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问题、新方法、新对象等等。最后两章则专述西方史学输入 中国的行程。这种对欧美史学东渐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不仅 使我们“知所因承,知所开展”,进一步加深对现代西方史学 发展的认识;而且也使我们“有所开拓,有所跨进”,以进 步引进西方史学,推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发展。总 之,从国别上观察,让读者看出欧美各主要国家现代史学发 展的脉络;从专题上立论,可看出现当代西方新史学派的成 就及演进的历史轨迹。本书在体系、结构与内容等方面追求 自己的个性,虽则我们的写作离开这一点还很远,但我们并 不能因此而放松了自己的努力与追求。 需要强调的是,本书著者在写作这本书时,期望以马克 思主义的求真态度,对现代西方史学流派乃至整个西方史学 作出比较正确的评述,力求做到客观而不失公允。这里,引 述一下本书在第十二章所论及的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 人李大钊对西方史学的态度,当不是多余的,他的求真态度 是:“如实介绍与中肯评论,而且是介绍先于评论,如实介绍 中包含了作者的取舍,以区别于客观主义;评论当然需要分 析批判,但这是科学意义上的批判,而非恶语相向与棍棒相 加。”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时所采取的态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期待着更完 整的现代西方史学的宏著问世。 张广智 195年3月 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问 题 、 新 方 法 、 新 对 象 等 等 。 最 后 两 章 则 专 述 西 方 史 学 输 入 中 国 的 行 程 。 这 种 对 欧 美 史 学 东 渐 的 历 史 回 顾 与 思 考 , 不 仅 使 我 们 “ 知 所 因 承 , 知 所 开 展 ” , 进 一 步 加 深 对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发 展 的 认 识 ; 而 且 也 使 我 们 “ 有 所 开 拓 , 有 所 跨 进 ” , 以 进 一 步 引 进 西 方 史 学 , 推 动 我 国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新 史 学 的 发 展 。 总 之 , 从 国 别 上 观 察 , 让 读 者 看 出 欧 美 各 主 要 国 家 现 代 史 学 发 展 的 脉 络 ; 从 专 题 上 立 论 , 可 看 出 现 当 代 西 方 新 史 学 派 的 成 就 及 演 进 的 历 史 轨 迹 。 本 书 在 体 系 、 结 构 与 内 容 等 方 面 追 求 自 己 的 个 性 , 虽 则 我 们 的 写 作 离 开 这 一 点 还 很 远 , 但 我 们 并 不 能 因 此 而 放 松 了 自 己 的 努 力 与 追 求 。 需 要 强 调 的 是 , 本 书 著 者 在 写 作 这 本 书 时 , 期 望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求 真 态 度 , 对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流 派 乃 至 整 个 西 方 史 学 作 出 比 较 正 确 的 评 述 , 力 求 做 到 客 观 而 不 失 公 允 。 这 里 , 引 述 一 下 本 书 在 第 十 二 章 所 论 及 的 我 国 马 克 思 主 义 史 学 的 奠 基 人 李 大 钊 对 西 方 史 学 的 态 度 , 当 不 是 多 余 的 , 他 的 求 真 态 度 是 : “ 如 实 介 绍 与 中 肯 评 论 , 而 且 是 介 绍 先 于 评 论 , 如 实 介 绍 中 包 含 了 作 者 的 取 舍 , 以 区 别 于 客 观 主 义 ; 评 论 当 然 需 要 分 析 批 判 , 但 这 是 科 学 意 义 上 的 批 判 , 而 非 恶 语 相 向 与 棍 棒 相 加 。 ” 这 也 是 我 们 在 写 作 时 所 采 取 的 态 度 。 “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 , 我 们 期 待 着 更 完 整 的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的 宏 著 问 世 。 张 广 智 1 9 9 6 年 3 月 于 复 旦 大 学 历 史 系 — 4 — 前 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西方史学的演化与转折 l11 古典史学的业绩 在神学史观下 三、近代史学之滥觞 14 四、渐趋繁茂的近代史学 五、新史学的发展及其前景 六、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史学……………………38 第二章现代英国史学 党同伐异的学派纷争……………………47 1.自由派史学… 2.保守派史学………………49 3.工党派史学 二、对历史学自身发展进程的思考 1.古奇对19世纪西方史学的研究… 56 2.卡尔对历史的反思……………………… 3.巴勒克拉夫对现当代西方史学的评析………63 三、史学研究的新方向 67
