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目录 A.生命探索 接近生命 2.信息传递 3.生命的助推火箭 4.内外有别 5.自动机器 6.克隆羊,克隆人 7.人工子宫 8.病毒病毒? 9.基因工程 10.欲望与渴求 11.联合大脑 12.灵魂出窍 B.癌症解析 1.迷雾重重 2.拨云见日 ①②③④⑤ 3.生物学与医学革命 C.进化医学 导言疾病产生的原因 缺陷基因致病 o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 妥协的进化历程 传染病的体征和症状 早孕反应和肥胖症 衰老是青春期旺盛的代价 结语达文医学小结
生命科学导论目录 A. 生命探索 1. 接近生命 2. 信息传递 3. 生命的助推火箭 4. 内外有别 5. 自动机器 6. 克隆羊,克隆人 7. 人工子宫 8. 病毒,病毒? 9. 基因工程 10. 欲望与渴求 11. 联合大脑 12. 灵魂出窍 B. 癌症解析 1. 迷雾重重 ① ② ③ 2. 拨云见日 ① ② ③ ④ ⑤ 3. 生物学与医学革命 C. 进化医学 ❍ 导言 疾病产生的原因 ❍ 缺陷基因致病 ❍ 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 ❍ 妥协的进化历程 ❍ 传染病的体征和症状 ❍ 早孕反应和肥胖症 ❍ 衰老是青春期旺盛的代价 ❍ 结语 达尔文医学小结
1接近生命 1接近生命 我们今天所处的浩瀚无垠的宇宙据认为源自于150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有证据表明宇宙今天还在继续 膨胀着,大爆炸创造了宇宙万物-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星球,还有活生生的你和我,在这众多的创 造中,生命是最伟大,最激动人心的。据估计,宇宙中有生命的星球远不止地球一个,然而,我们今天 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能证明地球之外存在着生命 有许多优美的神话故事描述月球上的生命,然而,1969年进行成功登月的宇航员发现,月球环境极其恶 劣,有极大的昼夜温差,滴水不存,一片死寂。随后人们又把希望寄托于地球的另一个近邻火星。从地 球上看,火星随四季而有颜色变化,似乎还存在大运河。这些发现曾一度使人激动万分,但是后来从火 星轨道探测器发回的照片说明火星的颜色变化和被称为“运河”的干涸“河道”根本不是火星人所为 实际上从各方面得到的结果都说明火星上根本不存在任何类似于地球人的的智慧生物。不过,从各方面 得到的资料也显示,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除地球外,火星是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因为它的昼夜温差不 大,温度与地球表面接近,并且很可能存在水。 1996年,美国学者宣布,从南极得到的一块很可能来自火星的陨石的研究结果表明,火星上很可能曾经 存在过类似于地球上细菌一类的生命。于是,一轮新的火星研究计划开始了,美国准备于2019年发射载 人飞船登陆火星。为这次人类登陆火星计划派出的先行者是“探路者号”飞船,它已于1997年成功地登 上了火星,一个取名“漫游者”的机器人从火星上发回了大量清晰的照片。从照片分析表明,火星上曾 经出现过大洪水,这是激动人心的大发现,因为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大洪水意味着火星过去可能 存在过生命,大洪水也意味着火星的某处也许还有液态水存在。漫游者机器人对火星岩石成分的分析与 从南极得到的陨石成分是很接近的,这给人们以更大的鼓舞。虽然漫游者发回的火星陆面照片呈现干燥 景象,但火星地下也许存在着热泉,热泉环境也许是火星生命的家。 当然,漫游者机器人至今还没有发回一幅能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或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但生命在火星 存在或存在过依然是可能的,不过要在这颗火红的星球上找到智慧生命的希望看来肯定已非常渺茫了。 如果我们有证据表明火星上有过生命或现在依然存在着生命,或者将来在某个其他星球上发现生命,当 然最好能取得地外生命的直接标本,这一切都有可能极大地改变我们对生命的看法,至少使我们不再认 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孤独的
