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10~2011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级语文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 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 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18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921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 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并交 、语言基础题 1.选出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3分) A.抹布/凃涂抹瘦削/削皮戏谑/虐待惦记/掂量 B.散文/散乱拓片/开拓承诺/偌大租赁/凭借 C.拗断/执拗着陆/着手蹩脚/憋闷硅片/低洼 D.模糊/模样畜生/畜牧陡峭/俏丽湛蓝/不堪 2.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A.前几年的广州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尘土飞扬,拥挤嘈杂的城市,曾几何时,亚运会后的 广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日本政府在有关福岛核泄漏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危言危行,引发了全世界对核安全问题 的担忧和反思。 C.他考试的时候总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看漏要求,这种目无全牛的习惯真让人 头疼。 D.刘翔出场了,体育馆内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振聋发聩,经久不衰。 3.选出没有语病,表意明白的一项(3分) A.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业,使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一是正确的方法, 二是坚定的信念。 B.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 C.作为开国领导人,周总理大公无私,为新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是周总理一生的真实写照。 D.庄子《逍遥游》中的“有所待”,指的就是有所凭借、有所约束、不自由之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等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在谈自己
汕头市2010~2011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级语文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 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 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1~8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9~21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 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 回。 一、语言基础题 1.选出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3分) A.抹.布/涂抹. 瘦削./削.皮 戏谑./虐.待 惦.记/掂.量 B.散.文/散.乱 拓.片/开拓. 承诺./偌.大 租赁./凭.借 C.拗.断/执拗. 着.陆/着.手 蹩.脚/憋.闷 硅.片/低洼. D.模.糊/模.样 畜.生/畜.牧 陡峭./俏.丽 湛.蓝/不堪. 2.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A.前几年的广州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尘土飞扬,拥挤嘈杂的城市,曾几何时 ....,亚运会后的 广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日本政府在有关福岛核泄漏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危言危行 ....,引发了全世界对核安全问题 的担忧和反思。 C.他考试的时候总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看漏要求,这种目无全牛 ....的习惯真让人 头疼。 D.刘翔出场了,体育馆内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振聋发聩 ....,经久不衰。 3.选出没有语病,表意明白的一项(3分) A.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业,使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一是正确的方法, 二是坚定的信念。 B.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 C.作为开国领导人,周总理大公无私,为新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是周总理一生的真实写照。 D.庄子《逍遥游》中的“有所待”,指的就是有所凭借、有所约束、不自由之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等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在谈自己
的工作态度时他说 ;在概括今后工作时他说 ;在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的问题时他说 在谈到两岸合作问题时他说 ;在回答记者“什么是快 乐”问题时他说 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 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⑤“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①⑤②④ 、古诗文阅读 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59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 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 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 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岀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 谁之过与?″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优。”孔子日:“求,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 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日:“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日:“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 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日:“何谓四恶?″子 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 有司(小气) 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借口 C.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庄重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尊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C.何以伐为 则修文德以来之 D.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择可劳而劳之 7.选出句式与例句“固而近于费”相同的一项:(3分)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的工作态度时他说: ;在概括今后工作时他说: ;在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的问题时他说: ;在谈到两岸合作问题时他说: ;在回答记者“什么是快 乐”问题时他说: 。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 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⑤“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①⑤②④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5~9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 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 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 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 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 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 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 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 有司(小气)。” 