目 录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 一 章 西 方 史 学 的 演 化 与 转 折 … … … … … … … … … … … 1 一 、 古 典 史 学 的 业 绩 … … … … … … … … … … … … … … … 1 二 、 在 神 学 史 观 下 … … … … … … … … … … … … … … … … 8 三 、 近 代 史 学 之 滥 觞 … … … … … … … … … … … … … … 1 4 四 、 渐 趋 繁 茂 的 近 代 史 学 … … … … … … … … … … … … 2 0 五 、 新 史 学 的 发 展 及 其 前 景 … … … … … … … … … … … 2 9 六 、 马 克 思 主 义 与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 … … … … … … … … 3 8 第 二 章 现 代 英 国 史 学 … … … … … … … … … … … … … … 4 6 一 、 党 同 伐 异 的 学 派 纷 争 … … … … … … … … … … … … 4 7 1 . 自 由 派 史 学 … … … … … … … … … … … … … … … … … 4 7 2 . 保 守 派 史 学 … … … … … … … … … … … … … … … … … 4 9 3 . 工 党 派 史 学 … … … … … … … … … … … … … … … … … 5 2 二 、 对 历 史 学 自 身 发 展 进 程 的 思 考 … … … … … … … … 5 5 1 . 古 奇 对 1 9 世 纪 西 方 史 学 的 研 究 … … … … … … … … … 5 6 2 . 卡 尔 对 历 史 的 反 思 … … … … … … … … … … … … … … 5 9 3 . 巴 勒 克 拉 夫 对 现 当 代 西 方 史 学 的 评 析 … … … … … … … 6 3 三 、 史 学 研 究 的 新 方 向 … … … … … … … … … … … … … 6 7 目 录 — 1 —
目录 1.转型时期… 2.历史人口学 …69 四、马克思主义史学派 史家群体 74 霍尔斯鲍姆与新社会史 3.汤普逊与“文化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现代法国史学……………………84 年鉴学派(上)………………85 1.悠久的传统………………………………………85 2.学派的发展… 3.弗弗尔 4.布洛赫 ………………………100 年鉴学派(下) 105 1.布罗代尔………………105 地区史研究 113 3.精神状态史研究… …115 4.世界影响……………………………118 三、拉布卢斯学派 四、马迪厄学派…… 126 五、勒努万学派…………………………132 第四章现代德国史学…… …137 传统史学的坚韧性 上世纪末的一次争 138
1 . 转 型 时 期 … … … … … … … … … … … … … … … … … 6 7 2 . 历 史 人 口 学 … … … … … … … … … … … … … … … … … 6 9 四 、 马 克 思 主 义 史 学 派 … … … … … … … … … … … … … 7 4 1 . 史 家 群 体 … … … … … … … … … … … … … … … … … 7 4 2 . 霍 尔 斯 鲍 姆 与 新 社 会 史 … … … … … … … … … … … … 7 7 3 . 汤 普 逊 与 “ 文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 … … … … … … … … … … 8 0 第 三 章 现 代 法 国 史 学 … … … … … … … … … … … … … … 8 4 一 、 年 鉴 学 派 ( 上 ) … … … … … … … … … … … … … … 8 5 1 . 悠 久 的 传 统 … … … … … … … … … … … … … … … … … 8 5 2 . 学 派 的 发 展 … … … … … … … … … … … … … … … … … 9 0 3 . 弗 弗 尔 … … … … … … … … … … … … … … … … … … 9 6 4 . 布 洛 赫 … … … … … … … … … … … … … … … … … … 1 0 0 二 、 年 鉴 学 派 ( 下 ) … … … … … … … … … … … … … … 1 0 5 1 . 布 罗 代 尔 … … … … … … … … … … … … … … … … … 1 0 5 2 . 地 区 史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1 1 3 3 . 精 神 状 态 史 研 究 … … … … … … … … … … … … … … 1 1 5 4 . 世 界 影 响 … … … … … … … … … … … … … … … … … 1 1 8 三 、 拉 布 卢 斯 学 派 … … … … … … … … … … … … … … … 1 2 2 四 、 马 迪 厄 学 派 … … … … … … … … … … … … … … … … 1 2 6 五 、 勒 努 万 学 派 … … … … … … … … … … … … … … … … 1 3 2 第 四 章 现 代 德 国 史 学 … … … … … … … … … … … … … … 1 3 7 一 、 传 统 史 学 的 坚 韧 性 … … … … … … … … … … … … … 1 3 8 1 . 上 世 纪 末 的 一 次 争 论 … … … … … … … … … … … … … 1 3 8 — 2 — 目 录
目录 2.传统的复活与强化 ……140 二、现当代历史主义的代言人· 145 1.温和的保守主义者 ………145 2.深刻的历史反思… 8 三、从保守派到新自由派………………………152 1.历史主义传统的回先返照…………152 2.叛离的开始……………… 四、“菲舍尔大辩论”………159 五、史学变革的新方向 163 1.先驱者的建树 163 2.政治史的批判学派 第五章现代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的史学… 170 、意大利史学… ……170 1.传统与革新的两重奏… …………170 革新的旋律 174 3.专题研究的深入 176 二、比利时史学……… 178 三、荷兰史学… 183 第六章现代美国史学………………………………190 历史学新潮流 191 新史学运动 2.现在主义史学派………… 新大陆的烙印 203
