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本信度的优缺点表现: 优点: ■1、测验的两个复本,如果在不同的时间使用, 其信度既可以反映在不同时间的稳定性,又可以 反映对于不同测题的一致性,它反映了两个层面 的信度; ■2、两个复本在同时使用时,可以避免再测信息 的一些缺点,如首测时再测在记忆、练习、效果 的影响,间隔期间获得新知识的影响,两次施测 的环境不同和被试主观状态不同的影响,以及为 了应付测验所作训练的影响等
复本信度的优缺点表现: 优点: ◼ 1、测验的两个复本,如果在不同的时间使用, 其信度既可以反映在不同时间的稳定性,又可以 反映对于不同测题的一致性,它反映了两个层面 的信度; ◼ 2、两个复本在同时使用时,可以避免再测信息 的一些缺点,如首测时再测在记忆、练习、效果 的影响,间隔期间获得新知识的影响,两次施测 的环境不同和被试主观状态不同的影响,以及为 了应付测验所作训练的影响等
缺点: ■1、编制两个完全相等的测验是很困难的,如 果两个复本过分相似,则变成再测形式,而过 分不相似,又使等值的条件不存在; ■2、两个复本测验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测量了 不同的性质,这就会低估测验的信度; ■3、被试同时接受性质相似的两个测验,可能 减少完成测验的积极性; ■4、虽然两个复本测验的题日材料不同,但被 试一旦掌握了解题的某一模式,就能触类旁通, 有可能失去复本的意义
缺点: ◼ 1、编制两个完全相等的测验是很困难的,如 果两个复本过分相似,则变成再测形式,而过 分不相似,又使等值的条件不存在; ◼ 2、两个复本测验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测量了 不同的性质,这就会低估测验的信度; ◼ 3、被试同时接受性质相似的两个测验,可能 减少完成测验的积极性; ◼ 4、虽然两个复本测验的题目材料不同,但被 试一旦掌握了解题的某一模式,就能触类旁通, 有可能失去复本的意义
§1教育测量的信度 口同质性信度 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 度。题目间的一致性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所有题目测的 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其二是指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 的正相关。 因此,当一个测验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时,说明测验要测 的是某一单个心理特质;如果一个测验同质性信度不高,则 说明测验结果可能是几种心理特质的综合反映,这时,测验 结果不好解释。 估计同质性信度的方法主要有:分半信度、库德一理查逊信 度、克龙巴赫α系数
§1 教育测量的信度 同质性信度 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 度。题目间的一致性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所有题目测的 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其二是指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 的正相关。 因此,当一个测验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时,说明测验要测 的是某一单个心理特质;如果一个测验同质性信度不高,则 说明测验结果可能是几种心理特质的综合反映,这时,测验 结果不好解释。 估计同质性信度的方法主要有:分半信度、库德-理查逊信 度、克龙巴赫α系数
估计同质性信度的方法: (1)分半信度 ◆指的是将每一个被试的测验分数按测题分成两部分,然后用 每个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整个测验的信度。 ◆计算不难,把对等的两半测验看成是在最短时间距离内施测 的两个平行测验。难的是,如何将测验分成相等的两半。 按题号的奇偶分半、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半、按题目的内容 分半等等。 ◆实际应用中,由于题目一般依据难度大小排列,采用奇偶分 半可使两半测验的题目在难度上基本相等,因此常被采纳。 如果一个测验无法分成对等的两半,则不宜使用分半信度
估计同质性信度的方法: (1)分半信度 ◆ 指的是将每一个被试的测验分数按测题分成两部分,然后用 每个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整个测验的信度。 ◆ 计算不难,把对等的两半测验看成是在最短时间距离内施测 的两个平行测验。难的是,如何将测验分成相等的两半。 按题号的奇偶分半、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半、按题目的内容 分半等等。 ◆ 实际应用中,由于题目一般依据难度大小排列,采用奇偶分 半可使两半测验的题目在难度上基本相等,因此常被采纳。 如果一个测验无法分成对等的两半,则不宜使用分半信度
每个被试的奇数 题/偶数题总分 由于分半信计算的是两个“半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只 是半个测验的信度,(测验越长信度越高),因此必须用斯皮尔 曼一布朗公式加以校正: =2rh/1+rh) 式中,r为整个测验的信度系数,为两个“半测验”上得 分的相关系数。 例: 15名被试在奇偶分半测验上的得分 被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奇数题 20 18 23 21 17 18 20 17 16 13 14 13 12 8 8 偶数题 20 22 19 22 18 15 14 17 15 16 14 12 10 7 6 计算两个“半测验”得分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86。代入公式 得:r=2/1+1h)=(2×0.86)/(1+0.86)=0.92
由于分半信计算的是两个“半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只 是半个测验的信度,(测验越长信度越高),因此必须用斯皮尔 曼-布朗公式加以校正: 式中,rxx为整个测验的信度系数,rhh为两个“半测验”上得 分的相关系数。 例: 15名被试在奇偶分半测验上的得分 ( ) tt hh hh r = 2r 1+ r 被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奇数题 20 18 23 21 17 18 20 17 16 13 14 13 12 8 8 偶数题 20 22 19 22 18 15 14 17 15 16 14 12 10 7 6 计算两个“半测验”得分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86。代入公式 得: rxx = 2rhh (1+ rhh ) = (2 0.86) (1+ 0.86) = 0.92 每个被试的奇数 题/偶数题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