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听力、听觉的生理机制、听觉的基本现象、耳的构造和功能、 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听觉理论分析自己的听力。 第四节其他感觉 1、主要内容:皮肤感觉、嗅觉和味觉、内部感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肤觉、触觉、冷觉、温觉、痛觉、嗅觉和味觉、内部感觉: 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感觉的原理感受和描绘祖国的美丽的山河。 感觉的两个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 实验名称:最小变化法测量听觉绝对阙限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安装调试听力计。将电源、气导耳机和反应键接好, 打开电源,检查听力计是否能正常工作。环境要求:背景噪音小于30B。受试者在 近1-2天内应避免暴露于强噪音的环境中。听力计功能的选择(参见书中说明)。预 备实验:优势耳的确定具体方法是:选择1000z频率的纯音按1↓↓↑或!1↑! 的呈现方式分别对左右耳施测4次,分别求出左右4次的平均值,并选择阀限值较低 的一侧作为优势耳进行实验。正式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6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听力、听觉的生理机制、听觉的基本现象、耳的构造和功能、 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听觉理论分析自己的听力。 第四节 其他感觉 1、主要内容:皮肤感觉、嗅觉和味觉、内部感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肤觉、触觉、冷觉、温觉、痛觉、嗅觉和味觉、内部感觉: 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感觉的原理感受和描绘祖国的美丽的山河。 感觉的两个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实验名称:最小变化法测量听觉绝对阈限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安装调试听力计。将电源、气导耳机和反应键接好, 打开电源,检查听力计是否能正常工作。 环境要求:背景噪音小于 30dB 。受试者在 近 1-2 天内应避免暴露于强噪音的环境中。 听力计功能的选择 (参见书中说明)。预 备实验:优势耳的确定 具体方法是:选择 1000Hz 频率的纯音按↑↓↓↑或↓↑↑↓ 的呈现方式分别对左右耳施测 4 次,分别求出左右 4 次的平均值,并选择阈限值较低 的一侧作为优势耳进行实验。 正式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学时:2 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测定不同频率下的听觉绝对阙限,学习听力计的使用,证实纯音的听觉绝对 阅限与声音频率的关系。 实验条件: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AC9082/9083诊断听力计,附气导隔音耳机一个,反应键一对,数据传输线一条。 实验材料为不同频率的纯音。 研究与思考:最小变化法测量听觉绝对阙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实验项目 实验名称: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过程 实验内容: 选择测定听觉适应过程的频率为500Hz、1000Hz、2000Hz、6000Hz、8000Hz 声压级采用80分贝和100分贝。呈现时间5分钟和10分钟。 选择被试的优势耳:对第一个实验处理组的被试呈现500Hz/80dB的纯音刺激5min。 5min后,再以500Hz的纯音测被试的听觉阀限及听觉疲劳恢复过程,半分钟测一次, 直至听觉绝对阀限恢复为止。 分别按4的程序给第二、三、四实验处理组呈现各频率下80B/10分钟、100B/5分 钟、100B/10分钟的纯音刺激,并测定听觉疲劳的恢复过程,并记录结果。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检验刺激强度及持续时间对听觉疲劳及疲劳的恢复过程的影响。了 解和掌握听觉适应现象及听觉适应过程。 实验条件: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AC9082/9083诊断听力计,附气导隔音耳机一个,反应键一对,数据传输线一条。 实验材料为不同频率的纯音。 研究与思考: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过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7 通过测定不同频率下的听觉绝对阈限,学习听力计的使用,证实纯音的听觉绝对 阈限与声音频率的关系。 实验条件: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AC9082/9083 诊断听力计,附气导隔音耳机一个,反应键一对,数据传输线一条。 实验材料为不同频率的纯音。 研究与思考:最小变化法测量听觉绝对阈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实验项目二 实验名称: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过程 实验内容: 选择测定听觉适应过程的频率为 500 Hz、1000 Hz、2000 Hz、6000 Hz、8000 Hz, 声压级采用 80 分贝和 100 分贝。呈现时间 5 分钟和 10 分钟。 选择被试的优势耳:对第一个实验处理组的被试呈现 500Hz/80dB 的纯音刺激5min。 5min 后,再以 500Hz 的纯音测被试的听觉阈限及听觉疲劳恢复过程,半分钟测一次, 直至听觉绝对阈限恢复为止。 分别按 4 的程序给第二、三、四实验处理组呈现各频率下 80dB/10 分钟、100dB/5 分 钟、100dB/10 分钟的纯音刺激,并测定听觉疲劳的恢复过程,并记录结果。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学时:2 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检验刺激强度及持续时间对听觉疲劳及疲劳的恢复过程的影响。了 解和掌握听觉适应现象及听觉适应过程。 实验条件: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AC9082/9083 诊断听力计,附气导隔音耳机一个,反应键一对,数据传输线一条。 实验材料为不同频率的纯音。 研究与思考: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过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思政内容: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哪些主要重要的意义?运用感觉的原 理感受和描绘祖国的美丽的山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团 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四章知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知觉的一般概念: 2、重点掌握知觉的特性: 3、了解空间知觉: 4、了解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5、掌握错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1、主要内容:什么是知觉、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种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知觉、知觉加工、知觉的种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知识点分析知觉的种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1、主要内容: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知觉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学习、知觉适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知觉适应、知觉恒常性、知觉学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知识点分析知觉恒常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三节空间知觉