2 . 传 统 的 复 活 与 强 化 … … … … … … … … … … … … … 1 4 0 二 、 现 当 代 历 史 主 义 的 代 言 人 … … … … … … … … … … 1 4 5 1 . 温 和 的 保 守 主 义 者 … … … … … … … … … … … … … 1 4 5 2 . 深 刻 的 历 史 反 思 … … … … … … … … … … … … … … 1 4 8 三 、 从 保 守 派 到 新 自 由 派 … … … … … … … … … … … … 1 5 2 1 . 历 史 主 义 传 统 的 回 先 返 照 … … … … … … … … … … … 1 5 2 2 . 叛 离 的 开 始 … … … … … … … … … … … … … … … … 1 5 5 四 、 “ 菲 舍 尔 大 辩 论 ” … … … … … … … … … … … … … 1 5 9 五 、 史 学 变 革 的 新 方 向 … … … … … … … … … … … … … 1 6 3 1 . 先 驱 者 的 建 树 … … … … … … … … … … … … … … … 1 6 3 2 . 政 治 史 的 批 判 学 派 … … … … … … … … … … … … … 1 6 5 第 五 章 现 代 意 大 利 和 其 他 国 家 的 史 学 … … … … … … … 1 7 0 一 、 意 大 利 史 学 … … … … … … … … … … … … … … … … 1 7 0 1 . 传 统 与 革 新 的 两 重 奏 … … … … … … … … … … … … … 1 7 0 2 . 革 新 的 旋 律 … … … … … … … … … … … … … … … … 1 7 4 3 . 专 题 研 究 的 深 入 … … … … … … … … … … … … … … 1 7 6 二 、 比 利 时 史 学 … … … … … … … … … … … … … … … … 1 7 8 三 、 荷 兰 史 学 … … … … … … … … … … … … … … … … … 1 8 3 第 六 章 现 代 美 国 史 学 … … … … … … … … … … … … … … 1 9 0 一 、 历 史 学 新 潮 流 … … … … … … … … … … … … … … … 1 9 1 1 . 新 史 学 运 动 … … … … … … … … … … … … … … … … 1 9 1 2 . 现 在 主 义 史 学 派 … … … … … … … … … … … … … … 1 9 8 二 、 新 大 陆 的 烙 印 … … … … … … … … … … … … … … … 2 0 3 目 录 — 3 —
目录 1.历史学的多元化… …203 2.历史学的现实性 …210 三、新的研究取向 1.国际化和全球性观念………………………………………216 2.“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向……………………………………220 3.世界主义的研究取向…… 四、社会科学新史学派……… …230 体化的发展 230 2.新经济史学派:反事实模式…………233 3.新政治史学派:政治行为模式…………………236 4.新社会史学派:社会流动模式 5.新史学派的两重性 五、新的发展趋势· …………………241 1.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争论…… 2.走向综合… …246 第七章历史的文化说 250 近代的遗产………………………………251 二、20世纪的最初进展… 255 三、文化形态学派 1.斯宾格勒:创立者的悟性……………260 汤因比:发展者的智慧…… 270 3.继承与超越… 四、现当代的新回响…………
1 . 历 史 学 的 多 元 化 … … … … … … … … … … … … … … 2 0 3 2 . 历 史 学 的 现 实 性 … … … … … … … … … … … … … … 2 1 0 三 、 新 的 研 究 取 向 … … … … … … … … … … … … … … … 2 1 6 1 . 国 际 化 和 全 球 性 观 念 … … … … … … … … … … … … … 2 1 6 2 . “ 由 下 而 上 ” 的 研 究 取 向 … … … … … … … … … … … 2 2 0 3 . 世 界 主 义 的 研 究 取 向 … … … … … … … … … … … … … 2 2 5 四 、 社 会 科 学 新 史 学 派 … … … … … … … … … … … … … 2 3 0 1 . 一 体 化 的 发 展 … … … … … … … … … … … … … … … 2 3 0 2 . 新 经 济 史 学 派 : 反 事 实 模 式 … … … … … … … … … … 2 3 3 3 . 新 政 治 史 学 派 : 政 治 行 为 模 式 … … … … … … … … … 2 3 6 4 . 新 社 会 史 学 派 : 社 会 流 动 模 式 … … … … … … … … … 2 3 7 5 . 新 史 学 派 的 两 重 性 … … … … … … … … … … … … … 2 3 9 五 、 新 的 发 展 趋 势 … … … … … … … … … … … … … … … 2 4 1 1 . 新 史 学 与 传 统 史 学 的 争 论 … … … … … … … … … … … 2 4 1 2 . 走 向 综 合 … … … … … … … … … … … … … … … … … 2 4 6 第 七 章 历 史 的 文 化 说 … … … … … … … … … … … … … … 2 5 0 一 、 近 代 的 遗 产 … … … … … … … … … … … … … … … … 2 5 1 二 、 2 0 世 纪 的 最 初 进 展 … … … … … … … … … … … … 2 5 5 三 、 文 化 形 态 学 派 … … … … … … … … … … … … … … … 2 6 0 1 . 斯 宾 格 勒 : 创 立 者 的 悟 性 … … … … … … … … … … … 2 6 0 2 . 汤 因 比 : 发 展 者 的 智 慧 … … … … … … … … … … … … 2 7 0 3 . 继 承 与 超 越 … … … … … … … … … … … … … … … … 2 8 0 四 、 现 当 代 的 新 回 响 … … … … … … … … … … … … … … 2 8 3 — 4 —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