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借口 C.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庄重 D.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尊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C.何以.伐为 则修文德以.来之 D.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择可劳而劳之. 7.选出句式与例句“固而近于费”相同的一项:(3分)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8,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三个理由,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孔子连用三个比喻,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C.孔子理解季氏为子孙后代的担忧,但他认为解决忧患的方法是“修文德 D.孔子认为,不经告诚却要看到成果,政令拖延却要限期完成,这些都是“恶政”。 翻译以下句子:(9分)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③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干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 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干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本词以“伤离别”为主线,请分别从“人”和“景”两个角度,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伤 离别”的。(6分) 11.默写(共5道题,任选其中4道,全选按前4道计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8分) ①日月忽其不淹兮,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②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 ③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中.国.学.考.频.道 ④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⑤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老子的无为江上郎 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双重意义,即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本文着重从其方法论意义 讨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譬如一个碗,有人认为所谓的碗就是实的碗壁,这是根本理解错误了。一个完整的碗是 由实的碗壁和碗中的虚无部分共同组成的,碗中的虚无部分和实的碗壁一样必不可少,而且 以老子和王弼等虚无学派看来,这虚无部分远比实的碗壁要重要。就是说实是虚有用的条件 而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虚无的部分。正是这种虚实结合,而以虚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老子的无 为思想的基础。 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只躺在那儿睡大觉。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我们 可以看到: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无为决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只做那属于碗壁的部 分。只要把碗壁部分做好了,不多做一点,也不少做一点,然后你才可以躺在那儿睡大觉。 你若是少做了一点,碗就会漏水;你若是多做了一点,你就是用实的部分把虚无部分填满, 此时,这个碗还盛得了水吗?完全填满了,不但盛不了水,而且根本不能算是碗了,只不过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恐年岁之不吾与 8.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三个理由,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孔子连用三个比喻,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C.孔子理解季氏为子孙后代的担忧,但他认为解决忧患的方法是“修文德”。 D.孔子认为,不经告诫却要看到成果,政令拖延却要限期完成,这些都是“恶政”。 9.翻译以下句子:(9分)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③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雨霖铃》 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 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本词以“伤离别”为主线,请分别从“人”和“景”两个角度,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伤 离别”的。(6分) 11.默写(共5道题,任选其中4道,全选按前4道计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8分) ①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②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 。(苏轼《赤壁赋》) ③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中.国.学.考.频.道 ④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⑤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老子的无为 江上郎 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双重意义,即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本文着重从其方法论意义 讨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譬如一个碗,有人认为所谓的碗就是实的碗壁,这是根本理解错误了。一个完整的碗是 由实的碗壁和碗中的虚无部分共同组成的,碗中的虚无部分和实的碗壁一样必不可少,而且 以老子和王弼等虚无学派看来,这虚无部分远比实的碗壁要重要。就是说实是虚有用的条件, 而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虚无的部分。正是这种虚实结合,而以虚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老子的无 为思想的基础。 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只躺在那儿睡大觉。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我们 可以看到: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无为决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只做那属于碗壁的部 分。只要把碗壁部分做好了,不多做一点,也不少做一点,然后你才可以躺在那儿睡大觉。 你若是少做了一点,碗就会漏水;你若是多做了一点,你就是用实的部分把虚无部分填满, 此时,这个碗还盛得了水吗?完全填满了,不但盛不了水,而且根本不能算是碗了,只不过
是一块瓷石而已。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表现为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但施行这种政策的朝廷决不是什么也不做,他们必须做好军队和儒家的宗法伦理这些作为碗 壁的部分。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上,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更大,可以说根本上促成了中国文学艺术的 特有风格。我们只要把它一与外国的热情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歌等文学艺术相比,马上就能 感觉到中国的诗歌等文学艺术委婉含蓄的特点。在国画中有一种基本的技巧叫做“留白”, 这一点最能体现老子的无为思想了。一张白纸,可以说是个虚无,但是画家在上面略点几笔 虚无部分就马上会变成画中最有意义最不可少的部分。在此,画家的工作正是只完成碗壁的 部分,正是无为 在今天的管理界有一条得到普遍认同的法则:一个事无大小全部过问,甚至还要亲身躬 行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管理者。显然这样的管理者的毛病就在于他们吃力不讨好地把碗中的 虚无部分填满了。作为—个好的管理者只要制定好制度等重要工作,做好碗壁部分就行了 而且惟有如此,才是最高明的管理者。 在哲学上,老子的思想可以说也代表了东方哲学特有的风格。东方哲学含混,西方哲学 明确。东方哲学对于事理只是点到为止,而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必要做严密系统的论证。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双重意义,即虚实结合和以虚为用。 B.一个碗是由虚无部分和实的碗壁构成的,而且虚无部分远比实的碗壁要重要 C.