1 接近生命 1 接近生命 我们今天所处的浩瀚无垠的宇宙据认为源自于150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有证据表明宇宙今天还在继续 膨胀着,大爆炸创造了宇宙万物-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星球,还有活生生的你和我,在这众多的创 造中,生命是最伟大,最激动人心的。据估计,宇宙中有生命的星球远不止地球一个,然而,我们今天 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能证明地球之外存在着生命。 有许多优美的神话故事描述月球上的生命,然而,1969年进行成功登月的宇航员发现,月球环境极其恶 劣,有极大的昼夜温差,滴水不存,一片死寂。随后人们又把希望寄托于地球的另一个近邻火星。从地 球上看,火星随四季而有颜色变化,似乎还存在大运河。这些发现曾一度使人激动万分,但是后来从火 星轨道探测器发回的照片说明火星的颜色变化和被称为“运河”的干涸“河道”根本不是火星人所为。 实际上从各方面得到的结果都说明火星上根本不存在任何类似于地球人的的智慧生物。不过,从各方面 得到的资料也显示,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除地球外,火星是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因为它的昼夜温差不 大,温度与地球表面接近,并且很可能存在水。 1996年,美国学者宣布,从南极得到的一块很可能来自火星的陨石的研究结果表明,火星上很可能曾经 存在过类似于地球上细菌一类的生命。于是,一轮新的火星研究计划开始了,美国准备于2019年发射载 人飞船登陆火星。为这次人类登陆火星计划派出的先行者是“探路者号”飞船,它已于1997年成功地登 上了火星,一个取名“漫游者”的机器人从火星上发回了大量清晰的照片。从照片分析表明,火星上曾 经出现过大洪水,这是激动人心的大发现,因为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大洪水意味着火星过去可能 存在过生命,大洪水也意味着火星的某处也许还有液态水存在。漫游者机器人对火星岩石成分的分析与 从南极得到的陨石成分是很接近的,这给人们以更大的鼓舞。虽然漫游者发回的火星陆面照片呈现干燥 景象,但火星地下也许存在着热泉,热泉环境也许是火星生命的家。 当然,漫游者机器人至今还没有发回一幅能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或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但生命在火星 存在或存在过依然是可能的,不过要在这颗火红的星球上找到智慧生命的希望看来肯定已非常渺茫了。 如果我们有证据表明火星上有过生命或现在依然存在着生命,或者将来在某个其他星球上发现生命,当 然最好能取得地外生命的直接标本,这一切都有可能极大地改变我们对生命的看法,至少使我们不再认 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孤独的
1接近生命 回头看看我们居住的地球,它不象月球和火星那样缺乏生机,而是一片蓬勃景象。形形色色的各种生命 生活在我们这颗可爱的蓝色星球上,其种类的多少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天空的飞鸟,水中的游 鱼,地面上奔跑的兽类,幽幽森林,青青草地,茫茫碌碌的精灵般的人类。气圈,水圈,岩石圈三层中 充满生命的这一复合层被称为生物圈,地球上的生命就居住在这一薄层中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所以地球差不多是一个水球。很多人相信,生命诞生在三四十亿年前的海洋之 中。即使在今天,陆地上的生物也只占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生物依然存在于浩淼的海洋 之中。进化论认为,今天陆地上的生物是古老海洋生物登陆者的后裔。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与适应,这 些后裔已差不多覆盖了地球的全部陆地面积。这一漫长的演化过程是通过一种被称为“自然选择”的法 则进行的,这个法则最初由达尔文与华莱士提出。他们认为,任何一种生物产生的后代都存在着变异, 而自然环境却只能让那些优秀的变异存活下来而继续产生后代,不适应环境的变异种类被淘汰而绝种, 这个过程被简单的称为“物竞天择”。达尔文认为,某种古老的猴子是今天人类的直接祖先。从树上 跳下来的这只猴子及它的子子孙孙们,用双足一步步缓慢而艰难地行走到今天。它们中的一个是正在读 这本书的你,有一个是给你写这本书的我,以及还有许许多多的他。