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沭中高二语文综合练习试卷(五) 命题人:胡道柏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 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逡巡/怙恶不悛露脸/露出马脚巷道/街头巷尾 B.乐章/乐天知命蹊跷/独辟蹊径地壳/金蝉脱壳 C.落枕/丢三落四离间/间不容发绿叶/绿林好汉 D.跻身/人才济济嗔怪/瞋目而视诠释/黔驴技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放浪行骸正经危坐繁文褥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和颜悦色闲情逸致励精图治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高屋建瓴趋之若鹜委屈求全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璀璨夺目穿流不息图穷匕见项庄舞箭意在沛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市场卖得方兴未艾的苹果ipad2平板电脑,在部分地区正遭遇下架风 暴,北京工商局已就苹果电脑商标侵权进行立案调查。 B.学术应该处于功利之外,保持特立独行的状态,否则学术思想很难自由,学 术成果也难以创新,只能是不断地复制既有知识的“学术成果” C.近年来,随着市民对养生话题的关注,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受到追捧,各类 养生保健图书畅销不衰,诸如“活吃泥鳅”等不刊之论此起彼伏。 D.林书豪的NBA之路颇为坎坷,他长期替补,也没有什么上场的机会,如果说 姚明的成名是一帆风顺的话,林书豪的爆红只能用一鸣惊人来形容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使在中东穿梭访问,敦促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对话 是能够取得一定成果的,因为这不仅符合世界各国的愿望,而且符合双方的共同 利益。 B.在高考前夕的体检中,一半的老师和学生查出活动问题,所以,我们要让“阳 光体育”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强身健体的平台。 C.宿迁市本着建设“红色大宿迁、绿色大宿迁、发展大宿迁、富裕大宿迁”为 总体原则,向创建国家级花乡园林城市冲刺 D.把远东地区大片土地长期出租给外国商人,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俄罗 斯政府正在认真、谨慎地掂量着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 ,却孕育了 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 ,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 和 的心灵。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胡汉和亲这一页 呢 A.村庄滋养秀色可餐即使B.乡村润泽兰质蕙心然而 C.村落滋润冰清玉洁假如D.乡井滋补秀外慧中尽管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2013 年沭中高二语文综合练习试卷(五) 命题人:胡道柏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逡巡/怙恶不悛 露脸/露出马脚 巷道/街头巷尾 B.乐章/乐天知命 蹊跷/独辟蹊径 地壳/金蝉脱壳 C.落枕/丢三落四 离间/间不容发 绿叶/绿林好汉 D.跻身/人才济济 嗔怪/瞋目而视 诠释/黔驴技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放浪行骸 正经危坐 繁文褥节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和颜悦色 闲情逸致 励精图治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高屋建瓴 趋之若鹜 委屈求全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璀璨夺目 穿流不息 图穷匕见 项庄舞箭意在沛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市场卖得方兴未艾的苹果 ipad2 平板电脑,在部分地区正遭遇下架风 暴,北京工商局已就苹果电脑商标侵权进行立案调查。 B.学术应该处于功利之外,保持特立独行的状态,否则学术思想很难自由,学 术成果也难以创新,只能是不断地复制既有知识的“学术成果”。 C.近年来,随着市民对养生话题的关注,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受到追捧,各类 养生保健图书畅销不衰,诸如“活吃泥鳅”等不刊之论此起彼伏。 D.林书豪的 NBA 之路颇为坎坷,他长期替补,也没有什么上场的机会,如果说 姚明的成名是一帆风顺的话,林书豪的爆红只能用一鸣惊人来形容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使在中东穿梭访问,敦促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对话 是能够取得一定成果的,因为这不仅符合世界各国的愿望,而且符合双方的共同 利益。 B.在高考前夕的体检中,一半的老师和学生查出活动问题,所以,我们要让“阳 光体育”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强身健体的平台。 C.宿迁市本着建设“红色大宿迁、绿色大宿迁、发展大宿迁、富裕大宿迁”为 总体原则,向创建国家级花乡园林城市冲刺。 D.把远东地区大片土地长期出租给外国商人,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俄罗 斯政府正在认真、谨慎地掂量着。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 ,却孕育了一 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 ,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 和 的心灵。 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胡汉和亲这一页 呢? A.村庄 滋养 秀色可餐 即使 B.乡村 润泽 兰质蕙心 然而 C.村落 滋润 冰清玉洁 假如 D.乡井 滋补 秀外慧中 尽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邓小南 ①钱钟书曾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 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要说到宋代。”宋代的历 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比如说,中国主要朝代 的创业君主中,真正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只有赵匡胤。然而,赵宋王朝偏偏以对外 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赵宋朝廷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 多才多艺、长于思辩的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当时政活局面的特性,有学者批评为 君主专制独裁,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②如果把北宋的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叠压到一起,我们会看到,其疆域与东部季 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东部季风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带,西北干旱区则是游牧民族 较为活跃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那 么农耕民族想把统治触角延伸到草原地区、游牧地区不很容易,反之亦然。 ③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 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但美国学者费 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 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 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被马克思称为“预告 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 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美国学者都若贝谈到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 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铁产量的2.5倍到5倍。世界 最早的纸币一一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 ④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53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 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法宝就是“防弊政”,其核 心精神是防微杜渐。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使得主考 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 ⑤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 十一世纪前期,非农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 说,在上层精英和民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就是商人。他们 不仅促进都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⑥宋代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背景,即便是艰难谋生的下层百姓,也要每日 积攒一两文钱,让儿子将来有机会入学。