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一1949)是美国心理学 家和教育家。1903年,他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 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早年在詹姆士指导下 从事动物学习的研究,后来将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并 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诸领域。桑代 克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书目包括507项,其中许多是巨著 和专著。比较著名的有:《教育心理学》(1903)《智力测 验》(1926)《成人的学习》(1931)《人类的学习》(1931) 以及与其学生盖茨(A.l.Gates)合著的《教育之基本原理》 (1932)。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联结”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起初,桑代 克用小鸡做实验,训练它们走用书隔起来的迷津。以后,他 又用猫和狗作被试者,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迷箱,进行动物学 习的研究。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就是刺 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并把这种看法照搬到人类的学习。 英国的联想心理学早已提出过关于联结的概念(最早见于洛
桑代克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是美国心理学 家和教育家。1903 年,他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 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早年在詹姆士指导下 从事动物学习的研究,后来将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并 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诸领域。桑代 克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书目包括 507 项,其中许多是巨著 和专著。比较著名的有:《教育心理学》(1903)《智力测 验》(1926)《成人的学习》(1931)《人类的学习》(1931) 以及与其学生盖茨(A.1.Gates)合著的《教育之基本原理》 (1932)。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联结”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起初,桑代 克用小鸡做实验,训练它们走用书隔起来的迷津。以后,他 又用猫和狗作被试者,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迷箱,进行动物学 习的研究。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就是刺 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并把这种看法照搬到人类的学习。 英国的联想心理学早已提出过关于联结的概念(最早见于洛
克的《人类理解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机能 主义的观点,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代替了观念的联合。 桑代克根据自己对学习的实验研究,并总结以往有关教 育心理学的探索,开始确立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及其体系,使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确 定为研究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它由人的本性、学习心 理学和个别差异三部分组成。桑代克把行为分为先天的反应 趋势(本能)和习得的反应趋势(习惯)两类。他重视本能, 视之为丫切行为的基石。本能的特点是不学而能,是先天的 联结,而习惯是后天的联结。桑代克指出,人性只是为教育 提供了出发点,教育的真正任务是根据人的需要来逐渐改变 人性。因此,他重视研究人的学习的规律。 学习心理学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最重要的部分。他把学 习过程看做形成后天习得的联结的过程,并提出了他的尝试 错误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的三个定律。三个定律指桑代克在实 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 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 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 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 则被削弱或淘汰。他用猫进行的实验研究最为出名。他把饿 猫放在迷箱里,食物放在箱子外面作为逃脱的奖赏。猫为了
克的《人类理解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机能 主义的观点,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代替了观念的联合。 桑代克根据自己对学习的实验研究,并总结以往有关教 育心理学的探索,开始确立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及其体系,使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确 定为研究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它由人的本性、学习心 理学和个别差异三部分组成。桑代克把行为分为先天的反应 趋势(本能)和习得的反应趋势(习惯)两类。他重视本能, 视之为丫切行为的基石。本能的特点是不学而能,是先天的 联结,而习惯是后天的联结。桑代克指出,人性只是为教育 提供了出发点,教育的真正任务是根据人的需要来逐渐改变 人性。因此,他重视研究人的学习的规律。 学习心理学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最重要的部分。他把学 习过程看做形成后天习得的联结的过程,并提出了他的尝试 错误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的三个定律。三个定律指桑代克在实 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 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 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 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 则被削弱或淘汰。他用猫进行的实验研究最为出名。他把饿 猫放在迷箱里,食物放在箱子外面作为逃脱的奖赏。猫为了
打开门闻就必须去拉一根杠杆或一条链子。在饥饿的驱使下, 猫不断地进行尝试与错误学习,表现出正确的行为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德国实验心理 学家。1850年1月24日生于波恩附近的巴门,1909年2月26 日卒于哈雷。17岁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 学及柏林大学受博士学位,1880-1909年间相继在柏林大学、布 雷斯劳大学及哈雷大学教授。他在前两校各建成心理学实验室, 在哈雷大学则将原有的实验室加以扩充。1890年他和A.柯尼希 合创《感官心理、生理杂志》。 他在担任大学讲席以前已独自进行心理学实验。立志要将实 验法应用于较高级的心理过程。所致力的课题就是记忆。他的研 究成果载入《记忆》(1885)一书。他接受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 的观点,以重复学习为构成联想的条件。他用一次完全回忆所需 要的重复学习次数来计算实验的分数,称为完全记忆法。另一计 分方法称作节省法,就是在一次完全回忆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已发 生遗忘,此时再来学习原先的材料,看能节省多少时间或节省多 少重复次数,从而推知保持的数量。他还设计了种种方法来探测