然而,这只古老的猴子依然在和今 天的一批追根寻祖的硏究者进行着捉迷藏游戏而久久不肯露面 今天,有关生命的所有看法与知识都来自于我们对地球上的生命体的观察与研究。尽管我们能下意识地 而且一般情况下确实也能比较准确地区分生命与非生命,然而要能真正地说凊楚生命又似乎不太可能 生命拥有许多看来“独有”的特征,例如生长,繁殖等,然而这些特征我们有时候在非生命体中也同样 可以找到,这就给我们区分生命与非生命带来了困难。“活力”,“灵性”,“生机”等词经常而频繁 地被我们用于生命,然而当我们仔细追究这些词的含义时,我们却根本说不清这些词指得究竟是什么 尽管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显然是具备“活力”的,而一只石雕兔子哪怕它与兔子有多么相象我们也根本 不承认它存在生命 现在,让我们尝试着搞清这二者的区别。 生命体会主动的运动与非生命体不会主动运动是我们想到的一个区别。有一句谚语清楚地说明了生命和 非生命的这个“重要区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主动过 程,而非生命过程是被动的。在山坡顶部放置一个皮球,皮球会咕噜噜滚入谷底,这就是非生命过程, 如果你发现皮球自动地由谷底滚上山坡,那个皮球不是鬼魂附体就一定是存在生命。兔子会蹦蹦跳跳, 而石雕兔子却死气沉沉,就连一棵看似不动的大树也有主动运动能力。一棵大树虽然不会象兔子一样快
1 接近生命 回头看看我们居住的地球,它不象月球和火星那样缺乏生机,而是一片蓬勃景象。形形色色的各种生命 生活在我们这颗可爱的蓝色星球上,其种类的多少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天空的飞鸟,水中的游 鱼,地面上奔跑的兽类,幽幽森林,青青草地,茫茫碌碌的精灵般的人类。气圈,水圈,岩石圈三层中 充满生命的这一复合层被称为生物圈,地球上的生命就居住在这一薄层中。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所以地球差不多是一个水球。很多人相信,生命诞生在三四十亿年前的海洋之 中。即使在今天,陆地上的生物也只占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生物依然存在于浩淼的海洋 之中。进化论认为,今天陆地上的生物是古老海洋生物登陆者的后裔。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与适应,这 些后裔已差不多覆盖了地球的全部陆地面积。这一漫长的演化过程是通过一种被称为“自然选择”的法 则进行的,这个法则最初由达尔文与华莱士提出。他们认为,任何一种生物产生的后代都存在着变异, 而自然环境却只能让那些优秀的变异存活下来而继续产生后代,不适应环境的变异种类被淘汰而绝种, 这个过程被简单的称为“物竞天择”。 达尔文认为,某种古老的猴子是今天人类的直接祖先。从树上 跳下来的这只猴子及它的子子孙孙们,用双足一步步缓慢而艰难地行走到今天。它们中的一个是正在读 这本书的你,有一个是给你写这本书的我,以及还有许许多多的他。然而,这只古老的猴子依然在和今 天的一批追根寻祖的研究者进行着捉迷藏游戏而久久不肯露面。 今天,有关生命的所有看法与知识都来自于我们对地球上的生命体的观察与研究。尽管我们能下意识地 而且一般情况下确实也能比较准确地区分生命与非生命,然而要能真正地说清楚生命又似乎不太可能。 生命拥有许多看来“独有”的特征,例如生长,繁殖等,然而这些特征我们有时候在非生命体中也同样 可以找到,这就给我们区分生命与非生命带来了困难。“活力”,“灵性”,“生机”等词经常而频繁 地被我们用于生命,然而当我们仔细追究这些词的含义时,我们却根本说不清这些词指得究竟是什么。 尽管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显然是具备“活力”的,而一只石雕兔子哪怕它与兔子有多么相象我们也根本 不承认它存在生命。 现在,让我们尝试着搞清这二者的区别。 生命体会主动的运动与非生命体不会主动运动是我们想到的一个区别。有一句谚语清楚地说明了生命和 非生命的这个“重要区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主动过 程,而非生命过程是被动的。在山坡顶部放置一个皮球,皮球会咕噜噜滚入谷底,这就是非生命过程, 如果你发现皮球自动地由谷底滚上山坡,那个皮球不是鬼魂附体就一定是存在生命。兔子会蹦蹦跳跳, 而石雕兔子却死气沉沉,就连一棵看似不动的大树也有主动运动能力。一棵大树虽然不会象兔子一样快