8 (三)思考与实践 思政内容: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哪些主要重要的意义?运用感觉的原 理感受和描绘祖国的美丽的山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团 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四章 知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知觉的一般概念; 2、重点掌握知觉的特性; 3、了解空间知觉; 4、了解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5、掌握错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1、主要内容:什么是知觉、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种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知觉、知觉加工、知觉的种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知识点分析知觉的种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1、主要内容: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知觉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学习、知觉适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知觉适应、知觉恒常性、知觉学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知识点分析知觉恒常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三节 空间知觉
1、主要内容: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和距离知觉、方位定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和距离知觉、方位定向、知觉定 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深度和距离知觉来分析我们对大自然的理解。 第四节时间和运动知觉 1、主要内容: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似动现象运用到我们日常的摄影。 第五节错觉 1、主要内容:错觉、错觉的种类、人为什么会有错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螺旋和运动错觉、明暗错觉、 眼动说、移情说、完形倾向说、透视说、常性误用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知识点分析我们常见的错觉。 知觉一个实验 实验名称:知觉实验-一深度知觉实验 实验内容: 1、主试选定一种标准刺激(本次由于距离限制,选定了最远的两根作为标准刺激)。 2、被试坐在离标准刺激2米远处,使被试的单眼或双眼和观察窗等高,先让被试尝 试前后移动比较刺激。 3、主试按照表格的要求,将比较刺激移动到远点或近点的某处(每次开始移动之前, 都要随机选择起始位置),然后开始测试。 4、被试手持控制变异刺激距离的手柄,根据自己的知觉判断,自由地来回调节比较 刺激,直到感觉己经将比较刺激移动到了和两个标准刺激在同一平面上时,向主试示 意
9 1、主要内容: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深度和距离知觉、方位定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深度和距离知觉、方位定向、知觉定 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深度和距离知觉来分析我们对大自然的理解。 第四节 时间和运动知觉 1、主要内容: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似动现象运用到我们日常的摄影。 第五节 错觉 1、主要内容:错觉、错觉的种类、人为什么会有错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螺旋和运动错觉、明暗错觉、 眼动说、移情说、完形倾向说、透视说、常性误用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知识点分析我们常见的错觉。 知觉一个实验 实验名称:知觉实验---深度知觉实验 实验内容: 1、主试选定一种标准刺激(本次由于距离限制,选定了最远的两根作为标准刺激)。 2、被试坐在离标准刺激 2 米远处,使被试的单眼或双眼和观察窗等高,先让被试尝 试前后移动比较刺激。 3、主试按照表格的要求,将比较刺激移动到远点或近点的某处(每次开始移动之前, 都要随机选择起始位置),然后开始测试。 4、被试手持控制变异刺激距离的手柄,根据自己的知觉判断,自由地来回调节比较 刺激,直到感觉已经将比较刺激移动到了和两个标准刺激在同一平面上时,向主试示 意
5、主试者观察标尺读数,记录被试的误差(绝对值)。6、每种观察方式都按照对 抗平衡的顺序共完成10次。每次完成1种观察方式的测试后,主试和被试换座位, 轮换测试。7、实验完毕,整理仪器。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深度知觉的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要求男女生配对。 实验条件:仪器和材料:深度知觉仪、米尺、纸、笔 研究与思考:深度知觉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三)思老与实践 思政内容:运用知觉的原理感受和描绘祖国的美丽的山河,唤起热爱祖国的激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团队合作、分组讨论、 课堂讨论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意识的一般问题: 2、重点掌握意识的几种不同形态: 3、重点掌握注意的一般概概述: 4、掌握注意的谁知理论,了解注意的生理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 1、主要内容: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 识状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睡眠的四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意识、无意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等 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0
10 5、主试者观察标尺读数,记录被试的误差(绝对值)。 6、每种观察方式都按照对 抗平衡的顺序共完成 10 次。每次完成 1 种观察方式的测试后,主试和被试换座位, 轮换测试。 7、实验完毕,整理仪器。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学时:2 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深度知觉的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要求男女生配对。 实验条件:仪器和材料:深度知觉仪、米尺、纸、笔 研究与思考: 深度知觉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三)思考与实践 思政内容:运用知觉的原理感受和描绘祖国的美丽的山河,唤起热爱祖国的激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团队合作、分组讨论、 课堂讨论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意识的一般问题; 2、重点掌握意识的几种不同形态; 3、重点掌握注意的一般概概述; 4、掌握注意的谁知理论,了解注意的生理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1、主要内容: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 识状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睡眠的四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意识、无意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等。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