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原理和概念 (一)色谱过程 ■实现色谱操作的基本条件:必须具备相对运动的 两相,即: 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固定不动 流动相( mobile phase):携带试样向前移动的 流动体 色谱过程:组分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多次分 配的过程
三.基本原理和概念 (一)色谱过程 实现色谱操作的基本条件:必须具备相对运动的 两相,即: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固定不动; 流动相(mobile phase):携带试样向前移动的 流动体。 色谱过程:组分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多次分 配的过程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 1.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1)色谱流出曲线:由检测器输出的响应信 号对时间作图所得到的曲线,即色谱图。 2)基线:在操作条件下,没有组分流出时 的流出曲线。反映仪器(主要是检测器) 的噪音随时间的变化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 1.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1)色谱流出曲线:由检测器输出的响应信 号对时间作图所得到的曲线,即色谱图。 2)基线:在操作条件下,没有组分流出时 的流出曲线。反映仪器(主要是检测器) 的噪音随时间的变化
3)色谱峰: 正常峰: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 ■拖尾峰( tailing peak):前沿陡峭, 后沿平缓。 ■前延峰( leading peak):后沿陡峭, 前沿平缓
3)色谱峰: 正常峰: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 拖尾峰(tailing peak):前沿陡峭, 后沿平缓。 前延峰(leading peak):后沿陡峭, 前沿平缓
对称因子fs( symmetry factor)或拖尾因子( tailing factor fs=W005h/2A=(A+B)/2A Was为0.05倍色谱峰高处的色谱峰宽 A,B分别为0.05倍色谱峰高处的色谱峰前沿、后沿与色 谱峰顶点至基线的垂线之间的距离 fs=0.95-1.05对称峰;小于0.95为前延峰;大于1.05为 拖尾峰. 描述色谱峰的参数: 峰高和峰面积:用于定量; 保留值:定性; 峰宽:衡量柱效
对称因子fs (symmetry factor) 或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 fs = W0.05h / 2A = (A + B) / 2A W0.05h为0.05倍色谱峰高处的色谱峰宽。 A, B分别为0.05倍色谱峰高处的色谱峰前沿、后沿与色 谱峰顶点至基线的垂线之间的距离。 fs = 0.95-1.05 对称峰; 小于0.95为前延峰; 大于1.05为 拖尾峰. 描述色谱峰的参数: 峰高和峰面积:用于定量; 保留值:定性; 峰宽:衡量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