1接近生命 速运动,树枝与树叶的运动也经常是被风吹的,但树木在春天长出绿叶,开出鲜艳花朵,尤其是当你看 见一粒种子萌发而茁壮成长时你是无法否认植物也有主动运动属性的。所以生命有一种“向上”的力 量,一种能对抗自然界“向下”力量的力量。 但是千万不要认为具有“向上”能力或逆自然而动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生命的。太阳照射水面使水变成蒸 汽进入天空是具有“向上性”的,所以水并不一定必然要往低处流;水泵也能将低处的水送往高处,但 水泵是没有生命的;从炮膛内射出的炮弹也能飞向高空,大炮与炮弹都不存在生命。不管是生命的“向 上性”还是非生命的“向上性”,都是由能量推动才得以发生的。没有能量的助推任何过程都是“向 下”的。当有能量做助推后盾时,“向上”就可能发生。太阳的光能推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从低处飞 往高处,而体内的能量推动猎豹快速奔跑以免放过眼前的一餐美食, 换言之,“向上性”并不是生命所特有的。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水蒸气、炮弹等向上性是被外力所推 动的,即被动向上,而兔子的向上性是一个主动过程。隐隐约约,我们已经感觉到,主动向上性很可能 是区别生命与非生命的一个很好的标准。但关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我们将在这本书的后续章节展 开。现在让我们继续讨论人们对生命特征的其他描述。 兔子会吃喝拉撒与呼吸,人也如此,实际上所有的生物体都如此,包括表面上看似与动物体截然不同 的植物体。植物会从地下吸收水份和矿物质,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片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呼出氧气,而在 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而排岀二氧化碳。这种过程被称为新陈代谢。也就是说,生物体从环境中取得营 养物质,营养物质在体内使用后产生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排泄到体外,这个过程的本质是生命体与环境 之间的能量与物质交换。那么,“新陈代谢”是生命特有的特征吗? 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我们使用房间空调器来调节室内气候,房间空调器是没有生命的,但它也 能进行“新陈代谢”,它可以实现房间内外的热量交换(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具体形式)。在夏天,它将房 间内的热空气吸收进去,经冷却后再释放出来,而热量被释放到室外;在冬天,它做相反的工作,把室 外的热量送入室内,于是空调使冷处更冷,热处更热。所以,空调器的这种工作与新陈代谢并无实质上 的区别,它们都在做同一件事一能量交换与物质交换,显然,生命并不独享“吃喝拉撒”、“吐故纳 新”、“新陈代谢”这些属性。但是,立即会有人反驳说,生命的新陈代谢和空调器的新陈代谢是有区 别的。空调器是被电力被动推动的,而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是一个主动过程。看来,解决生命与非生命的 区别,必须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1 接近生命 速运动,树枝与树叶的运动也经常是被风吹的,但树木在春天长出绿叶,开出鲜艳花朵,尤其是当你看 见一粒种子萌发而茁壮成长时你是无法否认植物也有主动运动属性的。所以生命有一种“向上”的力 量,一种能对抗自然界“向下”力量的力量。 但是千万不要认为具有“向上”能力或逆自然而动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生命的。太阳照射水面使水变成蒸 汽进入天空是具有“向上性”的,所以水并不一定必然要往低处流;水泵也能将低处的水送往高处,但 水泵是没有生命的;从炮膛内射出的炮弹也能飞向高空,大炮与炮弹都不存在生命。不管是生命的“向 上性”还是非生命的“向上性”,都是由能量推动才得以发生的。没有能量的助推任何过程都是“向 下”的。当有能量做助推后盾时,“向上”就可能发生。太阳的光能推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从低处飞 往高处,而体内的能量推动猎豹快速奔跑以免放过眼前的一餐美食。 换言之,“向上性”并不是生命所特有的。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水蒸气、炮弹等向上性是被外力所推 动的,即被动向上,而兔子的向上性是一个主动过程。