一张白纸,可以说是个虚无,但是如果没有画家在上面略点几笔,虚无部分不会产生 意义,这就是虚与实的关系 D.一个事事躬亲的管理者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因为他不懂得无为而治的道理。 E.东方哲学较西方哲学明确,而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必要做严密系统的论证。 13.下面哪个做法不符合老子的无为思想:(3分) A.建造房屋,四壁中间留有空隙,房子才能住人 B.写诗,要热情奔放、直抒胸臆,才能感染读者。 C.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大技巧是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受教育。” D.美国迪斯尼乐园让游客在草地上随意踩出景点之间的通道,获得园林艺术最佳设计奖 14.作者是如何消除人们对老子的误解的?(4分) 15.文中的“碗壁”有几重含义?(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雾 李延国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 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 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 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 的年轻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 忍心看的是那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
是一块瓷石而已。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表现为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但施行这种政策的朝廷决不是什么也不做,他们必须做好军队和儒家的宗法伦理这些作为碗 壁的部分。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上,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更大,可以说根本上促成了中国文学艺术的 特有风格。我们只要把它一与外国的热情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歌等文学艺术相比,马上就能 感觉到中国的诗歌等文学艺术委婉含蓄的特点。在国画中有一种基本的技巧叫做“留白”, 这一点最能体现老子的无为思想了。一张白纸,可以说是个虚无,但是画家在上面略点几笔, 虚无部分就马上会变成画中最有意义最不可少的部分。在此,画家的工作正是只完成碗壁的 部分,正是无为。 在今天的管理界有一条得到普遍认同的法则:一个事无大小全部过问,甚至还要亲身躬 行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管理者。显然这样的管理者的毛病就在于他们吃力不讨好地把碗中的 虚无部分填满了。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只要制定好制度等重要工作,做好碗壁部分就行了, 而且惟有如此,才是最高明的管理者。 在哲学上,老子的思想可以说也代表了东方哲学特有的风格。东方哲学含混,西方哲学 明确。东方哲学对于事理只是点到为止,而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必要做严密系统的论证。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双重意义,即虚实结合和以虚为用。 B.一个碗是由虚无部分和实的碗壁构成的,而且虚无部分远比实的碗壁要重要。 C.一张白纸,可以说是个虚无,但是如果没有画家在上面略点几笔,虚无部分不会产生 意义,这就是虚与实的关系。 D.一个事事躬亲的管理者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因为他不懂得无为而治的道理。 E.东方哲学较西方哲学明确,而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必要做严密系统的论证。 13.下面哪个做法不符合老子的无为思想:(3分) A.建造房屋,四壁中间留有空隙,房子才能住人。 B.写诗,要热情奔放、直抒胸臆,才能感染读者。 C.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大技巧是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受教育。” D.美国迪斯尼乐园让游客在草地上随意踩出景点之间的通道,获得园林艺术最佳设计奖。 14.作者是如何消除人们对老子的误解的?(4分) 15.文中的“碗壁”有几重含义?(4 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雾 李延国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 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 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 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 的年轻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 忍心看的是那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
的下巴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 他第—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 壮举,那映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土兵的嘉奖,“你是 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 有听清师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 决定》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 了,目光里却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 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 这个“师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 李干事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 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 腔。可是,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间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 委听了我的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扳到起。那一定是 还记着他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土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汘汗水 在他额头上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 不是滚雷英雄,我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干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 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
的下巴。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 他第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 壮举,那映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 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 有听清师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一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 决定》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 了,目光里却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 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 这个“师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 “李干事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 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 腔。可是,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学考频道]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 委听了我的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扳到一起。那一定是 还记着他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源自:中国>学考>频道?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士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汗水 在他额头上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 不是滚雷英雄,我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 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