就是其中的经典, 除此之外,你还记得哪些?请写出其中一例,简述主要情节(80字左右)。 ②格列佛在大人国都经历了哪些惊险的事情。请举出两例 4.综合探究。(6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一—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走近端午(2分)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 叶式的青绿,从此每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毎—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情系节日(2分) (2)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弘扬传统(2分)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在,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 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原因是: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55分)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10题。(2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干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A、《西游记》里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 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 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 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 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D、《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 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 ——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2)下列两题任选一题 ....作答。(4 分) ①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 “火攻”的精彩战役,如“火烧赤壁”就是其中的经典, 除此之外,你还记得哪些?请写出其中..一例..,简述主要情节(80 字左右)。 ② 格列佛在大人国都经历了哪些惊险的事情。请举出两例 ....。 4.综合探究。(6 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走近端午(2分)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 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 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情系节日(2分) (2)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 。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弘扬传统(2分)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 现在,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 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原因是: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55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5—10 题。(20 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干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 说》)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 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 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 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u):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 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晩。⑥褫(ch):解除,解下。⑦受大 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故常奇之( (2)比行百余里( (3)安求其能千里也( )(4)一食或尽粟一石( 6.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不以千里称也。②骥不称其力。B、①其真无马邪?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②介胄而驰。D、①虽有千里之能。②故常奇之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 (2)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 8.(1)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1分) (2)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 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共同特点 甲文句子 (1分) 乙文句子: (1分) 9.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共同道 理?(2分) 10.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 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8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 说》)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 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 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 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 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 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⑴ 故常奇.之( ) ⑵ 比.行百余里( ) ⑶ 安.求其能千里也( ) 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 ) 6.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 B、①其.真无马邪? 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②故常奇之.。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文: ⑵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 8.⑴ 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1 分) ⑵ 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 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共同特点: (1 分) 甲文句子: (1 分) 乙文句子: (1 分) 9.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共同道 理?(2 分) 10.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 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1—15 题。(18 分)
充满文化底蕴的漳州小吃 ①漳州风味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传统的制作工艺,近年来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餐饮业声 誉鹊起。在由福建省烹饪协会首次组织的“福建名小吃″认定会上,漳州市选送评定的风味 小吃53个品种有48个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入围率高达90.5%。一时成了烹饪界注目 的焦点。小吃业成为漳州人的又一金招牌,也成了漳州人的热门话题 ②“天开一岁暖,花发四时春。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唐代诗人丁儒在诗句中道 出的漳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漳州小吃传承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原料资源,山禽、溪 鱼、果蔬、海产皆为珍品。风味小吃品种繁多,猪蹄面、鲈鱼粥、手抓面、卤面、猫仔粥、 五香卷、润饼、和合包、米烧稞、土笋冻、蚝仔煎等等,据漳州老烹饪家曾庆富先生介绍 竟有8大类250余种之多。难怪闽南有“玩在苏杭二州、吃在福建漳州”的民谚流传 ③漳州小吃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其产生尤其与民俗节日密不可分。清明节润饼、 端午节碱粽、大年夜的五香卷、红白事的卤面,每一项名小吃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历史传 说:“猫仔粥”里有南宋赵昺皇帝与陆秀夫逃难的故事,“卤面”有陈元光后人怀念先辈不忘 乡情之意,“和合包”有夫妻破镜重圆的情节,“江东鲈鱼”亦有“严东溪孝母鱼”的记叙 这无一不使人在品尝风味小吃时,品尝着一段漳州民间文化 ④漳州小吃吸收了厦、泉、潮汕小吃的特点,形成了自己“鲜、香、淡”的独特风味 在色香味上独树一帜。江东鲈鱼粥仅以鲈鱼加米熬制,不加别味,竟成-道人人向往名菜。 而随着漳州人向外发展,小吃烹艺也传遍海内外。最典型的是:在台湾有“不吃度小月,不 算游台湾″之说的名小吃‘度小月担仔面″,担仔面热碗,面稍烫一下即可捞起,撒上豆芽、 香菜,再佐以肉糜、蒜泥、黑醋、虾仁,配以精心熬成的高汤。据台媒体介绍,这担仔面正 是100多年前创始人洪芋头向漳州师傅学来的。 ⑤由于价廉物美,漳州小吃深λ民间,大街小巷,云集着各种各样小吃,吸引大量海外 侨胞、台胞及游人前往品尝。一到晩间,遍布街头巷尾的各式酒楼、大排档,让人感到了“食 在漳州”的浓烈氛围。漳州娱乐场所没有太多的市场,亲朋小聚、举家闲逛,漳州人的夜间 休闲生活更多的是品尝小吃度过的。来一碗卤面,吃一条五香卷,在品尝小吃中尽情享受生 活的从容与悠闲,就成了漳州一道独特的风景 讯旅游网》) 11.选文从几个方面对漳州小吃进行了说明。(4分) 注意把 握时间! 12.选文引用了很多诗句和典故,有什么好处?(4分) 学 13.综合全文,请你谈谈漳州小吃深受欢迎,美名传扬的原因。(3分) 14.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3分) 15.今年2月2日,第二届漳州小吃文化节在芗城区八卦楼文化城隆重开幕。适逢元宵佳节
