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农三师中小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赵建斌) 根据兵团教育局的安排,调研组于2009年3月26日一31日赴农三师就该师专业教 室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调研组除采用听取汇报、现场查看及听课, 召开座谈会及个别访谈等调直方法外,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以便对实验学校专业教室建 设及教学模式改革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此次调直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两种,调直对象为调研组所走访的七所学校的师生;共发放问卷500余份,回收491份 回收率为98.2%,有效问卷487份,有效率为99.2%。现将调查结果及其分析汇报如下。 一、师生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到专业敕室上课的适应情况 1教师的适应情况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1),目前,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 到专业教室上课,61%的教师能够适应,32%的教师基本适应,7%的教师感到不太适应 没有教师感到很不适应。 这组数据说明,教师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到专业教室上课 存在适应问题,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后,绝大多数教师能够适应,不存在教师不能适应的问 题 7集0% 口适应 口基本适应 口不太适应 口很不适应 图1教师对在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 2.学生的适应情况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2),目前,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 到专业教室上课,61%的学生能够适应,35%的学生基本适应,4%的学生感到不太适应 没有学生感到很不适应。 这组数据说明,学生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到专业教室上课 存在适应问题,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不存在学生不能适应的问 题
案例 5:农三师中小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赵建斌) 根据兵团教育局的安排,调研组于 2009 年 3 月 26 日—31 日赴农三师就该师专业教 室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调研组除采用听取汇报、现场查看及听课、 召开座谈会及个别访谈等调查方法外,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以便对实验学校专业教室建 设及教学模式改革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此次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两种,调查对象为调研组所走访的七所学校的师生;共发放问卷 500 余份,回收 491 份, 回收率为 98.2%,有效问卷 487 份,有效率为 99.2%。现将调查结果及其分析汇报如下。 一、师生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到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 1.教师的适应情况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 1),目前,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 到专业教室上课,61%的教师能够适应,32%的教师基本适应,7%的教师感到不太适应, 没有教师感到很不适应。 这组数据说明,教师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到专业教室上课 存在适应问题,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后,绝大多数教师能够适应,不存在教师不能适应的问 题。 2.学生的适应情况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 2),目前,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 到专业教室上课,61%的学生能够适应,35%的学生基本适应,4%的学生感到不太适应, 没有学生感到很不适应。 这组数据说明,学生对将原来的每班固定教室上课改为现在的按学科到专业教室上课 存在适应问题,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不存在学生不能适应的问 题。 图1 教师对在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 61% 32% 7% 0% 适应 基本适应 不太适应 很不适应
口适应 口基本适应 口不太适应 口很不适应 图2学生对在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 3.师生适应情况的比校(见图3) 70% 口教师 日学生 适 基本适应 不太适应 很不适应 3对师生对在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的比较 图3反映师生两个群体在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总体相当,但是,学生群体表现出 了更好的适应性。 二、师生对专业教室设置与建设的态度和看法 1教师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4),目前,对专业教室的设置和健设,68%的教师表示支持 32%的教师认为现在的专业教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没有教师表示反对域持无所谓态度。 口支持 口需要改进 ▣反对 口无所谓 图4教师对设置专业教室的态度和看法