隐隐约约,我们已经感觉到,主动向上性很可能 是区别生命与非生命的一个很好的标准。但关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我们将在这本书的后续章节展 开。现在让我们继续讨论人们对生命特征的其他描述。 兔子会吃喝拉撒与呼吸,人也如此,实际上所有的生物体都如此,包括表面上看 似与动物体截然不同 的植物体。植物会从地下吸收水份和矿物质,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片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呼出氧气,而在 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而排出二氧化碳。这种过程被称为新陈代谢。也就是说,生物体从环境中取得营 养物质,营养物质在体内使用后产生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排泄到体外,这个过程的本质是生命体与环境 之间的能量与物质交换。那么,“新陈代谢”是生命特有的特征吗? 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我们使用房间空调器来调节室内气候,房间空调器是没有生命的,但它也 能进行“新陈代谢”,它可以实现房间内外的热量交换(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具体形式)。在夏天,它将房 间内的热空气吸收进去,经冷却后再释放出来,而热量被释放到室外;在冬天,它做相反的工作,把室 外的热量送入室内,于是空调使冷处更冷,热处更热。所以,空调器的这种工作与新陈代谢并无实质上 的区别,它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能量交换与物质交换,显然,生命并不独享“吃喝拉撒”、“吐故纳 新”、“新陈代谢”这些属性。但是,立即会有人反驳说,生命的新陈代谢和空调器的新陈代谢是有区 别的。空调器是被电力被动推动的,而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是一个主动过程。看来,解决生命与非生命的 区别,必须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1接近生命 中国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我们把这种特性称为遗传。遗传的意思是说,人的 后代一定是人,兔子的后代一定是兔子,而狗的后代绝对不会是猫。遗传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精子 与卵子通过生殖过程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所以生殖是遗传的桥梁。下面的实验会使我们明白,生殖 与遗传也不能准确地区分生命与非生命。 在一个喝水的杯子内盛入多半杯开水,尽可能多地加入食盐并使之溶解直到底部的一些食盐颗粒不再溶 解为止,然后将溶液倒入另一只杯子,注意不要把未溶解的食盐颗粒倒入,之后,将这杯无颗粒的食盐 溶液冷却,当然你可以将它放入冰箱中来加速这个过程,当液体被冷却后,你就有了过饱和食盐溶液。 现在,你取一颗食盐颗粒(晶体)投λ这个过饱和食盐溶液,奇迹发生了,这颗晶体将逐渐长大,如果 过饱和食盐溶液足够多,长大的晶体还会裂解形成小晶体,小晶体继续长大,再裂解。只要满足一个条 件就可以使这个过程一直进行下去,那就是有足够多的食盐溶液并且保证它一直是过饱和的。我们往过 饱和食盐溶液中投入的第一粒食盐晶体是一颗“种子”,种子长大,生殖产生小晶体,只要过饱和食盐 溶液足够多,老子晶体死了有儿子晶体,儿子晶体死了有孙子晶体,子子孙孙就不会有穷尽。儿子晶体 与老子晶体在大小上可能是有区别的,但成分与结构却是绝对一致的,这与生命体的遗传并无本质区 别。然而,你可能并不同意我们把生物的生殖和晶体的生长分裂混为一谈,但是,你能说清楚这二者的 明显区别吗?后续章节的探讨也许能帮助我们理清一些头绪。但是,在这里,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其他关 于生命与非生命区别的说法。 自从一百多年前英国的罗伯特·胡克发现植物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细胞以来,制造显微 镜的专家们尝试将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是,他们发现他们观察的所有生命 体都是由罗伯特·胡克称为细胞的东西构成的,而细胞在非生命体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被植物学家与 动物学家汇集在一起,称为“细胞学说”。