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六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寥廓(liao)蛮横(heng 百舸争流(g) 不屈不挠(nao) B.粘贴(nian)戕害( glang)锲而不舍(qie) 独出机杼(zh) C.引擎(qing)蝉蜕(tui) 按捺不住(nai)冯虚御风(ping) D.广袤(mo) 狙击(z)转弯抹角(mo)怦然心动(pe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在场的藏书爱好者纷纷表示,适当时候必往扬州找能工巧匠,为自己珍藏的精 品古籍善本,定制一个精致的楠木书匣。 B.这项河道治理工程将通过清除引潮河大量的淤泥,控制和减少内源污染,从 而降低“臭流”发生几率、范围和影响程度 C.及时转变观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系统的数据上,为企业制 定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才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D.由于新近翻译的论文大多竭力宣传西方教育理念,因而问世不久的《现代教 育》杂志能客观地与读者谈论西方教育观的两面性。 3.请在下列语段中的划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只填序号),使语句连贯,结构 致,文意流畅,表意清楚。(5分) 大事难事, 逆境顺 境养败 看涵 看智慧;是成是 。愿你拥有一切,成就精彩人生!
江苏南京六中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寥廓(liáo) 蛮横(hèng) 百舸争流(gě) 不屈不挠(náo) B.粘贴(nián) 戕害(qiāng) 锲而不舍(qiè) 独出机杼(zhù) C.引擎(qíng) 蝉蜕(tuì) 按捺不住(nài) 冯虚御风(píng) D.广袤(mào) 狙击(zǔ) 转弯抹角(mò) 怦然心动(pē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在场的藏书爱好者纷纷表示,适当时候必往扬州找能工巧匠,为自己珍藏的精 品古籍善本,定制一个精致的楠木书匣。 B.这项河道治理工程将通过清除引潮河大量的淤泥,控制和减少内源污染,从 而降低“臭流”发生几率、范围和影响程度。 C.及时转变观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系统的数据上,为企业制 定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才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D.由于新近翻译的论文大多竭力宣传西方教育理念,因而问世不久的《现代教 育》杂志能客观地与读者谈论西方教育观的两面性。 3. 请在下列语段中的划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只填序号),使语句连贯,结构一 致,文意流畅,表意清楚。(5 分) 大事难事, ;逆境顺 境, ; ,看涵 养; ,看智慧;是成是 败, 。愿你拥有一切,成就精彩人生!
①看胸襟②看坚持③看担当④是喜是怒⑤有舍有得 4.现在,有些超市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且在醒目处贴有“每一个摄像头都是 双监视你的眼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样让人很不舒服的标语。请你 另拟一条提示语,既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又语言得体。(4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 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 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 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 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 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 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 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 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 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 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 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 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 土,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 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彼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 为周文王。②傥:假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右欲兵之兵:士兵 B.扶而去之去:离开 C.及至,西伯卒卒:去世 D.劫往归焉归:归就
①看胸襟 ②看坚持 ③看担当 ④是喜是怒 ⑤有舍有得 4.现在,有些超市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且在醒目处贴有 “每一个摄像头都是一 双监视你的眼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样让人很不舒服的标语。请你 另拟一条提示语,既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又语言得体。(4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 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 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 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 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 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 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 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 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 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 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 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 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 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 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彼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 为周文王。②傥:假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左右欲兵之 兵:士兵 B.扶而去之去:离开 C.及至,西伯卒卒:去世 D.劫往归焉归:归就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伯夷积仁洁行的一组是(3分)( ①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②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③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④太公曰:“此义人也。 ⑤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⑥遂饿死于首阳山 A.①③⑤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 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 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 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 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3分) (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3分) (3)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伯夷积仁洁行的一组是(3 分)( ) ①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②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③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④太公曰:“此义人也。” ⑤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⑥遂饿死于首阳山。 A.①③⑤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 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 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 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 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3 分) (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3 分) (3)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乱石穿空, 卷起千 堆雪。(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吾尝终日而思 矣 。(荀子《劝学》)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 天祥《过零丁洋》) ,只是朱颜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 分)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乱石穿空, ,卷起千 堆雪。(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2) 吾尝终日而思 矣, 。(荀子《劝学》) 3)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 天祥《过零丁洋》) 4) ,只是朱颜 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 商隐《锦瑟》) 6) 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 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故乡 林贤治 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 ②故乡的一切—一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 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③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 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月夜 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 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 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 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④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 怀念的。我一直在生活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 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⑤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偶尔回乡,却 见阡陌纵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杄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 里了。笔直的机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见颓废,运河桥原 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地坍没了。未来的管理人员 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殷实的庄稼人, 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 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一一神农的后裔呵! ⑥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 明的巨大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 的地方,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 由、幸福的生存!
5)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 商隐《锦瑟》) 6) 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 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故 乡 林贤治 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 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 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③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 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月夜 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 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 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 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④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 怀念的。我一直在生活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 一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⑤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偶尔回乡,却 见阡陌纵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杆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 里了。笔直的机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见颓废,运河桥原 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地坍没了。未来的管理人员, 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殷实的庄稼人, 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 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 ⑥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 明的巨大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 的地方,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 由、幸福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