充满文化底蕴的漳州小吃 ①漳州风味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传统的制作工艺,近年来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餐饮业声 誉鹊起。在由福建省烹饪协会首次组织的“福建名小吃”认定会上,漳州市选送评定的风味 小吃 53 个品种有 48 个被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入围率高达 90.5%。一时成了烹饪界注目 的焦点。小吃业成为漳州人的又一金招牌,也成了漳州人的热门话题。 ② “天开一岁暖,花发四时春。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唐代诗人丁儒在诗句中道 出的漳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漳州小吃传承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原料资源,山禽、溪 鱼、果蔬、海产皆为珍品。风味小吃品种繁多,猪蹄面、鲈鱼粥、手抓面、卤面、猫仔粥、 五香卷、润饼、和合包、米烧稞、土笋冻、蚝仔煎等等,据漳州老烹饪家曾庆富先生介绍, 竟有 8 大类 250 余种之多。难怪闽南有“玩在苏杭二州、吃在福建漳州”的民谚流传。 ③漳州小吃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其产生尤其与民俗节日密不可分。清明节润饼、 端午节碱粽、大年夜的五香卷、红白事的卤面,每一项名小吃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历史传 说:“猫仔粥”里有南宋赵昺皇帝与陆秀夫逃难的故事,“卤面”有陈元光后人怀念先辈不忘 乡情之意,“和合包”有夫妻破镜重圆的情节,“江东鲈鱼”亦有“严东溪孝母鱼”的记叙。 这无一不使人在品尝风味小吃时,品尝着一段漳州民间文化。 ④漳州小吃吸收了厦、泉、潮汕小吃的特点,形成了自己“鲜、香、淡”的独特风味, 在色香味上独树一帜。江东鲈鱼粥仅以鲈鱼加米熬制,不加别味,竟成一道人人向往名菜。 而随着漳州人向外发展,小吃烹艺也传遍海内外。最典型的是:在台湾有“不吃度小月,不 算游台湾”之说的名小吃“度小月担仔面”,担仔面热碗,面稍烫一下即可捞起,撒上豆芽、 香菜,再佐以肉糜、蒜泥、黑醋、虾仁,配以精心熬成的高汤。据台媒体介绍,这担仔面正 是 100 多年前创始人洪芋头向漳州师傅学来的。 ⑤由于价廉物美,漳州小吃深入民间,大街小巷,云集着各种各样小吃,吸引大量海外 侨胞、台胞及游人前往品尝。一到晚间,遍布街头巷尾的各式酒楼、大排档,让人感到了“食 在漳州”的浓烈氛围。漳州娱乐场所没有太多的市场,亲朋小聚、举家闲逛,漳州人的夜间 休闲生活更多的是品尝小吃度过的。来一碗卤面,吃一条五香卷,在品尝小吃中尽情享受生 活的从容与悠闲,就成了漳州一道独特的风景。 (摘自《腾讯旅游网》) 11.选文从几个方面对漳州小吃进行了说明。(4 分) 12.选文引用了很多诗句和典故,有什么好处?(4 分) 13.综合全文,请你谈谈漳州小吃深受欢迎,美名传扬的原因。(3 分) 14.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3 分) 15.今年 2 月 2 日,第二届漳州小吃文化节在芗城区八卦楼文化城隆重开幕。适逢元宵佳节, 注 意 把 握时间!
富有漳州民俗特色的文艺节目及工艺品也在现场表演和展览,让广大群众既大饱口福又大开 眼界。假如你和外市来的朋友一起到“小吃文化节”现场游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朋友介 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漳州小吃(应注意从地域、材料、做法、,味道等多方面介绍,不得抄袭阅读 材料)。(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 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 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 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 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晴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 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 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毎夭下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 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 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 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 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晩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 晴,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 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 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 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 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 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 那硌脚的感笕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 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16.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3分) 17.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 是什么?(4分)
富有漳州民俗特色的文艺节目及工艺品也在现场表演和展览,让广大群众既大饱口福又大开 眼界。假如你和外市来的朋友一起到“小吃文化节”现场游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朋友介 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漳州小吃(应注意从地域、材料、做法、味道 ...........等多方面介绍,不得抄袭阅读 ...... 材料..)。(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17 分)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 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 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 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 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 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 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 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 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 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 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 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 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 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 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 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 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 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 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16.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3 分) 17.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 是什么?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