3.师生适应情况的比较(见图 3) 图 3 反映师生两个群体在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总体相当,但是,学生群体表现出 了更好的适应性。 二、师生对专业教室设置与建设的态度和看法 1.教师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 4),目前,对专业教室的设置和建设,68%的教师表示支持, 32%的教师认为现在的专业教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没有教师表示反对或持无所谓态度。 图2 学生对在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 61% 4% 0% 35% 适应 基本适应 不太适应 很不适应 0 % 10% 20% 30% 40% 50% 60% 70% 适应 基本适应 不太适应 很不适应 图3 对师生对在专业教室上课的适应情况的比较 百分比 教师 学生 图4 教师对设置专业教室的态度和看法 68% 32% 0% 0% 支持 需要改进 反对 无所谓
这组数据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与使用,教师对专业教室的作用和意义有所感悟】 对专业教室建设持关注和支持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目前的专业教室还有不完善之处 需要继续改进。 2.学生的态度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5),目前,对专业教室的设置和建设,93%的学生表示支持 7%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专业教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设有学生表示反对或持无所谓态度。 学生是专业教室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这组数据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与使用,学 生充分感受到了专业教室对自己学习和成长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对专业教室建设持高度关 注和积极支持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的专业教室确有不完善之处,需要继续改进」 口支持 口需要改进 口反对 口无所谓 93 图5学生对设置专业教室的态度和看法 3.师生态度和石法的比较 支持 反对 需要改进 无所谓 图6师生对专业教室的设置与建设的态度看法比较 图6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与使用,专业教室的作用得到显现,全体师生对此有 所认识,从而对专业教室建设持高度肯定和积极支持的态度;专业教室已不是要不要建的问 题,而是如何把它建得更好的问题,师生均认为目前的专业教室确有不完善之处,需要继续
这组数据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与使用,教师对专业教室的作用和意义有所感悟, 对专业教室建设持关注和支持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目前的专业教室还有不完善之处, 需要继续改进。 2.学生的态度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 5),目前,对专业教室的设置和建设,93%的学生表示支持, 7%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专业教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没有学生表示反对或持无所谓态度。 学生是专业教室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这组数据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与使用,学 生充分感受到了专业教室对自己学习和成长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对专业教室建设持高度关 注和积极支持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的专业教室确有不完善之处,需要继续改进。 3.师生态度和看法的比较 图 6 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与使用,专业教室的作用得到显现,全体师生对此有 所认识,从而对专业教室建设持高度肯定和积极支持的态度;专业教室已不是要不要建的问 题,而是如何把它建得更好的问题,师生均认为目前的专业教室确有不完善之处,需要继续 图5 学生对设置专业教室的态度和看法 0% 0% 7% 93% 支持 需要改进 反对 无所谓 图6 师生对专业教室的设置与建设的态度看法比较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支持 反对 需要改进 无所谓 百分比 教师 学生
改进。另外,持“支持”态度的学生比例大于教师比例,说明学生更欢迎专业教室;持“需 要改进”看法的教师比例又高于学生比例,反映教师的敬业精神及对专业教室功能有效发挥 的关注在专业教室建设增加教师工作量的情况下广大教师依然关注和支持专业教室建设 竟然没有一人反对,这是一个值得思索与探究的问题。 三、教师对设置专业教室与增减教学用房关系的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7),设置专业教室以后,83%的教师认为教学用房需要增加, 12%的教师认为所需教学用房与以前差不多,只有5%的教师认为所需教学用房与以前相比 有所减少. 口需要增加 口与以前差不多 口有所减少 83% 图7教师对设置专业教室后学校教学用房的看法 学生规模是影响专业教室设置的一大因素。学生规模大,平行班多,学生班颜大,设 置专业教室就需要增加教学用房;学生规模小,平行班少,学生班额小,所需要增加的教学 用房就少 另外,在多数教师认为设置专业教室需要增加教学用房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部分教 师认为所需教学用房与以前差不多,甚至比以前有所减少?如果情况真的如此,那么影响专 业教室设置的综合因素有哪些?如何在学校现有校舍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教室建 设的用房需要?这是需要学校管理人员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对在专业教室办公(备课、候课)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8),对任课教师在专业教室办公,64%的教师认为这便于指 导学生,表示赞成;22%的教师认为该措施需要改进;14%的教师认为这不利于教师备课 及与同行交流,表示反对。 14g 口表示赞成 口主张改进 口表示反对 图8教师对在专业教室办公的态度和看法