打开门闻就必须去拉一根杠杆或一条链子。在饥饿的驱使下, 猫不断地进行尝试与错误学习,表现出正确的行为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德国实验心理 学家。1850 年 1 月 24 日生于波恩附近的巴门,1909 年 2 月 26 日卒于哈雷。17 岁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 学及柏林大学受博士学位,1880-1909 年间相继在柏林大学、布 雷斯劳大学及哈雷大学教授。他在前两校各建成心理学实验室, 在哈雷大学则将原有的实验室加以扩充。1890 年他和 A.柯尼希 合创《感官心理、生理杂志》。 他在担任大学讲席以前已独自进行心理学实验。立志要将实 验法应用于较高级的心理过程。所致力的课题就是记忆。他的研 究成果载入《记忆》(1885)一书。他接受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 的观点,以重复学习为构成联想的条件。他用一次完全回忆所需 要的重复学习次数来计算实验的分数,称为完全记忆法。另一计 分方法称作节省法,就是在一次完全回忆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已发 生遗忘,此时再来学习原先的材料,看能节省多少时间或节省多 少重复次数,从而推知保持的数量。他还设计了种种方法来探测
在学习中所形成的是哪些联系,例如直接顺次的联想和间隔的联 想,顺行联想和倒行联想等,并测定各种联想的不同强度。他也 较了学习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不同速度,比较了学习材料的 不同长度对学习速度的影响,考察了过度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 学习的效应。最著名的保持曲线,即表明遗忘的发生是先快后慢 的曲线,是永远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连续5年(约 1879-1884)用自己作被试,并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使不 影响其实验的结果。除了记忆的研究是他的主要贡献以外,他 还研究过光的感觉,发表过色觉学说。他还发明一种填充实验, 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智力测验和作业测验。他另有两部心理学著作 《心理学原理》(1902)和《心理学纲要》(1908)曾风行一时。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 士。1849年9月26日生于梁赞,1936年2月27日卒于列宁格 勒。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 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 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他又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 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想带唯
在学习中所形成的是哪些联系,例如直接顺次的联想和间隔的联 想,顺行联想和倒行联想等,并测定各种联想的不同强度。他也 较了学习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不同速度,比较了学习材料的 不同长度对学习速度的影响,考察了过度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 学习的效应。最著名的保持曲线,即表明遗忘的发生是先快后慢 的曲线,是永远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连续 5 年(约 1879-1884)用自己作被试,并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使不 影响其实验的结果。 除了记忆的研究是他的主要贡献以外,他 还研究过光的感觉,发表过色觉学说。他还发明一种填充实验, 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智力测验和作业测验。他另有两部心理学著作 《心理学原理》(1902)和《心理学纲要》(1908)曾风行一时。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 士。1849 年 9 月 26 日生于梁赞,1936 年 2 月 27 日卒于列宁格 勒。1870 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1875 年转入军事 医学院学习,1883 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04 年因消化腺生理学 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他又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 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想带唯
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 化功能,但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 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其 多年实验研究的总结,主要记述在《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 客观研究20年研究,条件反射》(1923)和(大脑两半球机能 讲义〉(1927)之中。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 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和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 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高级神 经活动类型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在苏联,他们被认为是对 心理学问题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他强调 了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反对把心理的东西与生理的东西割裂开 来。他应用客观的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揭示心理活动 的生理机制有助于心理学摆脱内省主义的束缚。近几十年来,生 理学中的新进展使人们对心理的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使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本身得到发展。 班杜拉
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 化功能,但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 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其 多年实验研究的总结,主要记述在《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 客观研究 20 年研究,条件反射》(1923)和〈大脑两半球机能 讲义〉(1927)之中。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 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和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 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高级神 经活动类型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在苏联,他们被认为是 对 心理学问题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他强调 了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反对把心理的东西与生理的东西割裂开 来。他应用客观的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揭示心理活动 的生理机制有助于心理学摆脱内省主义的束缚。近几十年来,生 理学中的新进展使人们对心理的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使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本身得到发展。 班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