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动物 也是由细胞构成,现在的细胞总是由过去的细胞分裂产生。注意,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埋藏了一个 至今都悬而未决的难题,这个难题是:生命的第一个细胞是从哪里来的?在本书的后面,我们也将对此 进行讨论,但你别指望会有现成的答案告诉你… 让我们暂时忘掉这个难题,就细胞学说而言,它依然是令人振奋的!因为,细胞这个小小的结构可以把 生命和非生命区别开来,也可以把截然不同的大象和匍匐生长的草莓及其它众多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细 胞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最外面是薄薄的细胞膜,细胞膜以内是广大的胶状细胞质和一个球状的细胞 核
1 接近生命 中国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我们把这种特性称为遗传。遗传的意思是说,人的 后代一定是人,兔子的后代一定是兔子,而狗的后代绝对不会是猫。遗传是通过生殖来实 现的,精子 与卵子通过生殖过程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所以生殖是遗传的桥梁。下面的实验会使我们明白,生殖 与遗传也不能准确地区分生命与非生命。 在一个喝水的杯子内盛入多半杯开水,尽可能多地加入食盐并使之溶解直到底部的一些食盐颗粒不再溶 解为止,然后将溶液倒入另一只杯子,注意不要把未溶解的食盐颗粒倒入,之后,将这杯无颗粒的食盐 溶液冷却,当然你可以将它放入冰箱中来加速这个过程,当液体被冷却后,你就有了过饱和食盐溶液。 现在,你取一颗食盐颗粒(晶体)投入这个过饱和食盐溶液,奇迹发生了,这颗晶体将逐渐长大,如果 过饱和食盐溶液足够多,长大的晶体还会裂解形成小晶体,小晶体继续长大,再裂解。只要满足一个条 件就可以使这个过程一直进行下去,那就是有足够多的食盐溶液并且保证它一直是过饱和的。我们往过 饱和食盐溶液中投入的第一粒食盐晶体是一颗“种子”,种子长大,生殖产生小晶体,只要过饱和食盐 溶液足够多,老子晶体死了有儿子晶体,儿子晶体死了有孙子晶体,子子孙孙就不会有穷尽。儿子晶体 与老子晶体在大小上可能是有区别的,但成分与结构却是绝对一致的,这与生命体的遗传并无本质区 别。然而,你可能并不同意我们把生物的生殖和晶体的生长分裂混为一谈,但是,你能说清楚这二者的 明显区别吗?后续章节的探讨也许能帮助我们理清一些头绪。但是,在这里,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其他关 于生命与非生命区别的说法。 自从一百多年前英国的罗伯特·胡克发现植物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细胞以来,制造显微 镜的专家们尝试将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是,他们发现他们观察的所有生命 体都是由罗伯特·胡克称为细胞的东西构成的,而细胞在非生命体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被植物学家与 动物学家汇集在一起,称为“细胞学说”。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动物 也是由细胞构成,现在的细胞总是由过去的细胞分裂产生。注意,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埋藏了一个 至今都悬而未决的难题,这个难题是:生命的第一个细胞是从哪里来的?在本书的后面,我们也将对此 进行讨论,但你别指望会有现成的答案告诉你…… 让我们暂时忘掉这个难题,就细胞学说而言,它依然是令人振奋的!因为,细胞这个小小的结构可以把 生命和非生命区别开来,也可以把截然不同的大象和匍匐生长的草莓及其它众多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细 胞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最外面是薄薄的细胞膜,细胞膜以内是广大的胶状细胞质和一个球状的细胞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