改进。另外,持“支持”态度的学生比例大于教师比例,说明学生更欢迎专业教室;持“需 要改进”看法的教师比例又高于学生比例,反映教师的敬业精神及对专业教室功能有效发挥 的关注。在专业教室建设增加教师工作量的情况下,广大教师依然关注和支持专业教室建设, 竟然没有一人反对,这是一个值得思索与探究的问题。 三、教师对设置专业教室与增减教学用房关系的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 7),设置专业教室以后,83%的教师认为教学用房需要增加, 12%的教师认为所需教学用房与以前差不多,只有 5%的教师认为所需教学用房与以前相比 有所减少。 学生规模是影响专业教室设置的一大因素。学生规模大,平行班多,学生班额大,设 置专业教室就需要增加教学用房;学生规模小,平行班少,学生班额小,所需要增加的教学 用房就少。 另外,在多数教师认为设置专业教室需要增加教学用房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部分教 师认为所需教学用房与以前差不多,甚至比以前有所减少?如果情况真的如此,那么影响专 业教室设置的综合因素有哪些?如何在学校现有校舍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教室建 设的用房需要?这是需要学校管理人员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对在专业教室办公(备课、候课)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 8),对任课教师在专业教室办公,64%的教师认为这便于指 导学生,表示赞成;22%的教师认为该措施需要改进;14%的教师认为这不利于教师备课 及与同行交流,表示反对。 图7 教师对设置专业教室后学校教学用房的看法 83% 5% 12% 需要增加 与以前差不多 有所减少 图8 教师对在专业教室办公的态度和看法 64% 14% 22% 表示赞成 主张改进 表示反对
总体来看,大多数教师(64%+22%=86%)对实行教师在专业教室办公制度持肯定 和接受态度,认为它缩短了师生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和频率,便 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及其发展。教师对该制度的认可和接受,表明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 理念的形成与确立 部分教师认为该“措施”需要改进,那么,该措施的哪些地方要改进?又怎样改进? 在改进中是否应考虑对教师学校生活的关照?是否应在"学生关怀”与”教师关怀”之间寻 求某种平衡?这是学校领导需要思考、把握和解决的问题, 少数教师之所以对该措施表示反对,一方面确实存在备课场所变化后的环境适应问 题,另一方面也存在该措施实行后同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减少,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较弱的教 师希望加强同行交流以提高业务水平的问题。少数教师的“反对”恰恰是专业教室建设及教 学改革使得教师专业素质面临挑战,教师迫切希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反映。 五、敕师关于设置专业教室和实行走班制对班级建设及其管理工作的影响的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9),关于设置专业教室和实行走班制对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影 响,61%的教师认为其影响是有利的;32%的教师认为有影响但不明显;7%的教刘师认为其 影响是不利的。 7 口有利 口有影响但不明显 口不利 图9教师对设置专业教室实行走班制对班级管理及其建设的影 响的看法 该结果是教师群体对"影响”看法的总体分布,并不能反映“影响”的真实情况。对 “影响”的真实情况的判断应主要依据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看法,但是,教师群体的总体看法 可作为对此问题进行判断的参照之一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把学生由一个无知、少知、不能、少 能的人变为一个有知、多知、有能、多能的人一一主要依靠学科教育,同时也要把一个自 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一主要依靠集体教育。设置专业教室,实行走班制,对班集体的建 设与管理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多大影响?在设置专业教室、实行走班制
总体来看,大多数教师(64%+22%=86%)对实行教师在专业教室办公制度持肯定 和接受态度,认为它缩短了师生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和频率,便 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及其发展。教师对该制度的认可和接受,表明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 理念的形成与确立。 部分教师认为该“措施”需要改进,那么,该措施的哪些地方要改进?又怎样改进? 在改进中是否应考虑对教师学校生活的关照?是否应在“学生关怀”与“教师关怀”之间寻 求某种平衡?这是学校领导需要思考、把握和解决的问题。 少数教师之所以对该措施表示反对,一方面确实存在备课场所变化后的环境适应问 题,另一方面也存在该措施实行后同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减少,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较弱的教 师希望加强同行交流以提高业务水平的问题。少数教师的“反对”恰恰是专业教室建设及教 学改革使得教师专业素质面临挑战,教师迫切希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反映。 五、教师关于设置专业教室和实行走班制对班级建设及其管理工作的影响的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见图 9),关于设置专业教室和实行走班制对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影 响,61%的教师认为其影响是有利的;32%的教师认为有影响但不明显;7%的教师认为其 影响是不利的。 该结果是教师群体对“影响”看法的总体分布,并不能反映“影响”的真实情况。对 “影响”的真实情况的判断应主要依据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看法,但是,教师群体的总体看法 可作为对此问题进行判断的参照之一。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把学生由一个无知、少知、不能、少 能的人变为一个有知、多知、有能、多能的人——主要依靠学科教育,同时也要把一个自 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主要依靠集体教育。设置专业教室,实行走班制,对班集体的建 设与管理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多大影响?在设置专业教室、实行走班制 图9 教师对设置专业教室实行走班制对班级管理及其建设的影 响的看法 61% 7% 32% 有利 有影响但不明显 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