欧阳修4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 秆在地上画着学字。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宋代的书院是对官学的补 充,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在宋代,科 举落第者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众事务。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 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⑦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 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开封海纳百川,城内有各 种宗教活动场所。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表演等市井文化,在瓦舍、勾栏中 展现雏形。 ⑧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 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 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 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吏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 段
邓小南 ①钱钟书曾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 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要说到宋代。”宋代的历 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比如说,中国主要朝代 的创业君主中,真正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只有赵匡胤。然而,赵宋王朝偏偏以对外 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赵宋朝廷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 多才多艺、长于思辩的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当时政活局面的特性,有学者批评为 君主专制独裁,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②如果把北宋的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叠压到一起,我们会看到,其疆域与东部季 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东部季风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带,西北干旱区则是游牧民族 较为活跃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那 么农耕民族想把统治触角延伸到草原地区、游牧地区不很容易,反之亦然。 ③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 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但美国学者费 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 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 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被马克思称为“预告 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 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美国学者都若贝谈到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 在 7.5 万吨到 15 万吨之间,相当于 1640 年英国铁产量的 2.5 倍到 5 倍。世界 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 ④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 53 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 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法宝就是“防弊政”,其核 心精神是防微杜渐。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使得主考 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 ⑤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 十一世纪前期,非农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 说,在上层精英和民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就是商人。他们 不仅促进都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⑥宋代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背景,即便是艰难谋生的下层百姓,也要每日 积攒一两文钱,让儿子将来有机会入学。欧阳修 4 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 秆在地上画着学字。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宋代的书院是对官学的补 充,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在宋代,科 举落第者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众事务。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 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⑦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 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开封海纳百川,城内有各 种宗教活动场所。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表演等市井文化,在瓦舍、勾栏中 展现雏形。 ⑧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 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 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 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吏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 段
(2012年9月26目《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6.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下不能证 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 期都是在宋代。 B.对于当时宋朝的政治局面的特性,有人认为是君主专制独裁,也有人认为是 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C.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 铁产量的2.5倍到5倍。 D.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 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其主焦点往往在宋代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宋的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意在强调北宋和西北干旱区游牧 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都无法将统治触角延升到对方区域。 B.宋代的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下层百姓的儿子也有机会入学,而宋代 的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是官学的补充。 C.作者认为宋代国力、财政贫乏困窘,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 弱,但在科技以及人类文明发展方面贡献巨大。 D.钱钟书认为,在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等方面都要说到宋代,要充分认识和 正确对待宋代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 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 B.宋代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 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C.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宋代商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他们不仅促进了都 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D.