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沸点升高的计算公式: △=t-T"() 式中Δ—溶液的沸点升高,℃ t—溶液的沸点,℃ 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气的 饱和温度,℃
溶液沸点升高的计算公式: 式中 Δ——溶液的沸点升高,℃ t ——溶液的沸点,℃ T/——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气的 饱和温度,℃ = t −T (5-1)
传热温度差损失:在一定操作压强条件下溶液的沸点升高。 计算公式为: A=△t-△t (5-2) △t= Tst At=TsT 式中At传热的有效温度差,℃ Atr-理论上的传热温度差,℃ 溶液的沸点,℃ T纯水在操作沸点,℃ T加热蒸气的温度,℃
传热温度差损失:在一定操作压强条件下溶液的沸点升高。 式中 Δt——传热的有效温度差,℃ ΔtT ——理论上的传热温度差,℃ t —— 溶液的沸点,℃ T——纯水在操作沸点,℃ Ts——加热蒸气的温度,℃ 计算公式为: Δt=Ts -t ΔtT =Ts -T Δ= ΔtT - Δt (5-2)
例:用476kN/m2(绝压)的水蒸气作为加热蒸汽(T=150 ℃),蒸发室内压力为1atm,蒸发30%的NaOH溶液,沸点为 t=115℃,其最大传热温度差,用△t1来表示: △t1=Ts-T=150-100=50℃ 有效温度差为: At=Ts-t=150-115=35℃ 则温度差损失为: A=At△t=(Ts-T)-(Ts-t)=tT=15℃ 即传热温度差损失等于溶液的沸点与同压下水的沸点之差。 只有求得Δ,才可求得溶液的沸点t(=T+A)和有效传热温度 差At(=AtrA)
例:用476kN/m2(绝压)的水蒸气作为加热蒸汽(Ts=150 ℃),蒸发室内压力为1atm,蒸发30%的NaOH溶液,沸点为 t=115 ℃,其最大传热温度差,用ΔtT来表示: ΔtT=Ts-T=150-100=50℃ 有效温度差为: Δt=Ts-t=150-115=35℃ 则温度差损失为: Δ= ΔtT- Δt=( Ts-T)-( Ts-t)=t-T=15 ℃ 即传热温度差损失等于溶液的沸点与同压下水的沸点之差。 只有求得Δ,才可求得溶液的沸点t(=T+ Δ )和有效传热温度 差Δt (=ΔtT- Δ )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 (1)因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A (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A"; (3)因管路流体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总温度差损失为 △=△+△"+△"(53)
(1)因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3)因管路流体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总温度差损失为: = + + (5-3)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
1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tA-T 5-4) 式中t溶液沸点,℃C,主要与溶液的类别、浓度及操 作压强有关。 T’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气的 饱和温度,℃ 在文献和手册中,可以查到常压(1atm)下某些溶液在不 同浓度时的沸点数据。非常压下的溶液沸点则需计算,估算方 法有两种
= t A −T (5-4) 式中 tA——溶液沸点,℃,主要与溶液的类别、浓度及操 作压强有关。 T′——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气的 饱和温度,℃ 在文献和手册中,可以查到常压(1atm)下某些溶液在不 同浓度时的沸点数据。非常压下的溶液沸点则需计算,估算方 法有两种。 1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度差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