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Fig1-6◎ 特点 (1)信号传递的单向性; (2)闭合回路(闭环系统) (3)负反馈:反馈通道的信号与前向通道的信号相减。反 之,则为正反馈。 (4)控制单元根据偏差进行控制,因此又称偏差驱动 若控制单元、测量单元和执行单元合为一体,则称为 基地式控制仪表;若三者分开,则称为组合式控制仪 表 返回本节
2. 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特点: (1)信号传递的单向性; (2)闭合回路(闭环系统); (3)负反馈:反馈通道的信号与前向通道的信号相减。反 之, 则为正反馈。 (4)控制单元根据偏差进行控制,因此又称偏差驱动。 Fig.1-6◎ 若控制单元、测量单元和执行单元合为一体,则称为 基地式控制仪表;若三者分开,则称为组合式控制仪 表。 返回本节
3.反馈控制系统的分类 1.按给定值的形式: (1)定值控制:;(2)程序控制;(3)随动控制 2.按动作方式: (1)连续控制;(2)断续控制(双位控制或多位控制) 3.按控制精度:(1)有差调节;(2)无差调节 4!.按变量数:(1)单变量控制;(2)多变量控制 5.按系统性质:(1)线性控制系统;(2)非线性控制系统 6.按应用理论: (1)基于经典理论的控制; (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 (3)智能控制(模糊、神经、专家、自学习控制) 返回本节
3. 反馈控制系统的分类 1. 按给定值的形式: (1)定值控制;(2)程序控制;(3)随动控制。 2. 按动作方式: (1)连续控制;(2)断续控制(双位控制或多位控制) 3. 按控制精度: (1)有差调节;(2)无差调节 4. 按变量数: (1)单变量控制;(2)多变量控制 5. 按系统性质: (1)线性控制系统;(2)非线性控制系统 6. 按应用理论: (1)基于经典理论的控制; (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 (3)智能控制(模糊、神经、专家、自学习控制) 返回本节
§1-3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 1.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和动态 稳态——被控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也称静态) 动态——被控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平衡状态(也称瞬态) 扰动变化 控制作用 稳态(平衡) 动态过程 新稳态(平衡) 平衡破坏 克服扰动影响 返回本章
§1-3 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 1.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和动态 稳态——被控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也称静态) 动态——被控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平衡状态(也称瞬态) 稳态(平衡) 动态过程 扰动变化 平衡破坏 控制作用 克服扰动影响 新稳态(平衡) 返回本章
§1-3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 2.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或者说是从一个平衡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态的过程。Fig1-8◎ 根据过渡过程的特点,控制系统可分为: (1)发散过程 (2)等幅振荡过程 Fig1-14◎ 3)衰减过程 (4)非周期过程 其中,(1)、(2)称为不稳定过程;(3)、(4)称为 稳定过程 返回本节
§1-3 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 2.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或者说是从一个平衡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态的过程。Fig.1-8◎ 根据过渡过程的特点,控制系统可分为: (1)发散过程 (2)等幅振荡过程 Fig.1-14◎ (3)衰减过程 (4)非周期过程 其中, (1)、(2)称为不稳定过程;(3)、(4)称为 稳定过程。 返回本节
§1-3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 3.自动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为便于系统分析,定义几种常见的系统输入信号: 「R(≥0) (1)阶跃输入:r() 0 (t<0) Fig.1-9◎ Rt (2)速度输入:r() (t≥0) (t<0) Fig1-10◎ (3)加速度输入:= (t≥0) Fig1-11◎ 0) (4)脉冲输入: 0≤t≤b)Fig1-12◎ 0 (5)正弦输入:r()=4siot Fig1-13◎ 其中,阶跃输入对系统的工作最为不利 返回本节
3.自动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为便于系统分析,定义几种常见的系统输入信号: (1)阶跃输入: Fig.1-9◎ (2)速度输入 : Fig.1-10◎ (3)加速度输入: Fig.1-11◎ (4)脉冲输入: Fig.1-12◎ (5)正弦输入: Fig.1-13◎ 其中,阶跃输入对系统的工作最为不利。 §1-3 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 返回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