赵宋王朝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这是因为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开国 皇帝赵匡胤在朝廷事务中倾向于务实。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张之洞传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 举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延对策不循常式。六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 旋督湖北学政。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之洞以文儒致 清要,遇事敢为大言。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之洞论奏 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 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疏请大治 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复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 会海军衙门奏请修京通铁路,台谏争陈铁路之害,请停办。翁冋穌等请试修边地, 使用兵;徐会沣请改修德州济宁路,利漕运。之洞议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货、 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今宜自京外卢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填 此干路枢纽,中国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变于 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
(2012 年 9 月 26 目《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6.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下不能证 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 期都是在宋代。 B.对于当时宋朝的政治局面的特性,有人认为是君主专制独裁,也有人认为是 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C.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 7.5 万吨到 15 万吨之间,相当于 1640 年英国 铁产量的 2.5 倍到 5 倍。 D.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 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其主焦点往往在宋代。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宋的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意在强调北宋和西北干旱区游牧 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都无法将统治触角延升到对方区域。 B.宋代的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下层百姓的儿子也有机会入学,而宋代 的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是官学的补充。 C.作者认为宋代国力、财政贫乏困窘,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 弱,但在科技以及人类文明发展方面贡献巨大。 D.钱钟书认为,在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等方面都要说到宋代,要充分认识和 正确对待宋代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 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 B.宋代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 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C.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宋代商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他们不仅促进了都 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触角延伸到了农村。 D.赵宋王朝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这是因为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开国 皇帝赵匡胤在朝廷事务中倾向于务实。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张之洞传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 举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延对策不循常式。六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 旋督湖北学政。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之洞以文儒致 清要,遇事敢为大言。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之洞论奏 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 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疏请大治 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复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 会海军衙门奏请修京通铁路,台谏争陈铁路之害,请停办。翁同龢等请试修边地, 使用兵;徐会沣请改修德州济宁路,利漕运。之洞议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货、 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今宜自京外卢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填。 此干路枢纽,中国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变于 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
数端:内处腹地,无虑引敌,利一;原野广漠,坟庐易避,利二;厂盛站多,役 夫贾客可舍旧图新,利三;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衢,人货辐辏,足裕饷源,利四 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铁,运行便则开采必多,利六; 海上用兵,漕运无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得旨报可,遂有移楚 之命。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之洞乃奏开炼铁厂汉阳大别山下,资路用,兼 设枪炮钢药专厂。由是湖北财赋称饶,土木工作亦日兴矣, 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虚时文,非废五经 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 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 焉。各随场去留而层递取之,庶少流弊 十八年,充督办商务大臣,再暑两江总督。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 开矿海州,立刻罢之。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议立海 军,之泂言海军费绌,可缓立,争之不得。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 赠太保,谥文襄。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爱才好客,名流文 士争趋之。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 [注释]井陉、洛口,皆地名,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廷:朝廷 B.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声息:音信消息 C.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衙,人货辐辏辐辏:集中 D.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绝人:超过 10.全部表现张之洞“遇事敢为大言(独到的见解)”的一项是 ①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②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③ 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④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⑤有道员私 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⑥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 A.②③⑥B.①③⑤C.④⑤⑥D.①②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之洞力主修筑铁路,以运送货物,发展经济。建议修筑一条贯穿南北的枢 纽干道,并充分论证了修筑这条铁路的效益及有利条件 B.张之洞主张科举取士,反对废除“四书”“五经”,认为如果不读经典,必 然导致国家教育背离正道,这显示了他思想上的保守。 C.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官数十年,颇有作为,清正廉洁,不 治家产,而且保护人才,在名流文士中有良好的口碑。 D.张之洞致力于国家主权的独立,坚决制止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军备防务和文教事业同时并举,谋求国家的强盛。 四、(25分) (一)翻译与断句 12.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4分) (2)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4分)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一段话断句。(5分)
数端:内处腹地,无虑引敌,利一;原野广漠,坟庐易避,利二;厂盛站多,役 夫贾客可舍旧图新,利三;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衢,人货辐辏,足裕饷源,利四; 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铁,运行便则开采必多,利六; 海上用兵,漕运无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得旨报可,遂有移楚 之命。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之洞乃奏开炼铁厂汉阳大别山下,资路用,兼 设枪炮钢药专厂。由是湖北财赋称饶,土木工作亦日兴矣。 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虚时文,非废五经、 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 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 焉。各随场去留而层递取之,庶少流弊。” 二十八年,充督办商务大臣,再暑两江总督。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 开矿海州,立刻罢之。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议立海 军,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争之不得。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 赠太保,谥文襄。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爱才好客,名流文 士争趋之。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 [注释]井陉、洛口,皆地名,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 廷:朝廷 B.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 声息:音信消息 C.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衙,人货辐辏 辐辏:集中 D.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 绝人:超过 10.全部表现张之洞“遇事敢为大言(独到的见解)”的一项是 ①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 ②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 ③ 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 ④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 ⑤有道员私 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 ⑥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之洞力主修筑铁路,以运送货物,发展经济。建议修筑一条贯穿南北的枢 纽干道,并充分论证了修筑这条铁路的效益及有利条件。 B.张之洞主张科举取士,反对废除“四书”“五经”,认为如果不读经典,必 然导致国家教育背离正道,这显示了他思想上的保守。 C.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官数十年,颇有作为,清正廉洁,不 治家产,而且保护人才,在名流文士中有良好的口碑。 D.张之洞致力于国家主权的独立,坚决制止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军备防务和文教事业同时并举,谋求国家的强盛。 四、(25 分) (一)翻译与断句 12.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4 分) (2)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4 分)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一段话断句。(5 分)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 (二)古代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晩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作答,多选多做者按其所 答的前四句评分。共4分) (1)鸿雁长飞光不度, 。(张若虚《春江花月 夜》)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 (3)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6) 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8)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奇崛的峭石 张梦阳 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在书房里独自静静地翻书;二连到山野间游山逛水,自由 散想。 天攀明,信步在山野漫游,突然看到直矗云霄的山峰间,瑰丽、火红的朝霞映 衬中,有一尊黑色的从悬崖上奇崛挺出的峭石,立时惊呆了。伫步凝望,恍然觉 得这红霞中的黑色峭石,很像是鲁迅的头像,奇挺,竖硬,不同凡响,令人神往 是的,鲁迅就是20世纪中国一尊奇崛的峭石。 20世纪韧叶,国难当头,人们纷纷“竞言武事”,青年鲁迅却顶着对物 质“崇奉逾度”的“质化”逆风,独树一帜,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 举”。在异国日本遥望中国茫茫大地,叹息“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 反复叹道:“其亦沉思而已夫,其亦惟沉思而已夫!” 经过十年沉默,1918年5月,“五四”前夕,《狂人日记》如一声春雷,接着 发而不可收”,孔乙己、阿Q、祥林嫂、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一系列 雕塑般的人物,和那荒原上无边野草丛中苦走不止的“过客”,出现在读者眼前, 对“正人君于”鞭辟入里的批判,对既没有奴隶也 没有奴隶主的“第三样时代”的期盼,震撼着人心。他的精神力量和文学天才, 无人望其项背,无论是小说,还是杂文,散文诗,文学史研究,“文明批评”和 “社会批评”,只要他一进入,就会立起一座奇耸的高峰。“只觉得受着一种痛 快的刺戟,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这奇文中冷隽的句子 挺峭的文调,对照看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便构成了异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 (二)古代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4 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作答,多选多做者按其所 答的前四句评分。共 4 分) (1)鸿雁长飞光不度, 。(张若虚《春江花月 夜》)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 (3)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6) ,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7)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8)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五、(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奇崛的峭石 张梦阳 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在书房里独自静静地翻书;二连到山野间游山逛水,自由 散想。 一天攀明,信步在山野漫游,突然看到直矗云霄的山峰间,瑰丽、火红的朝霞映 衬中,有一尊黑色的从悬崖上奇崛挺出的峭石,立时惊呆了。伫步凝望,恍然觉 得这红霞中的黑色峭石,很像是鲁迅的头像,奇挺,竖硬,不同凡响,令人神往。 是的,鲁迅就是 20 世纪中国一尊奇崛的峭石。 20 世纪韧叶,国难当头,人们纷纷“竞言武事”,青年鲁迅却顶着对物 质“崇奉逾度”的“质化”逆风,独树一帜,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 举”。在异国日本遥望中国茫茫大地,叹息“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 反复叹道:“其亦沉思而已夫,其亦惟沉思而已夫!” 经过十年沉默,1918 年 5 月,“五四”前夕,《狂人日记》如一声春雷,接着“一 发而不可收”,孔乙己、阿 Q、祥林嫂、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一系列 雕塑般的人物,和那荒原上无边野草丛中苦走不止的“过客”,出现在读者眼前。 对“正人君于”鞭辟入里的批判,对既没有奴隶也 没有奴隶主的“第三样时代”的期盼,震撼着人心。他的精神力量和文学天才, 无人望其项背,无论是小说,还是杂文,散文诗,文学史研究,“文明批评”和 “社会批评”,只要他一进入,就会立起一座奇耸的高峰。“只觉得受着一种痛 快的刺戟,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这奇文中冷隽的句子, 挺峭的文调,对照看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便构成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